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123和花生壳哪个好,哪些远程操作软件比较好用?
#Facebook一半员工未来将永久远程办公#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把大家打了个措手不及,#远程办公#已经成为一种刚需,
分享下我常用的远程工具。
安装、设置、使用过程中有问题欢迎联系我,我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与大家分享。
一、普通用户办公(非开发)一般采用图形界面远程工具,常用的有TeamViewer、QQ、Winddows控制面板自带的远程控制等。
二、程序员等工程开发人员一般采用命令行远程工具: Xshell、WinSCP等;
常用图形界面远程工具TeamViewer使用1、主从机都安装TeamViewer,注册为个人非商业用途
2、通过远程机器的ID: 182068739 来进行连接
如下为被连接伙伴机器:
3、连接成功后,通过远程界面,就跟操作自己电脑一样控制对方电脑
常用命令行远程工具Xshell 使用及详细设置1、Xshell
<1>通过对方主机IP,ssh协议连接
连接成功,程序员在出差、实验室、路上等等都可以实时工作,连接自己的服务器。
2、Winscp文件传输的强大工具
程序员在windows端需要与Linux进行文件互传时,WindSCP将是得力助手。
连接如下:
先分享到这,有更好用的工具欢迎交流推荐;
安装、设置、使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交流,我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与大家分享。
100开头外网ip动态域名可以解析吗?
10、100开头的都是内网IP,这个需要使用新花生壳或者使用金万维的NAT版实现外网访问的
用哪个动态域名解析软件好?
现在很多注册商里都支持动态解析了,如中国数据,万网;常用的软件有nat123、花生壳,金万维、dnspod、88ip
怎么样才能让外网的计算机访问一个局域网内的计算机?
有时要在外面访问家里的设备,或者家里访问公司的电脑,由于家里的网络没有固定的ip地址,这时就需要用到内网穿透。说到穿透,大家熟知的可能是DDNS,或者反向单利FRP、Ngrok等。
首先,DDNS需要公网IP地址,运营商很少分配给用户公网IP地址了。然后FRP等这些反向代理程序,需要通过服务器转发,用到VPS或者他人搭建的服务,要么限速要么成本很高。
这里,我们说一个不需要公网IP、也不依赖于服务器的ZeroTier。
使用ZeroTierstep1:注册
登陆到ZeroTier官网,注册一个账号,免费套餐可以连接100个设备,对于一般家庭足够用了。
step2:创建网络
注册成功之后,创建一个新的网络,这样我们会得到一个Network ID,后面连接设备时,要用到这个,用于实现设备的互联。
创建之后,点击进入,可以看到网络的详细信息,保持默认就行,右边显示了设备的内网IP地址,比如下图的192.168.191.*,使用默认选项即可。
step3:连接
在客户端,比如电脑、手机下载zerotier客户端,输入申请到的network ID。
在zerotier的后台,客户端申请加入网络后,需要点选Auth才能连接。
路由器安装zerotier如果路由器使用了openwrt,我们可以安装zerotier插件,形成一个虚拟局域网,设置相应的防火墙规则,并且在zerotier设置相应的路由,就构成了大的虚拟局域网,可以访问家里的任何设备。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多多点赞哦,也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哦,谢谢。路由器端口映射怎么设置?
“网络极客”,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你遨游神奇的网络世界。
路由器的端口映射是NAT的一种,主要用来将私网转换成公网地址进行上网。
可以说,NAT技术是为了避免公网地址不足而产生的技术;
在IPv6没有正式使用之前,NAT技术将会长期存在。
一起来了解一下NAT技术,以及在路由器中如何设置端口映射。
NAT技术简介NAT,网络地址转换,目前主要应用与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转换;
私网地址在公网上不能正常通信,只能够利用公网地址进行转换。
NAT地址转换一般有三种方式:
静态转换:地址之间实现一对一转换,一个私网地址转换成一个公网地址;
动态转换:私网和公网地址之间分别建立地址池,每次私网转化成公网的地址不固定;
端口多路复用:多个私网地址通过一个公网地址的不同端口进行转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端口映射。
端口映射的应用端口映射功能除了用于私网地址转换成公网地址外。
还可以通过端口映射对外发布网站、视频监控、文件服务器等特殊需要对外开放的应用;
需要指定内部映射到外部的端口,例如常见的网站80端口。
路由器设置家宽路由器中的私网和公网地址之间的转换不需要进行设置;
默认在路由器的后台管理已经完成,仅需要设置特殊需求的应用端口。
在路由器的转发规则中的虚拟服务器中。
在服务器端口处填入内网需要转换应用端口,例如网站的80端口,邮件服务器的110、25等端口。
关于路由器的端口映射,是否还有其他的设置方法?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