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全体辞职,接受辞去职务啥意思?
接受辞去职务一般是指,某个单位或者机构,通过法定程序,接受某个人辞去单位相应职务。
比如说,某位副县长,因工作调动,需要辞去副县长职务,这个时候,就要有副县长本人提出辞职申请,报县人大常委会,经过县人大常委会开会讨论后,会议通过他的辞职申请,就叫做接受辞职。
同意辞去职务和免职区别?
同意辞去职务是指个人具辞职报告,由上级同意其辞去职务的意思。这种情况一般是自己因种种原因而具报告请求辞职。免职是有上级作出的决定而进行的免去职务。免去职务有的是工作调动,履行的必要手续,有的是犯了错误而被上级而免职。
脱欧大臣戴维斯和外交大臣约翰逊相继辞职?
不,大臣!脱欧干将辞职给梅姨带来怎样危机“退出欧盟的梦已经死了”。
7月8日到9日,英国政府退欧事务大臣大卫·戴维斯(David Davis)与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在24小时内先后向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提出辞职,创下1979年以来未有的内阁成员连续辞职的最快纪录。作为退欧问题上的强硬派,两人都严厉批评了特蕾莎·梅在7月6日公布的退欧谈判方案,将特蕾莎·梅政府拖入了自2017年6月大选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时任外交大臣约翰逊(左)与退欧大臣戴维斯(中)走出唐宁街十号 来源:视觉中国
不,大臣:软硬矛盾的首次爆发
自2016年6月退欧公投以来,英国政府已多次就“退出欧盟”的意涵作出公开陈述,但保守党内至今仍在退欧的程度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包括大卫·戴维斯在内,保守党内的强硬派将退欧公投的结果解释为国民对完全恢复英国内政司法主权的诉求,主张退出所有将英国置于欧盟司法与行政监管之下的机构,包括用一份新的自由贸易协定取代欧盟关税同盟,以彻底重塑英欧关系。在谈判策略上,强硬派主张“没协议好过坏协议”,亦即英国宁可拒绝与欧盟谈判、放任英国在毫无过渡与后续安排的情况下完全失去成员国资格,也不在谈判中对欧盟作出过多妥协。这一主张在2017年6月被写入保守党竞选纲领,成为本届特蕾莎·梅政府无法忽视的执政约束。
7月6日,特蕾莎·梅在契克斯庄园召开的内阁会议上公布一份新的谈判方案,向全体阁员征求支持,并要求他们负起“共同责任”(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即反对者必须辞职。“契克斯方案”提议英欧之间成立一个货物自由贸易区,以继续保障农业与制造业产品的无障碍流通,但不适用于服务业,这与特蕾莎·梅2017年1月发表、并得到全体阁员认可的首场退欧问题演讲中作出的承诺一脉相承。
7月6日特蕾莎·梅在契克斯庄园会议上。左前戴眼镜者为大卫·戴维斯 来源:视觉中国
但与党内强硬派相比,“契克斯方案”在自贸区规则问题上的立场明显软化。“契克斯方案”承诺,未来英国将与欧盟的贸易制度相协调(harmonisation with EU rules on goods)、采用“统一规则”(Common rulebook),英国司法机关在相关领域作出判决时需尊重欧盟司法机关作出的判例,并与欧盟保持合作,共享对英欧协定的解释权。
戴维斯与约翰逊出席了7月6日的内阁会议,但都没有在“契克斯方案”公布当场辞职抗议,而是在数日后才公布这一决定。戴维斯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他在决定辞职之前咨询了选区当地保守党协会的意见,并希望自己的决定不会影响到特蕾莎·梅的权威。他在辞职信中批评“契克斯方案”的方针将弱化英国对欧谈判的姿态,可能令英国在欧盟的摆布下“无处可逃”。戴维斯的副手、同为保守党籍议员的退欧事务部政务次官史蒂夫·贝克(Steve Baker)也在同日宣布辞职,令该部门高级政务官员的空缺增至两人。
前退欧事务大臣大卫·戴维斯 来源:视觉中国
前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 来源:视觉中国
戴维斯的辞职不只是对“契克斯方案”的直接抗议,也是对特蕾莎·梅执政风格长期不满累积之下的结果。英国政府的退欧交涉与决策事务由退欧事务部前常务次官、现任首相欧洲事务顾问奥利·罗宾斯(Olly Robbins)主导,作为退欧事务部级别最高的政务主官,戴维斯年内只与欧盟首席谈判代表米歇尔·巴尼耶(Michel barnier)进行了四个小时的交流。这极大限制了戴维斯等强硬派政治家对英欧谈判的影响力,而特蕾莎·梅对高级公务员与幕僚的倚重也令戴维斯在辞职信中称自己在退欧事务部只是一个“不情愿的征召兵”(reluctant conscript),大臣职位应当由梅的“热情支持者”接替。
相比之下,约翰逊的态度更为鲜明,他在辞职信中指责“契克斯方案”中体现的“半退欧”(Semi-Brexit)意味着“退出欧盟的梦已经死了”,英国将陷入“殖民地状态”。然而同属强硬派的戴维斯对约翰逊的决定保留了意见,他认为“契克斯方案”并没有对约翰逊外交大臣的工作职责造成不可回避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是英国外交部比较繁忙的一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在7月12日至15日访问英国,外交大臣届时将承担重要的礼宾职责。
特朗普访英前夕,抗议者制作大型气球抗议 来源:视觉中国
危机暂时悬置,欧盟态度关键
根据英国宪制,戴维斯与约翰逊的辞职不会直接威胁特蕾莎·梅的执政地位,他们的位置也已在7月9日由同属退欧派系的住房部长多米尼克·拉伯(Dominic Raab)以及在2016年公投中曾支持留欧的卫生部长杰里米·亨特(Jeremy Hunt)接替。市场在约翰逊辞职后一度产生退欧强硬派可能发起倒阁运动的恐慌导致英镑汇率急跌,但戴维斯对约翰逊辞职的评价表明这只是两起个别内阁成员表达不满的孤立事件,大多数强硬派内阁成员已经在6日的内阁会议上承认了“契克斯方案”,即便他们可能不会放任政府立场进一步软化。
杰里米·亨特与他的华裔妻子露西亚·郭 来源:Heavy
然而,两人的辞职仍是保守党内强硬派与特蕾莎·梅之间的第一次公开冲突,其向保守党内未入阁的后座议员(backbenchers)释放的政治信号可能对退欧的未来产生影响。
契克斯会议之后,保守党内强硬派后座议员大体可分为两派。一些激进议员试图通过代表后座议员(不入阁的普通议员)立场的保守党1922年委员会弹劾梅,根据保守党党规,该委员会一旦收到相当于本党议员数15%的弹劾信(即48封)就将触发党首信任投票,决定现任党首是否继续留任。但截至目前,1922年委员会尚未收齐足以触发党首信任投票的48封弹劾信,委员会成员也在9日的会议上以鼓掌和拍桌喝彩的形式暂时表达了对梅的支持。即便弹劾动议通过,梅也有很大概率赢得信任投票,借此获得未来一年内持续领导保守党的机会。
相比之下,以保守党内欧洲研究会(Europe Research Group)为代表的主流强硬派议员态度更为稳健,在党内也更具影响力,该研究会在7月9日晚召开的会议吸引了逾80名保守党议员参加。以现任主席雅各·里斯-莫格(Jacob Rees-Mogg)为代表,这一派主张不首先寻求党首更迭,转而通过威胁在下院投票反对任何基于“契克斯方案”的政府立法,迫使特蕾莎·梅在预定于下周(原定于本周四,但在周一的动荡后推迟)发布的谈判立场白皮书中修改“契克斯方案”中体现的“软化”迹象。
雅各·里斯-莫格 来源:视觉中国
由于下院支持“软退欧”、即以遵循欧洲单一市场规则代价换取平稳过渡的议员仍占多数,目前强硬派对梅政府的威胁仍然有限。但是,“契克斯方案”对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区别对待、以及对人员自由流通的拒绝,仍与欧盟方面坚持英国必须全盘接受或者丧失欧洲单一市场一切权利义务的方针有显著差距。
欧盟可能寻求英国在“契克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软化,推动英国走与欧盟更紧密接轨的挪威模式,而非强硬派理想中基于双边自贸协定的加拿大模式。这一压力或将在未来逼迫英国政府进一步软化立场,从而激化强硬派的反抗。无论彼时下院退欧软硬之争的结果如何,由于英国退出欧盟注定在2019年3月29日发生,任何立法与决策环节的拖沓都将增加英国无过渡“断崖式”退出欧盟的风险。
世界说
徐一彤
责任编辑 | 张梦圆
运营编辑 | 贾珍珍
版面编辑 | 彭宁楠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谢绝商用
如需转载请私信
微博 @世界说globusnews
地市级组织部工作累不累?
如果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好的前景规划,即使累一点又何妨。俗话说得好,不累是留给死人的。活着就该奋斗,就该为了自己的未来。不懈的努力。
为了做好工作,要说累,如果有成就感,即便是累,也心甘情愿的去做,正如那句话说的,累并快乐着,我也在组织部工作了一段时间,累确实挺累的,有着大量的脑力工作,传达文件,学习文件,执行文件。特别是在组织培养干部选拔当中,作为组织工作人员,不但要,公平公正,更要严肃认真执行,来不得半点马虎,身上担负着责任,担负着使命,对党忠诚,时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并愿意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可是像这样的工作,不是每个人想做都能做的。它需要知识的储存,端正的政治头脑,以及不断工作经验等各方面综合能力。像这样的重要部门,如果能在这里工作,那也是十分幸运的人。他对你今后的工作,今后的事业,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在组织部工作历练后。会提高你的政治敏锐力,工作驾驭力,让你全方位都有所提高。
至于你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前景美丽的。只要你工作踏实,认真肯干头脑灵活。并有着很强的协调组织能力。只要你各方面做得好,不用担心今后的工作去向。我想,你一定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去处,这一点你大可以放宽心。无论怎样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组织原则,不越位,不虚伪,搞好上下级关系,团结同事,等你从组织部门走出来的那一天,应该就是你事业腾飞的那一刻啊。
免去职位与辞去职务有什么区别?
通常我们看到在表达人事变动的时候,会有免去职位和辞去职务这样的表述。那么免去职位与辞去职务有什么区别呢?
免去职位是指上级或组织,免去某人的职务与其位置,比如说某某组织免去某某人的副局长或主任科员的位置。
辞去职务一般是指某某人因什么原因主动,持续当前担任的职务或位置。
两者在发生动力上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因为组织的意愿,后者也可以说是本人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