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伟宝库,圆明园著名文物?
有: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是圆明园海晏堂外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时期的红铜铸像。一八六0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烧毁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外流。至2012年,中国已将牛头、猴头、虎头、猪头、马头等铜像归还中国,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头和兔头捐赠给中国。
景泰蓝麒麟:是一种将各种颜色的珐琅附在铜胎或是青铜胎上,烧制而成的瑰丽多彩的工艺美术品。“景泰蓝”这个名字是一般俗称的名字,学术上的正式名称是铜胎掐丝珐琅。景泰蓝麒麟是清朝时期的珐琅器,收藏于法国枫丹白露宫。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
以上是圆明园著名文物的部分介绍,仅供参考。
千佛崖介绍?
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广元城北约4公里处,嘉陵江东岸,金牛古蜀道上,历史悠久,雕刻技艺精湛。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朝,止于清代,历经千年,从而形成一座佛崖长近388米,高约45米,造像950余龛, 7000余尊的佛教石刻艺术宝库。佛龛层叠分布,密如蜂巢,是四川规模最为宏伟的石窟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剑门蜀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蜀道金牛道——广元段的核心遗产点,2012年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千佛崖现存主要洞窟有大佛窟、莲花洞、大云古洞、牟尼阁、睡佛龛、持莲观音窟、菩提瑞像窟、卢舍那佛龛、藏佛洞等,可与同时期中原北方石窟相媲美。这些代表性洞窟多为来自两京(长安、洛阳)地区的官员开凿,代表了两京地区佛教石刻艺术的流行风尚和艺术水平,中心坛背屏式洞窟更是独步国内。
武威张掖有哪些好玩的?
甘肃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说,也是非常值得去旅游的地方。
武威,古称凉州,这是一座非常有历史文化的城市。西北首府、凉国故地。曾经的第三大都市,无数人向往的凉州,马踏飞燕的出土地。
武威主要的景点天梯山石窟
创建于十六国北凉,规模宏大,建筑雄伟,被称为中国石窟鼻祖。窟内保存壁画数百平方米,洞窟三层,佛龛十七个,佛像一百多尊,以及魏、隋、唐时期的汉、藏写经。其中大佛窟如来坐像,神态逼真,非常震撼。这个石窟值得一看。
雷台汉墓
马踏飞燕就是从这里出土的。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可以参观一下。
武威文庙
就是武威的孔庙。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是西北地区造型雄伟、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也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对我们了解历史文化还是有帮助的。
天堂寺
天堂寺在天祝藏民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是一块诞生传奇和充满向往的圣地。这里曾是华热藏区游牧民族成长的摇篮,也是甘青藏区非常知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天堂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鼎盛时期,这里僧侣达千余人,遇有重要的佛事活动时,天堂寺周围到处都是猎猎飘动的白经幡和袅袅升起的青桑烟,颂经声,鼓乐声不绝于耳,祈祷者纷拥而至。在天祝藏民心目中,天堂寺不亚于远在千里之外的布达拉宫。
凉州白塔寺
它是西藏归属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河西走廊重要的藏传佛教寺院遗迹。白塔寺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武威历史文化的一个见证。
罗什寺塔
罗什寺塔就在武威市北大街,是为了纪念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武威弘扬佛法、翻译经典的功绩而建造的。罗什寺塔八角十二层,高32米。
海藏寺
海藏寺,又名清华禅寺,始建于晋,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河西走廊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被誉为“ 西北 梵宫之冠”。 据说:以前寺周围树林、泉水茂密,寺庙建在其中,犹如“海”中藏有禅寺一样,故而得名海藏寺。
红崖山水库
被称为沙海明珠,位于石羊河下游,处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包围之中,距民勤县城30公里,是一座沙漠洼地蓄水工程、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
马牙雪山
藏语称阿尼嘎卓,在天祝县西部,距天祝县城35公里,西北─东南走向,东西长约 45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主峰白藏语称伦布什则,意为最高的须弥山,海拔4447米。马牙雪山因形似马的牙齿,终年积雪而得名。
瑞安堡
西北最大的地主城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工于上世纪30年代,堡主是民勤民团团长,曾当过民勤的教育局长和西北三马的军需处长,后来就成民勤最大地主了。
武威西夏博物馆
就在文庙门前,座东向西,为回字型仿古框架结构建筑,占地面积约3570平方米,展厅面积1400平方米。展出的重要文物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夏碑、国宝木缘塔、国家一级文物西夏木板画及西夏泥活字版经文等。
把上面武威景点逛完,就差不多了。
张掖主要景点张掖,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甘肃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
张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全境,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美誉。张掖拥有亚洲最大的军马场,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以及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的张掖国家地质公园。
张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
裕固族是中国唯一集中居住在张掖的一个少数民族。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
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被称作是上帝的画作。在阳光好的时候,色彩非常漂亮。
马蹄寺景区
有庞大的石窟寺院建筑群,石壁上凿刻的多个石窟佛像,十分奇幻壮观。既有汉传佛教的寺院、藏传佛教殿宇,又有天马蹄印、元代壁画、佛像等众多的传说古迹。现在对外开放的是其北寺,主要值得参观的有千佛洞、格萨尔王殿、三十三天佛窟等区域。三十三天佛洞是马蹄寺最主要的建筑,沿山开凿了七层阶梯式建筑,可以看到众多的古老佛像。
平山湖大峡谷
平山湖大峡谷属独特红层地貌景观,集自然奇观与峡谷探险为一体。
冰沟丹霞景区
素有“赤壁千仞”的美誉,被评为”世界十大地理奇观“之一。大西天是景区内的精华区域,主要的景点有极乐宫、婆娑宫、琉璃宫、佛母金刚等多处。比较壮观,颜色赤红,摄影爱好者热爱的拍照胜地。
张掖大佛寺
张掖市市区内,始建于西夏王朝永安年间,已经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寺内有一尊国内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佛身长有34.5米,肩宽有7.5米,光是手指就可以平躺一个人。殿内除大佛外,还有十大弟子、十八罗汉等众多的雕像,另外还有记载西游记、山海经的壁画。
扁都口旅游区
祁连山中段,最著名的旅游景观是扁都峡谷、黑风洞、石佛爷、诸葛碑及碧云天、黄花地的田园风光景。最好6、7月油菜花盛开的时候去,比较美。
山丹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距张掖市区130km,距山丹县城50km。山丹军马场由霍去病设立,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马场,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马场,许多老电影都曾在军马场拍摄,比如《牧马人》、《文成公主》等。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 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养马。山丹军马场分总场、一场、二场、三场、四场,一场和三场的风景较好,马群也多。7月中下旬到8月初路途中能看到大片的油菜花,草原上的各色小花也是6、7、8三个月交替开放的。
七一冰川
七一冰川是亚洲地区离市区最近的一条冰川,海拔4600m左右,山顶常年有积雪。
焉支山森林公园
焉支山,也叫做“胭脂山”,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5公里处,据说是因为山上生长有一种叫红蓝草的植物,可以做成红色的染料,调以油脂后既可做胭脂使用,故名胭脂山,省级森林公园。隋炀帝曾在此诏见西域27国使臣,举办“万国博览会”。
康乐草原
草原总面积268万亩,是裕固民族的生息地。境内有丹霞地质风光区、马场滩草原、康隆寺、雪山探险旅游区、石窝会址等旅游景区。
张掖鼓楼
是张掖的地标性建筑,可以去参观一下。正式名镇远楼,俗名鼓楼,在张掖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
有时间可以继续到嘉峪关、敦煌等整个河西走廊看看。
青海的塔尔寺值得一去吗?
我第一次去青海是2005年,当时因为去开发青海市场,开展客户,那时的青海,八月份都觉得很冷,早起已经穿毛衣了。当时顺便去了一次塔尔寺,塔尔寺位于西宁市的湟中县鲁沙尔镇,当时那边也有客户,拿着本地人的身份证进去的,没有收门票。第一次去那个地方,少数民族多,没有多逛,买了少数民族的一些商品。感觉那个地方挺好的。
当时塔尔寺2010年我和朋友在西宁一块投资了项目,逐步对青海有了进一步的融入和了解,2010年玉树地震后,当时有一个要好的藏族朋友介绍,去了玉树,同时也接触了当地的寺院,认识了活佛,在玉树两年灾后重建的时间里,受藏族人民生活习惯的影响,也对佛教文化有了一些了解。青海的天特别蓝,青海是很值得去的地方。
与活佛合影听说藏獒是冰雪时代的产物牧区驻扎的帐篷青海的藏獒产地在玉树傍晚玉树的天空藏民小朋友刻在石头上的经文随着近几年 内地的朋友来青海旅游得越来越多,因为都是关系很好的朋友,我又对青海的风土人情有 据了解,时不时地带他们去玩,也充当了导游的角色,原子城,青海湖,茶卡盐湖,塔尔寺是必不可少要去的地方。
塔尔寺是一个佛教文化圣地,来塔尔寺的朋友,你会感觉到一种文化的底蕴,能让你感到信仰的力量如此强大。如果没有来过的朋友,很值得去一次。
塔尔寺全貌别具一格的建筑别具一格的建筑不多解释说明,想了解,你就来。一定会让你收获满满。
织金洞里奇观景点的名字?
1、双狮迎宾厅。迎宾厅洞顶悬吊的许多石钟乳,如同鱼群列队,鱼头攒动,它们一律向外弯曲。有专家表示,这是由于石钟乳迎光面上生长了苔鲜等植物, 植物吸收空气中的粉尘和水分,日积月累地逐渐加厚,就形成了向外弯曲的状况。
2、塔林宫。在这里可以观赏到数十座高大粗壮的石笋,看起来就像金色宝塔林立,酷似古罗马的城堡。所以, 塔林宫又被称为“金塔城”。
织金洞坐落在贵州省织金县官寨苗族乡,它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一座 规模宏伟、造型奇特的洞穴资源宝库,洞内具有 中国已探明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喀斯特地貌。因而,这里也被誉为“喀斯特地貌百科全书”,曾被列为“中国最美旅游洞穴”之首。
织金洞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石旗等40多种洞穴堆积物, 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洞道纵横交错,石峰四布,流水、间歇水塘、地下湖错置其间, 被誉为“岩溶瑰宝”、“溶洞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