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例会提及房地产,央行2020第一天降准?
新的一年迎来降准释放流动性,但央行降准不能意味着2020房价会涨,根据当前各大城市的房价来看,我建议你在2020年还是观望为好,不能盲目去做接盘侠。
央行此次降准的目的:
央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除金融公司之外;此次央行降准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其二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从此次降准的目的就是为支持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并非是支持楼市而降准的。
央行降准会刺激楼市上涨吗?
楼市有楼市的行情规律,此次央行降准完全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其次就是为了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降准释放的资金流动性进入楼市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这点资金不足以让楼市迎来新的一轮上涨行情。
要认清当前的楼市情况,现在的房价并非是十几年前的房价,全国各大城市的房价经过十几年的上涨之后,现在的房价已经涨到天上去了。投资机会是跌出来的,风险是涨出来的,房子也是一样的,现在都已经涨出泡沫了,一旦泡沫击破,房价能免会松动,让各大城市的房价会价值回归,回归到居住的价值。
从2019年的楼市环境来看,楼市确实已经遇冷了,很多房子根本就是有价无市,从各大地产商就可以看出,中小地产商都是面临破产的局面。从整个行业的环境,还有就是政策对楼市的调控力度,同时给楼市降温。从2019年的楼市行情分析,2020年的房价再度上涨也是不现实的,大概率会延续2019年的高位震荡行情为主,并会由于2020年初降准而改变房价,让房价出现上涨。
2020年该不该买房呢?是观望还是出手?
上面也分析过,2020年的房价大概率是保持震荡概率,大涨不可能,大跌不现实,在这样的一个徘徊行情当中,至于买不买房?该不该买房?这两个问题应该要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情况来决定。
假如你买房是刚需的,也就是说买婚房,这种情况什么时候买房都是正确的。或者是买房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巨大,现在的房价还被低估的地段,这样的房子在2020年是值得购买的,不用犹豫太多了。
当然假如想要在2020年买房来投资的话,这种情况我建议还是观望为好,不建议在2020年出手,也许再度等个2~4年时间能买到更好的房子。因为现在的大部分城市的房价都是处于高位,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去接盘,等房价价值回归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度买房投资也许会更加好。
汇总分析
通过上面关于进行全面分析,央行此次降准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并非政策放松,对于楼市的支持,更不能代表楼市会上涨。所以从这里得出答案央行降准不能意味着房价会上涨,至于在2020年该不该出手买房根据自身情况,刚需可购房,投资购房的话就不建议了。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阅读与关注。
2020年我国房地产发展状况?
1、房地产投资回暖受疫情影响,房地产停工停售,2020年前5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负增长。随着疫情好转,房地产投资增速正不断回暖,开发投资同比增速连续6个月维持正值。
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9492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95837亿元,增长7.4%,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
2、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减少
2020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减少,土地成交价款受疫情影响,前三个月有所减少,此后土地成交价款同比增长。
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05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2%,降幅比1-10月份扩大1.9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13890亿元,增长16.1%,增速提高1.3个百分点。
3、商品房销售受冲击
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508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增速比1-10月份提高1.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48969亿元,增长7.2%,增速提高1.4个百分点。
据悉,201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是17155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1%,而商品房销售额159725亿元,增长6.5%。年底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完成销售目标,积极推货同时降价促销,预计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将有所增加。但是按照目前的销售情况推算,2020商品房销售面积或低于2019年。
4、千亿房企增至41家
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100,榜单显示,41家房企销售额超千亿,5家房企销售额超5000亿元。TOP100房企上榜门槛333亿元,与上年相比有所增长。
从房企销售额来看,碧桂园销售额最高达7888.1亿元,中国恒大和万科位居第二和第三,销售额分别为7038.0亿元、7011.0亿元。融创中国和保利发展销售额超5000亿元,分别为5750.0亿元、5028.0亿元。
5、房企资金压力大
2020年以来,银保监系统对房地产金融领域保持强监管态势。尤其是2020年8月,住建部联合央行召开重点房企座谈会,提出“三道红线”融资监管新规(“345”新规):红线1: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以下简称为新资产负债率)大于70%;红线2:净负债率大于100%;红线3:现金短债比小于1.0倍。根据企业踩线情况不同,分为“红、橙、黄、绿”四挡。分档设定有息负债规模增速阈值,每降低一档,上限增加5%。
融资监管新规“三道红线”出台后,大部分房企有一条或多条指标“踩线”,政策压力下,房企开始主动调整融资结构,通过增发新股、子公司IPO等方式加强股权融资。在缺乏资金支持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将告别高杠杆和快周转的发展模式。
今年整体的房产走势会呈什么样的趋势?
要判断楼市的房价趋势,说个大致的方向,肯定不会准确,也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房价趋势,不会出现标准答案的。
从整体看,中国楼市的在调控之下,会逐步实现楼市发展的普遍平稳、健康。在这样的情况下,住房的居住属性会提升,投资属性会下降。
一二线热点城市,经过两年多的楼市持续调控,房价基本面大部分微跌或微涨,一方面由于人口流入增加需求而抗跌,一方面政策实施密度高减弱了房价上涨动力,应当可以说房价较为平稳。
与一年前或两年前比,一二线热点城市很多房价都在下行,但下行的幅度比较有限。考虑到物价因素,以及需求因素,5年后,房价保值增值还是大概率的。一般而言,五年之后,现在在热点城市“狠心”买了房的人,基本没有什么可纠结后悔的。
三四线城市或五六线城市,情况稍显复杂点。今年以来的房价领涨城市看,基本出现在三四线城市,一方面是有的三四线城市去库存调控还未介入,另一方面有的城市货币化棚改集中爆发了阶段性需求,这些房价快涨的城市房价泡末比较多,现在“狠心”买了房,以后贬值的可能性极大,后悔的可能性也很大。
现在房地产调控是“因城施策”,也就是不同城市因楼市状况不同而使有不同政策,有的去库存就宽松,有的房价水平过高就收紧,但是,房价阶段性狂涨的,一定会引来政策面的调控。
与此类同,买房人决定要不要买房也得“因城施策”,最起码,不要在房价泡沫很多的时候介入,不要在住房金融趋紧的时候介入
深圳楼市火热的原因到底在哪儿?
其实,深圳楼市火热不是今年才有的事情,往年也火热,并且每逢政策利好,深圳楼市就会表现出火热。放在疫情之下,金融宽松,中小企业资金帮扶,容易让人联想到08年4万亿救市后,楼市过热,房价暴涨。不可否认,经此一疫后,大家的神经都变得更为敏感了。
小菜认为,之所以出现如此火热的现象,在于深圳前景确实好,大家都看好深圳楼市,愿意将“避险资金”放在深圳。经此一疫后,全国楼市将更加分化,好的会更好,差的会掉队,而在如今这个行情下,还能买房置业的,深圳无疑是不二之选。
第一、换一种思维看深圳房价01、深圳房价与深圳居民收入
目前,深圳房产均价已突破7万/㎡以上,相比2019年6万/㎡以上,半年多时间里,深圳房价又上了一个台阶。
从上海易居研究院2019年上半年全国50城房价收入比看,深圳房价收入比高达36.1,位居全国首位,远高于北京24.9和上海24.6,意味着深圳居民家庭需要奋斗36.1年,才能在深圳全款购买一套住房。
房价收入比正常值的国际标准是3-6(联合国标准),从2019年全球房价收入比排行看,美国是3.5,排名世界第90位;日本是10.8,排名世界第42位。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2522元,同比增长5.1%,人均消费支出43113元,同比增长2.9%。照此计算,深圳居民单人一年的收入可能无法购买1㎡的房产。
仅从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无法支撑深圳房价上涨,但现实却是深圳房价在嗖嗖地往上涨!那么,深圳本地居民收入跟深圳房价就是没有多大关联的。
02、深圳房价与全球城市房价
深圳是“宇宙中心”!
放在国内来看,深圳房价是最高的,高于其他一线城市,包括北京和上海房价。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房价确实高了,但跟香港、纽约等城市比,房价不算高。
目前,纽约湾区曼哈顿房产均价大概折合人民币11万/㎡,香港高端住宅区房产均价大概折合人民币30万/㎡,深圳的7万/㎡就显得便宜了很多。
为什么要拿深圳跟这些城市比?
因为深圳是经济特区,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落地以后,大湾区跟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地位相当。深圳又是湾区核心引擎,定位科创,而科创产业是未来国家的支柱产业,国家需要依赖深圳“中国硅谷”的定位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那么,深圳“抬咖”以后,城市前景比肩东京、纽约、香港就不再是传说。虽然目前还有差距,但假以时日,房价接近香港,拉平纽约曼哈顿房价概率还是大的。在这种预期之下,深圳房价大概都会涨。
03、大湾区规划落地后,深圳楼市面对的就是全球买家
2018年,大湾区规划落地后,以惊艳的姿态展现在全球舞台中心,深圳的房产就不仅仅是深圳居民在买,深圳楼市面对的客户就是全球买家,在深圳如此小的供给和存量面前,显然是供不应求的。
大湾区规划落地后,湾区内部城市购房已经放宽。比如,港澳居民入深买房与内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这对高房价的香港居民来说,是买30万/㎡的房子,还是买7万/㎡的房子?我想不用多说,小学生也会选。
这还只是说了香港,要是加上全球买家进来,小菜简单地算了一下。2020年4月,深圳全市在售房源大概4.3万套,放在全球市场看,7大洲,每个洲大概能分到7000多套房源(南极洲不算);再分到具体的国家,每个国家连400套房源都分不到;要是分到每个省或州的话,可能连20套房源都分不到。这样算的话,在各个国家的每个省或州卖20套房,这种销售压力应该不是问题吧。
按照国内情况算一下看看,4.3万套房,每个省(直辖市)大概能分到大概1400套,再分到每个地市州,大概能分到100多套,再具体到县市,大概能分到10套房源。这样算的话,销售压力也不是问题。
所以,还是要换一下思维看待深圳房价,不管是全球买家、全国买家角度,还是横向对比房价角度,深圳房价都有上涨的基础,供求关系决定了深圳房价的行情。
第二、深圳楼市火热的原因在哪里?深圳调查结果未发现不良现象,部分自媒体传播的深圳楼市价格不属实,而政府贴息支持中小企业贷款也还未发放,说明降息降准后释放给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还未发放到中小企业主手上。那这个渠道带热深圳楼市的说法目前看是不成立的。
小菜也长期观察深圳楼市行情,并十分看好深圳楼市前景,个人认为深圳楼市火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
01、深圳城市定位与国家战略方向一致
我们目前处在从发展中国家过渡到发达国家的连接时期,如能顺利跨过“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将如愿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反之,可能就会掉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参照日本、韩国均通过科创道路成功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的经验,我们借鉴这条道路的概率是很大的,也是风险最小的。
从《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制造2050》看,科创之路将是战略选择。大湾区规划落地后,深圳定位科创,是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
城市定位与国家战略方向一致,大湾区又是全球第四大湾区,中国独一份,那这样的城市不具有前景,哪个城市才有前景?
在这样的前景感召下,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又或者是歪果仁(移民),都愿意在深圳置业就不奇怪,看的人多,买的人多,楼市自然就很火。
02、深圳楼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末,深圳常住人口1343.88万,新增41.22万人!城镇化率是100%!
从需求端看,过去10年,深圳年均新增人口45万以上!过去5年,深圳年均新增人口50万以上!这个人口新增的趋势表明,深圳人口增量在持续扩大。
人口不断增加,必将新增更多的住房需求,这个人口增量不但很大,而且持续。未来随着产业的发展,人口增量也会源源不断。
再看下供给端的情况,2019年,深圳共成交住宅用地12宗,成交面积为238亩,成交金额为397亿元,楼面价27439元/㎡,同比提升78%。虽然这个数据放在全国看,属于中下游水平,但放在深圳看,已经是在“过年”了,同比2018年提升71%!
即便如此,深圳楼市的供需矛盾依然是非常突出的。深圳地盘有限,供开发住宅的土地更有限,存量房也不多,而每年新增的人口又那么多,长期下来,住房领域的供需矛盾就很突出。
在这种供需失衡的市场下,无疑就是投资者最佳的乐土,人多刚需多,刚需多投资客就多,市场无疑就会很火热。
03、深圳楼市置业群体复杂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来,如果深圳楼市以本地居民置业为主,市场相对封闭的话,房价是难以支撑的。
在深圳本地居民整体收入没有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房价却大幅攀升了,说明外地人、外国人置业占比在增加。
怎么说呢?放在全国和全球市场看,“土豪”何其多!买个深圳的房子,有在香港买贵吗?有在东京买贵吗?有在纽约买贵吗?这种购买力无疑是杠杆的!
有这么多的买家“盯上了”深圳,跑到深圳置业,市场无疑就会火热。
04、“热钱”进入深圳楼市
深圳楼市最近成交情况看,豪宅成交占比更多些,刚需房交易占比相对小一些,这无疑就会抬高整体交易数据,而豪宅成交多的话,往往说明热钱入市较多。
热钱过多进入深圳,既会带火深圳楼市,又会让更多的刚需受灾,购房门槛会进一步抬高,长期看,不利于深圳楼市的健康平稳发展。
总的来说,国内、外经济都不行,股市很多资金都跑了,实体也难干,其他投资渠道基本缺失,民间资金就会寻找安全、有利润的投资品避险;深圳不管是从国家战略,还是城市前景看,都是目前国内最为稳定的市场,没有之一!房产又是稳健的投资品,这个地位和属性给了避险资本以信心!
可以预见下,在疫情没有彻底解除,经济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深圳楼市大概都还会继续火下去。
第三、对深圳楼市接下来走向的一些看法“盛世的房产,乱世的黄金!”
疫情全球爆发后,目前只有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全球其他地区都还未出现拐点,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在这种悲观情绪下,全球资本都需要寻找避险物品,受外部资本市场恐慌情绪的影响,国内资本也容易变得敏感。
有媒体报道说,疫情初步好转后,江浙一带很多企业主带着资金去深圳囤房,并未有要将资金投入实业扩大经营的想法,更多还是在守。久经沙场的战将,对外部经济环境预期都不乐观,不愿意在实业领域追加投入,而是选择了转换成优质资产避险。
那么,如疫情继续蔓延,外部经济环境持续恶化,有传导至国内经济的现实危险,深圳楼市不仅不会降温,还是延续火热的势头!越来越多的人可能会竞相效仿,深圳楼市将会愈发火热。
因此,深圳楼市迅速升温,“病因”不在中小企业贷或房抵经营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而在疫情冲击经济下滑,引发市场恐慌,叠加深圳无与伦比的城市前景,促使民间资本转换成深圳房产避险。
北上广房价能跟着上涨吗?
深圳房价逆行大涨是个例,也是意外,北上广不会出现类似情况。
一、深圳这波房价上涨,是“经营贷”造成的。
即: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定向资金贷款扶持,但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老板却拿着这部分资金转投房地产,因为他们觉得深圳西部以及学区房有着很大的升值潜力。尤其是总价高的豪宅产品,不仅抗风险能力高,而且再次抵押套现也方便。
二、深圳的落户政策相对开放、容易。
来了深圳,就是深圳人。在深圳,购房就能入户。
这也是深圳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年轻人、有钱人来深圳就业、创业、置业。
三、深圳面积小于北上广,且近年来土地供应稀缺、住房供应不足。
这是老问题了,也是为什么这次连公寓都能一抢而光,就是因为深圳住房少。深圳每年有50万套的住房需求,而市场供应才25-30万套左右,严重供需失衡。北京外扩雄安,上海外扩“1+6”大都市圈,广州外扩从化、增城、南沙,只有深圳没有扩容。
总之,这段时间深圳楼市的上涨,没有经济面的支撑,也没有政策面的扶持,其风险可见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