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会大学学费多少,香港大学在职研究生怎么样?
优势
1、教学质量高,香港院校众多师资学历是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博士学历背景,先进的教学方法与高水准师资,让香港5所名校常年跻身世界前200的席位;
2、性价比高,对比起美国每年留学40-50万人民币的留学费用,香港留学可谓价格低廉,平均每年留学费用25-30万人民币;
3、离家近,更易获得就业资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考虑香港读研,就是因为离内地近,对于国内大公司大企业的招聘信息关注度高,获取及时,更加便于找工作就业;一般在香港的兼职工作也有比较多的选择。
4,有机会可以拿到香港身份,基本上毕业生在香港找到工作难度不算太大,只要满7年就可以有永居身份;另外在读期间孩子也可以享受在香港读书的身份。
劣势:
1) 会有些许歧视。有不少学生反馈,在暑期期间去香港学校进行交换学习或参加暑课或科研,跟当地学生相处感觉被歧视,觉得有的难以融入香港当地的学习,当然这个是少数,绝大部分香港人跟大陆交流还是比较友好的;
香港大学
2) 好学校难进,普通学校学生参次不齐。据大家所知,香港相对比较好的就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三所名校,而这三所无论哪个专业,申请难度系数都比较高,也比较难录取;而其他后三所如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录取难度系数相对低,但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感觉去到后出国氛围不浓;
3) 双语授课,英文学习氛围不算浓烈。大家都知道,香港有的专业项目是需要粤语授课的,部分学生反映申请项目中学校官网都要求懂粤语,这样对于不会说粤语的学生来讲就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非学术要求,也让香港留学觉得不是特别地道的出国留学。
如何取得香港学校的offer?
Part I: 香港研究生类型
香港的高校采用的制度是英制或者美制,整体上分为本科生(Undergraduate)和研究生(Postgraduate)。其中香港研究生主要分为研究型和授课式两大类,具体有:
研究型研究生(Research Postgraduate),通常提供奖学金
PhD,Doctor of Philosophy,哲学博士,博士学位,可涵盖各专业,另外医学博士MD。
MPhil:Master of Philosophy,哲学硕士,硕士学位,可涵盖各专业。
(我读的就是第一种,哲学博士,PhD,研究型研究生)
授课式研究生(Taught Postgraduate),以自费为主
MSc:Masterof Science,理学硕士,硕士学位
MA:Master of Art,文学/艺术硕士,硕士学位
另外还有:Med (教育学硕士) MFM(家庭医学硕士)MSW(社会学硕士)等等也是授课式研究生学位
在此强调一点:很多朋友经常听到读研就混淆了概念,把读研究生=硕士!!! 研究生是相对于本科生的更高阶段的高等教育,本科生顺利毕业后获得的学位就是学士学位,而研究生学位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硕士学位,更高的阶段是博士学位。现在很多学校流行硕博连读,就是硕士读完接着读博士;另一种是直博,就是直接读博士,硕博连读是可以拿到硕士文凭和博士文凭的,但是直博就是最后拿到一个博士文凭,中途不会发硕士文凭的(我就是属于直博的情况)。大陆直博一般是5年,香港是4年(当然说的是至少四年,很多学科都不能按时毕业,博士延期很正常,比如香港科大官网明文规定就是5-7年毕业)。
Part II: 研究型研究生 VS. 授课式研究生l 研究型研究生(Research Postgraduate),顾名思义就是主要做研究了,上课反而不那么重要了。因此无论是研究型硕士还是博士,能否毕业取决于你的研究工作是否达标,你的毕业论文是否值得学习授予你相应的学位,而不是和本科或授课式一样修满学分即可。研究型研究生的定位是学术教育,旨在培养高级的研究人才,为人类的学术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l 授课式研究生(Taught Postgraduate),这类研究生是像我们本科一样,是要修课修学分的。而且学费也是依据每一学分来收取的。这类的申请相对研究型研究生较容易。简单直白地说就是:你付钱给学校,学校教授你知识培训你。授课式研究生的定位是职业教育,旨在培养成专业的实用人才而非学术人才。
对于授课式研究生,有人质疑一年能学到什么?大陆会认可一年制的硕士文凭吗?就个人一年的工作经验看来,社会认不认可你的不是看学校也不是看读了多少年,而是看你是否有真本事,一年能学到多少完全取决于你了;对于研究型的同学,香港毕业后大多回内地高校任职(要想留在港校很难很难,大多数港校老师都是欧美海归博士)
Part Ⅲ:修读期限通常情况下,港校的全日制(Full-Time)研究生授课期限如下:
研究型博士研究生:对于没有硕士学位的,一般3年;无硕士学位的,一般4年。但是实际情况很多专业需要延期,5-7年才能毕业。值得注意的是延期后的学年是没有奖学金的,所以在研究生们压力很大啊。
l研究型硕士研究生:2年
授课式硕士研究生:大多数专业1年,部分专业1.5年,极少数专业2年(比如中文大学MSSc社会科学硕士)
以上所说的都是全日制(Full-Time)修读,如果是兼读(Part-Time),时间通常会加一倍。但是一般情况下内地学生不能修读Part-time的课程。
申请难度:Msc/MA(授课式) < PhD < MPhil(因为现在很少有学校招哲学硕士了), 申请授课型的一般GPA 高于3.0比较有把握;申请研究型的一般要求GPA 3.5 以上比较有把握,有论文最佳,另外港校还是比较青睐985/211学校毕业的学生,非985/211学生申请特别是研究型的学生在本科背景方面估计会被减分。当然也有部分二本甚至三本本科学校毕业的同学成功申请到授课式(甚至研究型研究生),毕竟哪个学校都会有优秀的学生。
Part IV: 学费及生活费用学费:授课式研究生的学费一般在 每年8万-12万港币之间,具体看每个专业;研究型的研究生政府资助的421000港币一年(如果是自费的学费7万2左右一年)但是相对于欧美澳洲,其实这个学费都还是划算了;
生活费用: 香港作为全世界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生活费当然不能和在大陆的比。在香港读书主要是房租很贵---我住的是校内(吴多泰博士国际中心)双人间22平每个月将近4000港币,但是校内宿舍是优先给研究型研究生和研究学者的,所以绝大多数授课式同学要在外租房,目前价格基本上在3000-6000港币之间,平均4000港币左右吧;剩下交通和吃饭,每个月大约也是4000左右,外加其他零花钱,每个月在香港平均要9000-12000港币的生活费。
但是相比欧美澳洲等国家,香港性价比更高,而且港币现在越来越不值钱了。另外现在香港政府允许大陆学生毕业后继续留港一年,也就意味着有一年的时间给你在香港继续生活找工作,寻求发展机会。
Part V: 奖学金对于授课式的同学,基本上都是没有奖学金的,某些专业或提供少量奖学金(比如我知道中文大学2年制的社工硕士最高可以提供免除2年学费的),但是种类很少,金额也较少。因此对于想到香港读授课式研究生的同学,做好15-20万港币的开销准备啦。这一点在办理学生签证的时候就可以体现出来---因为学生签证需要提供财产证明,虽然香港入境处没有明文规定要多少钱的存款证明,但是绝大部分同学都是10-20万的存款证明,对于研究型的研究生可以直接用奖学金做财产证明。
研究型研究生, 因为要做研究,相当于给导师“打工”,所以会有奖学金,每个月大约14000港币的奖学金(具体数目依学校和专业而不同),基本上可以涵盖了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
除了各校基本奖学金,有意申请博士的优秀学子可以考虑申请HKPFS(HongKong PhD Fellowship Scheme)这个由香港研究资助局自从2009年推出了香港博士奖学金计划,持续三年 每月HK$25100的奖学金;持续三年每年HK$10000的学术相关交通补助
HKPFS因为是RGC(Research Grants Council 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的,RGC也就是一个政府机构,因此HKPFS俗一点的翻译“香港政府博士奖学金”,但是它的大名还是HKPFS。这个奖学金计划在全球来说还是挺有竞争力的,自从2009年首次有全球115人获奖到今年的223年获奖,知道的人越来越多申请的人就越来越多(香港政府每年都聘请专业公司到全球各地做宣传),当然过半数是来自大陆的学生。但是香港政府为了提高这个奖学金的国际性,每年似乎有意压低内地学生的比例,第一年是62%到降低到近年来的5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中国学生和一个外国学生同样的优秀,很可能会优先把奖学金发给外国学生(个人猜想)。今年全球来自140个国家或地区的6000多申请者提交了申请,申请者需要经过申请项目所在系审核,然后推荐给院里,院系审核后再推荐给研究生院,最后研究生院再筛选推荐给香港研究资助局,8所大学推荐出400名左右学生最终选出200多个授予HKPFS。申请者在提交申请后需要经历系审核推荐—》院推荐—》学校推荐—》研究资助局审核四次严格筛选,PK掉来自世界各地的强敌,最后才能拿到。当然有时候,运气成分也是存在的(比如小生我就运气好有幸拿到了HKPFS)。
Part VI: 香港研究生申请流程申请香港研究生和欧美大致类似,基本上都可以通过网上直接申请(中文大学除了要求网上申请还要求申请者寄送纸质版的文件)现在很多学校鼓励使用网上申请系统,并且给予一定的申请费优惠,推荐使用网上申请方式。但是申请香港绝大多数专业不需要像美国一样需要GRE,都是网上申请,
1. 申请材料。
提交材料都有:
A. 大学中英文成绩单
一般国内各大学的教务部都可以开具中英文成绩单,并且购买学校专用的成绩单信封,因为如果香港学校要求你的学校寄送成绩单原件,你可以把成绩单封在信封里和其他材料一起寄送。另外建议大家开具一份排名证明—如果你的排名不错的话。
B. 学术推荐信2-3封
学术推荐信就是你的大学教授给你写的关于你的学术表现的推荐信。记得最好请你的大学老师用学校专用的邮箱作为联系地址。
如果有非学术的推荐信,建议作为其他材料上传。比如我今年申请就使用了2封非学术的推荐信:一封是来自加拿大MITACS的--2012-2013做了一年的MITACS-Globalink项目的宣传大使,加拿大还真厚道,很自觉地给我发了推荐信, 赞一个;另外我还请慈恩基金会帮我写了一封推荐信,这两封非学术推荐信主要是介绍我在学术之外的德行,虽然我不确定在申请过程中这两封学术外的推荐信是否起了作用,但是至少不会减分啦。
C. 雅思/托福 英语成绩单
香港学校比较好的是不要求申请者寄送原件,扫描复印件即可(如果在国内考的雅思现在可以免费寄送前5份,但我的雅思在加拿大考的,寄送费要80刀(将近500人民币啊!),第一年申请我就被坑了,傻乎乎寄了原件)。香港大部分理工科专业雅思要求总分6单项不低于5.5托福79即可,文科要求高点,比如中文大学新闻系雅思要7.0以上,浸会传理学院雅思要7.5以上。具体专业请看官网说明,一般来说语言成绩过线即可。当然越好的英文成绩谁也不会嫌弃。
D. 大学获得的奖状和其他各种证书
写入简历的奖项都要最好有个证明。虽然一些学校要求申请者翻译中文证书(要找专业机构翻译和公证)但是我只在学校的时候在教务部翻译了毕业证和学位证,其他中文奖状都木有翻译,其实也没有问题,毕竟香港学校老师大多数是华人,都懂中文的。最后直接扫描上传。
香港学校只有中文大学要求寄送纸质申请材料,其他学校都是网上申请(偶有学校要求推荐信纸质寄送)。对于网上申请的,有学校有文件大小限制,务必保证你上传的文件清晰,因为学校那边都是要打印出来给教授们审核的;对于纸质寄送,自己可以包装好点,这样小秘拿到你的申请材料就不需要再帮你装订了,教授看到了也会看到你的诚心。给别人省麻烦就是给自己机会。
E. 其他材料: 比如下文会谈到的research proposal 研究计划等。
2. 面试
提交申请并且缴纳申请费(150-300港币不等),提交后等待学校的审查通知,一些学校或专业会有面试要求,面试一般是视频面试(Skype)和 现场面试(多半会在深圳);
面试的内容不会很刁难,不需要担心会不会有高深的专业题,对于研究型的面试,我学计算机的,考的专业题都是很简单的,毕竟是面试又不是笔试。面试的主要目的是核查你的申请信息(会问简历中的相关问题,所以请不要弄虚作假),问问你为什么想读这个专业,考考你的英文等等
3. 录取
最后就等学校通知了,一般正式录取的时候从次年1月开始到4月,有些学校或专业发offer早,有些比较晚(我就是今年4月底才收到浸会大学的正式录取),有些研究型的博士录取甚至是7,8月份(有些学校会分批接受申请,比如港大,第一轮申请如果你没有被录取但是感觉还比较不错的话会把你放在第二批次再次审核),但是大多数的录取还是在4月底前发放的。另外奖学金,在香港,研究型研究生的奖学金是不需要单独申请的,只要收到offer基本上都会有奖(除了极少数自费的),只有HKPFS因为不是学校发的奖学金才需要额外在UGC网站申请,HKPFS奖学金的录取通知是3月份。
4. 后续手续
收到录取通知后,记得回复学校你是否要接受录取,如果不想去就乘早拒绝了,把名额给其他人; 如果要接受,就按时交纳留位费(各
学校和专业不等,有的要4万港币,有的几千就好,我当时要求的是1万多点港币,当然留位费在入学后会抵消学费使用)。值得注意的是,留位费是不退的。之后就开始办理学生签证,这点我在后续的文章会有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比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签证,去香港的学生签证还是很容易办理的,耗时6-8周,然后学校寄给你后,你需要把入境处给你发的签证贴在港澳通行证上,再去户口所在地出入境办理逗留签就可以多次出入香港了。持有香港学生签证到港校报道后,记得去申请“香港居民身份证”。
总结
研究型和授课式研究生申请流程大致相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之处:
1. 申请时间不同: 各港校一般9月份就开始开放申请了,而对于授课式的一般11月以后才开放申请;另外现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近两年都会在更早的时间(4月份就开始)到内地的高校进行宣讲,抢夺优秀研究生生源,然后在6-9月份在深圳或上海或北京等地进行面试,这算是提前录取目的在于抢夺优秀生源申请之前提到的HKPFS香港政府博士奖学金。如果通过面试,学校会协助你的申请,比如指导你如何写research proposal。 就我所知,能通过提交批次选拔的学生最后基本上都能拿到HKPFS, 当然如果没有通过提前批次的选拔,也不必灰心,可以9月开放申请后通过官网继续申请。
2. 另一个很重要的不同点,研究型研究生申请材料还必须提交research proposal(研究计划)或作品,研究计划体现的是你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潜力, 而授课式部分专业要求写personal statement (个人陈述)
3. 最后,申请研究型的研究生最好需要“陶瓷”(或“套磁”)。香港大学等甚至在申请指南里明文指出申请Mphil / PhD的学生要先查看喜欢的项目,然后联系相应导师。教授的资料、研究领域和电子邮件可以在学系的主页找到,一般会在People或者Faculty里面。套磁的目的就是找到导师帮助你写研究计划。据我所知,被录取的同学都是事先套磁的,对于没有套磁裸申的成功率很低!
作者:史启权,香港浸会大学,理学院,博士。本文来自史启权科学网博客。足智多谋,谦虚谨慎。我是《三观纠正器》,欢迎向我提问,给你专家意见。
最后附上8大港校申请官网,任何信息都要以学校网站为准,申请中不明白的地方就发邮件或打电话问学校:
1. 香港大学 HKU
https://www.gradsch.hku.hk/gradsch/prospective-students/how-to-apply
2. 香港中文大学CUHK
https://www.gs.cuhk.edu.hk/admissions/
3. 香港科技大学HKUST
https://pg.ust.hk/prospective-students/admissions/how-to-apply
4. 香港理工大学Poly U
https://www.polyu.edu.hk/web/en/admissions/admissions_polyu/index.html
5. 香港城市大学City U
https://www.cityu.edu.hk/pg/research-degree-programmes
6. 香港浸会大学Baptist U
https://gs.hkbu.edu.hk/prospective-students/how-to-apply
7. 香港教育大学Eduhk
https://www.eduhk.hk/acadprog/postgrad.html
8. 岭南大学Lingnan U
https://www.ln.edu.hk/reg/info/pgrad/admission.php
另: 香港政府博士奖学金计划Hong Kong PhD Fellowship Scheme
HKPFS : https://cerg1.ugc.edu.hk/hkpfs/index.html
香港理工大学研究生值得考吗?
从几个方面来说吧。
第一, 从地理位置来说,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有着天然的商业背景优势。对于商科的学生来说是个很理想的选择。并且,香港自从回归以后,香港的企业和国内的大企业合作非常频繁,香港公司也希望聘请到有大陆背景,同时又在香港学习过,了解香港情况的学生。这样可以占尽两边的优势,对于业务发展有很大优势。
第二, 从性价比上来看,香港理工QS排名靠前,但学费却比欧美传统国家要便宜很多。并且由于跟大陆相连,很多消费可以在大陆完成。例如在某宝下单后,寄去香港,这样就免去很多额外的支出。
第三, 从签证政策上来看,香港毕业的同学可以获得一年的毕业后签证,帮助想留港发展的同学铺垫了很好的起点。其实这个依然是性价比的问题,欧美国家也有毕业后签证,但学费和生活费就远远超过香港了。
第四, 从学术角度来说,港理工比国内的某些一本大学还有优势。因为香港从前是英国殖民地,教育体制也是英国那套,对于学术更加严谨,以及和世界上其他学术机构的交流都更加活跃。是个宽阔又有保障的学术平台。并且硕士只需要一年时间,也比国内的三年时间更有优势,节省时间。本科的话则需要比较高的高考成绩才能考虑申请。硕士则需要提供雅思成绩,以及部分专业需要提供GMAT或者GRE,GPA建议在80分以上。
第五, 从生活习惯上来说,香港几乎可以无缝嫁接。除了粤语这个障碍外,大部分生活习惯都可以迅速适应。毕竟都是中国人,生活习惯上总是比在欧美好适应,而且气候也没有那么极端。
综上所述,港理工适合很适合学习的大学,香港是个很适合发展的地方。有更多疑问欢迎垂询本人。
选国内双非研究生还是去香港留学好呢?
你好,我是一个中学老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想先分享一个身边朋友的真实事情。
一个朋友,他在国外生活多年,妥妥的学霸。辞掉了国外的工作,回国发展。有能力有学历。
回国之后,接到的第一个HR的电话,第一个问题:“你的学历是家里出钱买的吗?”
朋友在国外工作多年,还是一个小管理层。回国被HR问的第一个问题居然是这个。原谅我当时不厚道的笑了,更加原谅此时我又笑出了声,哈哈哈。这笑话感觉可以讲很多年。
朋友当时直接懵了,感觉被冒犯得不轻。
主流的世界大学排名上(比如QS,泰晤士等等),朋友的学校都在世界前三十名,最好的时候上过QS排名的前十。不骂人真就是朋友当时最后的倔强。
我朋友这事之所以发生也主要是因为打电话的HR是真的没水平。虽然是特例,但也能反应出一些现象。
考虑到你只能上国内双非研究生,所以能去的香港的大学的排名应该也不算太高。回国之后的认可度能有多高,这个是你要好好考虑的。
老师也是留学生。本科,硕士都是在外面读的。我的经历告诉我,名校的文凭才是文凭。非名校的文凭某种程度上说,可能真的就是学校给开的一张发票。
所以,研究生的话,不是好学校,感觉没有必要读。还不如先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备考,考上985或者211的研究生再去读。不然就算读出来,可能也没预想的那种认可度。
现在对于第一学历越来越重视了,如果本科一般,就只能靠排名很靠前的学校的研究生来弥补本科的不足。
如果本科跟硕士都很一般,竞争力可能真心不大。
个人观点而已,可能比较片面,还希望能有些许帮助。
2021港大博士申请条件?
香港的博士申请要求在各个大学几乎是类似的,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背景要求;
2、GPA;
3、英语水平测试(托福或者雅思);
4、GRE或GMAT(某些专业需要);
1.背景要求:香港的教育制度和英国类似,与美国大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很看重你的本科学校,一般要求获正规大学颁授荣誉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或获正规大学颁授学士学位及一级荣誉学位(或同等学历)。此外,某些学位课程有更具体的要求,为测试申请人修习指定课程的能力及/或进行面试的资格考试。
比如香港大学的要求:
在实际申请过程中,香港的大学更青睐于211/985学校的学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你的出身很重要。具体来说,985学校优于只是211的学校,而在985学校里,C9学校会是更高一个层次,C9里面,清华和北大是最高层次。而对于双非的学生,难度就要增大,你要在GPA、科研项目等方面付出更多努力。如果是二本的,申请香港大学、港科大和港中文,可能性就更小了。申请香港理工大学、城市大学和浸会大学,如果其它方面特别突出,还是有可能的。
2.GPA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想申请香港前三的院校GPA需要多高呢?如果你是985/211高校的学生,那么GPA要在85分,4分制的3.4以上,如果是双非,那么GPA要求会更高,一般要在90,也就是4分制的3.6以上。
要申请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浸会大学这三所院校,那么985/211高校的学生,GPA要在80分,4分制的3.2以上,假如是双非,那么GPA要求会更高,一般要在85,也就是4分制的3.4以上。
一般申请公立大学的PhD,GPA3.0是一道坎,如果低于3.0,最好还是申请私立大学。
3.英语要求:
托福(有效期两年)
纸考≥550,申请文学院(中文学院及佛学研究中心除外)的有额外要求即写作成绩≥4;或机考≥80,申请文学院(中文学院及佛学研究中心除外)的有额外要求即写作成绩≥25。
雅思(有效期两年)
文学院(除佛学研究中心外):7分,每个部分不低于5.5分其他学院:6分,每个部分不低于5.5分。
以下三项其中一项C级或以上即可:
海外普通教育证书(GCE)
国际普通中等教育证书(IGCSE)
剑桥英语水平测试(CPE)
4.GRE/GMAT
香港的大学一般不要求提供GRE或者GMAT成绩,除了商学院的一些专业,比如香港大学的商业与经济学院,但没有最低分要求,只要求提供最近5年内取得的GRE或者GMAT成绩。香港城市大学表示不强制要求,但如果有GRE或者GMAT成绩,会增加你的申请优势。香港浸会大学的商学院也需要提供GRE或者GMAT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