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会议原油最新消息,最近opec和俄罗斯未达成协议?
这事是这样的:
为什么欧佩克+要减产?几年前,也就是2016年,油价最低到了26美元一桶,沙特主导的欧佩克和俄罗斯主导的非欧佩克产油国慌了,他们加起来叫做“欧佩克+”,“欧佩克+”都是靠原油繁荣的一批国家,当然不包括美国。石油价格低,说明他们将变穷。但是除了石油价格之外,还有一些因素:
1、对于沙特,其老国王阿卜杜拉在2015年1月去世。沙特的继承制度很奇葩,是可以兄终弟及,按照顺位继承王位。所以新国王萨勒曼有很多的竞争者。王权稳固要钱,所以沙特当时忍受不了低油价。
2、普京曾曰过:给我20年,给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所以也迫切想要提高油价。
3、美国页岩油虽然在发展,但是成本中位数在65美元以上,沙特和俄罗斯觉得,提高油价到50-60,自己有得赚,美国继续亏。挺好。
于是2016年“欧佩克+”减产,减产数量加总是每天200万桶,最近一次谈判是2019年7月,减产协议到2020年3月到期。
为什么欧佩克+谈不拢?虽然减产200万桶,沙特发现,油价根本没有按照预想的扶摇直上。而且,他们发现俄罗斯好像在偷偷的增产。俄罗斯将凝析油“调节”出了产量,而且在若干个月的减产中,俄罗斯往往有擦边球产量。除了俄罗斯,其实其他国家减产更是阳奉阴违。减产最忠实的反而是沙特。
由于油价没有达到预期,沙特就拿着一个新的追加减产150万桶的方案去谈判了。
可是这一次俄罗斯拒绝了,俄罗斯为什么拒绝?
1、我即使同意减产,美国还是要制裁我,欧洲的油气一旦断供,油价再高我卖给谁?你看看伊朗和委内瑞拉,油价高和他们没有关系,因为他们石油出口被压制。
2、美国页岩油的成本在下降。了解美国资本打法的,都知道这么一个规律,美国公司先烧钱烧出市场主导地位,然后再盈利。比如烧钱的特斯拉,SPACEX先烧钱发火箭,然后利用火箭回收降低成本。美国页岩油,就是烧钱,烧出的一片天。一开始页岩油成本超过100美元,之后,通过技术和规模逐渐的降低成本。如今页岩油的成本在50-60美元中位数。成本相对于之前有大幅度的下降。如果有一天,页岩油技术使得成本击穿40美元,那么俄罗斯无论怎么打价格战,都是徒劳。
所以,俄罗斯要减产打一场仗,让自己在能源市场的重要性重新得到体现。
美国页岩油打击最大,但鹿死谁手,不一定沙特说增产,降价,那么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家,他的降价基本锁定了原油期货的下跌幅度。昨天,沙特阿美发布公告减产250万桶,从980万桶每天增加到1230万桶。这个幅度相当惊人,同时俄罗斯石油公司也宣布同样增产大约30万桶每天。油价崩到30美元附近波动。
当降价行为明确,那么对手当然要恐慌了,前文说了,页岩油是烧钱行业。在美国债券市场上,页岩油公司的债券多达650亿美元,如今全部变为垃圾级债券。这就意味着,页岩油公司在未来融不到资了。赚不到钱,融不到资,是美国华尔街对于任何不能产生利润行业的态度。占美国股票权重4.4%的能源股当然要下跌。如果页岩油债券大面积违约,那么这就是一次次贷危机。
已经有媒体预测未来页岩油公司会倒闭50%,因为美国的页岩油公司,是民营的。
不过,不要被这些假象蒙蔽,美国页岩油公司会倒闭,但是美国页岩油产业却是不会。不要小看了市场的力量,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美国企业倒闭如家常便饭,而美国华尔街烧钱和一些国家打消耗战,似乎还没有输过。俄罗斯说1500亿美元主权基金,我坚持10年。好吧,那么华尔街的资本家,就咬你十年。即使现在美国页岩油公司破产没了,你油价提上去,他们又立马雨后春笋了。
650亿公司债违约是大事,但一家特斯拉市值最高就到1600亿美元。所以,美国人的恐慌是真实的,金融市场的恐慌也是真实的。但是最终对于产业,影响可能还是短期的。关键在于,和欧佩克+国家石油公司不同,美国是市场化民营企业,且破产制度健全。(当然,破产一定会让美国人个体受苦)
结果会是如何?其实全球投资人担心的不是油价下跌,而是油价下跌有可能导致页岩油产业,或者能源产业高负债的一次整体崩盘,也就是违约。所有经济危机,都起于债务违约。但我们看到,俄罗斯不会坚持太久。理由如下:
1、你有1500亿,你真能扛10年?不行的,经济趋势并不是一个单纯数字,而是事物相互影响性。如果你的经济抵抗力不强,你的主权基金资产会被动的减少。你要花钱的,可不只是卢布汇率。
2、普京要连任到2036年,这是他最新的提议。而这个时候,需要俄罗斯人民喊“乌拉”。俄罗斯人要经济繁荣,普京要给。
考虑再度延长减产计划?
我玩石油期货(主要是国内原油期货ine、石油沥青等),近期也在分析着这个问题。个人的判断是:OPEC+即使继续坚持减产计划,国际油价顶多上到去年高点76美元左右;但一旦宣布停止减产甚至增产,则可能暴跌至去年低点42美元甚至以下。理由如下
1.继续减产是市场基本上的预期,现在这个预期也消化得差不多了!即使到时消息确定时蹦哒一下,也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
2.别忘了,opec+之外还有第一产油国美国。美国的原油产量eia库存累创新高,总统特朗普还时不时推特抱怨油价太高了!
3.中美贸易摩擦、国际间的贸易摩擦未见有消停迹象。这将进一步抑制油价上涨空间。
4.第一原油消费进口国—中国需求增长有限甚至可能减少。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摩擦、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推广应用。这些都让中国对国际原油的依赖度大为降低。
5.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上个月,世界银行调低了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
国际油价归根结底由供求关系决定!同时,也受到政治、贸易、中东局势、战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以上仅作讨论,不作为投资参考建议!
临近年底OPEC减产?
感谢邀请!
临近2018年年底,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下调后,成功实现了“四连跌”,“三桶油”实实在在地给消费者发了一波福利。
在全球石油价格连续大跌后,由于“三桶油”先进后出的卖油方式,和国内调价机制的约束,“三桶油”确实在“忍痛割爱”,不得不调低油价。由于进口在先,消费在后,现在,“三桶油”高价进口的石油,正在让利出售。整个2018年全年,国际石油价格两头低中间高,形成了拱形的高价区域。“三桶油”不但获得了涨价时的红利,也在承担油价下跌后的损失。平均全年,高价水平维持时间较长,低价水平才刚刚到了,似乎“三桶油”盈利的长头,让点利也实属应该。
最近,关于油价的噱头越来越少,反对上涨的声音也越来越少,表明消费者默许当前的油价了。
可能6.70元/升的92#汽油价格,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许多消费者已经不寄望于油价能够跌破6元/升的水平,继续回到5元/升时代去。
从国际石油价格月线走势来看,2018年石油价格触及斐波那契61.8位置的阻力位,直接掉头向下,从力度和速率看都和2014年油价大跌颇有近似之处,或者全球石油价格正在延续2014年的下跌过程,后期又再下一城的可能性。
许多人认为:虽然国际油价存在下跌的可能性,但是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中的的地板价,将会影响国内成品油的不断下跌,最会止步于6元/升附近,不在下调,这样也会导致成品油最终回到5元/升。其实这是没有通过仔细地计算,贸然得出的结论,与事实不符。
看似5元时代,已经和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那已经是过去式了,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当前,布伦特石油价格在61美元/桶,美国石油期货52美元/桶,均价水平在56.50美元/桶,距离40美元相差16.50美元,下跌幅度在近30%。通过换算后国内石油变化率达到了20%,调整幅度1600元/吨左右,折合升价达到了1.4元。如果国际石油价格再次大跌,甚至跌入40美元/桶,那么国内成品价格将回到5.30元/升。
万事皆有可能,只要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历史就会重演!特别是国际石油价格遵循的走势轨迹,以及国内成品油调价走势,都会重演历史惊人相似的一幕。
以上所述,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在评论里发表不同见解,我们一起探讨~
国内成品油价会迎来两连跌三连跌四连跌吗?
这个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因为我们的定价与国际原油的价格是相关联的!不过话说回来!
众所周知提价的时候,我们的口号是国际接轨。但一旦国际上降价了 国内降价的几率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小。所以这个共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没有太大的作用了!
那么这次国际油价缘何暴跌呢?
美东时间周二,美原油期货盘中跌超8%,创逾三年最大单日跌幅,12连阴!继续刷新史上最长连跌纪录。最低点至54.7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盘中跌超7.7%,刷新日低至64.61美元/桶。
而造成这一剧烈波动的导火索,市场将其归结于川老头的嘴炮!
在本周稍早,他曾抨击OPEC的减产计划,其在推特上表示:“希望沙特阿拉伯和欧佩克不会削减石油产量。根据供应情况,油价应该要低得多!”
此嘴炮一出,全球原油随即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停下了一路高走狂奔的态势,改为直接掉头向下,此炮威力巨大!
不过这也不能全部要川老头来背锅!全球需求疲软、美国产量上升和对于投机者迅速从多头头寸中脱身的担忧,也是导致油价持续下跌的主要因素。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据此入市,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养成好习惯,看完就点赞,祝腰缠万贯!金鼎股战场欢迎您的点赞!
OPEC再次强调减仓?
中国在大力推广、扶持新能源电动车,长期在外制定燃油发动机的退出时间,对原油不利,原油价格宽幅波动的概率较大。基于以上预期,在一段时期内,原油做超跌反弹的策略更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