美国有多少艘核动力航母,人类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是什么情况?
企业号航空母舰,舷号CVN-65,绰号:大E,或者,Big E,为美国海军及世界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该级仅建造一艘,属于试验性质。1958年2月4日开工建造,1960年9月24日下水,1961年11月25日服役,2012年12月1日举行退役典礼。企业号服役51年,为在役最长的航空母舰了。
企业号舰体与小鹰级航空母舰基本相同,舰长342.3米,舷宽40,8米,飞行甲板宽76.8米,标准排水量
75700吨,满载排水量94000吨。 系统为8座威斯汀豪斯A2W压水堆,4台威斯汀豪斯蒸汽轮机,280000马力;4台应急柴油机,10720马力,四轴四舵,最大航速33节。其舰员近6000人,可搭载70架到90架的舰载机。
该舰服役之后,先经历古巴导弹危机,参与了海上封锁,1964年在不补充燃料的情况下,与长滩号,班布里奇号两艘核动力军舰一起进行了一次环球航行,历时65天,总航程30565海里,全程长期保持30节以上。
1969年1月14日企业号在珍珠港训练演习,早上8时19分,舰上一架F-4战斗机挂载的四支苏尼火箭遇热发送爆炸,旋即点燃该架F-4的航空燃料,引发大火。由此企业号被卷入了地狱的漩涡。大火在三小时后方告扑灭,舰上一共有28人死亡,344人受伤,17架飞机受损,而另外15架飞机则报废。
越战期争,该舰先后七次派往参与越战,并在战争结束前夕参与西贡的撤侨行动。其后美军的历次作战行动之中,包括: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该舰都有参与,也参与冷战时期多场地缘政治事件,在其一生服役生涯中其足迹遍布全球。在东奔西走南征北战的同时,也在很多军迷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航母到底有多大?
航空母舰在诞生之初就以巨型战舰的姿态面向世人,毕竟作为一个能够成功起飞固定翼飞机的舰船必然会让它拥有庞大的尺寸才行。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航空母舰的尺寸没有减小,必须越来越大,使能够搭载的固定翼飞机种类越来越多。正因为如此,一艘正在运营中的航空母舰所需要的电力甚至到了足以和一个中等城市相当的地步,可以说每一个正常运转的航空母舰都是一个吞噬能源的巨兽。
关于航空母舰的定义。航空母舰是充当海上空中基地的一种舰船,它搭载有全长的飞行甲板,携带大批各式战机和数以千吨计的弹药,拥有部署和非回收飞机的能力。
航空母舰的存在让海军拥有了在远洋进行空中打击的能力,而无需依赖陆地上的军事基地,从而改变了海战的模式。
当然,航空母舰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海军作战的主力,它有一个比较漫长的演化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根据作战的需要它的尺寸也是越来越大了。
早期对航空母舰的探索。自从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不久军方就开始实验把飞机放到军舰上,1910年11月14号美国开始第1次试图在海军舰艇的甲板上起飞战机的实验。
担任这次重要的实验任务的舰船则是伯明翰号巡洋舰,这艘巡洋全长130米,宽14.35米,满载排水量4600多吨。
(伯明翰号巡洋舰)
但是,这个时候的飞机只能从船上完成起飞,由于船上的甲板太窄太短,飞机还没有能够从船上着陆,直到1911年1月18号美国海军在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才完成第一次成功的着船实验。
宾夕法尼亚号相对于伯明翰号尺寸要大得多,作为宾夕法尼亚级重装甲巡洋舰的首号舰,它的满载排水量超过1.5万吨,大约是波,伯明翰号巡洋舰的3倍,这让宾夕法尼亚号拥有154米的长度和21.18米的宽度。
(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
关于对新式武器的探索,肯定不可能缺席当时世界第一海军强国大英帝国,1912年5月9号英国皇家海军成功完成了在行驶的爱尔兰号军舰上起飞的实验,这艘军舰由爱德华七世纪级前无畏战舰改造,全长138.3米,宽22.9米,满载排水量1.7万吨。
(爱尔兰号前无畏战舰)
但是,这3次实验只是在论证飞机能否在军舰上成功起降,所以有非常多的限制条件。
比如:
军舰不是在无风3尺浪的大洋之上,而是在海岸线附近,尽可能提供像陆地一样的平稳状况起降的飞机;尽可能选择滑行距离短,质量轻的飞机,保证能够有效利用军舰狭窄短小的飞行甲板;用于作为实验的军舰尺寸还不是很大,只有几千到上万吨的排水量,都是由当时各国海军正在服役的军舰进行改造成的,不过普遍都是当时各国海军服役中的主力战舰。不过,正是因为这些成功的探索给世界军事史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也预示着未来这种通过大型军舰携带飞机进行作战的方式有可能会成为现实。
第1艘用来作战的航空母舰尺寸。虽然20世纪初期各国海军的军备竞赛仍然以巨舰大炮为主,但是随着水上飞机的发明,各国开始纷纷建造供水上飞机起飞的专用航空母舰。这种航空母舰上的飞机主要用于侦查,通过甲板起飞,水上降落进行回收的方式。
第1艘水上飞机航母则是大英帝国的竞技神号,但是第1次将水上飞机航母用于空袭的却是日本的若宫号。
这艘水上飞机航母由运输船改装而成,装备有4艘水上飞机,曾经在1914年9月进行了第1次由海军发动的空袭。
在1914年9月5号到11月7号之间,这艘水上飞机航母搭载的水上飞机共对当时驻扎在青岛地区的德国军队进行了49次攻击,投掷了190枚炸弹。
(若宫号)
所以,这艘若宫号水上飞机航母被很多人认为是世界上第1艘真正的航空母舰。
若宫号航空母舰全长为111.25米,宽度为14.6米,排水量7800吨,在当时来看它的尺寸并不大,大约相当于主要海军强国中战列舰的一半,所以艘水上飞机航母只装备了4架水上飞机,能够携带的弹药也非常有限,虽然在作战期间进行了数十次攻击,对于战局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比如,期间曾经对停留在胶州湾地区的德国军舰进行多次空袭,但并未击中目标。
(若宫上的飞机)
真正让航空母舰成为超级巨舰要到第一战结束的时候了。
一战结束到二战时期航空母舰的尺寸。一战结束之后,各大海军强国为了避免军备竞赛开始限制主力海军战舰的吨位,但是却让各国海军对航母的探索提供了条件。
通过以往的战争经验表明,航空母舰这种舰船在未来也许会成为海战的主力,但是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航空母舰能够为战机提供起飞和降落等条件;战机的尺寸不能太小,需要能携带大量弹药进行攻击;战机的装备数量也不能少,怎么着也得几十架才能对敌方的军舰产生足够的威胁;这意味着,航空母舰的尺寸保持在几千上万吨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航空母舰的尺寸从过去的几千上万吨开始向2万吨,3万吨,甚至更大的级别发展。
在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海战往往以航母之间的对决为主,向人们展示了航空母舰在海战中的优势地位之外,也成为当时世界上各类航母最集中展示区,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列克星顿号航空母舰。
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全长270.7米,宽32.8米,满载排水量4.85万吨,是二战期间除信浓号之外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
(列克星顿号航空母舰)
相对于一战时期的航空母舰,它的长度和宽度几乎都增加了一倍,排水量则增加了至少4倍,这让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内部拥有巨大的尺寸空间。其中,机库的面积就高达3114.9平方米,可以存放78架飞机,包括36架轰炸机。位于机库后部的飞机维修中心也有32.9米长,备有足够组装30架飞机的配件。燃料库容量高达500670升,大约相当于一个标准泳池库容量的30%。
为这个庞然大物提供的动力也是非常惊人的,1929年华盛顿州西部遭遇干旱,库什曼湖水位偏低,导致当地的水电站无法发电,于是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为当地的塔科马市10万居民进行了一个月的供电服务,前后发电量高达450万千瓦时,每天大约发了15万度的电量,为当地居民每人每天提供1.5度的用电需求。
第2次世界大战中列克星顿号部署于太平洋地区的珍珠港,在日军偷袭珍珠港的计划中,列克星敦号强大的威慑能力让日军没有冒险进行第3波的空袭,确保了当地的燃油和弹药库等没有进一步被破坏,使美国军队能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初期具备和日军的一战之力。
二战之后的超级航母尺寸。随着二战结束之后科技的发展,武器体系相对于来说也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代表着海空作战力量核心的航母尺寸也更大了,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海军所服役的最先进航空母舰福特级超级航母。
福特级航空母舰是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的航空母舰型号,满载排水量超过10万吨是列克星敦号的2倍。
(福特级航空母舰)
从目前科技的发展来看,福特级航空母舰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2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世界上最大或者最大的航空母舰之一。也就是说,大约在本世纪中期之前,世界上最巨型的航空母舰的尺寸应该局限在10万吨级左右了。
10万吨级的福特级航空母舰简直就是一座高效运行的城市,这里不仅装备有80架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载机,同时弹药库储存着足以支持这些舰载机进行一周的高强度作战的弹药和航空燃料。此外,为了维持航母的正常运行,福特级航母配备了4000多名成员,超过了一个小镇的人口。
那么,福特级航空母舰到底有多大呢?
下面这组数字可以说是对福特级航空母舰巨大的尺寸让人们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
喷漆量。由于福特级航空母舰的尺寸太大,给它喷次漆也是一个极为巨大的工程,需要120~170名工人来完成,油漆的消耗量高达20万加仑!
(福特级的船首和人的对比)
三个巨大的健身房。在非作战的情况下海上的生活是非常枯燥的,为了让船员们能够打发枯燥的时间和消耗过剩的精力,在这艘巨大的航空母舰中有三个总面积高达300平方米的健身房。
里面堆放着来自美国各大健身器材公司提供的最好的设备,包括:供力量训练使用的杠铃、哑铃、背肌训练器、俯卧撑架、副腰训练机、臀部训练器等等;供有氧运动使用的自行车、跑步机等等;供拳击运动使用的沙袋、跳绳、速度带等等!
医疗设施。在福特级航空母舰上有一个完整的包括实验室、药房、手术室、三个床位的重症监护室,二个床位的急诊室,41个床位病房的小型医院,共配备有41名医护工作人员。
甲板面积。尼米兹级有4.5英亩的飞行甲板,福特级航空母舰的甲板比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甲板还要大800平方米,这除了舰船尺寸大些外,主要是因为对福特级航空母舰的舰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和移位。
强大的动力系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福特级拥有两座A1B核反应堆,这是美国海军设计的专门供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运作发电及推动来源的专用核反应堆。两个核反应堆每一个的热功率估计为700MW,相比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增加了25%,估计可以产生125mw的电力。
也就是说,两个核反应堆每秒钟可以发电25万度,每年的发电量超过9000万度,大约可以提供一个20万人口的城市居民全年的生活用电需求了。
中国建造的第三艘航母是核动力直通甲板的吗?
我国要造就造最好最选进的舰,让国人和中国🇨🇳人民海军最🈵️意的舰,让我们的敌人美国特郎普最胆寒和最害怕的、直通甲板十万吨极的、核动力航空母舰。核动力航空母舰和核濳艇是一个核大国海军娇傲
用来维持某些地区的军事存在?
每个国家的军事预算都不是无限的,美国海军很清楚要维持航母打击部队的强大能力只需要大型航母,或者说核动力超级航母。但低成本航母并不是说完全没用,它有工期短费用低和损失可承受的优点,在大规模战争中很有用。而且现在美军也就正在建设低成本航母。美国海军用大型航母统治世界海洋的时间不短了,怎么算也有至少差不多60年了(中途岛级和埃塞克斯级在他们那个时代就是大型航母)。虽然我们看到美军在战后新建造的航空母舰无一例外全部是大型乃至于各国媒体所称呼的超级航母,但并不意味着美国海军就没琢磨过小型低成本航母的可行性。
在小航母的作用方面,美国海军应该说是有不少切身体会的,空前绝后的马里亚纳海战时美军拥有15艘舰队航母,但其中8艘是“凑数的”独立级轻航母,但她们辉煌的战果表明她们可一点也不像凑数的。
罗斯福总统在1941年就向海军的将军们指出,正在船台上建造的大型航母中绝大部分不可能在1944年1月之前服役,因此要求用克利夫兰级巡洋舰的船体改造成可以迅速完工的轻型航母使用。
虽然罗斯福总统当过两任助理海军部长,对海军的业务具有相当透彻的理解,不过无论是海军部舰船修造局的设计专家还是海军的军头们都认为改造轻航母完全没有必要。从后来的使用来看,独立级轻航母确实不很好用,她的吨位太小,能运用的飞机也十分有限。
不过美国海军的高层最终不得不佩服罗斯福总统的远见,独立级轻航母再不好用,可她毕竟是航母啊。1942年底美国海军在太平洋被日本人揍得只剩下一艘完好的航母,也就是企业号,美国海军在船台上当时有超过20艘大型航母正在建造,但那还都只是半成品,美国海军的大佬们不得不利用一切机会忝着脸找英国人借航母用。
南太平洋海上正在航行的美军航母编队,前方是罗宾号,后方是萨拉托加号,这个所谓罗宾号其实就是英国航母胜利号在美国海军的花名,美国和英国在战争期间互相借航母救火还是起了些作用。
这个时候独立级的重要性立即凸显出来了,平均工期不到13个月的9艘独立级全部在1943年年内服役,如果没有独立级,美军根本不可能在1943年11月就登陆吉尔伯特群岛,揭开中太平洋大反攻的序幕。
更不用说美国人造了130多艘的护航航空母舰,这种成本更低性能更差的航母才是美军护航编队的救星,有了她们才能让邓尼茨的狼群死得更快。
因此在预算极度紧张的时候,美国海军自然而然的又想到了轻型航母。
这就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制海舰计划,那个时候美国被越战拖得焦头烂额,同时国内反战情绪也一再高涨。在这预算紧缩当头的背景下,美国海军发现要在未来维持大规模大型航母部队的风险很大,必须得事先考虑一下如果预算大幅缩减还怎么维持战斗力的问题。
正好苏联又在这个时候借势开始了全球范围的紧逼,美国海军于是开始研究一旦跟苏联人开打大规模战争怎么保护向欧洲航行的商船队的问题。当时的答案很简单,简易型航母,这种概念被称作“制海舰”sea control ship。
这是一种非常小非常便宜,同时战斗力也很弱的小航母,排水量13000多吨,长度只有190米,装有两台LM2500燃气轮机的早期型号,总功率一共48000马力,最大航速只有26节。
美军的制海舰计划由其史上最年轻的作战部长朱姆沃尔特提出,计划搭载12架直升机和3架垂直/滑跃起降战斗机。当时这种造价每艘1亿美元的简陋航母当然不能用来打舰队战,而是用于对付苏联潜艇保护商船队的。
除了英国设计的鹞式战斗机,制海舰还曾经计划搭载罗克韦尔公司设计的XFV-12型垂直起降战斗机,只不过这种飞机飞不起来,自然就没戏了。
罗克韦尔XFV-12A的全尺寸木制模型,这是一个失败透顶的战斗机项目。
在制海舰概念大火特火的时代,就连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都有被改为航母的计划,下面是其改造方案之一。
美军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这段困难时光里策划的主要的便宜航母方案都是基于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不是海鹞就是其发展型AV-8B,或者不成功的XFV-12。
而今天,美国海军已经拥有了自己研制的全球最先进垂直/短矩起降战斗机——F-35B。
所以美军现在其实就正在搞新的低成本航母,只不过没有那么明显罢了。
2018年3月,F-35B首次实现了在美军两栖攻击舰上的起降,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美军两栖攻击舰普遍有希望搭载这种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隐形战斗机了。别看F-35B是垂直起降战斗机似乎应该速度慢腿短,但人家可是在美军的装备体系内,呼唤空中加油的难度远比其他任何国家要低,而且F-35B的作战半径已经远远大于AV-8B了。
一艘黄蜂级两栖攻击舰至少可以携带8架F-35B,如果再牺牲一部分旋翼机的搭载量,换成14架F-35B也是可以的,这样的作战能力如果还有体系内其他要素的支持,库兹涅佐夫号也未必能拿得下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了。
而黄蜂级的成本远比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要低,这就给了中国海军一个启示。可能有朋友说,你是不是要忽悠说我军正在建造的两栖攻击舰将来要配套垂直起降战斗机呀。我认为那种可能性其实很小,但在更新更大的两栖攻击舰上,未必不能实现固定翼舰载机的起降哦,我军没有海军和陆战队的利益分歧,可没有人规定中国两栖攻击舰不能用固定翼舰载机。
美国可以同时组建多少支航母舰队?
〔航空母舰战队群〕Aircraft Carrⅰer BattⅠe Group/简称:航母战斗群。
〔航空母舰〕–当今世界海军作战装备里的“海上霸主”!航母战斗群–是一支以航母为首的现代海军作战编队;之所以称之为“航母编队/战斗群”……因为,航空母舰本身不具备作战能力!
形成航母战斗力的是:以航母为中心的航母搭载的各型号作战飞机以及围绕在航母身边的一群“小伙伴”。(非作战环境下的“秀肌肉”检阅模式下的……航母编队/战斗群的基本构成模式)
现代海军“航母编队/战斗群”一般以航母为中心;配备水下警戒“清道夫”潜艇、和“带刀护卫”护卫舰、驱逐舰、“奶妈”综合补给舰、航母搭载的预警机、反潜巡逻机……组成的一支浩浩荡荡大军!
航母……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以航母为中心方圆500公里范围、都是航母的天下!以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的组成和作战编制……举例说明!美国海军拥有全球最大的和技术最先进的、吨位以及数量最多的航母达11艘(在建1艘)。美国海军的11艘航空母舰根据任务区域布署在世界各地的美军基地。(海外6大战区)。
11艘航空母舰根据战备和任务需要随时调整和重新布置。
正常航母战斗群采用轮流值班模式,航母是一项“集体运动”操作模式、仅仅1艘航母的人员构成达到4000~5000人之众、航母以及舰载机、人员设备使用频繁、必须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修整。
那么、美国海军拥有众多航母(11艘)和海外基地、基本上采用1艘航母进港口维护、1艘警戒、1艘战备值班的模式。
一旦、作战需要可以从其他区域紧急调配兵力、支援作战、足以应对局部战争的需要!
这也是美国敢称王称霸的根本所在……一句调侃美国总统的话:“我们的航母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