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州绿春县发生4.4级地震,大理上千条鱼跳出洱海水面市民担心?
最近大理洱海出现了鱼儿翻滚跳出水面的现象,在洱海中,大量鱼儿争相跃出水面,引来大量市民围观。
我们知道,在我们的文化中自然界的异常现象总是关乎着人类的命运,此次大量鱼儿争相跳出水面也引来了当地人的担忧:这会不会是地震的前兆。
虽然地震发生之前,会有一些动物出现异常行为,但是此次鱼儿跳出水面的行为和地震无关,而是自然现象。
我们知道, 鱼儿的生活也离不开氧气,但是它们和人类不同,不能通过肺部呼吸,而是通过鱼鳃进行呼吸。
鱼鳃上有很多丝状的组织,像梳子一样的结构,这些被称为“鳃丝”,在呼吸过程中,鱼儿会先用嘴巴吸入水,然后将水从鱼鳃处流出,而鳃丝可以捕捉水流中溶解的氧,供身体发育需要。
一般情况下,鱼类纷纷跳出水面多发生在夏季,尤其是在一天之中最炎热的时候。
在正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会溶解在水中,但是在不同的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不同,在20摄氏度的环境下,1公斤的水能溶解9mg的氧气,但在0摄氏度时,1公斤的水能溶解14.6mg的氧。
也就是说,水的温度越高溶氧量越低。当水中的氧气减少时,此时鱼类就可能会因为缺氧而窒息,从而导致纷纷跳出水面。
除了温度的变化,暴雨也将会导致鱼类在水中难以呼吸。
前阵子广东一个地方的池塘中也发生了大量鱼类纷纷跳出水面的事件,经过当地调查发现,当天曾经下过一场暴雨,而该池塘的水质比较差,暴雨导致底层的腐质物漂浮在水面上,导致鱼类难以呼吸。
除此之外,微生物在分解腐质物的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氧气,产生很多酸性物质,导致池塘环境不适合鱼类生存,所以鱼类才纷纷跳出水面。
不过洱海的鱼类跳出水面的情况和广东池塘的稍微有些不同,广东池塘跳跃出的鱼类是攀鲈,这种鱼类可以用鱼鳍在陆地上短暂行走,寻找别的水源。
而洱海跳出水面的鱼是白鲢鱼,这种鱼生性好动,喜欢跳跃。据当地渔民介绍,这群白鲢鱼很可能是追逐食物,而聚集到当地,由于活泼好动的性格,使得当地的鱼类受到惊吓而引起骚动。而这又引起白鲢鱼纷纷跳出水面,因此才出现了当地上千条鱼纷纷跳出水面的奇观。
鱼类真的能预测地震吗?美国科学家们曾经做了一个动物是否能预测地震的实验,在该实验中,科学家们测试了动物的异常行为出现的原因,结果发现,动物的行为并不能准确预测地震,比如:虽然在地震狗会狂吠,但是当外面经过了一辆小卡车或者有异常声音时,狗也会狂吠。
换句话说,动物虽然能够对地震做出反应,但是它们并不会单独为地震做出特定的反应,因此我们无法从动物的行为判断地震是否到来,所以动物的异常行为和地震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其实这一点比较好理解,我们知道,生物的行为是受基因控制,而基因又会接受自然选择所控制,而大多数生物寿命较短,能够遇到地震的次数有限,或者完全不会遇到,因此它们没必要浪费能量专门演化出一套应对地震的机制。
比如:人类的婴儿在看到蛇时会哭,但看到杀伤力更大的枪时却不会害怕,这就是因为在过去我们不会遇到枪,所以我们的身体没有演化出应对枪的机制。
其次,动物并不能未卜先知地判断当地会发生地震,而是地震发生之后发出的声波,被动物捕捉到,导致动物出现异常行为。而现在在地震发生之时,我们国家也可以通过地震预警提醒人们撤离,这种地震预警模式比动物的行为更高效且准确,所以我们现在不用通过动物的异常行为来判断地震是否发生。
总结鱼类集体跳出水面其实是非常自然的情况,这是因为水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在缺氧环境下鱼类有可能因窒息而跳跃出水面。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鱼类在受惊时会跳跃出水面,比如:东北地区冬季捕鱼时,鱼类会因受惊而跳出水面。
此次洱海的鱼类之所以会跳出水面,一方面和水中的溶氧量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因受惊而跳出水面。
深夜碰到八级大地震?
8级地震对地面建筑物和人身安全的威胁有多大?
每次地震发生的时候,官方首先公布的信息一定有震中位置、震源深度和地震级数这几个关键点。这其实是因为一次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大,并不等同于地震级数的大小,比如,7级浅源地震,很有可能比8级深源地震的破坏力更大。而这个深浅的判断就取决于震源位置和地表之间的距离,相同震级的情况下,距离越近就说明深度越浅,也就意味着地面震动的幅度更大。
我们常听到的地震级数,实际上就是里氏震级,就能量释放的规模大小来说,大一级的地震释放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地震波的幅度和周期来估算),会比小一级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强32倍左右。但是,这个增加的级别并不是每次都增加32倍,如果震级提升2级,那地壳释放出的能量就相当于增强了1000倍,也就是32*32这样几何倍数增加。
应该还有人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一开始地震的级数是7.8级,但后来又修订为8级大地震,可能不了解的人会认为这不过是相差了0.2个级别罢了,但是实际上,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要比7.8级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强上好几倍呢!我们可以通过公式换算出八级地震释放出的能量是6.3×10^16焦耳,也就是1500万吨TNT当量的样子。
为什么很多造成严重后果的大地震都发生在晚上?
这其实是很多人的一种错误认知,首先,从我们实际发生的深夜地震来看,的确都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但这一方面是地震本身的震级较大、震源深度较浅,另一方面也于当时震区中心房屋的抗震能力不够,且深夜时分入睡的人们很难迅速展开自救有关。
正如当年的汶川8.0级大地震即便是发生在白天,但由于很多人都处于午睡状态,所以学校的师生才成了那次地震的主要受灾人群之一。对地球自转有一定认知的朋友都应该明白,我们的夜晚也是其他人的白天,而只要是有地震带分布的区域,都存在相对更高的发生地震的可能性。
从白昼和黑夜的时长来说,地震发生在夜晚的概率有50%左右,而距离现在较近的唐山大地震,便是发生在1976年的7月28日3时42分,持续时间长达23秒,震源深度仅有12千米,数十万熟睡中的人都在这场7.8级地震中再也没有醒来。
我们可以从地震历史记录查询到,当年的唐山大地震并不是震级数一数二的地震灾害,但这次地震导致失去生命的人数却只比海源地震少。这并不只是因为震中区域人口集中和地震本身的破坏力足够大,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发生时间是深夜时分,凌晨三点这个时间有几个人可能还没有入睡?
这也说明了,同样的地震如果发生的时间不同,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而深夜无疑是人生命受到最大威胁的地震时间段。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地震的发生本身很常见,只不过每天平均有上万次的地震中,我们能感受到的3级上的地震相对较少。所以,了解地震的发生原理和如何在地震发生时自救,已经成为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补习的功课。
地震无法预知,那地震发生时怎么做才能尽可能地活下去?
正如大家现在了解到的这样,最近几天发生的有明显震感的地震不少,从唐山5.1级地震和数十次余震,到云南红河州绿春县发生4.4级地震、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发生4.0级地震、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发生5.0级地震,这些震级并不小且深度也不大的地震,让不少人想起当年发生过的大地震。
但是,不同于洪灾这样可预见的灾难,人类至今也无法实现地震的提前预报,尽管地震发生之后,有很多关于某某地方提前弹出地震预警信息的报道。事实上,只要对地震预警系统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系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震预报,而是当地震已经发生之后,利用了地震波的P波和S波在传播速度上的差异,为那些距离震中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发出地震波即将来临的信息。
虽然,地震预警系统的确无法做到地震预报,但可以最大程度上为距离震源一定位置的区域争取到更多自救时间。从地震发生的原理来看,人类可能在很长的时间里、甚至是永远都无法实现地震的预报,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地震专家们所作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地震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而研究地震的意义也不局限于能否实现预报。
事实上,只要地震发生在深夜,且地震本身的破坏力也特别大,这个时候不管你住在几楼,从你反映过来到走出房屋叫醒家人都已经耗费了较长的时间。如果不是独门独户的低矮房屋,有足够的时间跑到空旷地带,那么躲在家里安全性相对最好的角落应该就是最合理的选择。因为,楼层高的住户并没有时间跑下楼,而低楼层住户跑出房门也有被房屋倒塌砸到的风险。
其实,关于地震发生时,低楼层和高楼层住户谁的存活概率大这样的问题,有不少人都很关心。但事实上,当大家的居住场所是同等建设质量的楼房时,而地震又特别剧烈,大家的存活概率其实是差不多的,高层楼房其实一楼一般都是没有住户的,而现在小区的设计密度又非常大,很难在最短的时间里跑到安全地带,这也是为什么有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的说法。
总而言之,发生地震的时候,如果你没有提前收到地震预警信息,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把家里的人全部集中到家里的三角区域,这个过程中如果刚好是在卧室,可以随手拿上几个枕头护住自己的头部。一般情况下,居民家最安全的三角区都是厕所区域,而不是床底下或桌子底下。2020年的灾难已经足够多,而眼前洪灾又特别严重,只希望之后的时间里不要再降临如此多的灾难,这一年我们每个人都不容易。
成都自驾丽江大理西双版纳?
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我个人自驾三个月围云南转一圈的经历说下我的建议和行程安排。
首先就是这个季节不推荐去西双版纳了,因为天气太热而且马上蚊虫会有些多,去年的某个蚊子携带的就闹的凶。再者您的时间安排事没有时间要求还是在限定时间内,所以这个您要考虑好。
从成都自驾出发我个人推荐行程如下:
首先驱车从成都出发走京昆高速到四川凉山后下高速,2019年我走时候高速费是250元,在凉山可以去泸山邛海风景区看看整体半天即可。然后从凉山出发不要走高速导航到泸沽湖走S307省道,都是盘山双车道水泥或沥青公路。开慢点260公里我是开了6个小时抵达泸沽湖四川梁山的入口处,目前云南执行的半价泸沽湖门票70元半价就是35元每人。泸沽湖游玩个人每次都是住在里格半岛,您也可以住在大落水村,晚上去女儿国大院看看篝火晚会每人30元,次日乘坐小船(早起和船家沟通下每人30元即可)水中的水性杨花已经开了。然后围泸沽湖转一圈QR滩,草海,走婚桥等,还有格姆峰。时间宽裕可以多住一晚上,晚上在客栈露台欣赏下泸沽湖的漫天星空。从泸沽湖出来走云南境内的泸沽湖出口行驶180公里,这180公里也是推荐自驾的途中很多的拍照地可以拍照留念,预计四个小时左右抵达丽江古城。
丽江游玩晚上可以住在丽江古城内,晚上转转古城,大水车拍照。回客栈后预订次日的游玩地的门票玉龙雪山。个人经验是16年到19年夏季时候雪山的雪不多,上山与否看你们个人安排,山下有蓝月谷等景点,半天游玩就差不多了从玉龙雪山回丽江古城路过白沙古镇,这里目前开发的不多,外国友人在这里的多,还有就是束河古镇,个人推荐是直接住在束河古镇晚上在古镇的河边吃饭听民谣。次日出发去虎跳峡游玩半日即可就可以了。丽江古城游玩结束这里是个岔路口了,如果您时间宽裕可以前往香格里拉。香格里拉路程160公里左右,2019年时候香丽高速还没有通车。我开车是走了三个多小时,沿途路况不如你来的时候的307,所以要自我考虑好。
香格里拉的独克宗古城转转,夜晚的转经轮很漂亮,次日游玩30多公里外的普拉措国家公园,不过我记得18年开始里边比较好的俩个景点就因为人为因素整改一直关闭。松赞林寺距离十公里左右 ,这里也号称小布达拉宫。车辆只能停在景区门口停车场(我18和19年去时候不收费)购买景区的门票和巴士票,云南景区现在都是半价。香格里拉游玩结束后只能原路返回丽江,从丽江出发前往大理。
丽江出来前往大理有俩条高速,一条是大丽高速,一条是机场高速后转上鹤高速。其实俩条线路时间是差不多的,但是高速费用差一倍。如果你时间宽裕可以走大丽高速在剑川下车后走三十多公里山路,到沙溪古镇去看看,这里是原始风貌的古镇。一天即可。如果你不去沙溪可以直接走机场高速(10元)然后走30公里省道限速80,路况很好,上鹤高速后从邓川下高速。这段费用 40元合计50元。走大丽高速费用我记得19年是87元。下高速后沿大丽线行驶会路过蝴蝶泉,喜洲古镇,如果疲劳了可以直接到大理古城入住。
大理古城晚上会比较繁华洱海门向西的路是比较热闹的一条街。段公子等都在里边。次日游玩苍山,中午在寂照庵吃斋饭。下午去三塔寺游玩。晚上在客栈休息。第三天开着车围洱海转即可,路上会有花海,喜洲古镇的海舌公园,这里车开不进去要么走1公里多要么座马车进去。然后花语牧场,蝴蝶泉,双廊,小普陀等,全程130公里。会路过大理市区下关,可以去沃尔玛采购些物资放车上。主要是经济,土豪可以忽律。晚上在大理古城休息即可。第四天个人建议你开车去鸡足山看看,这里是很多来大理游玩的人忽律的一个地方。那里的日出很美。从大理出来后,如果您时间允许可以考虑去腾冲游玩一下,距离腾冲330公里,高速大概四个小时车程,部分路段限速70公里不要开快了。
晚上入驻和顺古镇。古镇晚上很安静,和顺古镇收门票,你可以预订古镇内的客栈,这样客栈会告诉你走那条路他来接你,你可以省点门票费用。次日前往三十多公里外的火山口游玩,登上火山口,后下来天气好可以乘坐热气球从空中欣赏。下午前往温泉区游玩看看各种姿态的温泉出水口后,泡个舒服的温泉解解乏。晚上回客栈休息。第三天前往和顺湿地公园游玩,如果你赶上月底端午节那里会有划船比赛,我去时候反正是由呵呵。下午去参观远征军纪念馆后可以离开腾冲了腾冲出来继续向南会到瑞丽,那里是边境了,气候会热。主要景点姐告口岸,一寨俩国等。
然后驱车返回大理从大理上高速前往楚雄,那里有个恐龙谷和彝族古镇,喜欢的可以去看看 。
抵达昆明后就是看看滇池,然后吃吃小吃。前往70公里外的石林游玩。
石林出来后时间允许你可以前往抚仙湖入住游玩,云南有俩个水质好的湖,一个泸沽湖一个就是抚仙湖。
抚仙湖游玩结束后您可以返回成都了。当然如果你赶上凉山的火把节可以在梁山在参加一回火把节后返回成都。
以上是个人的经验推荐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的您可以翻看我回答的其他问题或我的主页的文章和片段。
你认为中国有哪些奇观值得一游?
中国地广物博,说到奇观还真的很多很多,下面就跟大家介绍几个一生必去的自然奇观!
@吉林雾凇
吉林松花江岸十里长堤的远观景色既壮观,又唯美,近看妖娆、婀娜多姿,再细看就是毛茸茸的奇美形体,美丽极了。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这是江泽民同志1998年,欣然秉笔,写下的诗句。每当雾凇来临,犹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看起来格外晶莹剔透,吉林雾凇堪称为雾凇极品中的极品。
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可谓昙花一现,弥足珍惜
雾凇不是一直都有,什么时候都能看见的,得掐准时机。夜晚的松花江上雾气缭绕,升腾着、翻滚着,会在第二天早上形成雾凇,所以上午是看雾凇的最佳时期,待9点以后,太阳升起,阳光、微风会使凝结在树枝上的雾凇开始脱落。
雾凇不仅仅是晶莹剔透、皎洁如月,还有一些物理功效:1.吸附微粒沉降到大地(微粒:约头发丝的四分之一),能净化空气;2.雾凇具有浓厚、结构疏松、密度小、空隙度高的特点,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起到隔离噪音的作用,置于其中,你会感到更加安静。
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嘛?江水与空气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温差,松花江源源不断释放出的水蒸气凝结在两岸的树木和草丛之间,厚度可达到40至60毫米。
雾凇持续的时间还很长:冬季的吉林气温在-20℃以下的天数长达六七十天,所以基本整个冬天都能看到这样的奇观。
@武隆天坑地缝
大自然是最伟大的创作家,以奇特的景观,鬼斧神工般妙幻,高耸绵延的壮景,细水绵长的溪流,飞流直下的瀑布,青亲翠绿的植被,幽深静仰的小路,把武隆喀斯特地貌表现得既雄伟壮观,又清新秀丽。
天生三桥(天坑),一般浏览时长在2.5小时,平原地区的游客要是走得太累可以乘坐景区内的人力轿子。主要看点推荐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和天福驿馆。
这三桥不仅仅是高耸挺立,他还变化莫测,有的像大刀,有的像猩猩,一手还能遮天,转身就能看见新奇特。三桥中青龙桥最高,有281米,相当于100层楼的高度,为世界喀斯特天生桥高度之最,从桥下仰视,拱孔高旷,壁立千仞,似一条青龙欲飞冲天;天龙桥形似飞龙在天,桥下天生坑,坑生洞,洞洞相连,大洞夹小洞;黑龙桥如黑龙横卧,桥色深暗,特别是当夕阳西下之后,尤为明显,黑龙桥暗含“三迭泉”、“一线泉”、“珍珠泉”,真的惹人心醉!三桥之间景色各异,互不雷同,可谓是一步一景。
带有神秘色彩的天福驿馆,吸引了大牌导演,成就了影视作品。《满城尽带黄金甲》片中,周杰伦有大量的武打场面,这里便是周杰伦打群架的地方之一。天生三桥得天独厚的雄伟地形,让《变形金刚4》《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影视作品锦上添花,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在天坑的入口站立着一个高大的大黄蜂,迎接着每一位游客的到来,到了景区门口,便会感受到影视气息,景区内设有远古恐龙,进入景区内还会让人回味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去武隆,既是深入大自然,也是探寻影视的足迹呀!
龙水峡地缝(地缝),一般浏览时长在1.5小时,一条长长的深沟缝隙,全长4公里,航拍就像大地的裂痕,还有人打趣说,这道裂痕是擎天柱劈开的吗?
“山道弯弯嵌绿树,小溪潺潺扬迷雾”,幽邃的龙水峡地缝静得让人听得到心跳,裂痕之深,犹如探入地心,所以有“地心之旅”的说法。身在谷底,仰视天小,峰回路转,远树白云,俯仰之间,不由顿生柳暗花明之感。
@长江三峡
一直以来,长江三峡就吸引了无数的国内外游客,名气早就驰名中外。为什么长江三峡如此受欢迎?
长江三峡是很长的景区带,其中包含的著名景点非常多,而主要的游览方式是乘游轮细赏两岸自然风景。船在行驶中,船上即可满足生活所需:餐宿购娱,丰富生活。还可在船上观看美景,品味雄山柔水带来的怡然自得。
到了景点,可在码头下船上岸,体验当地民俗风情和超自然景色。
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千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小三峡、小小山峡等组成。瞿塘峡雄奇壮丽,有夔门天下雄之说;巫峡多秀峰云雾,以绮丽闻名;西陵峡滩多流急,以险著称。三峡沿岸有古悬棺、古栈道、白帝城、屈原祠、昭君故里、三峡大坝等人文景观,多姿多彩的文化注入,会让你流连忘返!
@云南石林
有"天下第一奇观"的美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是阿诗玛的故乡。石林成于2.7亿年前,由石林、黑松岩(乃古石林)、飞龙瀑(大叠水)、长湖、圭山、月湖、奇风洞等组成,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主要景点有小石林、大石林、石林长湖。
在这里,年平均温度约1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全年都适合旅游。
武汉水位将逼近98年洪水水位?
12日16时,鄱阳湖湖口站水位接近22.50米的保证水位,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经会商研判,国家防总决定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截至7月12日12时,今年以来洪涝灾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27省(区、市)3789万人次受灾,141人死亡失踪,224.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25.8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2.8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353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22.3亿元。
据湖北卫视消息,7月11日15时,长江水利网数据显示,长江汉口站水位到达28.38米,这一水位已超过2016年最高水位,成为有水文记载以来历史第五高水位。
怪不得要封武昌江滩公园,这开放也没用啊,里面已经全是水了。
一辆倒霉车,估计是车主昨天晚上忘了把车开出来了,如今就别开了,准备在这里泡一两个月再拖走吧,这车我估计彻底废了。
心可真够大的。
目前,江滩公园已经沦陷,洪水已经抵达长江大堤脚下,开始冲击武汉人民最后的生命防线。
7月11日,武汉长江水位在三峡的全力泄洪下仍在快速上涨,在过去的4天时间又暴涨了一米。目前汉口武汉关长江水面已经高于一堤之隔的沿江大道路面,长江在武汉已经成了一条悬江。
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汉口武汉关长江水面已经明显高于一堤之隔的沿江大道路面,长江在武汉已经成了一条悬江。
目前,三峡已经是自顾不暇,虽然一直在全力泄洪,但水位一直在暴涨,至7月10日,三峡水位已经突破150米。也就是说,三峡在汛期到来前放空至145米的防洪水位,至现在真正的洪峰未到之前,已经暴涨了5米。所以,它已经顾不上下游地区的洪浪滔天了,只管全力泄洪。
这里补充一个知识点:
为了充分发挥水库防洪效果,三峡大坝的防洪模式不是长时间的“蓄洪水”,而是短时间“拦洪峰”
7月11日下午的武汉市新闻通气会上,武汉市防办发布预测:预计16日,长江汉口站水位将涨至29.2米,达到历史第三高位。仅次于1954年(29.73米)和1998年(29.43米)。
7月以来,长江武汉段水位不断上涨,7日上午7时,汉口站水位达到27.30米警戒线。近十年来,武汉2010年、2016年、2017年发生过3次超警戒水位,今年是第四次。
长江汉口站水位29.2米是一个什么概念?
1998年8月20日,长江汉口站达到了98洪灾的最高水位,29.43米,双方差距仅为0.23米。
也就是说,今年的汛情,我们才到7月16日,水位就已经要直逼98洪灾的最高峰值。
98年的武汉,那是解放军战士们誓与大堤共存亡。
三峡大坝的抗洪能力
谈长江抗洪,必谈三峡大坝。
只要三峡大坝还有蓄洪能力,下游就不可能会出现大的水灾。
而武汉,就在三峡眼皮子底下,距离相当之近。
三峡没事,武汉就没事。
武汉没事,下游就不会有事。
三峡大坝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坝顶高程185米,据说水下的坝体有一百多米厚,修建的比山体还牢固,是按照核弹直接命中也无法摧毁的规格去修建的。
在三峡 393亿立方米 的总库容里,预留的防洪库容是221.5亿立方米,清空防洪库容时对应的水位是145米。
正常情况下, 三峡的水位会在145-175米之间波动。
我们从三峡水库的水位图中可以看到,三峡水库在每年的汛期,水位最低,为145米。而在每年的枯水期,水位最高,为175米。
完全和自然降雨量反过来。
每年的汛期来临之前,三峡都会把水位压制在最低点,留出大量的库容预防可能到来的洪水。
我不知道哪一年会来洪水,但我年年都会在汛期之前把三峡的水给提前放走,腾出库容。
据悉,为缓解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三峡水位不断减少出库流量。从7月6日8时35300立方米/秒,降至7月11日8时22000立方米/秒,关闭了泄洪通道,只保留发电水流量,有效消减长江上游洪水进入武汉。
长江委水文局水情预报处专家称,事实上,三峡减少出库流量后,武汉关水位10日水位,相比前一天只上涨0.09米。之所以预报水位上涨,一方面是未来3-5天,长江流域自西向东有一次强降雨过程,洞庭湖、鄱阳湖和汉江的进入长江干流来水都可能加大;另一方面,受暴雨影响长江上游进入三峡水库流量增加,截至11日20时,水位已达150.50米,超汛限水位5.50米。根据防洪调度,12日起可能加大出库流量,达到3.9万立方米/秒,这个流量一般在72小时后抵达武汉江段,形成洪峰高水位。
7月11日12时,长江委水文局继续发布长江中下游干流城陵矶至汉口江段、洞庭湖湖区洪水橙色预警。预计未来几天,汉口至大通江段仍有1米左右的涨幅,九江至湖口江段将超过保证水位。
早在6月10日,三峡就已经把水位削减至145米,腾出了防洪库容。
△6月29日,三峡大坝开启了2个泄洪闸,开始了2020年的首次泄洪,削减长江上游因降雨造成的洪峰,确保三峡库容留足防御洪水的容量。(新华社)
武汉水位暴涨至大堤之下,淹没了江滩公园,是不是代表三峡已经蓄满了洪水,马上就要撑不住了呢?
当然不是。
7月11日晚上19点,长江汉口站的水位是28.45米,距离98年最高峰29.43米仅差1米。
但三峡水库的水位,才150.45米,刚蓄了5米的水,离标准蓄水位175米还差的老远,离坝顶185米那更是差的没影了。
换句话说,三峡大坝到目前为止基本没有蓄水,任由洪水向下游倾泻,故意抬高长江水位,大量的防洪库容能力目前是闲置状态。
知道为什么这么干吗?
因为长江里的水是一个整体,不管是在武汉的江里待着,还是在三峡大坝里待着,他都还在中国的土地上没有泄出去。
填沙袋,那只是微观上的抗洪而已。
当这些江水奔流入海的那一刻,才算是真正宏观意义上的抗洪成功。
只要长江流域的降雨量大于长江入海口的水流量,那整个长江流域的水位就必然不断提升,你怎么用沙袋防洪都没有用。
只要长江流域的降雨量小于长江入海口的水流量,那整个长江流域的水位就必然不断下降,洪水会自然退去。
整个长江流域的降雨量,是老天爷控制的,我们无能为力,修100个三峡都没用。
但长江入海口的水流量,我们还是可以控制一二的。
整个长江的水位越高,和海平面的落差越大,江水的流速就越快,倾泄入海的水流量就越多。
在确保沿江城市居民安全的前提下,长江水位越高越好。
水位越高,洪水奔流入海的速度就越快,这是降低长江流域总含水量的唯一办法。
那有没有可能长江上游继续下暴雨,达到下游防洪大堤的极限后,再蓄满了三峡,耗尽我们所有的底牌,把我们陷入绝境呢?
很难,非常的难。
但这最后越顶的一两米,很要命,因为超越了很多地方的防洪极限。
此外, 蓄满了水的三峡大坝,是否顶得住,那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2020年的洪水,可能规模上会略大于98年,但洪峰来临的规律和时间周期,大差不差,前后偏差不会超过半个月。
洪峰会有两轮,如今来的只是第一波小洪峰,可以明确预测后面还会有一个更高的洪峰,同时也可以预测两轮洪峰之间必然会有间歇期。
2020年的洪水,超越98年洪水的规模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