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防护标准是保障一线工作人员和公众安全的重要准则,一二三级防护标准,如同坚固的铠甲,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风险程度,为人们提供针对性的保护,它们不仅是一道道技术规范,更是守护生命健康的坚实防线。
一级防护:基础防线,广泛守护
一级防护是较为基础的防护级别,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这一防护标准为日常医疗工作场景下的医护人员提供了基本的安全保障。
从防护用品配备来看,一级防护要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服,必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工作帽能有效防止头发上的灰尘、微生物等污染工作环境,同时也避免头发干扰医护人员的操作,一次性外科口罩是阻挡飞沫传播的重要防线,其三层结构可有效过滤大部分细菌和病毒,为呼吸道提供初步的保护,工作服则将医护人员的日常衣物与医疗环境隔离开来,防止交叉污染,而一次性乳胶手套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时发挥作用,避免医护人员手部直接接触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在操作流程方面,医护人员在进入相应区域前需规范穿戴防护用品,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口罩的密闭性,避免频繁触摸口罩,若口罩潮湿或污染应及时更换,操作结束后,按照正确的脱卸顺序依次摘下手套、口罩、工作帽,将其放入医疗废物容器内,并进行手卫生消毒,手卫生至关重要,可采用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含醇类的速干手消毒剂,遵循七步洗手法,确保双手各个部位都能得到有效清洁,去除可能沾染的病原体。
一级防护虽然看似基础,但却是医疗环境中广泛应用且不可或缺的一道防线,它保障了大量日常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患者和医护人员营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二级防护:强化守护,应对较高风险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安置区域的医务人员,以及采集呼吸道标本、处理患者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可能产生气溶胶操作的人员,相较于一级防护,二级防护在防护用品和操作要求上都有进一步强化。
防护用品的配备更为全面和高级,除了一级防护所需的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外,升级为医用防护口罩,能提供更高效的过滤效果,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达到 95%以上,有效阻挡病毒和细菌,要穿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医用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可防止患者的飞沫、体液等溅入医护人员的眼睛、面部,避免感染风险,医用防护服具有良好的防水、防血液渗透和微生物阻隔性能,将医护人员的身体全方位包裹,形成严密的防护屏障,一次性乳胶手套和鞋套则进一步加强手部和足部的防护,防止病原体从这些部位侵入。
在操作流程上,穿戴防护用品时需更加严谨,先进行手卫生,然后戴医用防护口罩,确保口罩贴合面部,进行气密性检查,接着依次穿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医用防护服、手套、鞋套,在工作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护用品的完整性,避免剧烈动作导致防护用品破损,操作结束后,脱卸防护用品也有严格顺序,先摘手套、消毒双手,再摘护目镜或防护面屏、脱防护服、摘鞋套、摘医用防护口罩和工作帽,每一步脱卸后都要进行手卫生消毒,整个过程必须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防止污染环境。
二级防护为应对较高风险的疫情防控场景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疫情救治的关键环节,如隔离病房的医疗护理工作、标本采集等,二级防护确保了医护人员能够安全地开展工作,降低感染几率,为患者的救治争取更多机会。
三级防护:顶级守护,直面高风险挑战
三级防护是最高级别的防护标准,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如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心肺复苏等操作,这些操作会产生大量气溶胶,使医务人员面临极高的感染风险,因此三级防护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
防护用品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增加了正压头套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正压头套能提供持续的正压空气供应,确保头套内的压力高于外界,有效防止外界的气溶胶进入,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则集呼吸防护和面部防护于一体,提供更高级别的呼吸和面部保护,这两种防护设备极大地增强了对呼吸道和面部的防护能力,为医务人员在高风险操作中提供了顶级的保护。
在操作流程方面,穿戴防护用品的要求更加严格,穿戴前要进行全面的准备工作,确保防护用品的性能良好,穿戴过程需严格按照顺序,在穿戴正压头套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时,要进行设备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工作过程中,由于正压头套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的存在,会对沟通和操作带来一定不便,因此需要与其他工作人员密切配合,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操作结束后,脱卸防护用品时要格外小心,避免污染,脱卸正压头套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时,要按照特定的步骤关闭设备并进行妥善处理,然后依次脱卸其他防护用品,每一步都要严格进行手卫生消毒。
三级防护是疫情防控中的“终极防线”,在最危险的操作场景下,为医护人员铸就了坚不可摧的保护屏障,它让医护人员能够无畏地投入到高风险的救治工作中,为挽救患者生命、控制疫情传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二三级防护标准,是根据不同风险场景制定的科学、系统的防护体系,它们相互配合,从基础的日常防护到高风险场景下的顶级守护,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无论是在医院的各个角落,还是在抗疫的前沿阵地,这些防护标准都如同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每一个人的健康与安全,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防护标准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未来必将在保障公众健康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