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china.com,币圈三大交易所成立时间?
是2011年6月9日。三大交易所是指biteb中国OKhbi,例如比特币中国BTCChina币圈三大交易所,成立于2011年6月9日。
币圈三大交易所,是一个由上海萨图西网络有限公司运营币圈三大交易所,比特币交易平台虚拟货币交易所虚拟货币的三大交易所,是指biteb中国OKhbi虚拟货币。
btc是哪个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英文简称PBOC),简称央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19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合并组成中国人民银行。
比特币被收购了吗?
比特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数字资产(又称“虚拟货币”或“电子货币”)。它的数量上限为2100万枚,目前总量的80%已经被挖出来了。这些被挖出来的比特币或者被用来交易、或者被拥有者保存在电子钱包中。
实际上,近期被香港区块链投资基金收购的是比特币初创公司BTCC(BTC China),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成立最早的比特币交易平台公司。它成立于2011年,公司主体为上海萨图西网络有限公司。创始人为Bobby Lee(李启元的英文名)。它在2013年获得了500万美金的A轮投资。它的三大主要产品为:BTCC矿池(国池),Mobi数字资产钱包和美元现货交易平台。
这次的收购是在国家加大对加密数字货币监管背景下,国内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寻求的一种新的发展出路。创始人李启元表示 “收购对BTCC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也是对我们近年来工作成绩的肯定与回报,本次资源的引入将助力BTCC从2018年起更加强势积极地发展业务,对此我感到激动万分。”
有其它问题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谢谢比特币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资本背书的所谓数字货币?
对于许多人来说,比特币还是一个很神秘的新词。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那么疯狂?
1、比特币到底是什么
比特币是一种数字资产, 由计算机控制和储存,能够在网络中流动。但它不仅是一种资产,它还是一种支付的方式,就好像支付宝或这信用卡一样,它允许你持有,但也允许你在其它地方把它花出去,或者是交换,使用方法就好像发邮件一样简单。
比特币常被人提及的一个特点是“匿名性”。最显著的例子,是上个月被关闭的“丝路”网站,它以进行非法的毒品交易闻名。但不像电影里黑帮交易那样神秘,其交易系统是可以公开浏览的,所有比特币的交换都是公开的,这种透明度给在经济活动中,给人一种新的信任感。
另外,容易被人忽视的,是比特币的国际性。它不光可以为非法交易提供货币结算的支持,还无视国别的差异,进行方便的跨境支付。比特币由开源软件所控制,它基于一套复杂的数学规则运作,而且由人来监督。由于软件在全球成千上万台电脑上运行,软件的一点一滴的改动都必须由大家所同意才可以进行。
目前来看,比特币就好像是一种货币形式的互联网。
2、为什么比特币是有价值的?
是因为人们的需求,就好像美元或日元,或者就好像非洲三千年以前人们用贝壳来交换东西。值得一提的是,比特币是限制供给的,尽管系统一直在生成比特币但,但比特币的数量将在达到 2100 万枚的时候停止。系统已经预先设计好在 2140 年时停止“挖矿”。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货币价值不会被一些中央集权的机构,比如美联储所影响,导致急剧地下滑。而当系统不在生成新的货币,那每一枚的比特币的价值就会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加,这种方式类似于通货紧缩。不过,由于比特币在设计上可以分成 1 亿份更小的单位(被称为 Satoshis),它仍然非常容易分发出去。
3、如何得到更多的比特币?
首先,你要拥有一个“钱包”,这个可以从 blockchain.info 那里得到,而且还包括手机的版本。当你有一个“钱包”后,从哪里能够得到比特币呢?这个可以从一些比特币交易网站那里得到,在美国可以去 Coinbase,在中国可以上 BTC China 之类的。当然,如果要进行大宗的比特币交易,也可以上 Mt.Gox 或 Bitstamp,但必须首先支付一大笔现金,才能进行昂贵又耗时的国际在线交易。
在交易的时候,你可以匿名。不过,你如果使用 Coinbase 或 Mt.Gox 之类的服务,就要提供银行账号,以及审核资料。而另外一些比特币交易网站,比如 LocalBitcoins,则允许人们不提交个人资料也能进行交易。
不过,最好还是两人在线下见面,并且进行私下交易。因为不管信用卡还是银行交易,它们都是可逆的,但比特币不是。因此在与别人进行比特币交易的时候,必须非常小心,这也是为何许多人喜欢将比特币换成现金的部分原因。所以,进行比特币交易的话,最好是选择一个地方碰面,进行私下的交易
区块链自媒体的行业现状如何?
目前,区块链自媒体的商业模式多为广告和培训。有自媒体爆料称,一些稍有名气的大号打一个广告甚至需要一个比特币,更多小号一条广告大概就是一个以太币。相较于真金白眼拿钱下注的投资圈,区块链自媒体的利润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不过由于区块链作为新兴事物,尤其是各类加密数字货币价值难以评估,价格很容易受到各路信息影响,因而具有影响力的区块链新媒体与市场上的庄家、大佬和平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喧嚣背后,区块链自媒体行业现状究竟如何?借助新榜的数据能力,我们或许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在被纳入新榜日常监测样本库的54万个公众号中,上周(2月12日~2月18日)共有76个区块链相关公众号新榜指数超过500。
“区块链相关公众号”的定义是以“区块链”、“比特币”、“币圈”、“虚拟货币”、“数字货币”等为关键词在新榜官网上搜索,剔除泛财经/科技号,近一月推文以区块链内容为主的公众号。由于部分区块链公众号春节期间鲜少发文,因此这一排名有一定随机性,仅供参考。
区块链相关自媒体50强(2018.2.12~18)
对新榜指数超过500的公众号进行分析,可得到如下结果:
1、 团队运作的自媒体占绝大多数,且表现更好。
按照微信公众号认证划分,区块链公众号中有企业号30个,个人号46个。但排名前十的公众号中,企业号有6个,个人号只有4个。
很多公众号虽未进行企业认证,但通过简介和推文内容来看,都已经开始团队化运作——它们基本都留有客服微信,部分甚至已有区块链项目上线。真正个人运营的公众号,可能不到十分之一。
2、 四成公众号新榜指数未超过600,无一跻身微信500强。
新榜指数最高的公众号是“数字货币趋势狂人”,新榜指数为812.2。根据 新榜中国微信500强月报(2018.01),最新的500强门槛指数为881.9。这意味着区块链自媒体中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号。
目前排名前76位的公众号中,约四成(29个)公众号新榜指数位于500~600之间,关注人数可能不超过10万。
3、单篇平均阅读数不过5000,每70次阅读贡献1个赞。
总体而言,区块链公众号一周总阅读数为28879.8次,共收获412.4次点赞,平均每70次阅读贡献1个赞。
以公众号个体而言,一个区块链公众号一周平均发布4.6次,每次发布1.9篇,每篇文章收获4384次阅读。可见即便受春节影响,这些公众号依然能保证三天两更,但整体阅读数还不如财经、科技等行业大类。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账本数据库。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去中心化的公共账本,人人都可以记账,且信息公开透明,数据不可篡改。第一个“记账”的人可获得奖励,也就是“币”。这种行为,俗称“挖矿”。
如果按行业划分,区块链目前分三个圈子。币圈,是指投资代币、甚至自己发行代币的人群;链圈,是指专注于区块链技术和应用的人群;矿圈,则是一群专注于“挖矿”的“矿工”,多为程序员。
区块链自媒体从业者也来自这三个圈子,目前主要以币圈和链圈的人为主。运营者多为发行代币的机构、原先的泛财经和科技自媒体,以及部分炒币人群。
以金色财经为代表的早期入局者,早在2016年就已经介入,依托于自身的App报道区块链相关新闻资讯、行情、数据等,在行业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其它还有未来财经、耳朵财经等。
数字货币交易机构,比如“火币网”、“OKEX”等。这些账号发布的内容与自身业务紧密相关,比如“火币网”的一篇10w+文章题目为《【投票】火币网要上什么新币?听你的!》。
上榜公众号中阅读量前十的文章(统计时间:2017.2.24~2018.2.24)
目前排名第一的区块链自媒体“数字货币趋势狂人”,早在2016年就注册了公众号。2017年5月20日公众号名称由“胡说八道侃金融”变为“数字货币趋势狂人”,开始专注区块链行情分析。若以“区块链”为关键词在76个公众号里搜索热门文章,阅读量排名前十的文章中,有五篇都出自该公众号。
在区块链发展一日千里的当下,就在春节前后,又有不少科技媒体拥抱这一新兴事物。
腾讯新闻旗下公众号“区块链探长”于1月17日正式认证上线,喊出“了解区块链,关注这个就够了”,并且在公众号中提供数字货币行情查询功能。
BiaNews是一家成立了12年的老牌科技媒体,一直专注互联网TMT领域报道。2018年2月23日,“BiaNews”宣布全面拥抱区块链,并将公众号简介改成:报道区块链,记录新未来。
2018年农历大年初一,钛媒体也宣布,正式上线区块链自媒体“链得得”。钛媒体创始人赵何娟表示,这一项目的侧重点在于:对区块链相关行业政策、具体项目、市场交易、技术应用、宏观生态的资讯追溯和报道调查。
除了“数字货币趋势狂人”的五篇行情分析,以及“火币网”的发币投票,阅读量排名前十的文章中,有两篇分别追了“三点半社群”里大佬激辩,以及汪峰谈论区块链的热点。另有一篇揭露区块链被盗风险的文章,阅读量也达到了5万。
当然,就像任何一次“风口”一样,有探索者,也有跟风者。更多的区块链自媒体,除了有圈内“大佬”或KOL站台背书的少数,既缺乏专业能力,也缺乏行业资源,蜂拥而入,但其实不得其门。即使在区块链自媒体这个衍生战场上,也未能实现“捞一笔”的梦想。
在新榜官网“趋势查询”中,以“区块链”为关键词搜索,可知一个月以来(1月25日~2月23日)共有11038个公众号发布了31653篇原创文章,累计产生72篇10w+,总阅读数8367.5千万,总点赞数89.7万。
不同于本文开头的区块链自媒体一周发文情况,这一数据的意义在于反映“区块链”在整个自媒体行业中的热度,换言之,这是“大众眼中的区块链”。一些文章并非专门写区块链,只是多次提到这个词。譬如,最高点产生在2月8日,原因是当天有许多快播王欣出狱的稿子,其中多少提到王欣或将进军区块链。
“趋势查询”只能显示一个月的数据,且整体波动较大,干扰项较多。因此不妨将周期拉长为一年,在新榜官网“文章搜索”页面重新检索,人工排查相关联的热文。
同样以“区块链”为关键词,搜索2017年2月24日~2018年2月24日的文章。共找到38477篇原创文章,其中财富类15296篇,科技类10295篇,文摘类3521篇。剔除关系不大的干扰项,分类筛选其中阅读量前十,可直观感受各行各业对区块链的关注点。
财富类前十的文章中,有三篇来自公众号“光明财经”。分别介绍李笑来的比特币资产、官方明确禁止ICO、以及史上最大数字货币被盗案。公众号“黄生看金融”也有两篇文章入围,都是趁着区块链暴跌时发出,立场鲜明地表示“区块链是个骗局”。
财富类涉及“区块链”的文章阅读Top10(统计时间:2017.2.24~2018.2.24)
其它几篇文章也多是区块链简介和评论,比如《99.9%的人应该远离区块链》、《关于快速了解比特币的清单》等。这十篇文章多为币圈内容,且整体情感倾向比较偏负面。
科技类前十的文章中,科普和报道占较大篇幅。其中“36氪”的两篇深度报道阅读量排前五,均达到10w+,但点赞数只有200左右。“差评”关于挖矿和区块链项目的介绍,也获得较高阅读量。
科技类涉及“区块链”的文章阅读Top10(统计时间:2017.2.24~2018.2.24)
公众号“歪理邪说”和“老道消息”则主要从李笑来入手,主要讲人物故事,次要讲区块链。“虎嗅网”的《珍爱智商,远离“区块链”》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区块链评论。整体而言,科技类文章都比较好懂,只有“阿里技术”和“BiaNews”的专业性较强。
事实上,对比上文76个区块链自媒体的阅读数前十,明显可感觉泛财经和科技类的推文比较大众化。既没有明确的币圈和链圈的划分,也没有具体的行情分析。要么通过深度报道聚焦情节故事,要么简单科普+风险提示,连大而空的基本盘分析都少见。
虽然这些自媒体都还没有专门的区块链公众号,但不排除日后立项做矩阵的可能性。毕竟,已经有不少行业自媒体宣布 all in 区块链了。有人预计,区块链可能像2011年的创投领域一样,群雄逐鹿,最终留下两到三家权威大号。
但在尘埃落定之前,进军区块链的团队和个人还会蜂拥而入。毕竟,任何一个新兴行业的话语权争夺不仅意味着谁说的话更有影响力,更重要的是每一个点击背后的真金白银。对于和各种“币”联系紧密的区块链自媒体而言,尤其如是。
区块链作为一种底层技术,确实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想象力,但后续发展犹未可知。一方面,政策监管风险大,一个明显的验证是,很多区块链公众号末尾都附带了“备用小号”以免失联;另一方面,这一行业门槛较高,真正懂行的可能不善表达,区块链自媒体的原创能力和数据表现,距离成熟的泛财经、科技号还差一大截。
这一垂直自媒体的未来,恰如区块链本身,挑战有多大,机会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