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多地下周气温将跌破冰点,算是新一轮下跌的信号吗?
终于开始下跌了!自从进入9月份以后,国内不少地区的生猪价就开始有所松动了。尤其是这两日,陆续有多个地区的生猪价格出现了连跌。进入9月4日,开学后第三天在东北三省更是出现了全民下跌。那这是不是意味着新一轮全国性猪价下跌的信号呢?
自从进入九月份以后,东北地区的猪价就在不断的下跌,这对于养猪户来说可能是一个坏消息,但是对于广大的老百姓来说,就是个好消息。虽然目前生猪的价格下跌了,对市场上猪肉价格的影响并不大。但是这至少说明了一点,那就是近期国家所出台的一系列的调控政策在发挥作用了,预计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生猪价格将会陆续出现涨跌潮了。
首先是进口猪肉和储备肉的投放。为了让老百姓的菜篮子里有肉,国家对于近期猪肉价格高涨也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不仅在有些地区投放了储备肉,并且还积极从国外进口猪肉。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在7月份我国就进口猪肉达到了18万吨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7%。而且在近日还从阿根廷进口了大量的猪肉,首批出口中国的300吨猪肉预计十月初就会运送过来,同时其他的国家也正跃跃欲试,希望能够开辟中国猪肉产品市场。虽然进口猪肉量相比于市场上几千万的缺口而言是小数目,但是对市场还是有影响的。
其次是国家大力扶持养猪了。以前备受争议的生猪禁言在前不久终于取消了,要求各地立即取消生猪禁养,不仅要支持农户养猪,还要鼓励和帮助发展规模化养猪。从国家近期密集出台的多种鼓励养猪的政策,就看得出这次是动真格的了,国家对于当前猪肉价格贵这个问题是相当重视的,毕竟这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情。虽然现在猪瘟的形势依然厌倦,养猪户复养的情绪不是很高,但是在当前高猪价的诱惑下,并且还有各种利好政策,不少养猪人还是很心动的,高风险才有高回报,这个道理很多的养猪人是懂的。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高肉价导致消费者的抵触心理,猪肉的消费量减少了。想想过去猪肉才十元左右一斤,而如今一下子飙升到了市场平均价20元以上,在有些地方猪肉甚至达到了30元一斤,如此高的猪价,让很多人即便是买得起,也不愿意去购买。一方面是猪肉价格高,另外一方面是消费者抵触心理而不愿意购买,还有些人不敢吃,舍不得吃,所以购买猪肉的少了,这样其市场消耗量减少,卖不出去就只能是价格回落。再加上在9月份还有人造肉即将要上市,这导致部分消费者也对其充满观望,或多或少会影响到猪肉的价格。
不过光是从东北地区这一两天猪价下跌,并不能说明什么。局部地区暂时性的猪价下跌,并不能作为全国性下跌开始的信号,毕竟目前市场上整体缺猪的形势在短期内是改变不了的,有跌有涨这也是市场很常见的。像七八月份,一个劲的上涨,反而是不正常的。毛猪能否跌落到每斤7到10元?
2021年生猪价格连续下跌,毛猪能否跌落到每斤7到10元?
今天是2021年2月25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26.64元/kg,较昨日上涨0.08元/kg,涨幅为0.3%。此轮猪价从1月中旬开始下跌,已经连续下跌2个月,由最高18元/斤,下跌到现在的13.3元/斤,整整下跌5元左右。
从目前的猪价下跌态势来看,并没有上涨的趋势。加之北方新一轮疫情影响下,问题猪场竞相出栏,屠宰企业趁机压低收购价格,这给本就一蹶不振的猪价又一记组合拳。因此很多养殖户,对于近期猪价并不看好,还有一些养猪朋友认为此轮猪周期已经快到尽头,猪价有可能跌回7-10元。
对此,猪业前沿并不认同,我认为上半年猪价下跌主要与去年年底至今的北方四省疫情有关,短期内猪价下跌,下半年逆势飞扬的可能性比较大。下面我将从近期猪价行情、养猪前景、猪场布局、成本分析、非瘟疫情等方面,给大家分析猪价走势。
一、近期猪价下跌原因分析:年后猪肉消费消极+生猪出栏量增加+疫情猪抛售
关于近期猪价连续下跌,很多人给出猜测,对于经常关注猪价的人士来说,猪价此时下跌也属正常情况。
第一,春节猪肉消费量大,对于年后肉产品消费有一定的抑制。谁家过年还不是大鱼大肉,但是春节吃得脑满肠肥,肚子里有油水,年后自然猪肉消费减少。再加上年前家里冰箱存的猪肉还没有吃完,也会影响猪肉消费,进而导致猪价下跌。
第二,去年猪场复产数量大,生猪产能恢复,出栏量增加。经过了两年的非瘟本土化适应,去年冬天之前,很多集团化猪场和散养户大量复产冲量,从国内公布的生猪存栏数据来看,确实有一定的恢复。出栏量激增,在一定程度下,影响猪价下跌。
第三,从去年年底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北方四省弱毒株疫情。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出现的新一轮非瘟弱毒株再一次肆虐,大量猪群发病,养殖户急于抛售病猪,收猪人趁机压低价格,影响到正常猪的出栏价格。国内养殖户有一个特点,就是卖跌不卖涨,很多猪场跟风出售,给本就萎靡的猪价又一组合拳,猪价就一直持续下跌。
二、养猪前景广阔,未来3-5年都有可能是养猪盈利期
此轮养猪盈利期到头了?很多人分析猪价会在今年6月份出现转折,不会再像以前一样爆利,因为猪周期一般是伴随涨跌平。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非瘟进入我国以后,完全打破了正常的猪周期变化规律。
只要非洲猪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只要没有明确有效的非瘟治疗方法,生猪出栏量就会受到影响。虽然国内集团化养猪公司在不断产业布局,但是无论规模大小,在非瘟面前,大猪场和小猪场都要面对同样的风险。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养猪产业都有可能是在不断复产和清场中度过,在这种状态下,生猪存栏很难达到饱和,这也就意味着猪肉供求满足不了猪肉消费,猪价会持续在盈利期范围内,直到非瘟得到有效控制。
三、国内猪场产业布局加速,养猪巨头快速崛起,侧面也反应养猪盈利期延长
国内养猪规模化发展是在近十年才开始快速发展的,国情决定国内养猪短期内是以农村散养户为主,但是长远来看,一定是向着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的。非洲猪瘟进入我国后,改变了养猪产业布局,加速了养猪规模化进程。
由于非洲猪瘟只能依靠生物安全来预防,因为对于一些设备完善、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集团猪场,有很大的优势。加之猪场引种和复产成本成倍增加,这给散养户和私人规模场老板很大的资金压力。但是对于上市养猪公司来说,完全可以在全国各地布局中获得喘息机会,也就是北方发病,南方赚钱,有着持续不断的养猪资金流动。
从目前国内的养猪公司发展来看,牧原、温氏、新希望、正邦等集团都在此轮养猪红利期赚足了资本,从他们这几年的发展战略来看,养猪大发展充斥了整个企业发展规划。
要问谁最了解养猪产业和猪价变化,那一定是能够掌握生猪出栏量的养猪公司,而且他们的养猪占比在不断提升,因为从他们的发展来看,很长一段时间内,猪价应该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盈利期,降到7-10块的可能性并不大。
四、从养猪成本分析,猪价应该会高于最低保本价
从上面几点的分析来看,养猪既然会在一定时间内处于养猪盈利期,那么多少猪价是盈利呢?
那我们要分析一下目前的养猪成本,粮食价格上涨,玉米价格翻倍,豆粕也在相对高位,虽然近期有一定下跌,但是对于猪场来说,猪吃进去的成本还是太高,达到以前的一倍以上。
其次是猪场的引种和复产成本提高,以前一头二元母猪的引种成本大约2000元,但是现在需要4000-5000元,以前建立一个猪场,平均一头基础母猪大约1万的成本,而现在需要2万以上。
还有就是生物安全防控成本提高,以前养猪没有非瘟,但是现在建立猪场后,需要考虑生物安全设施,门口的消毒隔离措施,猪舍的净区和脏区,独立的赶猪通道等,还要增加消毒成本。
按照目前的养猪成本来看,最低保本猪价应该在10-12元左右,因此猪价再下跌,也应该高于我10元以上。
五、非洲猪瘟成为影响猪价变化的最不可控因素
非洲猪瘟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全球范围来看,并没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无疫苗可用。欧洲国家主要依靠扑杀和隔离来应对非瘟,但是我国养了全球一般的生猪,养猪地点和环境复杂,散养户居多,模仿西方的扑杀、隔离措施并不一定符合国情。
因此,非瘟短期内除了加大疫苗研发力度,就只能通过定期监测+早期拔牙+生物安全等措施来防控。但是非瘟进入我国已经超过2年的时间,出现了很多本土化变异毒株,尤其是一些哦弱毒株和疫苗毒株不断变异。这就导致非瘟的毒力和传播规律发生变化,原有的防控体系,比如拔牙措施,并不一定适合弱毒株的控制。
还是那句话,只要非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国内生猪复产和肥猪出栏就会受到影响,这对于猪价变化将是最大的一个变数,也决定着维持高价猪价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的分析,相信大家也对猪价下跌和未来猪价走势有了一个相对的认识。北方疫情的发展,决定着短期内猪价的低迷,而进入夏天后,南方非瘟防控将进入一个威胁期,下半年猪价能够逆势上涨,就要看南方是否能够挺住。
如果北方疫情过后,南方较为稳定,那么将会在半年后猪价上涨期,如果南方并不稳定,那么猪价上涨可能需要在年末了。总之,猪价下跌到7-10元的可能性并不大,只是近期会维持在相对低价区间。
可以看看你们拍的花花草草吗?
谢谢邀请。进入秋天,庭院的各种花卉争奇斗艳,不似春天百花浪漫,但也不失秋天的特色,有阳光普照,有云卷云舒,有金风凉凉,有秋雨绵绵,有玉露滋润,有蜜蜂蝴蝶蹁跹,有青山含黛,也有
枫叶飘红,美丽的秋色,伴随着丰收的喜悦和欣赏美景的好心情。看看我乘着秋兴拍的花花草草,与大家分享。
图片小米9自拍。
今年保定中秋以后光下雨了?
保定包括整个河北省的广大地区都是阴雨绵绵。感觉今年的雨水格外的多!其实雨水多也是有好处的。以往北方地区容易干旱,到冬季的时候过于干旱还容易出现沙尘暴。
雨水多一点的话,空气洁净一些,人也感觉到舒服一点,特别像我们南方人还是喜欢湿润一点的。
至于说到下了雨冬天就有多冷的话,其实也未必需要这么担心 ,以我们对于寒冷的适应力的话,有这么3-5度温度降低的话,通常也没有太感觉得出来的。况且我们一般室内都有暖气的工作单位还可能有空调。交通工具里面汽车也都是有暖气的,所以真正暴露在寒冷当中的时间很短,所以抗寒能力这些年来,实际上我们都是增加的。#新媒体##自媒体##微头条日签##我要上头条##策划#
最近有什么新剧好看啊?
《 杀死伊芙》第三季终于回归
作为一名昆汀粉,听到杀死XX,我第一反应就是暴力美学。比如说昆汀的经典巨作——《杀死比尔》,影片中乌玛瑟曼拿着日本武士刀,穿着李小龙服装大开杀戒的片段,早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
而《杀死伊芙第三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一部“暴力美学”的影视作品。
但你千万别被它的名字迷惑了。比起杀死伊芙这个直译的名字,我认为《双姝》这个译名更适合《KILLING EVE》所表达的本质——两个女人的相爱相杀。
本季主角依然是吴珊卓与朱迪·科默,第三季刚开播一集就在豆瓣上拿下了9.2的高分,所以担心剧情变味的朋友们暂时可以放心刷起来了。
是谁杀了伊芙,伊芙又杀了谁?如果让我概括《杀死伊芙》前两季的剧情,我觉得可以参考《武林外传》中吕秀才对姬无命说的那段著名哲学台词——“是谁杀了我,我又杀了谁”答案就是:我杀了我。伊芙和小变态看似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人,但其实她们是同类。伊芙最开始是英国军情五处的办公室人员,她有稳定体面的工作,有恩爱相伴的爱人,从哪种角度来看,她都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正常人。
但同时由于伊芙工作岗位的特殊性,让她日常会接触到许多凶杀案件。一方面伊芙渴望在事业上做出一番成就,另一方面,她厌倦一成不变的生活,渴望刺激。小变态,顾名思义很变态,加个“小”字是因为她很美。小变态是一名专业女杀手,心狠手辣、智商爆表,在没遇见伊芙之前,她从未失过手
她会无缘无故的打翻对面小女孩的冰淇淋,在邻居老奶奶提着重物下楼梯时,没有丝毫想帮忙的想法,会在愤怒时随意把人推下马路撞死,也会毫不留情的割开别人的喉管
即使是作为一名杀手,她也是非常高调和特别的。就是这样两个完全不搭调的人,在一次案件中偶然接触后,互相对对方产生了兴趣。也正是因为这次案件,伊芙如愿以偿的当上了间谍,开始正式的追捕小变态。
杀死伊芙第一季和杀死伊芙第二季可以说是小变态和伊芙“相杀”到“相爱”的整个过程了。在杀死伊芙第一季结尾时,伊芙刺了小变态一刀。在杀死伊芙第二季结尾时,小变态又射了伊芙一枪
两个人彼此都很极端的人,因为某些原因有了一些接触,她们看似不同,却又很相像,世界上应该没有比她们更了解对方的人了。但就像猫和老鼠一样,伊芙和小变态拥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她们的结局注定要走向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