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碎片,废钢铁的品种有哪些?
熔炼用废钢按其外形尺寸和单件重量分为5个型号:重型废钢、中型废钢、小型废钢、统料型废钢、轻料型废钢。
以下为具体标准(废钢铁标准(GB4223-2004)),可供参考使用.
废钢铁标准
&Nbsp; 国家废钢标准为2004年发布,原1996年废钢标准也同时撤消。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新修改的《废钢铁》国家标准(GB4223-2004)经批准发布,于200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其中:
废钢的碳含量一般小于2.0%,硫含量、磷含量均不大于0.050%。
非合金废钢中残余元素应符合以下要求:镍的质量分数不大于0.30%、铬的质量分数不大于0.30%、铜的质量分数不大于0.30%。除锰、硅以外,其他残余元素含量总和(质量分数)不大于0.60%。
废钢按其用途分为熔炼用废钢和非熔炼用废钢。
熔炼用废钢
熔炼用废钢按其外形尺寸和单件重量分为5个型号:重型废钢、中型废钢、小型废钢、统料型废钢、轻料型废钢。
各类型废钢尺寸的正偏差应不大于10%。
熔炼用废钢按其化学成分分为非合金废钢、低合金废钢和合金废钢。非合金废钢、低合金废钢参照GB/T 13304的规定。
熔炼用合金废钢按化学成分及主要合金元素含量分为6个钢类46个钢组,见附录B。
非熔炼用废钢不再分类,由供需双方协议确定。
废钢铁标准(GB4223-2004)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新修改的《废钢铁》国家标准(GB4223-2004)经批准发布,于200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现将部分内容摘要如下:
4 分类
废钢铁分为废铁和废钢两大类。
4.1 废铁
4.1.1 废铁的碳含量一般大于2.0%。优质废铁的硫含量(质量分数)和磷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不大于0.07%和0.40%。普通废铁、合金废铁的硫含量(质量分数)和磷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不大于0.12%和1.00%。高炉添加料的含铁量应不小于65.0%。
4.1.2 废铁按其用途分为熔炼用废铁和非熔炼用废铁。
4.1.2.1 熔炼用废铁
4.1.2.1.1 熔炼用废铁按质量和形状分类,如表1规定。
表1 熔炼用废铁分类
品种 类别 典型举例
代码 A B C
优质废铁 101 长度≤1000mm,宽度≤500mm,高度≤300mm,单件重量≤200kg 经破碎、熔断容易成为一类形状的废铁
生铁粉(车削下来的生铁屑末混入异物的生铁)
及其冷压块 生铁机械零部件、输电工程各种
铸件、铸铁轧辊、汽车缸体、发动机壳、钢锭模等
普通废铁 102 铸铁管道、高磷铁、高硫铁、火烧铁等
合金废铁 103 合金轧辊、球墨轧辊等
高炉添加料 104 外形尺寸应≥lOmmXlOmmXlOmm,≤200mmX200mmX200mm,单件重量≤5kg 加工压块等
4.1.2.1.2 铁屑冷压块的密度不小于3000kg/m3。在运输和卸货时,散落的铁屑量不大于批量的5%,压块满足脱落性试验。
4.1.2.1.3 经供需双方协议,也可供应表1规定以外种类和尺寸的废铁。
4.1.2.2 非熔炼用废铁
非熔炼用废铁不再分类,由供需双方协议确定。
4.2 废钢
4.2.1 废钢的碳含量一般小于2.0%,硫含量、磷含量均不大于0.050%。
4.2.2 非合金废钢中残余元素应符合以下要求:镍的质量分数不大于0.30%、铬的质量分数不大于0.30%、铜的质量分数不大于0.30%。除锰、硅以外,其他残余元素含量总和(质量分数)不大于0.60%。
4.2.3 废钢按其用途分为熔炼用废钢和非熔炼用废钢。
4.2.3.1 熔炼用废钢
4.2.3.1.1 熔炼用废钢按其外形尺寸和单件重量分为5个型号,如表2规定。
表2 熔炼用废钢分类
型号 类别 代码 外形尺寸重量要求 供应形状 典型举例
重型废钢
1类 201A ≤1000mmX400mm,厚度≥40mm,
单重:40kg~1500kg,
圆柱实心体直径≥80mm。 块、条、板、型 报废的钢锭、钢坯、初轧坯、切头、
切尾、铸钢件、钢轧辊、重型机
械零件、切割结构件等。
2类 201B ≤1000mmX500mm,厚度≥25mm,
单重:20kg~1500kg,
圆柱实心体直径≥50mm。 块、条、板、型 报废的钢锭、钢坯、初轧坯、切头、
切尾、铸钢件、钢轧辊、重型机
械零件、切割结构件、车轴、
废旧工业设备等。
3类 201C ≤1500mmX800mm,厚度≥15mm,
单重:5kg~1500kg,
圆柱实心体直径≥30mm。 块、条、板、型 报废的钢锭、钢坯、初轧坯、切头、
切尾、铸钢件、钢轧辊、火车轴、
钢轨、管材、重型机械零件、切割
结构件、车轴、废旧工业设备等。
中型废钢
1类 202A ≤1000mmX500mm,厚度≥10mm,
单重:3kg~1000kg,
圆柱实心体直径≥20mm。 块、条、板、型 报废的钢坯及钢材、车船板、机械
废钢件、机械零部件、切割结构件、
火车轴、钢轨、管材、废旧工业设备等。
2类 202B ≤1500mmX700mm,厚度≥6mm,
单重:2kg~1200kg,
圆柱实心体直径≥12mm。 块、条、板、型 报废的钢坯及钢材、车船板、机械
废钢件、机械零部件、切割结构件、
火车轴、钢轨、管材、废旧工业设备等。
小型废钢
1类 203A ≤1000mmX500mm,厚度≥4mm,
单重:0.5kg~1000kg,
圆柱实心体直径≥8mm。 块、条、板、型 机械废钢件、机械零部件、车船
板、管材、废旧设备等。
2类 203B I级:密度≥1100kg/m3,
Ⅱ级:密度≥800kg/m3。 破碎料 汽车破碎料等。
统料型废钢 — 204 ≤1000mmX800mm,厚度≥2mm,
单重:≤800kg,
圆柱实心体直径≥4mm。 块、条、板、型 机械废钢件、机械零部件、车船
板、废旧设备、管材、钢带、边角余料等。
轻料型废钢
1类 205A ≤1000mmX1000mm,厚度≥2mm,
单重:≤100kg。 块、条、板、型 各种机械废钢及混合废钢、管材、
薄板、钢丝、边角余料、生产和
生活废钢等。
2类 205B ≤800mmx600mmX500mm,
I级:密度≥2500kg/m3,
Ⅱ级:密度≥1800kg/m3,
Ⅲ级:密度≥1200kg/m3。 打包件 各种机械废钢及混合废钢、薄板、边
角余料、钢丝、生产和生活废钢等。
4.2.3.1.2 各类型废钢尺寸的正偏差应不大于10%。
4.2.3.1.3 熔炼用废钢按其化学成分分为非合金废钢、低合金废钢和合金废钢。非合金废钢、低合金废钢参照GB/T 13304的规定。
4.2.3.1.4 熔炼用合金废钢按化学成分及主要合金元素含量分为6个钢类46个钢组,见附录B。
4.2.3.2 非熔炼用废钢不再分类,由供需双方协议确定。
5 技术要求
5.1 废钢铁必须分类。
5.2 废钢铁的单件外形尺寸不大于1500mm,单件重量不大于1500kg。
5.3 对于单件表面有锈蚀的废钢铁,其每面附着的铁锈厚度不大于单件厚度的10%。
5.4 废钢铁内不应混有铁合金、有害物;非合金废钢、低合金废钢不应混有合金废钢和废铁;合金废钢内不应混有非合金废钢、低合金废钢和废铁。废铁内不应混有废钢。
5.5 废钢铁表面和器件、打包件内部不应存在泥块、水泥、粘砂、油污以及珐琅等。
5.6 废钢铁中禁止混有炸弹炮弹等爆炸性武器弹药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禁止混有两端封闭的管状物、封闭器皿等物品。禁止混有橡胶和塑料制品。
5.7 废钢铁中不应有成套的机器设备及结构件(如有,则必须拆解且压碎或压扁成不可复原状)。各利,形状的容器(罐筒等)应全部从轴向割开。机械部件容器(发动机、齿轮箱等)应清除易燃晶和润滑剂的残余物。
5.8 废钢铁中禁止混有其浸出液中有害物质浓度超过GB 5085.3中鉴别标准值的有害废物。
5.9 废钢铁中禁止混有其浸出液中超过GB 5085.1中鉴别标准值即pH值不小于12.5或不大于2.0的夹杂物。
5.10 废钢铁中禁止混有多氯联苯含量超过GBl3015控制标准值的有害物。
5.11 钢铁中曾经盛装液体和半固体化学物质的容器、管道及其碎片,必须清洗干净。进口废钢铁必须向检验机构申报容器、管道及其碎片曾经盛装或输送过的化学物质的主要成分。
5.12 废钢铁中不应混有下列有害物;
----医药废物、废药品、医疗临床废物;
----农药和除草剂废物、含木材防腐剂废物;
----废乳化剂、有机溶剂废物;
----精(蒸)馏残渣、焚烧处置残渣;
----感光材料废物;
----铍、六价铬、砷、硒、镉、锑、碲、汞、铊、铅及其化合物的废物,含氟、氰、酚化合物的废物;
----石棉废物;
----厨房废物、卫生间废物等。
5.13 废钢铁中禁止夹杂放射性废物。
废钢铁的放射性污染按以下要求控制:
----废钢铁的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率不能高于0.46μSv/h;
----废钢铁的。表面放射性污染水平检测值,不能超过0.04 Bq/cm2;β表面放射性污染水平检测值,不能超过0.4 Bq/cm2;
----废钢铁中放射性核素比活度禁止超过GBl6487.6的规定。
5.14 废钢铁各检验批中非金属夹杂物(不含非金属有害废物)的总重量,不应超过该检验批重量的千分之五。
5.15 废旧武器由供方作技术性的安全检查后按有关规定处理。
5.16 非熔炼用废钢铁使用后,其制品的性能指标满足有关标准的规定,且不应对公众人身安全、财产、环保等造成隐患或危害。
6 检验项目与检验方法
6.1 检验项目
6.1.1 单件的外形尺寸、重量和厚度的
黎巴嫩港口2700吨硝酸铵爆炸?
淘金客说,达不到核弹的标准,如果2700吨硝酸铵全部爆炸,仅仅两者的热值来估算,2700吨硝酸铵大约相当于420吨TNT,离原子弹还远。现场也没人用“费米纸条”。不过,这威力也已经超过了除了原子弹之外的所有常规武器了。
直接比能量硝酸铵的热值大约是0.62KJ(千焦),每克TNT大约是4KJ。因此直接转换过来,2700吨硝酸铵即使全部爆炸,相当于420吨TNT,不可能超过这个数。而广岛原子弹当量超过了1万吨TNT,即使小型战术核武器,当量也都超过千吨TNT了。因此,贝鲁特这次爆炸离核弹标准还远。比如下图就是几个美国空军的官员,为了向民众“证明”1500吨TNT当量的空对空火箭弹的威力,站在高空爆炸点的正下方!
估算爆炸当量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是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沙漠上试爆的。1945年7月16日上午,原子弹爆炸后,著名的意大利科学家费米撕下笔记本里的一页纸扯成碎片,冲出掩体把碎纸举过头顶后松手,纸片飘出了约2.5米。根据纸片飘飞的距离费米心算后说:这颗原子弹大约相当于1万吨TNT当量,结果是准确的。不过,费米并没有直接参与“曼哈顿工程”,据说来看试爆之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否则不会计算得这么快。
除了原子弹之外不过,贝鲁特这次爆炸也真是很悲惨,爆炸的威力仅次于原子弹,超过了常规武器库中的任何一种武器威力。目前最重的炸弹是GBU-57,重达13.6吨,但是实际炸药没有这么多,这种炸弹是钻地弹,厚实的外壳占去了绝大部分重量,实际装药只有2.3吨,仅爆炸威力而言还不如一些大威力的云爆弹。
贝鲁特的2700吨硝酸铵全是能量提供者,威力和杀伤范围要比巨型钻地弹更大。中东地区一直很不太平,但愿逝者安息!
苏联的防弹胸甲能够挡住子弹?
现代防弹衣的雏形就是古代的甲胄,古代甲胄以阻挡刀枪剑戟等物理攻击为主,所以造出了形状各异的凯甲,毕竟以钢、铁材质为主,虽然美观但有个问题就是重。进入一战后,各国陆续出现了原始的现代防弹衣,二战期间就出现了接近现代版防弹衣,不过使用范围都不大。
古代凯甲
一战期间的笨重防弹衣,其实和古代的板甲差不多。
进入二战研制的国家也多了,在用料和设计上比较符合人体要求,其中以美国装备防弹衣设计更合理。苏联版本整体看起来和一战的相差不大,要说是板甲、胸甲也差不多。M1破片背心和M3头盔,这种科幻感很强吧。
而主角苏联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防弹护具的研究,按顺序有以下几种原型:SN-38、SN-39、SN-40、SN-40A、SN-42和SN-46。而真正装备入役并投入战场使用的则是SN-42型防弹衣。
左边为SN-42,右边为SN-38
N-42属于钢制型防弹衣,由两块轧制钢板组合,可以防护胸口和腹部位。防弹衣厚度2毫米,重达3.5千克,可以抵御MP-40冲锋枪100距离9毫米子弹,或者弹开7.92毫米毛瑟步枪弹。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野战步兵来说,SN-42防弹衣重量太大,不利于机动作战,虽然有装备入役,但是数量并不多。深海迷航海蛾号碎片哪里找?
深海迷航的碎片分布在岩石海滩、钢铁海滩、南方古遗迹、西方古遗迹、陨石坑以及克劳德村。
岩石海滩位于北部,有三个碎片,分别位于左上角的小山上,中间的大树上以及右下角的小山上。
钢铁海滩位于东部,有一个碎片在大树旁边的小山上。
南方古遗迹位于中央,有一个碎片在大树旁边的小山上。
西方古遗迹位于西部,有三个碎片分布在外围三座小坡底部。
陨石坑位于南部,有一个碎片在左侧的水平平台上。
克劳德村位于北部,有一个碎片在正中心的水平平台上。
日军刺刀术远超苏联?
日军刺刀术远超苏联,可是为什么日本兵不和苏联兵拼刺刀呢?说的是什么话,你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明知故问?以苏维埃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它还要犯得着让它的士兵,放着满匣的子弹不打,却是要端着刺刀去和日本兵白刃相见而浪费时间吗?在张高峰战斗时,手里头只有掷弹筒的日本军队,不是被装备了打击精确度高、打击威力大的火炮部队的苏联军队,揍了个满地找牙吗?在当时的那种条件下,冥顽不化的蝗军肯定也是想在它们的三八大盖步枪上装上刺刀,和装备比它们好了很多倍的苏联士兵,来一次痛痛快快的刺刀大Pk。但问题是,人家苏联红军不缺乏子弹呀,他们哪里会有这个闲心,去和你这些冥顽不化的蝗军士兵,搞什么刺刀大pk呢。人家苏联红军士兵,只需要把他们手中的轻重机枪和卡宾枪、冲锋枪,对着蝗军们“突突突、哒哒哒”就行了。[呲牙][呲牙][呲牙]
(张高峰战斗图片资料)
虽说是在张高峰(现在叫张鼓峰)被苏联揍了个鼻青脸肿,可是日本蝗军中的北进派,还是不服气不甘心啊。于是,在张高峰战斗结束后不到一年,日本蝗军又在今天的中国与外蒙古🇲🇳孽子交界的诺蒙坎(现在叫诺门罕)地带,向外蒙古和苏联军队发起了挑衅。这一次和张高峰的那一次不同,这一次的蝗军向蒙苏挑衅,日本方面可是下了血本的。蝗军中最精锐的关东军被送上那是自不必说了,而当时日本陆军中最先进的那支机械化部队,也被派上诺蒙坎前线,和苏联的机械化一较高低。可是,和张高峰战斗一样,诺蒙坎战役的结果,就是日本蝗军再次被苏联红军打了个满地找牙。并且比张高峰战斗还要惨的是,蝗军很多的士兵的血肉之躯,都跑去苏联坦克的履带的下面,品味它们的血肉之躯与冰冷的钢铁履带,血肉交融的快乐滋味去了。[呲牙][呲牙][呲牙]而日本法西斯那支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全部都送进去给苏联的机械化部队和空军部队,塞牙缝去了。诺蒙坎战役和张高峰战斗相同的地方是,弹药充足的苏联红军,根本就不给予日本蝗军和他们进行刺刀大PK的机会,也不屑于与日本蝗军进行刺刀大Pk。
(诺蒙坎战斗图片资料)
所以啊,不是日本🇯🇵蝗军不想和苏联红军进行刺刀大PK,而是苏联红军,根本是不会给予日本🇯🇵蝗军,和他们进行刺刀大PK的机会。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图片创作者及始发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