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乌克兰局势对中国的影响,俄罗斯为什么要打乌克兰?
俄罗斯为什么要攻打乌克兰呢?这点我们还要从乌东战争的过程说起了。
2013年底,时任乌克兰总统的亚努科维奇受到俄方的压力,决定停止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而“联系国协定”是乌克兰加入欧盟的敲门砖,此举就意味着乌克兰多年来为加入欧盟做出的努力将付诸东流。
消息传出后引起了乌克兰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强烈不满,人们开始在首都基辅聚集,要求政府恢复签约并提前举行选举。亚努科维奇见状就签署了特别法令,宣布禁止一切形式的示威活动,并派出了金雕特种部队镇压抗议群众,造成了2000多人的死伤。但镇压并没有阻止全国上下此起彼伏的抗议浪潮。2014年2月,在民意的压力下,乌克兰议会宣布解除亚努科维奇的总统职务,并封锁边境,防止其出逃俄国。但在亚努科维奇的恳求下,普京还是派出特种部队救走了亚努科维奇,随后乌克兰反对派上台,重新举行了选举,亲欧派的波罗申科当选为新一任总统,与此同时,在俄罗斯的影响下,克里米亚举行公投,宣布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普京随即派出军队占领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
到了2014年的5月份,乌克兰东部以俄罗斯裔居民为主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个州也以公投的形势宣布独立,并且亲俄派还组织民兵与乌克兰政府军对抗,乌东战争正式爆发。
那么在乌东战争爆发的时候,乌克兰是个什么情况呢?其实乌克兰自独立以来,经济一直不景气,虽然苏联时期留下的武器足够他们装备100个师,但由于生活困难,也基本被卖光了,比如辽宁号的前身“瓦良格”号,就是我国在哪个时期购入的。
武器都卖光了,打起来的时候还能拿什么去打呢?长时期的武备废弛,导致乌东战争开始的时候乌克兰能立即调动的军队仅有6000多人,无奈之下就只能采用添油战术,一个营一个营地往前线派兵。
5月26日,亲俄派武装占领了顿涅茨克机场,乌军为夺回机场,派出了苏-25攻击机、米-24武装直升机协同地面部队发动猛攻,并最终夺回了机场的控制权,此时,他们还不知道的是这个被几乎打烂了的机场,将会成为日后两军反复争夺的焦点。不过民兵毕竟是民兵,战斗力与正规军是不能比的,随着正规军的逐渐到来,亲俄派民兵所占据的领土开始不断地收缩,也一度被包围在了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个城市里,一切都似乎在朝着有利于乌克兰的方向发展。
但是到了夏天的时候,七月份,乌政府军在顿涅茨克南部的战斗中,缴获了敌人T-72主战坦克和冰雹火箭炮,而这些都是亲俄派武装不曾有的武器,从俘虏士兵的身上搜出的文件也可以证明,这一阶段的民兵已经不是民兵了,而是妥妥的俄军了。
到了这个时候,乌克兰方面意识到情况不妙,打算后撤,但为时已晚,大批俄军从南边的俄乌边境杀将过来,将原先包围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乌军给反包围了起来,在俄军猛烈的进攻下,乌军丢盔弃甲落荒而逃。之前几个月拿下的领土,一下子又全部吐了出来,这一战后,乌军损失了大批重武器,再也没法发动像样的进攻了。
9月份,乌克兰与亲俄派武装签署了第一次明斯克停火协议,双方就地停火,乌克兰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自治地位,但两地依然留在乌克兰境内,但停火只维持了10天。
之前被乌克兰占领的顿涅茨克机场在这个时候已成了一座孤岛,深陷敌阵。为拿下这座孤岛,亲俄派武装对此地发动了猛攻,而守卫在此的乌克兰第93机械化旅协同外围的友军,硬是抗住了对方榴弹炮、火箭炮、航空炸弹,甚至是反舰导弹的袭击,坚守了5个多月,直到次年1月才被迫放弃。
2015年2月,在德国和法国的调停下,交战双方签订了第二次明斯克停火协议,至此,乌东战争的主要战事基本结束,后来几年虽然还有零星的冲突,但规模相对较小。整个乌东战争,乌克兰共投入6万多的军队,其中4400人丧生,1万多人受伤。俄罗斯和亲俄派武装,共有45000多人参战,其中5600人丧生,13500多人受伤。此外战争还造成了3万多平民的死亡,200多万人流离失所。
那么乌克兰为什么想要加入欧盟呢?原因也不难理解,毕竟苏联解体后,乌克兰过得很穷,但欧盟国家通常都很富裕,向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天性。根据民调显示,大部分乌克兰人,以及绝大多数乌克兰年轻人都愿意加入欧盟。而加入欧盟的好处就是乌克兰人可以进入欧盟这一巨大的消费市场,乌克兰人也可以自由地来到欧盟国家打工、生活,此前还有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的珠玉在前,所以乌克兰加入欧盟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
从1997年起,乌克兰就与欧盟定期举行峰会,2008年双方便开始了联系国协定的谈判,乌克兰为了入盟前后准备了十多年。2010年,亚努科维奇赢得大选,成为乌克兰第五任总统,尽管此时人人都知道他心向俄罗斯,尽管他囚禁了前总理季莫申科,但欧盟的领导层依然对他的胜选表示了欢迎,并表示愿意与他合作。
这样说的话,欧盟的确是搞乱了乌克兰,又犯了以前“绥靖”的毛病。
在克里米亚冲突后,欧盟也没有放弃乌克兰,双方还是在2014年3月和6月签署了联系国协定的政治和经济部分,乌克兰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协定也于2016年生效。
而美国在这里的角色就比较复杂,给人的感觉就是三心二意,在奥巴马执政末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开始从欧洲向亚太转移,后来随着川普上台,川普也有意拉拢俄罗斯,也就不想为了乌克兰的事情招惹俄罗斯了。
至于俄罗斯,从表面来看,好像是在发动进攻,只出了一些偏师就轻松击败了乌克兰,但从战略层面上来说,俄罗斯还是一种防御姿态,对于俄罗斯来说,最优选择自然是让乌克兰留在独联体之内,并让其从上到下都倾向于俄罗斯。但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发展模式也确实太缺乏吸引力,只好退而求其次,用战争拖住乌克兰不使其加入欧盟,因为加入欧盟的首要条件,就是该国不能处在战争状态。
如果乌克兰顺利加入欧盟,那么俄罗斯与欧盟对抗的前线,就会从乌克兰直接推进到俄乌边境,这对于俄罗斯来说在战略上就是非常失败的了,所以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其实是在维持自身的战略安全。
同时,俄罗斯出兵乌克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存在的历史恩怨,比如1932年-1933年的“乌克兰大饥荒”,对于乌克兰人来说是民族的伤痛,在很多乌克兰人看来,这场饥荒是苏联故意制造的针对乌克兰民族的灭绝行动,因此也被称为“饥荒种族清洗”。在这些年,乌克兰逐渐向欧盟靠拢的过程中,其境内的俄罗斯裔对自身的安全也非常担忧,要武装搞独立也在情理之中。所以乌克兰想摆脱俄罗斯的控制,而乌东则是想摆脱乌克兰的控制。
目前来说,克里米亚是不太可能回到乌克兰了,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州则长期会处在一个对峙的状态,而俄乌关系,则是新仇加旧恨,不太可能有回旋的余地了。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多久会结束?
战争时间取决于双方态度,乌克兰政权不服软那就摧城拔寨,拨毛净身,直至心服口服不再妄为当汉奸,若谈判破裂则战争继续,谈判合解则按部就班,军事常态化,从面对面对峙转换为背靠背戒备。
乌克兰值得同情吗?
自从3月份以来,俄乌局势一直是国际社会的焦点,在美国和北约的推波助澜下,俄乌之间的紧张态势不断升级,普京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强硬。乌克兰是俄国的邻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面对西方国家的步步紧逼,普京也没有多言,直接调兵前往俄乌边境动起手来,并且警告美国不要插手。如今,俄乌战争已经全面打响。虽然在国际上乌表现得相当强硬,但从目前情况看,乌克兰则是有些骑虎难下。那么,乌克兰为什么非要挑衅俄罗斯?他和俄罗斯之间有什么仇什么怨呢?俄乌双方的仇怨还要从苏联分家说起。当初偌大的苏联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分成了若干个国家。当时苏联的分家是按地分遗产,俄罗斯联邦面积广阔,自然好处拿得最多。乌克兰虽然要小上很多,但是拿的东西可是一点不少,因为在苏联分家之前,乌克兰是苏联的重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粮食工业地。苏联很看重乌克兰,在这个地区部署了重兵,虽然没有大儿子分得多,但是所得财产也足以富甲一方。兄弟俩分财产没有什么异议的地方,但是分家之后,这两兄弟到今天变成了仇人,怎么回事?主要还是财产的问题,乌克兰分到了坦克、战机若干,还有苏联1200多枚洲际导弹核弹头以及2000多枚战术核武器,乌克兰所拥有的核数量已经超过了当时美俄之外世界所有有核国家的总和。俄罗斯分家的时候没说什么,并不是因为宽宏大量,而是因为他有足够的信心在此后解决掉这个危险。从地理位置上看,乌克兰可以说是俄罗斯的后院,自家的后院有那么多的核弹头,这谁能愿意?当时的乌克兰对于俄罗斯来说就是满满的威胁。虽然说乌克兰没有所谓的核弹发射密码,但是这个量已经不是有没有核弹发射密码的问题了,于是俄罗斯自从分家之后就在想着怎么把乌克兰手中的核弹头废掉,而当时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也正有此意,它不能容忍亚欧大陆内部有这样不稳定的因素存在,这直接妨碍到了美国在亚欧地区的布局。因此,罕见的美俄在这件事情上站在了同一边,这件事情其实并不难办。当时的乌克兰虽然继承了大批遗产,但是国内的产业链不完整,即使是有着重工业基地也造不出武器,重工厂的工人们纷纷失业,社会动荡加剧,脱离了苏联的乌克兰人民首次面临这种情况,一个个慌得不得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只需要逼一逼就能轻松瓦解乌克兰的核武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解散之后的独联体国家不断施加压力,俄罗斯自然心知肚明地没有反对。于是在美国的主导之下,1992年5月23日,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5个国家在葡萄牙里斯本签署了协议,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在未来7年之内销毁所有核武器,俄罗斯成为了独联体国家当中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只来硬的当然不行,乌克兰不会心甘情愿地放弃数量如此巨大的核弹头,这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于是,美俄两国大棒胡萝卜一起上,在1994年1月14日同乌克兰签署了关于销毁乌克兰境内全部核武器的三方协议,这份协议主要就是规定了销毁核武器的主要事项,而美俄两国则向乌克兰提供经济补偿,并且承诺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证。从2001年开始,乌克兰正式成为了一个无核国家,但是放弃核武器并没有让乌克兰人民过上好日子,国家安全更是无从谈起。美国为了进一步掌控亚欧局势,开始了北约东扩,想要将东欧大部分国家纳入己方阵营,俄罗斯也不甘示弱,双方经常将周边小国作为棋局,展开大国博弈。乌克兰处于两国的夹缝之中,免不了成为棋盘之一。于是北约和俄罗斯展开了对乌克兰的渗透和争夺,俄罗斯收回了克里米亚,乌克兰被自己的亲哥哥忽悠瘸了之后,就一直提防着俄罗斯。但是,防不胜防,普京还是将克里米亚收归俄罗斯所有。其实,克里米亚的归属一直颇有争议,这是一个历史问题。1783年在沙俄远征军的铁蹄践踏之下,克里米亚正式被沙俄吞并。1921年作为俄联邦的一员,克里米亚人民成立了克里米亚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二战之后更名为克里米亚州,克里米亚半岛的一半归俄罗斯管辖。1944年,斯大林政府以同希特勒占领者相勾结的罪名,强迫克里米亚的鞑靼人迁居他乡。这项政策不仅恶化了俄罗斯人与鞑靼人之间的关系,而且给克里米亚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赫鲁晓夫上台以后,为缓和这一地区的民族矛盾、振兴半岛经济,于1954年2月19日,以纪念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300年为由,将克里米亚州由俄罗斯划归乌克兰管辖。1991年苏联分家,克里米亚以自治共和国的身份加入了乌克兰,并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俄罗斯一直对此耿耿于怀,但克里米亚究竟属于谁?从历史上看,双方都对这一地区行使过管辖权,所以克里米亚的归属还真成了悬而未决的问题。虽然不好明面上向乌克兰提出领土要求,但是俄罗斯也不想放弃克里米亚,因为克里米亚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它是控制黑海地区特别是黑海西部地区的关键,如果没有克里米亚,俄罗斯在黑海的帝国地位以及对地中海地区的政治影响将会成为问题。1992年,俄罗斯议会单方面通过了废除1954年2月将克里米亚由俄罗斯划归乌克兰的决议,意思很明显,我不认账了,要把克里米亚收回来,这是我的地盘。并且在次年俄罗斯议会又通过了关于收回克里米亚的重要海军基地城市的法令。但乌克兰这个被忽悠瘸了的小老弟还是漫不经心的发展,不是他不提防俄罗斯,而是乌克兰内部的民族纷争得不到有效的管制,财阀们都在忙着捞钱,没有几个人真真正关心乌克兰人过得怎么样,当时乌克兰的民族主义势力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族人受到歧视。前面讲过,斯大林将原本居住在克里米亚半岛中的鞑靼人赶走,在赶走之后,俄族人在这片土地上越来越多。1994年克里米亚违反乌克兰宪法举行大选,亲俄罗斯人梅什科夫上台加快了分离乌克兰的步伐。到了1995年,克里米亚政府与俄罗斯国家机关的领导人达成协议,两个政府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得到财政拨款。时间来到2000年,普京正式就任总统,他对克里米亚的态度也很坚决,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在他上任之后,就不断的是以政府官员加强与克里米亚地区的联系,该出手时就出手。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就自身地位进行全民公投,17日统计结果出炉,全克里米亚半岛超过96.6%的投票者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也就是这一天,乌克兰议会通过决议废除了克里米亚1992年通过的克里米亚宪法,撤销了克里米亚总统设置,解除了梅什科夫的克里米亚总统职务,但是这一切都像是失败者试图挽回面子的举动,对大局造成不了任何影响。而俄罗斯方面,普京签署了总统令,承认克里米亚共和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在18日普京批准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条约草案,并与克里米亚共和国领导人签署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条约。克里姆林宫还在一份声明中说,克里米亚共和国自从条约签署之日起,就被视为俄罗斯的一部分。乌克兰虽然恨得牙痒痒,但也没有任何办法。在克里米亚独立之后,乌东地区的动荡也开始加剧,究其原因是因为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和乌克兰执政党意见不合。乌克兰的执政党是亲西派,而东方地区由于民族宗教原因和俄罗斯关系密切,在看到克里米亚重回俄罗斯之后也有了独立的想法,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在美国的推波助澜之下演变成了俄乌开战的局面,好好的一个国家,因为财阀当权衰败下来,乌克兰政权也沦为了西方国家的枪杆子,领土也在美国与俄罗斯的博弈之中四分五裂。走到这一步,可以说乌克兰政府完全是自作自受。为何美国宁愿花几百亿美元支援乌克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三种事。
第一,援助乌克兰几百亿,这是国际地缘政治。
援助乌克兰,本质上是在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如果对俄罗斯攻打乌克兰坐视不理,可能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二战期间,希特勒为什么最终发动了世界大战?
同英法开始一味屈服退让有直接的关系。
英法先是坐视希特勒撕毁凡尔赛条约,大肆发展军队。随后又坐视德国吞并奥地利,又吞并捷克,最终攻打波兰后英美才被迫迎战。
同样道理,美国一直坐视日本在东亚嚣张,直到日本杀入东南亚,美国才开始意识到危险,开始试图抑制。结果日本直接空袭珍珠港,差点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
这些都是姑息养奸的结果。
二战后,北约奉行的是针锋相对的政策,在敌人刚刚行动的时候就给予遏制。
如果美国不支持乌克兰,俄罗斯占领乌克兰全境以后必然还会有下一步的攻势,到时候可能就是波兰或者芬兰等国遭殃,等于是重蹈二战的覆辙。
到时候全面大战爆发,美国怕是花费几万亿美元的军费。
第二,美国的高铁。
美国确实没有什么高铁,但美国的铁路是很发达的。
截止2021年,美国铁路网的运营线路长度超过250,000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路网,比中国要强得多。
但是,美国铁路货运线路占该国铁路总网络的80%左右,用于客运的网络里程仅为35,000公里。
这是美国的国情决定的。
由于美国的航空业高度发达,全国所有机场数量达到15095个,另外还有5000多个私人机场。
而美国三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079个,换句话说。美国3万人以上的城市,每个城市可以分配到15个机场,就问你夸张不夸张。
这种情况下,美国人远距离的旅行都是乘坐飞机,机票也是白菜价。
如果是近距离,美国人偏重于开车,因为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开车很方便。
比如从华盛顿去相邻省份的省会,距离也不过100多公里,开车也就一天时间,没什么了不起。
所以美国客运火车很少有人坐,主要是运输货物。
高铁如果放在美国,远距离速度不如飞机,近距离没有开车方便,谁会去坐?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种国情下搞高铁?投资方能赚钱吗?
以我国高铁为例,今年上半年就血亏804.08亿元。
中国高铁那么多线路,2021年盈利的线路只有六条,那就是京沪高铁、京津城际、沪宁高铁、宁杭高铁、沪杭高铁和广深高铁。
到了2022年上半年,最为赚钱的京沪高铁也首次亏损,净利润为亏损10.28亿元,其他线路可想而知。
美国人是很精明的,不会随便投入亏损的项目。美国的铁路基本都是私营的,谁也不会这么搞高铁,搞了也运营不了多久就会撤出。
第三,机场。
上面已经说了美国有多少机场,再多建就太夸张了。
另外,别以外白人都是傻子。以萨沙同这些白人接触的经验来说,他们都很狡猾精明。
在苏洛维金的釜底抽薪战法之下?
苏洛维金新官上任三把火,除了派出一些精确制导的导弹进行打击以外,搞了很多的无人机,轰炸乌克兰的电力基础设施,通讯枢纽、交通枢纽和乌军的指挥控制中心。在打击外国雇佣军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这一下子让乌方的后方补给线中断了,原本乌军在赫尔松和红利曼附近组建的大规模的反击部队,一时间由于后方供应的受威胁,所以也不敢大举的进攻。
然而俄军顿巴斯前线总指挥苏洛维金目前打得并非釜底抽薪的战法,更像围魏救赵。毕竟如果釜底抽薪的话,他的无人机以及精确制导导弹,应该把乌克兰的基础设施交通要害90%以上的进行摧毁。而目前无论仗怎么打,只能摧毁乌军方面的30-50%。况且目前也只是保持这样的打击和袭扰的力度,并没有继续加码。
此外俄军征兵30万,实际上除了补充一部分阵亡的将士以外,真正能够机动的增加投放战场的,或许就只剩下15万左右了。而这么一点兵力,考虑到乌军也在大规模的招兵买马。实际上只能用于乌东4个州以及俄乌边界线的防卫工作了。要想把整个乌克兰全部拿下来,靠这点兵力,靠这样的动员还是很不足的。
我们从相关的媒体上发现,俄罗斯老百姓对于动员还是很有抵触的,有几十万人逃到了俄罗斯周边的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国家,推高了这些国家地区的物价,并且让这些地方的旅馆全部爆满。
由此可见,苏洛维金要想进一步扩大乌克兰的战事,想征召更多的士兵,也并非那么容易。
因此俄乌进入僵持阶段以后,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再穿插谈判的话,未来一两年甚至三五年或许都会拖下去,看一看叙利亚的情况就知道了。只要有美国等西方国家干预。一个地方要想迅速恢复和平其实是蛮难的。
好在俄罗斯块头大,韧性足,既有煤炭,天然气石油,又有粮食在手,还是扛得住的。乌克兰本身是粮食出产国,也有一定的资源,再加上美国欧洲等支持,估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面,也还会继续抵抗下去。但我相信这场战争拖不过10年。不会演变为当年苏联侵略阿富汗的状况。
主要原因就在于俄罗斯离乌克兰实在太近了。而且乌克兰东部经济最发达的4个州,现在又公投入俄了。俄罗斯增加了800多万的人口。相应的乌克兰就减少了800多万。此外还有3,000万乌克兰老百姓作为难民流离失所。目前4000多万的乌克兰,估计国内还剩下2000多万人了。与俄罗斯人口资源力量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如果靠自己力量的话乌克兰再想拖一年都难。#头条创作挑战赛##杭州头条#
作者为高级#策划##创业##旅游##在头条看世界##写作##分享你的今日感悟##我在头条搞创作##每天都值得被记录##家事国事天下事##俄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