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供求,水果批发回来零售利润怎么算?
1. 计算成本:批发成本+运输成本+其他成本(如包装、人工等)=总成本。
2. 计算零售价:总成本×(1+毛利率)=零售价。
3. 计算利润:零售价-总成本=利润。
5元,运输费用为每斤1元,其他成本为每斤0.5元,毛利率为20%。则每斤水果的总成本为5+1+0.5=6.5元,零售价为6.5×1.2=7.8元,每斤水果的利润为7.8-6.5=1.3元。
6.5元,零售价为6.5×1.2=7.8元,每斤水果的利润为7.8-6.5=1.3元。
7.8元,每斤水果的利润为7.8-6.5=1.3元。
8元,每斤水果的利润为7.8-6.5=1.3元。
卖水果的利润怎么样?
1 利润有高有低,具体视地区、水果品种、销售方式等因素而定。2 摆地摊卖水果的利润主要受到采购成本、运输成本、人工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在城市中心区域,水果采购成本较高,运输成本也较高,因此利润相对较低;而在郊区或乡村,水果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较低,利润相对较高。3 另外,销售方式也会对利润产生影响。如果采用线上销售,利润相对较高,但需要考虑到网站平台的服务费用;如果采用线下销售,利润相对较低,但可以通过摆摊位置的选择和促销活动等手段提高销售量和利润。综上所述,摆地摊卖水果的利润是有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决策。
网上经常有水果滞销的消息?
在我国,农产品滞销似乎成了一种年年可见的大概率现象,但是平常我们看新闻却很少看见国外发生农产品滞销问题。虽然各国有各国的农业现情,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也可以从国外解决农产品销售的方法中学习借鉴,总结出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销售方式,既能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难、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也能推进我们国家农业健康良性的发展。
下面我们先一起看几个国外例子,然后从中借鉴学习一些好的方法。
例子一、美国——利用合作社破解农产品销售19世纪初时,美国加州曾发生过十分严重的橙子滞销问题,但他们成立合作社并发挥了出十分强大的作用,最后使问题很好的化解。美国合作社是怎么做到呢?
首先加利福尼亚州成立了Sunkist 农业合作社,在全果大范围的投入橙子广告的同时,全力打造Sunkist 这个品牌(sun-kissed是“被阳光亲吻过的”的意思),然后当年加州橙子销售额就提高了50%多。尝到甜头的果农纷纷加入到 Sunkist合作社,全国水果商们也都争购Sunkist橙子。Sunkist合作社随后逐步自己的品牌扩大到橙汁加工销售领域,果汁加工直接消耗掉他们20%的橙子。1930年时,他们便把Sunkist品牌橙汁销售量做到了全国饮料品类的第二名。
从这个案例上来说,美国农业合作社是集生产、营销和加工为一体的深度合作社,通过抱团做品牌,再整合产品加工销售,逐步占领市场。有这样强大的合作社做后盾,橙子畅销都来不及,怎么还会发生滞销问题呢?
案例二:日本——多渠道解决农产品销售1、农产品直销:以产销联合体模式——把农产品从果农直接卖给消费者,去掉中间的经销商环节,农产品无仓储和运输成本。
2、农产品宅配:与专门的运输公司合作,直接把农产品从果农卖到消费者。
3、农产品配送:农协作为运作主体,利用平台承接订单,然后统一配送打开销路。
4、集配模式:农协在全国建立生鲜“集配中心”进行销售,砍掉物流成本和中间商环节。
5、连锁超市模式:日本农产品的商品率高达95%以上,农场直接与超市、大卖场等进行订单销售,用高质量的农产品打造品牌,增强牌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五大销售渠道,直接解决了日本所有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没有滞销的发生。
案例三:瑞典——建立农产品经营合作社瑞典农民产品销售合作社,是瑞典境内规模最大合作组织,当地人称之为“农家人”合作社。瑞典全国有5万多农民加入了该社,合作社会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技术和质量监测等多方面的服务,并建立有专门农产品收购和销售的网络。这个合作社年营业额高达31亿欧元,也是欧洲最大的农民合作社,解决瑞典境内的农产品销售丝毫不在话下。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我们可以学到哪些有用的东西呢?
一、农户抱团发展所有农产品滞销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销售渠道。我国的农业经营是散碎化的个体家庭经营,广大农民跟风盲目种植屡见不鲜,要想破解农产品滞销困境,就首先要解决这一问题,而抱团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建立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都是比较好的捷径。
二、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对于我国来说,农产品销售渠道向来都是单一的、被动的,这样销售方式抗风险性差,经常会遇到农产品无人问津的现象。
现在互联网、信息化十分发达,农民朋友也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在农业中获利。比如利用品台做电商农产品销售,不仅能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而且还能减少中间环节,使农产品直接与消费者对接,卖出更高的价格。或者与超市、商场、社区店合作,进行农产品订单配送,也能很好的打开市场销路。
三、农产品深加工当下,我国初级农产品市场供需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市场中的农产品基本都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所以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初级农产品摇身一变成为工业品,基本就远离了了农产品的滞销问题。比如,红薯不值钱,收获后不好卖,可以做粉条、薯片、红薯淀粉等。
四、打造农业品牌或农产品品牌现在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再为吃饱而犯愁,转而为关注吃的更好好、吃的更安全。但广大农产品在种植生产过程中普遍会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这让消费者在购买时因为十分担心自身的健康,而不愿购买。农户可以采用更加生态、安全的方法,种植绿色有机类食品,并以安全健康为突破口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这样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消费者愿意购买,市场销路才能打开。
下半年水果市场是否还会持续走高?
水果的价格应该顶到了天花板,从去年的苹果减产到收购行情的高开高走,打破了行情的记录,产地果农增加了收入,果商果贩多多少少都挣到了钱,是经营水果以来最安全最有利润保障的一年。从目前的水果市场看,水果整体的价格还是高于往年同期,与产量有关系,与消费群体的消费水平更有关系,鲜果类如此,库存的苹果更是在库存量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手中压货的客商把价格扳得越来越"牛气"。
早熟苹果系列已经上市了,虽然价格上对库存苹果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抵触,但在消费终端并没有多大影响,不论从品相还是口感上,库存苹果的优势还是存在的。
上半年的行情告一段落,已创历史最高的价格记录,虽然大多数声音在"叫停",但是市场行情总是在产销之间昭示供求的平衡关系,下半年的水果行情虽然因产量多而价格会下滑,但受上半年一路涨高的影响,一定会高于往年同期,只不过在质量的要求上会更加趋于规范。
2019年有些地区水果怎么那么贵?
今年的水果会涨价这么多主要还是和天气原因有关,因为上半年雨水多,果农收成不好,自然就贵了,除了这个原因外,还有不少应季的水果就会比较贵,当然便宜的水果还是存在的。
第一,水果价格贵与气候有很大关系。在农村,水果种植的大小年,无论种植户种植技术有多高,气候原因控制影响,使种植户毫无办法,无力回天。因此,由大小年的的存在,每年的水果产量有高有低,年与年是不相同的。当大年到来时,产量高,往往容易造成水果产品滞销,当小年到来时,产量低,货源紧张,价格自然就会上涨。今年当季有些水果产量低,遇上了小年,市场价格非常高。这就是某些水果价格高的主要原因。
第二,不是当季水果,市场价格较贵。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苹果、梨子、柑橘、大枣等等水果,都不是当季水果。货源有两种形式,①是通过高科技手段,把去年的水果贮存到目前上市。在贮存过程中,会消耗人力物力和能源,提高了水果原来的成本,造成高价格水果。②是在热带地区种植出产的水果,进口过来的,通过一路的各种费用和关口税等等,长途跋涉而来,自然价格不菲,是今年水果价格高的又一主要原因。
第三,价格比较便宜的水果还是存在。今年比较便宜的水果还是大量存在的。今年雨水充沛,南方荔枝普通丰收。当然荔枝价格与品种品质有非常大的关系,品种品质好的价格很高,品种品质差的价格较低。普通品种和品质的荔枝目前比去年还是要便宜些。去年普通荔枝5.5~10元/斤,目前普通荔枝4.5~8元/斤。桃子目前2.5~4元/斤,比去年同期最少要便宜0.5元/斤。这就说明,水果价格与当年的产量,即大小年有非常大的关系。
第四,价格比较贵的水果与中间商有关。水果价格与生产地和销售地有非常大的关系,还有中间商获取利润多少有非常大的关系。如今年本人的樱桃和桃子为例,今年我家樱桃以5元/斤、桃子以1.8元/斤,被武汉一超市购进,一转运进超市柜台,樱桃价格19.9/斤,桃子3.99元/斤。樱桃差价是14.9元/斤,桃子差价是2.19元/斤。种植户利润远远低于中间商利润。这是水果市场价格昂贵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原因。这是市场交贸中存在非常不合理的一面,归根结底是种植户和消费者吃大亏,而肥了中间商。所以,目前社会上存在一种说法,“城市农产品套路深”,看来是有必要唤起有关部门出面整治的时候了。
今年水果价格会是什么趋势
水果产业链变动不大,物流人工环节加价高
目前来说,水果产业链没有很大的变动,仍是从产地到批发市场,批发市场又分一级二级,然后最终一级和二级再流向零售企业,再到顾客。
因为批发都是走的量,所以批发行业的加价率其实并不是很高,从产地到批发商,纯粹商品的加价率大概在5个点左右。但是从产地到批发,这中间的运输、包装、人工等环节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从批发市场到零售终端要加到十几个点,然后零售终端因为有损耗、房租等各种成本,加价率从20%-40%不等。
露天种植水果成熟上市后,价格会回落
等到露天水果上市,相应的价格就会下来了。估计苹果、梨这一块,到秋天新果下来之后,价格会回落。北京市民如果等西瓜降价,大概还需要3个月,再过半个月北京本地的大兴瓜和河北瓜即将上市,会让西瓜价格再降五毛,到八月份东北瓜一下来,整个西瓜市场才会便宜,西瓜也会迎来最便宜的一波行情。今年据说是一个丰收年,所以到秋天的时候,大家应该可以吃到便宜的水果。
零售终端损耗大,周转要求高
批发环节的损耗比较小,因为批发快进快出,整箱销售,批发的损耗在百分之一左右。零售终端损耗正常应该在百分之五左右,如果操作的不好的话,百分之八也有可能。
批发商的周转基本上在三天以内,超市的周转,如果是鲜品,一两天内要周转掉,尽量控制在三天之内。批发商和零售终端对于周转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对批发商来说,如果周转慢了,超过两天后,那批发这一块价格就要下滑很多;对零售商来说,如果几天卖不动,因为超市的灯光照射,鲜品的水分蒸发是很厉害的,卖相变差,到时候就只能打折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