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饥荒该怎么过,缺氧和饥荒哪个好玩?
缺氧更好玩一些。
缺氧更耐玩一点,个人觉得也更有趣。 两个我都非常喜欢,都玩了很长时间,两者都比较肝,当然饥荒也好玩。 相比于饥荒的2.5D模式,缺氧直接开启平面模式,一格一格地是基地规划整齐的基础。
你是怎么定义的?
1,逢人就叫“老板”,不管认不认识都一样。
2,工资10000块钱,对外人说5000,跟老婆说7000,留3000给自己当零花钱。
3,越漂亮的女人,越懂得坐在异性领导对面。
4,送礼会用“刚好回家”为由,这样就只是送土特产,对方容易接收,自己也不花钱。
5,时不时往亲戚群里发个小红包,总有亲戚会出来聊天,有助于感情培养,以后就会用得到。
6,吃饭不会第一个到,但会最后一个人,那样显得会做人。
7,买衣服都是网上和实体店对比一下,哪个便宜买哪个,不会单单认为网上便宜,其实有时候也会买贵。
8,从不删除别人,就怕有需要就要重新加人,那样会尴尬而显得不会做人,其实放着对自己没有任何坏处。
9,走到哪里第一件事情就是记住别人的名字,这样只会让对方心生好感,自然而然的就很快融入集体。
10,跟别人吃饭时,只要没人请客的话,那就提倡AA制,大家都不吃亏,对方也会心生好感与会做人,反正自己都不吃亏。
11,领导说话时总是表现出很认真的样子,但是事后会怀疑真假,就怕无形中吃了亏。
12,男人想要出去喝酒时,就会跟妻子说是别人请客,这样子说不定还叫你晚点回来。
13,开心或悲伤时就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就怕会乱说话或许下承诺,事后就会很后悔。
14,去别人家时,只会在客厅里,不会乱跑,就怕看不到不该看的东西,很没礼貌。
15,逢年过节时,那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人都给他家小孩包红包,对方也忍不住心生好感,自然也就拉自己一把,在这次花小钱做大事的行为。
16,喝酒时总是管住自己嘴巴,而且还会反倒去套别人的话,这才是“心机”。
17,从来不说自己的糗事或身体哪里不舒服,这样子会变得越传越严重,反而影响自己的生活工作。
18,升职加薪时会花点小钱请同事吃饭,这样子就不会被为难和不配合,从而更好站住脚。
19,买东西只找熟人买,哪怕知道会买贵也是一样,其实这并不是东西,买的是人情,毕竟现在人情难还,早晚用得到。
20,不想别人借钱的话,那就说老婆管钱,说不定有人还反借钱给你。
21,不抽烟,但身上会带一包好烟,逢人递根烟总是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别人至少会心生好感和配合。
22,去医院时,总是穿得很普通,而且还是越来越普通,这样子医生也就不会多开药或买贵。
23,去菜市场上总是穿得邋里邋遢,这样子好好讲价,而且也不会被人坑。
24,借钱看人借,实在无法拒绝别人就只借100块钱,哪怕不还也不吃亏,就当是100块钱看清一个人一人,避免以后更多的亏。
25,不想喝酒的话,那就说医生交代,自然而然就没有人劝酒,也不觉得不会做人。
26,工资有多少不会对妻子说,但每个月都会上交钱给她,这样子会保持神秘感,自己也可以有独立经济。
27,夫妻吵架时总是第一时间闭上嘴,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想吵也吵不起来了。
28,别人请客或收了红包都会第一时间还回去,互无相欠才能让关系继续下去。
29,坐已婚人士的车子从来不坐副驾驶座,那是别人伴侣的专属位置,坐了就会出事。
30,公司黑色车子从不开,毕竟黑色车都不便宜,就怕是豪车,撞了就赔不起。
31,不在背后说人家坏话,但会在人家背后说坏话,这可比当面夸有效果了。
32,在职场上从来不教技术上的问题,就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那样就会失去价值与失业。
33,去外地时,总是会学当地的语言,这样子就能假装成本地人,有时候也不会吃亏。
34,在家从不喝酒,在外多少喝点酒,这样子才有人脉,要不然总会失去一些机会。
35,不做老好人,该怼的时候就会怼,这样子人家才知道你有脾气,自然而然也就会客客气气,不会被当成老好人。
36,公司的聚餐总是会去,要不然很容易被人家放大缺点,那样是自己吃亏。
37,口袋没有一分钱,但也会装作有钱人的样子,这样子才能合作和机会。
38,在外懂得包装自己,这也是不少成功人士所用的套路,毕竟有些人看外表,再来选择拒绝或来往。
39,不会得罪公司的保洁阿姨,就怕她们是哪个领导的亲戚,那样反而会吃亏。
40,做时会越来越低调,只有低调的人才不会再打压和妒忌,这样才能更好成长起来。
41,从来不提起别人的生日,哪怕知道也是一样,毕竟这年代有些人不喜欢过生日,总是要花不少钱。
42,不和女孩子聊身高或体重,这是不少女人所不喜欢的事,真的是吃力不讨好。
43,买菜时总是带一个自带称的袋子,这样子就不会缺斤少两,而且自己也不吃亏。
44,别人唱歌再难听总是会说好听,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不可能唱歌好听的。
45,去到不认识的地方时,让别人指路就会多问几个,就怕有些人不怀好意乱指路,反而让多跑又吃亏。
46,出差时总是会带点小礼物给老婆,这样子突如其来的小惊喜,反而会让感情越来越好,少了一些质问和怀疑。
47,婆媳吵架时,男人总是会先为妻子出头,这样子有助于家庭和夫妻感情,适合在哄哄亲妈就好了。
48,每个月会请领导吃一次饭,但不请同事。
49,找别人借车,每次都会洗好车,在加满油再还回去。
50,随礼时,别人随1000,自己就多加500。
饥荒如何通关?
进入饥荒游戏后你会出现在“世界一”而开始自己的生存之路(称为生存模式),在不断探索和发现中你会寻找到通往另外世界的大门。一共有两种传送门。
第一种,寻找到恶魔传送门(被一个环形树丛包围的传送门,周围还会有恶魔之花),这个传送门会开启冒险模式把你送到另一个条件严苛的环境,克服该环境集齐传送装置(下面会提到)就可进入下一关冒险模式的生存挑战,冒险模式一共5关,在冒险模式中死亡会重新回到生存模式进入恶魔传送门的时刻,不会丢失存档。通关冒险模式是开启目前版本后两个角色的唯一途径。
第二种,集齐传送器的各个恶魔零件(外形分别是一个机器人头部,一个小木箱子,一个金属直杆,一个金属环,共4个)开启传送门,这个传送门的使用会摧毁当前世界,但是可以让你携带当前身上和背包里的所有物品(狗棒会被摧毁,所以狗箱里的东西不能带)进入下一个世界并可以重新选择角色,该世界称为“世界二”。使用这个传送门相当于刷新地图,对于角色小机器人来说转换世界是能让他吃满15个齿轮达到属性最大值的有效途径。
饥荒人们为什么不捕鱼?
(汉代捕鱼石画)
请恕冒昧,这个提问,多少有些与“何不食肉糜”异曲同工了。
第一,如遇真正的“饥荒”,水里鱼的密度,远远比不过陆上人的密度,况且人们食量又那么大,有多少鱼可供人吃?
第二,可以有鱼的江河湖泊,先别说海,古往今来生活在海边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尤其是北方和内陆水系不多,想吃鱼也没处去捕。
不要小看了古人的智慧,若可以吃鱼,那时的人们早就会想到了。
咱们来简单聊聊中国古人和鱼的历史吧。
远古就不必多说了,中国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出土遗存,证明了那个时候的先民,已经在吃鱼了。
甲骨文中,有“鱼”字,也有“渔”字,为“鱼”在“网”中之象形。
后人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文字源头来说,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
《说文》,许慎作于东汉,专收秦之前的小篆及古体字。四百五十部之一的“鱼部”,收字一百0五个。从“鱼”到“鱼子”,如“䲊(duo)”和“鲕(er)”;再到数十鱼之种类,其中淡水鱼为主但也有十余种海鱼,“鰂(zei)”,即现在所说“乌贼”,“䲔(jing)”,就是“鲸”,还有海贝,如“魧(hang)”,大概属于“砗磲”一类。
先秦,捕鲸的可能性不大。但也足见当时的人们对水域和鱼类的了解认知。
(故宫藏捕鱼瓷画)
《说文》“鱼部”字里,已包含不少鱼的吃法。如“鮨(qi)”,是鱼酱;“鮺(zha)”,是大咸鱼;“䰼(qin)”,是小咸鱼,等等,有些吃法,已经打字打不出来了。
《说文》中,有“网”字。许慎说:“庖牺氏所结绳以田以渔也。”
这是说,从伏羲开始,就结绳为网,用于狩猎捕鱼了。
“网部”,收入了三十四个字,都与“网”有关。如“罪”,为捕鱼竹网,后来,秦始皇说原来的“辠”与“皇”字太像,废掉了“辠”改为用“罪”,才有了延续至今之义。“罩”,本义是捕鱼器;“罾(zeng)”,专指渔网,“罽(ji)”“罟(gu)”“罶(liu)”“罜(zhu)”等亦是。“罧(shen)”,是积柴水中以聚鱼,以便网之;“罠(min)”,是“所以钓也”。
可见,先秦时人们捕鱼钓鱼等等不仅普遍亦很专业。
《史记.齐太公世家》云“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钓奸周西伯”。这是说姜太公以钓鱼引诱周文王对其关注。因此才有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说。
不过,古代,食鱼者本就为庶人黎民。
《诗.小雅.无羊》云:“牧人乃梦:众维鱼矣”。《郑笺》:“鱼者,庶人之所以养也。今人众相与捕鱼,则是岁熟相供养之祥。”鱼是庶人的给养、供养无疑。
《公羊传.宣公六年》载,晋灵公使勇士杀赵盾,勇士窥见赵盾食鱼飧(sun),大约就是咸鱼泡饭,这令勇士很感慨,曰:“嘻!子诚仁人也。为晋国重卿,而食鱼飧,是子之俭也。”于是刎颈而死。
这可佐证郑玄上说不错。
秦汉,王公贵族仍极少吃鱼,史书几乎见不到相关记载。
魏晋南北朝仍如是。《齐书.五陵王晔传》说王晔俭朴,以鱼干下饭。《梁书.何远传》说他每食干鱼数片。还有孔休源、庾杲之等亦是以咸鱼为菜,均被世人认为节俭。
隋唐,各界生活已大见改善。此时关于吃鱼,主要是北方人远不如南方能接受。唐宪宗时,南方官吏岁贡海味,“上皆不用”。不少官员不停进贡,还由此丢了官职,元稹就参免了好几个。
宋代,尤其是南宋,宫廷膳谱里也多了不少精致鱼菜海味,亦有“鱼羹宋五嫂”等名店,各种鱼肴海鲜当从此时昌盛。
(民国灾年照片)
但就历代百姓来说,遇大灾之年,常是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吃树皮草根,食观音土之记载不绝于书。不说北方少水之地,即便南域,靠吃鱼而度过饥荒,也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
以现在的条件,往往是很难揣测艰难岁月中的百姓生活,特别是遇到饥荒,究竟何等困苦。
珍惜吧。
你看过重口味的动漫是什么?
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动画。
《大世界》的出现,
是以一种与大圣大鱼大护法三者,
都迥然不同的姿态。
它成为了国内院线动画电影中,
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动画。
01 一群人的大世界《大世界》太独特了。
它是那种单凭海报和预告片就能让我产生高度好奇的电影。
打眼一看,就知道有门道。
一个个手绘出的人物形象,有种蕴藏在线条和色彩中的烟火气。
从《大世界》清奇诡异的画风里,我看到了现实感。
影片中的商店,就像是你刚刚买过烟的那家;影片中的网吧,也像是你曾经逃课跑去上通宵的所在。
在朴素而冷峻的画面里,涌动着的是导演对于现实生活的感触与理解。
《大世界》是导演刘健的第二部动画长片。
在处女作《刺痛我》中,他就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个人创作风格。
这种风格不只是肉眼可见的“生猛”或者说“暗黑”,更是导演对这个时代独有的解读方式。
他没有俯瞰他所要描绘的世界,而是将自己融了进去。
于是,不管是看《刺痛我》还是看《大世界》,我们都能感受到导演想要灌注在影片中的情绪。
这种情绪不是怜悯,也不是愤怒。
而是共情。
故事里的人物喜悦,创作者的内心也喜悦;故事里的人物焦虑,创作者的内心也焦虑。
因此我们在《大世界》里看到了一个个鲜活而有趣的角色,他们的面孔各自不同,相同的是那份真实感。
《大世界》的故事其实很有套路,老影迷一看肯定会觉得似曾相识。
一群小人物为了金钱费尽心机,最终在一系列巧合的推动下,故事走向了谁也没有想到的结局。
正如电影海报上标语所描述的一般:我们都想改变命运,我们终被命运改变。影片真实地展现出在“大世界”下,一群“小人物”的生存百态。其表现力度不亚于真人片,甚至更加残酷和冰冷。
这样的故事类型不比青春爱情新鲜到哪里去,但导演还是拍出了一些新奇感。
这体现在三个字:
本土化。
同样的故事模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给人以不一样的观感。
《大世界》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这种方言普通话味道的台词和配音上最为明显。
影片中有多处颇值得玩味的台词,比如对于自由的分析(三种自由)、对于信仰的调侃(佛祖和上帝谁更厉害)等等,都带着中国现代社会的市井气。
这种市井气,是本片最迷人的地方。
《大世界》的“大”,是包罗万象的大。
众生相,是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
在《大世界》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小人物的命运。
小张为什么要抢钱?
为了给女友整容,为了让母亲抱孙子——
我女朋友整容,整失败了我要带她去韩国重新整容我们就要结婚了我妈一心等我结婚抱孙子,我不能对不起我妈我妈为了我吃了太多苦了,我不能不结婚抢钱,是为了爱情和孝道。
黄眼,从小热爱发明创造。
却因家境贫寒,初中就毕了业。
从小张手里把钱抢来后,黄眼对二姐说——
人啊,没有梦想是多么可悲啊今天老天有眼,送来这么一大包启动资金我要好好计划计划下半辈子喽抢钱,是为了创业与梦想。
刘叔派出猪肉贩兼杀手瘦皮,寻找一百万的下落。
于是,瘦皮来到小张住的铁道宾馆301,大开杀戒。
后来,从刘叔口中,我们得知到——
瘦皮是个清高孤傲的人,每年花几十万供自己女儿在美国留学。抢钱、杀人,是为了女儿未来能改变命运。
几经转折,两个桌球混混,吴力度和古洝洝,又得知到一百万的消息。
他们拿着刀,来到宾馆,走进电梯。
古洝洝对吴力度说——
我们拿了钱就去香格里拉,好不好?听说那里空气特别好!四季如春,还可以种菜养猪抢钱,是为了理想中的诗和远方。
每个人都怀揣崇高的目的,却同时干着下作的勾当。
每个人都急于改变命运,最后却统统一败涂地。
100万元的现金,让一个个边缘人物真正走到了边缘,而命运又不断地和他们开着玩笑。
这就和电影外在的视觉风格契合了。
在真实中充满了荒诞。
小人物,大世界;小生活,大时代。
在影片中,没有一个角色有主角光环。
瘦皮、小张、黄眼等人物,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主角其实是众人争夺的一百万元人民币。
一百万元人民币,催生出了理想,也照出了现实。
这样的故事是有力度的。
这种力度在影片中插入的那段“我要去香格里拉”的MV中体现得最为突出,在诡异的歌声中,一整杀马特风的MV出现。
初看这段《我爱香格里拉》时,我只想笑。
我以为它与《阿凡达和屌丝男》《大王叫我来巡山》属于相同类型,只是提供一种低级的逗乐子。
直到看完全片,我心中略感不对,回家又看一遍后,才渐渐明白它的深意。
这个MV,是吴力度和古洝洝在电梯里,幻想自己即将得到一百万,之后将要过上的生活片段。
演唱者一本正经,歌词如此写道——
我要去香格里拉 冲上那雪山佛塔 让冰川的融水把我灌醉吧穿越苍穹去追逐那璀璨的星月
歌词看似宏大,其实本质空洞。
这样的歌词,很像一些喊麦青年,脑海被现实局限,没什么辞藻和想象力,构思不出“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般抽象的绝句。
因此,就算他们手握名利,充其量也只能幻想自己成为龙傲天——
败帝王 我斗苍天 我夺得皇位以成仙 豪情万丈天地间续写另类我帝王篇——《一人饮酒醉》假设吴和古拿到一百万,来到香格里拉后,他们会过上怎样的生活?
没有面朝大海,没有春暖花开。
他们将继续卖苦力奋斗,赶羊、开拖拉机,结婚并生出下一代养兔的农民。
一百万,只能让他们本就平庸的人生,变得更加平庸而已。
用当今流行的话说:《大世界》里的人物,根本问题不在于钱,而在于极端贫穷落后的思维。
更准确地说,他们是被拜金主义严重蒙蔽了想象力。
所有人都想改变命运,所有人都认为改变命运的方式,唯有一夜暴富。
酒桌上,一段揭露我们大环境,值得深思的对话——
老赵:你的新工作怎么样啊?李二:当保安其它还好,就是不自由老赵:自由?你晓得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吗?李二:自由不就是没人管, 想干嘛就干嘛呗老赵:我来跟你讲讲啊,什么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分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菜市场自由你早上去菜市场买菜,不用考虑价钱也不用考虑当季不当季,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第二个境界,超市自由你到超市买东西,同样的,不用考虑价钱管它打不打折,只管喜欢不喜欢推着小车随便拿第三个境界:网购自由朋友,你老婆喜欢在网上淘货吧?购物车里还是成天塞满满的啊?她肯定期待哪天把购物车里的东西全买光啊什么代购、海外购、全球购尽情买这就叫网购自由!有钱即是自由,有钱即是一切。
这样的价值观,你信多少?
问问自己的内心,就能看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弊病。
《大世界》所描画的世界,正是大多数人所处的现实世界。
这个世界,它不完美。
以精神角度来看,它甚至堪称一片荒原。
破败、迷乱、物欲横流。
太多人将欲望伪装成梦想,将野兽本能误当成内心的呼唤。
但,这并不是《大世界》的全貌。
我认为,除了「钱」以外,本片其实还有另一个主角——刘健
02 一个人的动画
刘健老师
在片尾字幕中,导演刘健老师填充了不下十个栏目,尽管有几个身份是与合作者共同担任的,但导演,台本,原画,人物设定和背景设定这些决定性的工作却是一人完成的,而且,他甚至出现在了描线的列表中!网络上有估计刘健老师完成95%的工作的说法,虽无法精确量化,却几乎可以说,《大世界》是一个人的动画。
刘健,1969年出生于中国江苏。199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随后从事当代艺术工作。2007年,刘创立乐无边动画工作室,第一部动画电影《刺痛我》获奖无数,包括义大利城堡动画电影节Fabrizio Bellocchio 社会奖、韩国首尔数码电影节绿变色龙奖及亚美尼亚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动画长片奖;此片更被提名亚太电影奖最佳动画片,并且入围有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长片竞赛单元。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教师。
怎么萌生的想法?
刘健老师是2007年决定做电影的,之前都是做当代艺术,为什么做电影呢?这是经常被问的,但是对他个人来说可能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因为电影它就是一个艺术创作,在07年的时候,他就觉得其他一些艺术形式,比如说绘画、摄影、装置或者其他的,已经不足够充分表达他想表达的主题,所以当时想电影可能是最合适的,因为电影是综合的艺术。
但毕竟对电影不懂,从来没有接触过,只是之前一点点接触过,给一个电影做过一些动画,然后因为我是画画出身,就干脆做动画好了,就把一部电影画出来。
其实刘健老师比较喜欢中国城市的电影,比如郊区那些生活的状态,他觉得郊区比较有意思,可以看到城市也可以看到农村,是比较中间的地带,人群也是比较多元的、比较生动的,所以他会经常在郊区走动或者有意无意去看一看,《刺痛我》和《大世界》就是背景设在小城镇中。
为什么选择一个人做一部动画电影?
刘健老师总结为无知者无畏,因为不懂动画电影本身的复杂程度或者说它到底有多难,只是他希望做一部自己的电影就这样做了,画了一张、画了两张,画五张,慢慢积累下来的。
《刺痛我》是差不多制作了三年的时间,《刺痛我》是更加纯粹的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从剧本到后面的声音,编辑一切。它是一个一边制作一边学习的过程,做了以后会发现电影本身还是有它一些专业的要求,包括动画本身也是,然后做着做着刘健老师越来越喜欢动画这个艺术形式,因为发现它有更多的可能性,动画本身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他觉得它是一个有魔力的艺术形式。
刚开始刘健导演曾尝试用一个小团队来创作,但他很快发现,这依然实现不了他想要的对创作的控制,他“希望每一缕线条都是我的风格”,他接受不了瑕疵,也无法让创作搭档完全理解自己想要的风格,同时也不忍心对别人太苛求。于是,他只能走上最孤独的创作之路——能自己干的,哪怕再难,哪怕再慢,都自己干。
如果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的答案总是很简单: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是的,如果足够热爱生命,就知道有限的生命应该全部用于做自己真正热爱、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但即使明白这个道理,能做到的人也太少。因为这不仅是“个人主义”,在当下,这更是一种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
作为他的信念,“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也必然会渗透在他的作品里。
所以,在他用独特笔触描绘的颓败、残酷、黑色、疏离之后,其实是伤感和浪漫,是真正的美,是他藏起来的对现实沉静而温柔的目光。能看到这层的观众很少,但还是有。
所以,在《大世界》中,他引用了托尔斯泰的一句话,用在了开头,但也是这部黑色喜剧真正的“结局”:
春天依然是春天。
刘健的绘图板,他用它做完了两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