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口统计,美国有多大?
题目问的是美国有多大而不是说美国有多强大,那么应该就是问单纯就由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构成的国家规模体量有多大,而不是问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有多强大。那么美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究竟有多大呢?
美国国土分为本土和海外领土两部分:美国本土是由亚拉巴马州、阿拉斯加州、亚利桑那州、阿肯色州、加利福尼亚州、科罗拉多州、康涅狄格州、特拉华州、佛罗里达州、佐治亚州、夏威夷州、爱达荷州、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爱荷华州、堪萨斯州、肯塔基州、路易斯安那州、缅因州、马里兰州、马萨诸塞州、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密西西比州、密苏里州、蒙大拿州、内布拉斯加州、内华达州、新罕布什尔州、新泽西州、新墨西哥州、纽约州、北卡罗来纳州、北达科他州、俄亥俄州、俄克拉何马州、俄勒冈州、宾夕法尼亚州、罗得岛州、南卡罗来纳州、南达科他州、田纳西州、得克萨斯州、犹他州、佛蒙特州、弗吉尼亚州、华盛顿州、西弗吉尼亚州、威斯康星州、怀俄明州以及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组成,合计由五十个州及一个特区组成。除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之外的48个州及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均位于北美洲中部,阿拉斯加州是位于北美洲北部的一块飞地,夏威夷州则位于大洋洲。美国的海外领土包括关岛、北马里亚纳群岛、波多黎各、美属维尔京群岛、美属萨摩亚、贝克岛、豪兰岛、贾维斯岛、约翰斯顿环礁、金曼礁、海燕岛、塞拉纳岛、中途岛、纳弗沙岛、威克岛等地。
美国本土50个州及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总面积在1989年至1996年美国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况》中列为9372610平方公里,位居俄罗斯、加拿大、中国之后,是世界第四领土大国。1997年美国中情局在调整美国和加拿大边境属于美国一侧的水域面积计算方式后将国土面积变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从而使国土面积超过了中国,跃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国中情局又进一步将国土面积变更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变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这一数据一直延续至今。美国的海外领土中关岛面积约549平方公里、北马里亚纳群岛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属维尔京群岛351平方公里、美属萨摩亚199平方公里、贝克岛1.18平方公里、豪兰岛1.6平方公里、贾维斯岛4.5平方公里、约翰斯顿环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岛5平方公里、纳弗沙岛5.2平方公里、威克岛6.5平方公里......美国本土及其海外领土总面积大致为964万平方公里。事实上这种单纯统计陆地国土面积的方法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因为随着人类征服海洋的能力日渐提升就使各种海洋资源和海上航线成为支撑一国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我国除了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之外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和大约173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那么美国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面积有多大呢?由于位于太平洋正中心的夏威夷群岛和中途岛属于美国领土,这就使美国得以将几乎小半个太平洋纳入自己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范围内,以致于美国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面积高达1218万平方公里,这一数据位居全球第一。以海陆总面积计算:美国高达2182万平方公里左右,在全世界仅次于海陆总面积2466万平方公里的俄罗斯,位居世界第三的是海陆总面积1619万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亚,全球第四的是1558万平方公里的加拿大,第五的是1433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1433万平方公里海陆总面积是指我国所声明拥有主权的海陆总面积,由于客观上钓鱼岛等岛屿及其周边海域存在被外国势力非法占据的现象,所以我国实际控制的海陆总面积不足1433万平方公里。
截至2018年美国本土人口约3.30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4.34%,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其中欧裔白人约占62.1%;拉美裔约占17.4%,非洲裔约占13.2%,亚裔约占5.4%,其他为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夏威夷人等原住民族及混血。美国公民在54.6%的人信仰基督教,23.9%信仰天主教,1.7%信仰犹太教,1.6%信仰东正教,0.7%信仰佛教,0.6%信仰伊斯兰教,1.2%信仰其他宗教,16.1%无宗教信仰(由于客观上存在一个人同时有多种信仰的现象,因此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美国的海外领土中关岛约有162896人口、北马里亚纳群岛55023人、波多黎各341.1万人、美属维尔京群岛102951人、美属萨摩亚55599人,其他海外领土多为无常住人口的岛屿。
然而美国如此庞大的领土领海面积并不是一开始就拥有的:1775年4月19日在今天马萨诸塞州的列克星顿北美殖民地民兵打响了与大英帝国正规军的第一枪,由此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序幕。1776年7月4日十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签署了《独立宣言》,这被视为是美国独立建国的开始,7月4日也因此被美国作为国庆日,距今有243年的历史。1781年约克镇战役大捷后美军已赢得决定性的胜利,此后北美大陆基本已不存在大规模战事。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与北美殖民地代表于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签订《巴黎条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迄今有236年的历史。独立之初的美国仅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个前英属殖民地组成的联邦,身处英国、法国、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围之中,人口也只有三百万左右。那么美国是怎么扩张成为如今这样大的规模呢?
1607年至1733年大英帝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建立了特拉华、宾夕法尼亚、新泽西、佐治亚、康涅狄格、马萨诸塞湾、马里兰、南卡罗来纳、新罕布什尔、弗吉尼亚、纽约、北卡罗来纳和罗德岛十三个殖民地。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民兵和大英帝国的军队在位于今天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莱克星顿小镇爆发冲突,由此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1776年7月4日十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乔治·华盛顿出任大陆军总司令,13个殖民地的代表在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上签字,以此开启了美利坚合众国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这时美国的领土就是特拉华、宾夕法尼亚、新泽西、佐治亚、康涅狄格、马萨诸塞湾、马里兰、南卡罗来纳、新罕布什尔、弗吉尼亚、纽约、北卡罗来纳和罗德岛十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谓之建国十三州。
1783年9月3日英国和美国缔结《巴黎条约》,以此正式承认美国独立的既成事实。早在美国独立之前十三殖民地就曾试图开拓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土地,却被英国殖民当局阻扰,这也成为了美国独立的诱因之一。《巴黎条约》缔结后英国索性把阿巴拉契亚山脉和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土地也送给了新生的美国。与此同时和建国十三州同时期存在的佛蒙特州在独立战争中保持中立,战后以第十四州的名义加入美国。1787年加入美国的各州商讨确立了美国宪法,明确了各州和联邦政府的权利义务关系,美利坚合众国由一个相对松散的邦联体系向一个联邦制国家转型。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美国对阿巴拉契亚山脉和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土地采取的移民拓殖的开发模式,这里并没像建国十三州和佛蒙特州一样设立成州,而更多是类似于欧洲列强的殖民地那样的存在。随着美国西进运动的推行当地人口日渐增加,如今在这片土地上出现了亚拉巴州、密西西州、田纳西州、肯塔基州、西弗吉利亚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以及明尼苏达州的一部分。
1801年罗伯特·李维顿受时任美国总统的托马斯·杰斐逊派遣同占据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法国殖民当局商讨购买密西西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土地,一开始法国方面没接受美国提出的购地方案,然而随后不久法国就在欧洲战争中遭遇挫折,于是在1803年美国乘法兰西皇帝拿破仑忙于应付欧洲战争之际从法国手中以1500万美元价格购买了83万平方英里(2144476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相当于每英亩土地支付了三美分。这次土地购买行为使美国领土扩大了一倍,在这片相当于今天美国国土总面积22.3%的土地上如今已形成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马州、密苏里州、堪萨斯州、爱荷华州、蒙大拿州、科罗拉多州一部分、怀俄明州一部分、明尼苏达州一部分、北达科他州一部分。低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国政府扩张领土的欲望,毗邻路易斯安那的佛罗里达随即被美国确认为下一个目标。这时占据佛罗里达的西班牙殖民者早已不是大航海时代那个称雄世界的霸主了,反而成为了被新兴的英、法等国一再痛打蹂躏的“欧洲病夫”,到了1808年连西班牙本土都被法国皇帝拿破仑占领。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向佛罗里达大规模移民,1809年当地效忠于美国的居民已占总人口的90%。1814年美国人大规模进军佛罗里达并对西班牙人采取武力威胁,1819年2月22日西班牙被迫同美国签订条约:美国以500万美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了15万多平方公里的佛罗里达。
1821年在美国的南方墨西哥从西班牙殖民者的统治下独立出来。墨西哥独立之初经历了一个短命的帝国:1821年9月伊图维德黄袍加身宣布自己为墨西哥皇帝,然而仅仅两年后他就在墨西哥内部的政治乱局中被赶下了台,而这次内乱还带来一个副产品:南部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等地从墨西哥独立出去组成中美洲联合省(又称中美联邦)。伊图维德的下台并没结束墨西哥国内的政治乱象:此后的墨西哥经历了一个失败的临时政府(1823~1824)、一个模仿美国但不成功的合众国(1824~1835)、一个中央集权的共和国(1835~1846)和一个联邦制的第二合众国(1846~1863),政权就这样如流水一般变来换去,一时间城头变幻大王旗。墨西哥政治上的混乱也波及到墨西哥的金融体系和国防建设,尽管看起来当时的墨西哥在体量上算得上一个大国,但由于内部的混乱而无法形成合力,因此属于大而不强。
除了国内政局上的混乱之外,墨西哥还有一大劣势就是其人口分布情况:尽管墨西哥拥有辽阔的疆域,但北部地区几乎就是未开发的无人区——直到19世纪30年代只有生活在德克萨斯的只有3000名西班牙血统的土生白人;而在加利福尼亚这一数字为4000;新墨西哥则连3000都不到。墨西哥为开发北方国土和强化国防采取了鼓励向德克萨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等地移民的优惠措施,然而令受制于国内乱局的墨西哥政府始料未及的是:美国人却趁机大规模向墨西哥北部移民,到1820年约有1.5万名美国白人和1000名黑奴生活在德克萨斯,而当地的墨西哥居民只有5000名。到了1835年生活在德克萨斯的美国人的数量翻了一番达到3万左右,也正是在这一年美国政府唆使原属墨西哥的得克萨斯奴隶主发动武装叛乱,墨西哥出兵镇压,在阿拉莫歼灭美军187人。美国出兵击败墨军,宣布得克萨斯“独立”,成立“得克萨斯共和国”。1845年2月28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接纳得克萨斯加入美利坚合众国,这使墨西哥感觉蒙受了巨大的羞辱,然而美国的胃口还不止于此:同年11月美国总统特使前往墨西哥城洽谈购买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亚等地的事宜,但遭到墨西哥方面的拒绝。驻守美墨边境的扎卡里·泰勒随即率军西移150公里,驻扎在得克萨斯人主张的边界格兰德河旁。而墨西哥方面则坚持认为奴埃斯河才是合法的美墨边界,美军在格兰德河的行动属于侵略行为,于是在1846年4月26日一支墨西哥军队针锋相对地越过格兰德河并击败一支美国先遣部队,导致16名美军士兵的伤亡。美国方面将这一行为解读为墨西哥对美国领土的入侵行为,5月13日美国参议院以40票对2票、众议院以174票对14票通过了对墨西哥选择的决议,美墨战争正式爆发。
战争开始后美军从三个方向入侵墨西哥:在紧邻得克萨斯的墨西哥东北部地区扎卡里·泰勒率领的美军占领了蒙特雷,但随即遭到墨西哥方面桑塔安纳将军率领的部队阻击。在今天新墨西哥州的土地上斯蒂芬·卡尼率2500美军占领圣菲,在与当地州长进行短暂谈判后以美国政府的名义宣布吞并新墨西哥地区。随后卡尼分出部分人马支援泰勒,另一部分部队则前往加利福尼亚,以美国政府的名义接管了此前由当地的美国移民建立的熊旗共和国。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这两路人马活跃的地区在今天基本都已位于美国版图之内,最远只到今天的美墨边境一带,而由温菲尔德·斯科特率领的1.2万美国远征军则直接在位于墨西哥南部的韦拉克鲁斯港登陆,然后沿着殖民时代西班牙人修建的“皇家公路”直扑400公里外的墨西哥城。此时墨西哥的主力部队都集中在北部边境同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交战,面对突如其来出现在自己后方的美军一时间有如神兵天降之感。直到1847年9月12日墨西哥才集中3000多名士兵在首都近郊的查普特佩克城堡迎击3000多名美军,结果墨军战败溃逃。当时驻守查普特佩克城堡的墨西哥军队中有大约100名10到16岁不等的军校学员,当墨西哥正规部队溃散后他们仍坚持作战并付出了阵亡6人的代价,直到战争的最后时刻15岁的炮兵士官生胡安·埃斯库迪亚为避免要塞上的墨西哥国旗被美军缴获将国旗裹在身上跳崖自尽。至此墨西哥城的门户完全洞开——9月13日斯科特率领的美军占领了墨西哥城的宪法广场,墨西哥首都沦陷。
这时的墨西哥已处于亡国的边缘——包括首都在内的一半以上的国土都被美军占领,如果美军进一步扩张,显然墨西哥也是无力抵抗的。事实上美国国内当时也的确涌现出兼并整个墨西哥的呼声,而墨西哥国内的反对派政治势力见墨西哥政府落败后甚至向斯科特提议:让美军留下来驻守墨西哥。然而这时的美国鉴于同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的矛盾以及国内南北方之间的矛盾而没进一步扩张。1848年2月美国同墨西哥签订了《瓜达卢佩-伊达尔戈和约》:墨西哥将北部23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给美国,割地之后的墨西哥剩下的国土面积只有197.3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美墨战争使墨西哥丧失了55%的国土。美国则在这些新获得的领土上成立了得克萨斯、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等州。1853年南卡罗莱纳州议员詹姆斯·加兹登又向当时的墨西哥总统桑塔安纳提出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索诺拉、奇华华、新莱昂、科阿韦拉、塔毛利帕斯五个州以及下加利福尼亚半岛,重新以马德雷山脉作为美墨边界。这一提议被桑塔安纳决绝,但在美国政府的强大压力下桑塔安纳最终还是同意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2.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今天的美墨边界正式定型。在同墨西哥交战的同时美国的探险队到达了位于今天美国西北部的俄勒冈地区,西进运动随即从路易斯安娜等地向俄勒冈扩散,在这一过程中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从中西部迁移到西北部太平洋沿岸,他们当年所走过的道路就被成为俄勒冈小道。1848年地区成立,1859年俄勒冈正式成为美国第33个州。
1728年和1740年沙俄和丹麦混血的海军军官维图斯·白令奉彼得大帝之命渡过楚科奇半岛东部的海峡两次前往美洲探险考察,后来这一海峡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维图斯·白令考察了太平洋上的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的海岸线。此后俄国的毛皮商人大规模前往美洲猎杀海獭,他们还成立了各种各样的皮毛贸易公司。1799年俄国各种经营美洲贸易的公司联合组成俄美公司并开始在美洲进行殖民活动:1811年11月俄国人在圣弗朗西斯科以北的俄罗斯河旁建立了罗斯堡,截至1819年他们已在美洲海岸建立了19块殖民地。随着美国的兴起,俄国逐渐放弃了自己在美洲的绝大多数殖民地,仅仅只保留了距离自己的远东领土较近的阿拉斯加。
1855年沙皇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被英法联军击败,这场战争在俄国引起了很多后遗症。克里米亚战争的后遗症之一是沙皇俄国的财政困难——克里米亚战争中沙俄花销巨大,但却以战败告终,如此一来沙俄的战争开销无法在战后得到弥补。战败的耻辱和因为战争导致的财政困难使沙皇的统治面临危机:一方面臣民们难以接受战败的耻辱;另一方面糟糕的国内经济使老百姓的生活陷于困顿。在这样的局面下沙俄迫切需要重振国内经济。沙皇俄国是当时全世界疆域最辽阔的国家——从欧洲的波罗的海跨越整个东欧平原和广袤的西伯利亚,直到渡过白令海峡延伸到北美的阿拉斯加。事实上就当时的交通条件而言:这对沙俄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与东欧本部在地缘距离上日益疏远,沙皇政府的控制力度也越来越弱,而阿拉斯加恰恰是距离沙俄中心地带最为遥远的地方。更糟的是这块沙皇政府原本就鞭长莫及之地还靠近英属加拿大,而沙俄刚跟英法联军打仗,这意味着阿拉斯加随时有被英国吞并的可能。如此一来阿拉斯加就成为沙皇政府眼中不折不扣的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沙皇政府再三思考后决定出售自己眼中的这块鸡肋,趁着还能卖个价赶紧换点钱花,否则真被英国占了去就啥都没了。
事实上沙皇政府出售阿拉斯加也不仅仅只是盯着卖地那点钱,沙俄还试图利用美国在美洲牵制英、法的力量,从而缓解自己在欧洲面临的英、法的压力。在美国南北内战的过程中英、法等国出于遏制美国发展的目的纷纷宣布在美国内战中保持中立,表面上看这很正常,然而林肯领导的美国联邦政府认为:这实际上意味着对南方邦联的承认,是蓄意制造“两个美国”。这时的沙俄出于对克里米亚战争的报复,同时也是希望通过扶植新兴的美国从而对英、法形成牵制不仅明确表态支持联邦政府,更是让自己的舰队不远万里劳师动众远赴纽约港,迫使英、法放弃干涉美国内战的图谋。正因为如此美国才在战后出于联合俄国以牵制英、法的目的而购买俄国的阿拉斯加,事实上当时的阿拉斯加并不是谁都想要的香饽饽,恰恰相反的是尽管俄国急于出手,却几乎无人问津,最后美国出面当了接盘侠。
实际上美国内部对购买阿拉斯加一事也有争议,所以当时具体主持经办阿拉斯加购地的西华德在美国国内也遭到了不小的非议——在当时的美国人看来:阿拉斯加就是一块除了海獭皮毛啥都木有的冰天雪地,能为美国带来的利益极其有限,此时刚结束内战的美国仍处于财政相对紧张的状态,因此人们认为西华德是用有限的资金买了一个天然大冰柜。当然此时的俄国和美国都无法预料到后来的阿拉斯加会发展到何等程度:1897年阿拉斯加发现金矿,随后又发现了丰富的石油,不到50年美国就已经赚回了几倍的利益。等有了飞机,阿拉斯加又成为太平洋间航空线路的中转站,节省了不可计数的燃料。至今阿拉斯加还为美国提供着四分之一的天然气,地价约值3万亿美元。美国的战略武器很多部署在此,导弹指向的正是自己的原主人——俄国。
1795年太平洋夏威夷群岛上一个名叫卡美哈梅哈的部落酋长统一了欧胡岛、茂夷岛、莫洛凯岛、拉奈岛及夏威夷等岛屿上原本各自独立的部族,建立了统一的夏威夷王国。英国和法国分别于1843年和1849年入侵夏威夷。1893年美国基督教传教士率领所有教会成员推翻了夏威夷王国。1894年夏威夷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夏威夷第一个女王也是末代女王被逼退位,由杜亨任夏威夷共和国临时政府的首任总统。1898年美国正式宣布将夏威夷合并,但这时美国并未将夏威夷设立成为同本土一样的州,而是像英、法一样在岛上建立殖民统治。事实上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隶属于夏威夷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时夏威夷都还不是美国的正式领土,而依然是一块海外殖民地。1959年8月21日夏威夷才正式成为美国第五十个州,至此结束了夏威夷作为殖民地存在的历史,成为和美国本土各州平等的行政区。
1898年2月15日美国派往古巴护侨的军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国以此事系占领古巴的西班牙殖民当局所为作为理由对西班牙开战。早已沦为“欧洲病夫”的西班牙在新兴的美国的打击以及古巴、菲律宾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下节节败退。12月10日战败的西班牙被迫在巴黎和美国缔结和约: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将关岛和波多黎各割让给美国,还以2000万美元为代价将菲律宾群岛主权转让给美国。在美西战争的过程中美国还占领了太平洋上的威克岛等地。战后古巴成为名义上独立、实际上受美国控制的保护国,而菲律宾、关岛、波多黎各等地则沦为美国殖民地。直到1946年7月4日美国才正式承认菲律宾的独立,但仍在菲律宾保持诸多政治、经济、军事特权。
1917年美国用2500万美元向丹麦买下该群岛,由美国海军部管辖,1931年移交给内政部——由总统任命一位文职总督治理该群岛。该群岛居民从1927年起成为美国公民,但不能在本岛参加美国总统的选举。1954年美国政府修订了1936年通过的《维尔京群岛组织法》,规定该岛居民享有一定限度的选举权,成立了经选举产生由15人组成的参议院。自1970年开始行政权被交给民选总督。从1973年起普选产生一名驻美国众院代表,但只在众院的委员会有表决权。1976年美属维尔京群岛被授予起草宪法的权利,但需经美国国会和总统的批准。1978年宪法起草完成,但在1979年公民表决中被否决,1981年修改后再次被否决。
18世纪欧洲探险家陆续到达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19世纪中叶后德国、英国和美国为争夺萨摩亚群岛发生了严重的国际对抗。1899年根据美、英、德三国达成协定:西经171°以东的萨摩亚地区被划归美国,由此这里正式成为美国殖民地。1922年起成为美国的非建制领土,由海军部管辖,1951年后划归内政部管辖。
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来自菲律宾群岛的早期移民成为了北马里亚纳群岛最早的开发建设者。1521年航海家麦哲伦在进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时发现该地。1565年西班牙人登陆该岛后宣布永久占有为其领地并用西班牙皇后的名字将其命名为“马里亚那” 。1898年德国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了该岛。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趁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之机援引英日同盟对德宣战,占领了德国控制下的中国山东及太平洋上的一系列岛屿,这其中就包括马里亚纳。1918年德国战败后同日本正式缔约:将马里亚纳转让给日本。二战期间这里成为美国和日本反复争夺的地区。日本战败后联合国将北马里亚纳群岛交给美国托管,1985年托管期届满,于是在1986年北马里亚纳群岛举行了全民公投,最终的公投结果显示:岛上居民愿意归属美国。岛上居民自1986年起全部持美国公民护照,社会福利卡(即税卡)由美国加州统一管理。由于是当地政府自治管理,所以进出北马里亚纳群岛不必经美国大使馆或领事馆签证,而由当地移民局自行解决,凡在当地出生的婴儿均可申领美国护照,成为美国公民。
美国在建国后的近两百年间由大西洋岸边十三个州组成的松散邦联扩张成为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占据接近北美大陆一半面积的由五十个州组成的大国。如今的美国东有大西洋,西有太平洋,将其与其它大国隔开,在美洲大陆上只与加拿大和墨西哥接壤,这样的地理区位实际上决定了美国其实是世界上最不容易遭受攻击的国家。这使美国得以幸运地避开很多国际纷争,得以专心致志发展自身实力——两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都保持中立并借机大发战争横财。另一方面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海洋已不是隔绝各大陆的绝对天堑,恰恰相反成为了沟通世界的渠道——美国所濒临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战争年代固然可以使其关起门来躲避战火,而在和平年代就会成为美国走向世界扩张国际影响力的通道。不能不说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是美国得以崛起成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地缘优势之外,领土的扩张也为美国带来了资源、劳动力和国内市场的扩张,这些同样是美国大国崛起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从1820年到1860年有大约500万移民美国,1860年到1920年美国又迎来了第二波移民高潮——在这一时期有3000万左右的移民涌入美国。大量涌入的移民为美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兵源,加快了西部领土的开发,同时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也带来了各自先进的经验技术,从而使美国得以充分借鉴世界各国的优势长处。在来到美国的移民中不乏企业家、科学家等精英人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已是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疆域面积900多万的庞大国家,人口也已发展到9800万。早在1890年美国的钢铁产量就已是世界第一,到1900年美国的钢铁产量已达到1330万吨,这大约是英、德两国的总和。1900年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的相对份额中已超越原来的世界工厂大英帝国,跃居世界第一。137亿美元的国民收入是英国10亿美元的13倍多,包括俄国在内的所以欧洲国家的国民收入总和只比美国多4美元,而人均377美元的收入也远高于英国的244美元。军队人数也已增长到100000人并打败了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获得了古巴和菲律宾等殖民地。美国海军也已发展成为仅次于英、德的世界第三海军。
为什么美国有那么大的财政赤字?
美国联邦政府2019财年的联邦财政总收入为34,620亿美元,财政支出为44,470亿美元。
如今美国的债务总规模已经超过25万亿美元,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借钱,不然美国的财政收入就会出现敷不入出的情况,根据相关的计算显示,美国政府几乎每秒钟都要向外界借近10万美元,才能维持住美国的财政收支平衡。
一个国家之所以会出现财政赤字,有许多原因。有的是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而降低税率或增加政府支出,有的则因为政府管理不当,引起大量的逃税或过分浪费。
而美国的怎么解决的呢?
美国是靠大量发行国债来解决的:
美国国债受到全球最富裕的经济体的支持。
不论美国遇到什么问题,它的私人经济部门仍有着全球经济活力最强的个人和企业。美国人巨大的生产力让财政部能够轻而易举地以极低利率借入资金,使美国以赤字支出。
因为政府能向那些经济活力旺盛的个人和公司征税,所以投资者知道,财政部肯定有偿还借款的能力。因此,投资者把美国国债看作无风险投资。
而穷国几乎没有年度债务,甚至在某些年份还有预算盈余,但是没有哪位理性投资者会把赌注押在这些经济薄弱的国家政府上。与他们的税率高低无关,因为税基实在太小。
于是出现一个自相矛盾的现象:过高的政府赤字是一个市场信号,证明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未来前景充满信心。
所以,通俗来讲美国国债是靠税收来解决的。
但是实际上美国大量发行国债是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
美国不会用自己国家创造的财富去还国债,而是让所有用美元计价的国家来替他还债。
美国政府一点也不会为还国债感到有压力,因为他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全球的经济霸主,它的美元成为全世界硬通货和所有国际大宗交易的计价工具,所以美国政府国债不断攀升都是利用自己美元的强势地位,通过不断印发美元实行宽松量化来降低全球其他国家的货币价值,从而达到稀释自己国债之目的。这都是美国政府始终打着的“歪主意”,屡试屡爽,且往后美国政府还会永远尝试下去。
只要美元不崩溃,不成为全球“垃圾货币”,美国政府国债只会越发越多,而且也会通过不断借新债还旧债的“击鼓传花”游戏永远让美国“剥夺”全球其他国家的财富,让全世界为其不断膨胀的国债“买单”。
日本与美国哪个经济更强大?
美国的经济实力一直都比日本强,即使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经济曾经一度有赶超美国态势,但日本都没有超过美国,日本经济总量占美国的比重最高的时候,也就70%左右。
目前日本的经济实力和美国已经不在一个档次。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GDP为798654亿美元,其中美国以193906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的24.3%,中国大陆以122503亿美元位居第二,约占世界的15.3%,而日本经济总量为48721亿美元居第三位,约占世界的6.1%,美国经济总量约是日本的四倍。虽然日本在海外拥有巨额资产,但即使日本把海外资产算在内,日本的总产值也都没达到美国19.39万亿美元的GDP,况且美国的海外资产也不弱。
人均GDP方面,2017年美国人均GDP为5.95万美元,而日本人均GDP为3.84万美元,美国人均GDP是日本的1.55倍。
1995年可以说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顶峰。当年日本经济总量54548亿美元,美国经济总量为76640亿美元,日本经济总量约占美国的71%,人均GDP更是美国的1.6倍。但此后日本经济经历持续低迷,直到2010年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被中国取代,到了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是日本的2.5倍。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日本形成了许多强大的财团,比如三菱、三井、住友、富士等,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本土企业。以世界500强企业为例,看看日本当时有多强。1995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日本以以149家企业屈居第二,虽然美国五百强企业仍然排第一,有151家企业上榜,但仅比日本多出2家企业而已。
当时全球前十大企业中,日本就占了6家,而且前四大企业都被日本包揽,全球前十大企业美国仅有3家而已。
而2017年世界五百强企业,日本仅有51家企业上榜,前十大企业中,日本只有排名第5的丰田公司上榜,而排名日本第二的本田汽车在五百强里位居第29。而美国则有132家企业上榜,仍然位居第一,第二的位置已经是中国,有115家企业上榜。前十大企业美国4家,中国3家。由此可见,这20多年来日本经济确实发展得不怎样,“失去的二十年”并非空穴来风。
日本经济实力虽然不及美国,但日本仍然是经济大国、强国。目前日本仍然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短时间内还没有哪个国家能挑战日本的经济地位。日本和美国但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美国的体量远大于日本,所以日本在经济实力方面一直没有赶上美国也是正常的。
美国人人均年收入多少钱?
在美国待了几年,我觉得大部分美国人挺穷的,百分之三十的人银行卡里连400美元的储蓄都没有,每月的收入只能还贷款和交保险,特别是中产阶级看起来日子不错,但是手上一点应急资金也没有,一旦失业就必须立刻找到新工作,否则下个月的信用卡和贷款就没钱还了!
我们还信用卡的习惯是每月还清当月的账单,而有些美国人只要能还最低还款额就觉得够了,至于分期付款造成的利息他们觉得无所谓,我对着很难理解。
(这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住房)
但是美国人的穷又和我们理解的穷不太一样,在我们理解里的穷是吃不起饭穿不到好衣服,住不起房子只能到处流浪,穷有可能会死。但是美国好歹也是发达国家,很少有说穷的会饿死或者冻死的,太穷的话吃和住都有政府补助,而且还可以活的有滋有味,这也是美国中产阶级最痛恨的事。因为他们辛辛苦苦上班赚钱,交了好多的税一年到头一分钱没剩,只有还不尽的信用卡账单和贷款账单。可是那些不用工作的人拿着政府的补助金住着政府租的房,还嘲笑他们活的太累,你说气不气人?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美国有好多沿路乞讨的流浪者,特别是红路灯路口,他们就在路边等车停下来,有的流浪汉会一个个的要,有的就站在那里等路过的人给他递钱,我第一次看到这一幕着实被震撼了一下!
这些没有存款的美国人是不是很穷?但是人家再穷还有车开,家里冰箱洗衣机和大电视应有尽有,房子都有空调,吃喝根本不用节省,周末还可以开车出去嗨,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着急。
美国人的人均收入多少钱?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不同的机构能够给出不同的数据,而且还有不同类型的收入,每次我说出一个数,尽管都是政府的统计数据但都会被人说不对,大多都说我说的太低了。
人均收入这个词太宽泛了,有人把人均GDP当做人均收入,有人把工资收入的平均值当做人均收入,还有一些社会调查的人均收入囊括所有报税和不报税的收入,而且自己做生意的人收入也很复杂无法用工资来说明。现在我说几个最新的、来自于美国劳动统计局官方网站的统计数据,它们不一定是平均收入,因为我觉得衡量一个地方收入水平的最佳方法是中位数数据(我截图出来并且翻译):
上图是美国劳动统计局官方网站的首页,头条消息就是7月17日刚刚统计出来的收入数据,也就是画红圈部分的英文,我大致翻译一下:
2019年第二季度,美国全职工作周薪的中位数是908美元
数据统计了美国第二季度所有1.176亿全职工作人员的薪水,周薪的中位数908美元,这个数据比上一年同期提高了3.7%。
不过请注意什么是中位数,这并不是平均收入,中位数简单的说就是把美国这1.176亿工作人员的薪水从低到高拍一个顺序,那么在最中间的那个人的薪水就是中位数,其意义在于,在美国有一半的人周薪少于908美元,另一半的人多于908美元,但是如果平均一下的话,有可能平均收入大于908美元,也可能少于908美元。
周薪908美元意味着月薪3632美元!这个是薪水收入,接下来我们说一个美国人的家庭收入,数据来自美国人口统计局,如下图:
这是美国人口统计局网站,上面说美国家庭(住户)年总收入的中位数是57652美元,也就是说美国有一半家庭的年收入低于57652美元。
总的来说,美国人的生活没那么困难,可是也没什么余粮,这就是真实的美国人生活。
长期生活在海南的外省人大多数来自哪里?
今年寒假,和爱人一起,在海南待了二十天。
随处可见的东北人,耳边随处响起的东北腔,加上温暖的气候,让人怀疑到了夏日的东北。
无论是海口,还是三亚,到处都是旅居的东北人。
和爱人出去旅行,我不喜欢像年轻人一样,到处打卡,喜欢走街串巷,体验当地的生活。
我和爱人,都是西北人,所以,很喜欢北方的美食,在小巷中,寻找各种面食,饼,粥,而能提供这些的,大多是东北人开的店,他们在这边一边旅居,一边做生意,养活自己。
东北,到了冬季,大概从9月份开始,就有点冷了,一直到来年的5月才能暖和一些。
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冰天雪地,没有可干的农活,只能躲在家里,除了吃还是吃,天天做各种面食,人不发胖,才算怪呢。
随着身体发胖,各种疾病接踵而来,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当低温来临时,就会突然发作。
选择一个冬天舒适的温暖的地方来养老,这对东北人来说是应该考虑的问题,所以,他们世世代代到了冬季,选择迁移到南方,这样的候鸟老人越来越多,而海南是他们的首选之地。
我和爱人,喜欢在巷子中乱窜,各种东北小店,随处可见,大多是东北人自己开的,而消费者也大多是东北人,公交司机,保安,各行各业的服务人员,东北人,无处不在。
他们生活在这里,一边工作挣钱,一边享受温暖的气候,何尝不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
房子不是家,爱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选择旅居的人,无论经济是否富裕,他们来到海南,可以自食其力,不像西北人,他们特别恋家,即使有太多的钱,更愿意在本地,花更多的钱盖房子。
天生手脚冰凉的我,年过半百,越来越怕冷,还有几年要退休,到时候,我也会选择一年四季温暖的地方去旅居养老。
和爱人一起,带上开心,带上快乐,一起看日出日落,享受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