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队vs芬兰队比分,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
不忍还能咋的?难不成又要像对待乌克兰那样的采取特别军事行动?芬兰瑞典那也是掐准了俄罗斯的命脉,知道俄罗斯在这个时候啊不可能两线作战,不是抽不开身的问题,而是能力不够的问题。所以嘛,俄罗斯——人也得忍,不忍也得忍。等到把乌克兰收拾停当了,再回过头来怎么个收拾芬兰都行!退一万步讲,芬兰瑞典即便是现在提交了申请书,那到正式加入北约还有一段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变数也比较大,所以嘛,芬兰瑞典加入北约这台大戏才刚刚开锣啊!
综合目前各个方面的态势看,芬兰瑞典这个时候申请加入北约,其实是有一种敲诈俄罗斯的节奏,说不好听一点就叫做趁人之危,说好听一点就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寻找一个更大的靠山。这可能正是美国“围魏救赵”的伎俩,明明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在顿巴斯地区打得不可开交,正处于焦灼状态,这个时候芬兰在俄罗斯北边的后院点一把火,让俄罗斯顾头难顾尾。关键在于: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也不知道。俄罗斯也不可能放弃乌克兰而顾芬兰这一头。所以嘛,劳兰现在就是明大明地敲诈俄罗斯,俄罗斯也得暂时咽下这口气。
事实上,俄罗斯所要打出的王牌或者叫杀手锏,并不仅仅是能源比如对芬兰停电,土耳其就是一张现成的王牌啊!只要俄罗斯给土耳其的利益诱惑足够大,土耳其完全可以把芬兰加入北约这坛水给搅得更加混浊,起码可以达到拖延时间的目的,俄罗斯完全可以以时间换空间,说不定土耳其这么一闹腾,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就圆满结束了,毕竟普京总统是埃尔多安的救命恩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芬兰的国土面积和人口?
【国名】芬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nland,Suomen Tasavalta)。
【国名释义】意为“湖沼之国”
【面积】33.8145万平方公里。
【人口】523.66万人(2004年底)。芬兰有两种官方语言:93%的人口所使用的芬兰语和6%人口的母语瑞典语。少数人口包括了萨米人、俄罗斯人、犹太人等。 大多数芬兰人(89%)信奉基督教路德宗,大约1%的人口则信奉东正教。其余包括了少部分基督教新教其他教派的教徒、罗马天主教徒、穆斯林和犹太教徒。冬季战争后大约有12%的人口需要被安置。战争赔款、失业问题以及对芬兰保持独立前景的不确定曾导致了大批的移民在1970年代离开芬兰。而到了1990年代,芬兰又开始接收大批难民与移民。
【首都】 赫尔辛基(Helsinki),人口55.9万人(2004年底)。夏季平均气温16℃,冬季平均气温-5℃。
首都赫尔辛基素称“波罗的海明珠”,是一座 花园般现代化都市,街道宽阔,商业繁荣,现代建筑和中世纪建都具浓郁的民族特色,市内众多的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吸引着各地游人。
【国家元首】 总统塔里娅·哈洛宁(Tarja Halonen,女,社民党人),2000年3月1日就任。2006年3月1日连任。
【重要节日】独立纪念日(12月6日)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8∶11。旗地为白色。稍偏左侧的十字形蓝色宽条将旗面分为四个白色长方形。芬兰以“千湖之国”著称,西南临波罗的海,旗上的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说象征蓝天。芬兰有三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盖着的国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兰历史上与北欧其他国家的密切关系。该国旗是1860年前后根据芬兰诗人托查里斯·托佩利乌斯的建议制作的。
【国徽】 为红色盾徽。盾面上为一只头戴王冠的金色狮子,前爪握着一把剑,后爪踩着一把弯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点缀在狮子周围。狮子象征芬兰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兰历史上的九个省。
【国歌】 《祖国》
【国花】 铃兰(百合科)
【语言】 芬兰语,瑞典语
【货币】 欧元
【同北京时差】 夏天五个。冬天六个
【国际电话码】 358
【新闻出版】 2003年,全国共有报纸205种,其中每周发行4-7期的日报53种;各种杂志、期刊5042种。主要报刊、创刊年及发行量:《赫尔辛基新闻》,1904年,43.96万份;《晚间新闻》,19.87万份;《晨报》,1882年,13.63万份;《晚报》,12.13万份;《图尔库新闻》,11.15万份;《首都日报》,1864年,5万份。有5家通讯社,其中最大的是芬兰通讯社,简称芬通社,1915年成立,属半官方性质,同世界主要通讯社均有业务联系。外国在芬的通讯分社有15家。
芬兰广播公司(Finnish Broadcasting Company, YLE):1926年成立,1934年改为国营。对外用芬兰语、瑞典语、英语、德语和法语广播。1958年正式开播电视,现有电视1台、电视2台、电视3台。此外还有私营广告电视台。70年代开始有有线电视(赫尔辛基有线电视台)。
芬兰女足排名世界第几?
第29位!
芬兰女足在最新一期的国际足联女足世界排名中位列世界第29位。在欧洲球队中则排在德国,瑞典,英格兰,法国,荷兰,西班牙,挪威,冰岛,意大利,丹麦,比利时,奥地利,瑞士,苏格兰,俄罗斯,爱尔兰,葡萄牙和捷克队之后,换句话说就是欧洲的第19名。
俄罗斯本有意卖给芬兰领土?
芬兰在沙俄与瑞典的战争后被俄国控制,直到一战前都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在一战结束前,俄国暴发革命时,乘机获得独立。
芬兰的东卡雷利阿是被称为芬兰之魂的史诗《卡勒瓦拉》的发源地,在芬兰人心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1939年,苏联为了扩大列宁格勒的防御纵深向芬兰索要卡累利阿等几处土地,但遭到芬兰的强硬拒绝。苏联随即在11月派五十万大军对芬兰发动“冬季战争”。苏联原以为可以轻易获胜,赫鲁晓夫当时曾说过:“只要我们把嗓门稍微提高一些,芬兰人就会服从。如再不行的话,我们可以放一枪,芬兰人就会举手投降。我们就是这样想的。” 可是他想错了,苏联红军踢到铁板,遭到了芬兰军队的沉重打击。在下索穆斯萨尔米战役中,红军两个精锐师被全歼,斯大林暴跳如雷,撤换了战役指挥官崔可夫。最后芬兰在庞大红军的压力下终于不支,被迫妥协,割让了百分之十的国土。但是苏联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一位苏联将军说:“在这场战役中,咱们获得了57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但这或许还不够埋葬咱们死去的战士。”赫鲁晓夫后来也承认苏联在“冬季战争”中损失了上百万人。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后,芬兰军队在与德军支持下夺回卡累利阿。1941年7月到1944年7月的苏芬战争被称为“持续战争”。
随着德国的失败,苏联反攻,再次夺走卡累利阿,这是这一地区自1939年以来的第三次易手。芬兰被迫屈服,承认了苏联对卡累利阿的主权。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崩溃,财政极度困难,叶利钦因而萌生了出让两块土地换取资金的念头,一块是“北方四岛”,另一块就是卡累利阿。叶利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是俄国当权者中少有的不特别看重领土的人,否则他就不会放弃大量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了。既然连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和东亚五国都可以放弃,为什么还要在乎一个卡累利阿呢?叶利钦时代的副外长费多罗夫后来透露,俄罗斯当时确实有以150美元出让卡累利阿的打算。
然而,叶利钦的计划并没有得以实施,首先是在俄国内遭到巨大阻力,尤其是军方的强烈反对,视土地如生命的俄罗斯人在经历了苏联解体,地缘空间大幅度缩小后,再也不能容忍领土的减少。同时芬兰人也不愿意接受这块土地,他们认为芬兰与苏联的领土问题早已解决,不存在争议。卡累利阿分离出去五十多年后,新一代芬兰人对这块土地的感情已经不那么深厚了,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生活。芬兰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发达国家,人们享有高福利的辛福安逸生活。而在俄国统治下的卡累利阿,经济水平远不如芬兰,一旦回归势必拖累芬兰经济,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芬兰人不愿意改变领土现状,此事也就作罢了。
美德法军舰抵达芬兰港口?
敲竹杠而已。
1、狗中哈士奇,国中土耳其。老埃搞经济不行,但是搞政治瞅机会一定是把好手。开战第二天,老埃就去炸一次库尔德,为了俄乌谈判做东又蹭了一次热度,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控制态度上又显示出老埃的重要性。这次这么好的机会还不敲一把北约呀!
2、老埃的神主牌就是打击库尔德,而瑞典多少年都和库尔德勾勾搭搭。希腊因为是北约成员国,老埃就够头疼的了。现在瑞典又想进来,那不是更是头大,所以老埃一定会把竹杠敲足。几年前,美国还想颠覆老埃的政权,幸好普大帝提前通风报信才躲过去,老美在古巴危机几个月后也把部署在土耳其境内的导弹撤了。北约一直也不待见他,一直在希腊和土耳其争端的时候拉偏架。自己在欧盟外转了十几年还遥遥无期,现在乌克兰挨打了,就能火线入盟,老埃想想就火大。
3、美德法军舰抵达芬兰湾就是一种姿态,芬兰我挺你,放心加入北约!我们的保护现在就来了。说实话站台、作秀大于实质,芬兰湾有多大?就算不用精确制导导弹,普通火箭炮也足够覆盖了。
结论:现在大家都在拿筹码,喊话就等着你给好处,要是真心想要否决,等投票那天直接投否决票不就行了。现在克罗地亚也在喊话,匈牙利还没表态,如果等到投票的时候匈牙利一声不吭直接投了反对票,那个瓜才真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