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军事网,当代美军获取情报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当代美军获取情报主要通过以下的方式:
一、网络
美国的互联网技术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同时也在很早就成立了网络战部队,美国通过入侵其他国家的系统或者监视其他国家的主要部门电脑,可以获取大量情报。
二、卫星
美国的太空力量十分强大,其电子卫星时刻监控全球,其卫星能够拍到地面非常清晰的照片,获取大量其他国家军事力量部署的情报。
三、情报人员
美国在其他国家安插了大量的情报人员,同时在其他国家买通当地人作为其联络员,时刻给美国输送情报。
四、买通其他国家高级官员或军官
美国的间谍无孔不入,利用高官厚禄,财色美女腐蚀其他国家高级官员,把其他官员变成自己的内应,为美国输送大量高级机密内容。
五、商人
很多美国商人也肩负为美国输送情报的任务,商人通过在对应国家投资做生意,同时将自己获取的情报输送给美国。
六、直接派侦察机到对应国家附近空域监控,获取情报数据。
以上是美国获取情报的一些手段,还有其他观点的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世界各大军事强国为什么要优先发展精确制导武器?
精确制导武器系统起源于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导弹”一种依靠自身动力按预设自由飞翔的武器,战场杀伤力更加高效、纳粹德国研发成功了多种初期的导弹武器:“V1/V2”地空导弹以及“X-4”空空导弹!
现代精确制导导弹的原形是美国人研发的“AGM-9/响尾蛇”空空导弹。
Precision.Guide.Weapon/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命中精度高、飞行速度快、射程远、作战效能高是其最大优势和特点,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百步穿杨”和“弹无虚发”。
精确制导武器系统有多种形式的制导模式、从早期的有线控制发展到无线电控制、电视制导、红外线制导、激光制导等等、随着电子科技、GPS导航技术、数字化技术、现代版的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已经进入智能化阶段。
精确制导武器系统越来越精准和高效。
高性能精确制导武器装备层出不穷已经含概了所有的武器系统,洲际导弹系统、地空导弹、空空导弹、反舰导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精确打击、定点清除、作战效能高效是各国军队的基本共识。
印度为什么总是梦想着成为世界第三强国呢?
2032年GDP10万亿,成为世界第三大强国,印度为何这样自信?
2019年,莫迪代表的人民党在印度大选中宣称,将要在在2030年前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32年前GDP超过10万亿美元。这样的竞选宣言,让印度人非常亢奋,非常识时务地选择了莫迪继续担任总理。
不出意外的话,莫迪这届总理能做到2024年。这位擅长发展经济的印度版特朗普,恐怕会再次带着印度一起装b一起飞。
到这里,我们不禁想问一句,印度真的能实现2030年超过日本,2032年GDP过10万亿吗?
我们不妨看一看印度的两步走战略。第一步,2025年GDP达到5万亿美元,第二部,2032年GDP超过10万美元。
是不是有种文件被复制粘贴走了的既视感?
7年翻一番,7年翻一番!印度人很牛啊,你以为你是中国呢,一发飙一年就涨10%以上?
按照70规律,想要7年翻一番,每年的平均增长率要达到10%,这很明显不是印度能做到的。即便是莫迪掌握的印度也无法做到。
我们来对比一下GDP数据。
最近25年,印度GDP增速只有三年超过中国,而且优势都不大。莫迪2014年执政以来,经济增速确实很好看了,但是国际上对印度GDP数字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
所以,我们最终只能认定,莫迪的所谓两步走战略,2030年超过日本,2032年成为10万亿俱乐部一员,只能是放卫星造神话,半毛钱可能都没有。
不过,我们不得不说,印度的自信心,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印度制造很差劲,但是国内民众尤其是公务员,特别支持国产,印度汽车没空调热死人都能卖出去。反观我们,很多人一提到中国制造就满脸鄙夷,到处流传着德国制造、日本制造和美国制造的各种虚假谣言和神话。
为何印度这样自信?这是因为,印度确实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具体来说,让印度人自信的原因有三:
1, 印度人并不排斥被别人统治,阿Q精神非常流行。
印度人4000多年的历史中,没有实现大一统,但是始终被外族入侵和统治。尤其是在英国统治期间,印度人在经济政治科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在的很多印度人,一提起英国,就会说当年被印度奴役了100年。这一点,和韩国地图把日本标为殖民地异曲同工。
2,印度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印度地处热带,大部分都是平原,雨水充足、热量充足,这让印度人不需要很努力,就能从土地里获得大量的粮食产出,养活更多的人口。这一切,促使印度人非常热爱自己的这片土地。而且印度历史上没有经历过惨烈的战争和大规模的社会革命,底层人民非常温顺,非常利于统治。让这些虔诚的教徒去爱国,会非常非常简单。
3,印度外部环境非常好。
印度1947年独立后,一直就成为了苏联拉拢的对象。美国也想扩大在印度洋的势力,也与印度眉来眼去。尤其是从1960年代开始,美国和苏联同时支持印度发动对外战争,对抗东亚大国、肢解巴基斯坦、吞并锡金。互相看不惯的美苏两国,居然在支持印度上保持了高度一致,也难怪印度总觉得自己是世界第三强国。更为重要的是,印度还组织了77国集团和不结盟运动,把几乎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都拉到了自己麾下当小弟,简直不要太风光。
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实,印度的自信,其实就像是地主家的傻儿子,家产足够丰厚,但家庭内部矛盾重重,一把好牌打得稀烂。到现在也许莫迪有一定能力,但想要改变印度人根深蒂固的各种问题,还不得不顺毛捋。
莫迪老仙,法力无边,赶快拯救印度吧!
如果美俄开战谁能赢?
排除鱼死网破的核战争因素,俄罗斯根本打不过美国。
这些年俄罗斯尽管表现的很刚,但依然掩饰不住其衰退落寞的一面。
战争首先打的是经济,是工业水平,这方面恰恰是如今俄罗斯的短板,而美国从来都是个战争工业畸形发展的怪胎。
叙利亚战争时俄罗斯的出兵,如果没有中国及时地给天然气打钱,俄罗斯会难得多。
美国ipad和芯片都可以丢到外面去做,唯独坦克飞机大炮轰炸机自己包圆了,军火公司个个都是顶级巨头,越打仗越肥。
这些年的治安战美国收场得都比较虎头蛇尾,但从“虎头”上看,历次战场上美军表现出的组织能力,战场科技,后勤技术和战场调度、指挥配合都体现出,美军依然是支顶级的队伍。
有些人可能看到这里会大骂美吹,但我们面对这些问题还是现实些为好。因为有些小战争需要讲政治,有些撕破脸的大仗本身就是政治,需求不一样。所以现代军队很少再提全面战争,而是将焦点关注在高烈度低范围的局部战争中。
同样的阿富汗战争,苏联惨败亡国,美国却在小布什任期内通过战争需求搞活了经济,推翻了塔利班。后来还夜袭巴基斯坦,强杀了本拉登。
美国真正的失败在于占领期的政治营建水平上,美国喜欢搞这种事却又不善于搞这种事,屡屡在全球各地吃力不讨好,与俄罗斯好战不善战如出一辙。
其实拿苏联和美国在阿富汗的失败做例子可能并不合适,因为二者在前期的军事战斗上都是压倒式的,出问题的都是长期的人民战争战略,从这点看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会发现伟人的战争哲学实在是犇。
并不需要抬高美国人,但目前世界上能打出像样战争的国家确实很少,拥有大规模长期战争的国家更是少,基本上就只能分成欧盟,美国,俄罗斯和中国。
欧盟的水分多大有目共睹,欧盟框架内的战争能力还不如北约框架牢靠。
中国因为独立自主的发展原则,尽管赢得了自我的繁荣,却在国际上缺乏真正的支持力。这些年才刚刚将全面发展进行到一个新的局面下,实力还需要时间去铸牢。
俄罗斯就太惨了点,长年国力发展都处于被遏制状态,与中国可谓是难兄难弟。但与中国这种欣欣向荣的不断发展和优化势头比起来,俄罗斯的问题明显更大。
工业技术的倒退和经济能力的有限是俄罗斯最大的问题。比如俄军装备更新的速度就是个例子,它像照妖镜一样反映出俄国艰涩的局面。T90坦克扣扣搜搜几年才新产80多辆,新式的阿玛塔坦克永远在“装备计划”中,SU35孱弱的电子技术令中方完全看不过眼。
当年我军从俄罗斯“引产”来的早期歼11,在与泰国的空军演习中被揍得有多惨相信不少人都清楚,最大的问题就出在电子水平上,侧卫们哪怕机动力再好,也无法在中距打击上夺得优势。
如果让美俄空军对战,很显然优势方不会是俄罗斯。
海军压根别提了,俄军水面舰队沦落到造护卫舰都算新鲜事儿的地步,仅有的主力航母升级过程中被砸个洞居然就此撂荒。
两次车臣战争其实已经撕下了俄罗斯的“战斗民族”假面,输也好赢也好,我们看到的都是俄罗斯混乱而贫穷的战斗方式。
指挥上那就更一言难尽了,相比美军那种四平八稳无甚亮点纯粹以势压人的指挥,俄军表现的技术含量更低。
重申一遍并不是鼓吹美军,而是美俄之间的技战术差距和战争经济能力实在相差太大了点。
俄军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核潜艇和战略导弹部队,这是俄军的精华和脊梁骨,但在不打核战争的前提下,它们的作用几近于无。
两国开战后还有个极为严重的问题摆在俄罗斯面前—跨海打击。
俄罗斯顶多打击到阿拉斯加,更远距离的兵力投送他们完全做不到,甚至投送都有问题,吃到嘴的法国“西北风”飞了,又不肯弯腰向中国订购两攻,拿什么去实际威胁美国?
甚至有理由怀疑俄军跨白令海峡的攻击能力,美军在这个地区部署了太多的军力,仅韩国和日本就有大规模的军事基地,北约西北边的基地和盟国更是成片,俄罗斯能打啥?
美国人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当强盗,主要就在于他们完成了全球的地缘布局,这边拉帮结派,那边政治经济文化钻营,一动手就是群架模式,俄罗斯根本招架不来。
所以目前俄罗斯在长期全面战争上根本打不过美国,他们顶多在叙利亚这类代理性质的局部战争中恶心美国人一回。
当然,美俄开战并不符合两国的利益,故而二者主要以局部摩擦为主,即便打常规战争并压倒其中的一方,对另一方而言也是伤筋动骨,根本划不来。
这就像一二战时期的欧洲,明明坐在世界顶峰,却因为窝里横毁了一切。
为何在二战前期德国能在短短的数年内崛起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
谢邀~
一战后期德国主动停战,避免战火烧到德国境内,德国因此保留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虽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工农业和经济损失严重,但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陆军主战场是西线战场,主要集中在法国境内,一小段在比利时境内。同时德国人的投降主要是由于前线战争失败,国内工人罢工、海员起义,资源所限,胜利无望才与英法签订停战条约的,并不是英法联军杀入德国境内,战火并没烧到德国境内,所以德国本土的工业体系和工业生产并没有被摧毁和破坏,这也是德国翻盘的物质基础。
美国贷款助力德国经济快速恢复一战结束后,德国签订了屈辱的凡尔赛条约,德国不仅损失了八分之一的领土,还要赔付巨额的战争赔款,为了避免德国东山再起,英法这两个老牌强国还对德国的军队及装备方面也加上了很多的限制,国防军被限制在10万人以内。
原本在战后,德国经济已经接近了崩溃,还要赔付巨额赔款。而一战战胜国英法两国在战争期间也向美国借了巨额的贷款,德国还不起英法,英法也就换不起美国,一环扣一环,所以美国人为了最终收回贷款,不得不主动帮助德国重振经济、恢复生产同时偿还赔款,美国人把钱借给了德国。
德国人有了外来资金注入和各种扶持后,重振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德国经济迅速恢复,重回欧洲第一工业强国。
汉斯冯赛克特保留了德军指挥体系和指挥人才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只能保留10万人的军队。面对裁军的现实,赛克特将军认识到,要将德国军人精神传承下去,战后最该保留的应该是德军指挥体系和指挥人才,只有这样,德国才会有机会东山再起,赛克特将军选择将德军进行职业化、精英化的改革,从数百万德军中挑选出10万精锐。同时德国人把他们按照军官的标准培养,这样整个部队的士兵有了一定的基础指挥能力,德国人将这10万精英培养成了二战德军的中坚力量。
此外,他还加强与苏联的军事合作,认识到了机械化部队的重要性,从此德国的军事思想领先于英法两国。
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全民教育水平高,科技水平高德国最早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使得整个德国全民受教育水平较高,拥有数不尽的科技人才,同时杰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德国的军事科学技术也领先于世界。
一战后德国不能生产马克沁重机枪,德国人便发明了“撕布机”Mg-42,这把机枪由于其超高的射速和惊人的耐用性成为了盟军士兵的噩梦
德国人的坦克是最先配备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德军可以利用无线电有效指挥和团队配合
德国人发明的火箭、即将研制成功的原子弹,都是当时德国科技领先的体现
世界经济危机下的德国选择走军国主义路线希特勒上台后,世界经济危机下的德国选择了国家凯恩斯主义,以国家的财政政策向军工发展,带动货币发行,造成国家经济高潮,依靠战争消费引导经济发展,同时希特勒还加强科学研究和高速公路网建设,以及汽车工业建设,最终德国走向了军国化。
希特勒利用国际社会的绥靖,疯狂扩张希特勒的成功,关键在于对世界各方力量的利用,成功把德国的负债,转化为了国际金融资本的负债,把德国的发展与全球金融资本的利益统一起来,同时利用这些金融资本的影响力,主导德国的绥靖,给希特勒带来了扩张的空间。
此外国际社会对德国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首先是英法两国产生了分歧,德国一战后,英国为了避免法国一家独大,暗自对德国放水。苏俄革命成功后,西方为了祸水东引,暗自扶持德国对抗苏联,苏联和共产主义崛起对世界原有格局和金融资本威胁更大,计划经济改变了资本的游戏规则,因此国际金融资本也支持德国的强大。
德国因此开展了不断地扩张,先后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勒利用民族仇恨,走向武力崛起道路一战的战败和凡尔赛条约的签订,让德国人感到十分屈辱,他们恨透了英法,一心要找英法复仇,希特勒上台后,充分利用了国民对英法的憎恨和对经济和生活失望的情绪(此时正赶上世界经济大萧条),引导他们支持自己,让德国走上武力崛起之路。
他上台后,德国就疯狂扩军备战,撕毁凡尔赛条约,英法两国刚从一战后走出不久,不愿再起战争,对德国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德国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把各种资源向军事领域倾斜,德国人穷兵黩武式的扩军备战,导致德国的军事力量急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