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推动事态降温,俄罗斯真的支持印度吗?
3月3日,印巴冲突升级且俄罗斯表示希望充当调停人之际,印度总理莫迪在北方邦科尔瓦市出席了俄式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制造厂的投产仪式,该厂计划生产新型AK-200系列突击步枪, 预计生产的数量超过70万且产品完全本土化,可供印军所有官兵使用。
显然,莫迪此举意在向习惯了“俄印自苏联时代就友好”的选民们强调:俄印之间的关系依旧不错,莫斯科仍是新德里坚定的支持者。
然而,所谓民主政客想努力表达的东西,每每就是其所缺少的东西,这条铁律,在莫迪身上,也是起着作用的:且不说俄罗斯无意在印巴冲突中玩“选边站”这种弱智游戏去支持印度,就是仔细观察俄印之间的关系,不和谐的因素也是很多的。
“俄罗斯与印度在所有事情上都协商一致的时候,早已经过去了!”2018年5月,印度英文报纸《Deccan Herald》上的一篇署名文章发出这样的警告之后,在俄罗斯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俄罗斯人开始总结,为什么从苏联时代建立起的友好关系现在就有了裂痕?!
在仔细研究俄印关系为什么出现裂痕之后,莫斯科的专家们总结出来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肯定是因为巴基斯坦的原因。为了解轻中亚方向上的反恐压力。克里姆林宫加大了和伊斯兰堡的合作力度,并将之视为反恐战斗中的联盟者。然而,印度认为,巴基斯坦赞助了印度北部及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力量,以至于印度军队不得不疲于奔命。因此,俄罗斯与巴基斯坦的任何军事合作,都会引发新德里的不满且将之视为威胁。
“巴基斯坦是恐怖力量的赞助者,其甚至将之作为了国策,俄罗斯与巴基斯坦的合作,是不正确的方法,会导致一切新问题!”2016年,印度驻俄罗斯大使曾如此公开表态。这里需要指出,俄罗斯的巴基斯坦是经常性举行联合军演的。2017年9月,他们在卡拉恰伊 - 切尔克斯地区的高山和丛林之中联合举行了为期两周的《友谊》联合军演,双方约200多名军人参加了此次演习。而且,,类似的军演在2018年也举行了。对此,印度方面当然不会高兴,因为,他们担心巴基斯坦从俄军学到的经验、买来的武器都将对印度军队造成现实的威胁。
其次,所有的人都认为俄印的军事技术合作是亲密无间的,但其实中间的不和谐因素是非常明显的。2018年4月,印度曾退出了与俄罗斯在苏-57基础上联合研制第五代战机的项目。要知道,该项目已经进行了11年之多,但双方在战机的技术参数及资金投入方面一直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印度军人认为,俄罗斯人设计的战要不符合现代化的隐身性能要求,电控系统、雷达及传感也低于五代战机的要求。当然,印度之所以敢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近十年来,印度与美国的军火销售额达到了190亿美元,结果,莫斯科不再是印度最需要的军售伙伴,甚至还把一个78亿美元的战机大单丢给了法国的36架 Rafale战机,至于印度从美国采购S-17 Globemaster-III战略运输机,就更让莫斯科伤心了。
最后,俄罗斯认为,印度对中国崛起的担心,也让新德里对莫斯科与北京之间的合作产生了看法。被西方拒绝和制裁之后,向东看的莫斯科与北京已是战略性伙伴,在国际问题上有多方向上的合作。2017年,普京总统亲自出席了中国一带一路论坛。然而,一直无法和巴基斯坦就领土问题达成协议的印度,认为一带一路中的巴中经济走廊将穿越争议领土,将对其造成威胁,所以其一直在大力封杀中国的相关倡议,并因此希望莫斯科对一带一路也要持反对态度。
不过,尽管存在上述分岐,但这些分岐在莫斯科看来,其中俄印关系中并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莫斯科认为,只需要说服新德里明白:莫斯科与伊斯兰堡及北京的合作,并不是针对印度的。为此,俄罗斯的媒体及记者们一直在大力解释这一点,俄印之间人文方面的交流也在加强。
此外,莫斯科一直希望建立一个稳定的中、印、俄大三角关系,而且,也希望在上合组织框架内让新德里、莫斯科、北京、伊斯兰堡之间建立更多的信任关系。
现在,很多人认为,印巴冲突之后,俄罗斯是支持印度的,主要是因为印巴冲突升级后,普京总统和印度总理莫迪的互动还是比较主动且是频繁的:不仅给莫迪打了电报,还通了电话,最终还让外长公开表示愿意当冲突双方的调停人。
然而,仔细研究俄总统网关于电话交流的报道之后,就会发现:俄罗斯深受恐怖主义之害,所以普京电话中支持的只是印度反恐,言词也未超越外交辞令。对于印巴冲突,则是敦促印度尽快结束。此外就是邀请莫迪九月份参加俄罗斯在远东举行的东方经济论坛,这应当只是对莫迪个人的支持:印度大选在即,莫迪未必就是胜者,现在的邀请,是鼓励更是信任。
莫迪对普京总统是非常支持的:去年10月份普京总统访问印度期间,双方签订了数十亿美元有关S-400反导系统的军售大单。因此,普京总统对莫迪总理表示支持,是很合情理的。然而,政治家个人的友谊是一回事,国家大政方式又是另一回事,据普京对莫迪的支持,就说印巴冲突中俄罗斯支持印度,则有失偏颇了。
联合国发言人敦促中印双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
中印在加勒万河谷发生“肢体冲突”,导致印度方面20人死亡,这个事从国际视角来看,不算大,但也绝非小事,联合国在这个时候也必须站出来发出点声音。
联合国秘书长助理发言人金子绘里(EriKanKo)在联合国纽约总部的在线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们对印度和中国之间在实际控制线所发生的暴力和死亡的报道感到关切,我们敦促双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我们积极的注意到有报道显示,两国已在保持接触,以使局势缓和”。
八面玲珑的外交辞令,不仅表明了联合国在这个时候不会选边站队的中间立场,也不想过多插手极其敏感的边境问题。因为,这种事情联合国也管不了。 联合国看似名头很大,但其并不是个权力机构,而只是个调解机构,而领土问题根本就不是依靠“调解”能够解决的。 但从发言人的字里行间,我们也有所感觉:这个事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严重,因为双方都没有升级事件的愿望。 事件发生之后,很多情绪激动的网友纷纷豪言:不行就打!
《孙子兵法》有言,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两国之间的矛盾,解决的办法有很多,战争永远都是最后的备选,凡事都用战争思维来考察,那我们还发不发展了? 印度近来和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中国在领土问题上争长论短,动作频频,气焰十分嚣张,但印度难道真的想打仗吗?显然不是。
印度莫迪政府在去年12月,出台了《公民身份修正法案》,招致全国占比20%穆斯林信众的强烈不满,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波及56座城市,几千人因此受到了伤害,事件的余波甚至持续到了现在。2020年开年伊始,新冠病毒又无一例外的杀了进来,与此同时,中东的蝗虫军团也前来凑热闹。
各种不利因素加剧了印度的治理压力,新冠疫情导致大量民众失业,蝗虫的肆虐导致粮食减产,民族问题正在撕裂印度的社会版图,尽管美国总统亲自前来“鼓劲”,但现实存在的问题和民众的怨气,正在削弱莫迪的支持率,这个时候需要弄出点事情,分散一下国内的压力,这才有了非法越境和“肢体冲突”。
事件发生之后,印度民众在网上也是“一片激愤”,但印度媒体相对比较冷静,印度最大的通讯社《印度报业托拉斯》,也只是提了一个具有“建设性”意义的问题:“关于中印外长的通话,双方是否在考虑下一步采取什么措施”。
6月17号,印度国防部长辛格首次就加勒万河谷阵亡士兵公开发声,他向加勒万河谷牺牲的士兵表示了哀悼,高度赞扬了“以最高传统牺牲生命”的献身精神。注意:辛格的发言中没有提到中国。有人认为,辛格的态度暗中表明莫迪政府决定不会推动局势升级。
6月18号,莫迪本人也通过推特向拉达克东部牺牲的战士致敬,称他们崇高的牺牲将永远不会被忘记,全印度都为牺牲的战士感到自豪。推文中同样没有提到中国。但在本周三,莫迪对该事件中的中国军方发出“警告”:“印度希望和平,但如果受到挑衅。印度有能力作出恰当的回应”。
外交语言中的“恰当”,可以是任何时间,任何方式,任何程度,当然,也可能什么也不做。死了这么多的人,莫迪作为国家元首,必须为该事件兜底,至少也得让死者家属感受到政府的“温暖”。莫迪的强硬,很大程度是是内部宣传的需要,借以安抚印度国内民众的情绪,从印度的整体反应来看,莫迪政府并不想将事情搞大,更不想激怒中国进而引发更大的冲突。
在此次事件中,双方也什么没有真刀真枪的干,而是选择了棍棒和石头?因为在1996年和2005年的协议中,对峙双方不准使用枪支,这也是印度敢于屡次“冲线”的原因,但双方也基本能够做到克制与容忍。
中方发言人赵立坚首先阐明了事件的起因,印方一线部队公然打破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在加勒万河谷现有局势已经缓和的情况下,再次跨越实控线蓄意挑衅,暴力攻击中方前往交涉的官兵,进而引发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
目前的情况是,中印双方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进行了沟通协调,双方同意公正处理加勒万河谷冲突引发的严重事态,共同遵守两国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尽快使现地局势降温,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从双方的务实态度中不难看出:中印都同意尽快降温,地区局势总体稳定可控。 中印双方高层不约而同表现出来的冷静和含蓄,足以证明这件事不会影响两国的关系格局,中印同是发展中大国,都是具有10亿级人口规模的新兴力量,加快实现自身发展振兴是各自的历史使命,最符合两国长远利益的是互相尊重,互相支持,谁也不想违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偶发事件带偏了两国之间的关系走向。
我们有我们的外交智慧和利益取舍,莫迪政府当然也不傻,他不会在国内兵荒马乱,一地鸡毛的时候再引动中国的军事反应。还有更重要的,1962年的重创,足以让新德里作出决定的时候更加谨慎。
面对615的加勒万河谷惨败?
中印边境肢体冲突已经过了一个多星期。一个多星期以来,我方一直表现地很淡定,印方做出了不少小动作。这些小动作自然和总理莫迪有一定关系。
莫迪先是公开宣称中国军队没有任何越界行为,后又宣称印度士兵的鲜血不会白流。莫迪又给予了印度军队自主开火权力,等于撕毁了此前的协议。后来又传出消息说,印度从俄罗斯购买了33架战斗机,印方向中印边境增兵。从表面上看,莫迪已经做出了这么多举动。
如果我是莫迪的话,我会怎么做呢?我觉得我应该会做以下几件事!
如果我是莫迪的话,肯定不希望事态进一步扩大,我也肯定不想和中国交手。1962年的教训太惨痛,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被中国打得惨败。中方仅损失了几百人,印方却被打死了4300多人。开国总理尼赫鲁都打不过中国,我肯定也打不过中国。我不想跟中国打仗,也不敢和中国交手!
虽然不少印度人一再说我们不再是1962年的印度,可是中国更不是1962年的中国。中印之间现在的差距比1962年更大。虽然不少愤青觉得印度非常发达,但是我知道印度与中国之间存在实力上的差距。明显人家中国更加强大,如果我这个时候跟中国打仗,大概率会失败。尼赫鲁是开国总理,没有人敢把他怎么,我莫迪又算什么呢!我一旦战败的话,我的总理大位能不能保得住就不好说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也不想和中国打仗。
虽然我知道不能跟中国开战,但是我必须要“唬弄”民众,我也要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所以无论怎么样,我一定要做出一些事情,要不然我的选票就没有了。所以,我只能表面上对中国实行强硬的政策。但是我绝对不会触及中国的底线。所以我只能说印度士兵的鲜血不会白流,但是谁都知道是印度军队有错在先,人家中国有理,是印度理亏。
我还会利用这一次机会给军队一些教训。印度军队一直不太买我的账,那些高级军官觉得自己是高种姓,看不起我所在人民党,觉得我们的种姓太低。难怪有人怀疑:这一次边境肢体冲突是中下层军官的“下克上”的军事冒险。他们想以此要挟政府,促使其军事冒险行为。
现在好了,中国教训了这些狂妄的军队,我的内心怎么还有一些小兴奋。以后军队再也不敢那么嚣张,我的总理生涯会好过一点。这时候也正好是安抚军队的好时机。给他们一点好处,让他们别那么碍手碍脚。
虽然边境肢体冲突中,印度方面损失惨重,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国内人民的视线,现在不少愤青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边境冲突上,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我的执政压力,没有人揪住我防控疫情的事情说事。
不管怎么样,我绝对不能与中国开火,更不敢与中国开火。我莫迪有生之年也绝对不会跟中国开战。
美国一直把印度当成是冤大头,一直想利用印度牵制中国,推出所谓的印太战略。有美国的支持,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中国,但是印度绝对不做美国的棋子。从长远来看美国也是对手,美国的印太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印度的发展。美国是什么意思,印度洋一直是我们印度的后花园,我绝对不允许美国插手印度洋事务。
美国肯定希望印度和中国交恶,这样他就可以从中渔翁得利。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也不会与中国搞得太僵。
我莫迪现在要做的就是不能让事态进一步扩大,我同样需要一个相对安定的边境,如果跟中国的关系太僵,我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还是赶紧平息这件事, 不能被国内的愤青和军队牵着鼻子走。我不能学特朗普不管疫情,美国的国家根基多厚,印度跟美国比不起。
印度近期同时与中国?
近来,印度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估计又要大大提高了,因为印度凭借一己之力,几乎同时与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中国这三个大小不一的邻国,爆发了规模不等的边境冲突,其中,有的军事冲突非常严峻, 印巴双方直接以迫击炮、榴弹炮对轰。
一般国家,只要陆地与他国接壤,都会小心翼翼或者说非常谨慎地处理好与他国的关系,以免惹祸上身,在国际事务中,处事也会很慎重。
中国,这般体量、实力的国家,可曾主动去挑衅他国,建国以后仅有的数次边境军事冲突,都是他国强加在头上,忍无可忍时才彻底爆发。
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历届政府对于领土的贪婪可谓闻名全球,吞并锡进,控制不丹,将与巴基斯坦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划进印度的版图;西藏南部的门隅-洛隅-下察隅地区,也被印度全部占领,宣布成立了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且向该地区大量非法移民。
其实,印度军队尽管拥有将近150万人的庞大规模,但其工业和军工体系并不发达,因此,靠手中花花绿绿的钞票,买来了包括战机、直升机、坦克、步战车、装甲输送车、潜艇、护卫舰、鱼雷、各类导弹、榴弹炮、火箭炮、航空炸弹甚至步枪和子弹等武器。
一个连步兵最起码的装备,步枪和子弹都需要购买的国家,却常常被外界忽悠成世界第三或第四军事强国,让印度朝野非常受用,难免有些轻飘飘的感觉。
印度,之所以在近期,不断与尼泊尔、巴基斯坦发生边境冲突,特别是不自量力地主动挑衅中国,并非印度实力有多么强大,盖因新冠肺炎疫情在印度不可控,成了全球累计确诊感染者和死亡人数综合第4的国家,蝗灾等原因导致印度经济不堪重负,多重矛盾的融合,令印度底层民众的怒火大有一触即发的态势。
莫迪政府承受了非常巨大的国内压力,因此,才会在几乎同一时间,与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中国三个邻国爆发了边境冲突的疯狂举动,以此来转移国内民众对政府抗疫不力的愤怒情绪。
尼泊尔将和印度有争议的包括达科特、锡安库、布拉汉德奥、卡特巴嘎德等13个地区共355平方公里的领土直接划入了本国的新版图、印巴在克什米尔展开迫击炮和榴弹炮对轰导致多名印军死伤、印方多名军人在加勒万河谷与中国军人的对峙中折戟。
可见印度主动挑衅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中国,都未尝到任何甜头,但莫迪老仙却转移了印度国内的巨大矛盾,现在,印度朝野情绪激昂,纷纷要求政府同时对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中国开战。
印度就是个奇葩的国家,即便美国都无力同时对全球三个国家开战,同时打赢两场战争,都从美军方口头中销声匿迹了,印度军队也就耍杂般地将摩托车玩得全球第一而已,其军队战斗力真的不堪一击。
但莫迪不会对尼泊尔、巴基斯坦、中国其中的任何一国宣战,莫迪只是在三国边境搞点动静,以此来转移矛盾而已,战争任何时候对印度来说,都绝对不是好的选项,因为印度军队的战斗力不行,还是将开挂的摩托车车技发扬光大就可以了,这样全球都会对印度军队刮目相看。
7月9日明天星期四股市怎么走?
从目前来看,上涨趋势还没有改变,尤其是创业板今天还收出了光头阳线,这是资金继续猛攻的形态,虽然今天两市和昨天相比有缩量的迹象,但很多股民此时离场,证券板块不跌反涨,代表着市场的趋势并不弱。
从今天的机构和北上资金的流向看出,机构今天也出了少部分筹码,北上资金流入也放缓,这预示着当下的点位多空分歧激烈,很多人在这里减仓或者清仓了,但今天的行情没有下跌,大体方向就没有改变,还需要继续看涨。唯一不理想的是在即将收盘阶段,大金融板块有小幅回落的走势,大盘最高到达3421.26点后出现下跌,收盘在3403.44点,这是存在资金在尾盘有出逃的迹象,对于明日的行情可以继续看涨或者看震荡,还没必要看空市场。
一、上涨会延续,先看3500压力位。目前上方最大的压力位到了2018年1月份的高点3587这个位置,预计在近期指数持续上涨后一旦到达此区域就会迎来调整行情,毕竟这是历史的强筹码区域,随着目前上涨市场就出现了资金分歧的情况,一旦指数冲到3500点就会迎来更多的抛售盘,大盘就会走出一波调整的行情。
而在当下的走势来看大盘既然上破了2019年4月份的最高点3288点位置,只要守在这个位置上方,大盘的任何调整都不影响它继续上涨,就不要担心周四或者周五的行情。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市场最差的走势也就是出现短期快速跳水之后又再度被拉回的过程,还没到变盘的时候。
加上创业板目前已经接力过大盘前期强势的上涨,按照指数当下这种走法来说,市场在后期是会有调整的机会,但在目前是没有出现就应该要继续看涨。
二、大方向没有改变,需坚定看好后市。如果是做短线投机,可能对当下的市场走势比较担心,总担心会调整,这很正常,但是做波段或者中长线投资,目前是没有必要担忧指数会大跌的,市场的方向很明确,就是牛市行情,这种强势的上涨是券商板块推动,资金制造的牛市。
而且这波行情上涨至今,没有利空消息就是最大的利好,以往的每一波大涨之所以下跌都是一些因素影响,这波大涨至今没有任何的“干扰”因素,显然股市涨幅没这么快结束,有利于A股继续向上。
加上券商利好消息非常多,超级机构也没有离场,今天还是再度拉升,市场在急涨后最多短期歇一歇,歇完了还会选择继续向上冲击。
短期可以谨慎,但对中期方向要有信心,趋势来了,就要吃饱吃好才行。
总之,周四预计大盘上冲会放缓,也存在形成震荡行情,但创业板还会继续上攻,市场不会太差,整体的走势目前还未出现变盘的情况,应该是需要继续看涨后面的走势,等到变盘信号出现了,再来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