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发现新物种,大蛟成龙是真的吗?
一位养蛇20多年的老师傅告诉我:90%的人都不知道秦岭有一条大蛇,它长达1000米的,一口就能生吞100头牛,因为走蛟失败消失在了秦岭的大山里。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关于“走蛟”的传说,所谓走蛟指的就是蛟变成龙的过程。传闻“走蛟”的时候往往伴随者雷电、暴雨、洪水,走蛟成功则化成龙,扶摇直上九万里。
南朝的祖冲之著有《述异记》,是一本专门记载鬼异事情的书,其中就记载了关于“走蛟”的事情。
书上写到:“水虺(hui)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再五百年化角龙,千年化应龙。”
这句话里的水虺(hui)是一种蛇,说的是这种蛇若能活够500年,则晋升为蛟,蛟再修炼1000年则成龙,龙再500年则可长出角成为角龙,再1000年成为应龙。
应龙什么龙?应龙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高级龙,全身覆盖鳞纹,后背长有双翼,能够飞行。
在《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黄帝与蚩尤作战,应龙、魃等帮助黄帝,最终蚩尤战败被杀,可见应龙的战斗力之强。
有人说所谓走蛟都是神话故事,但也有人确有其事地说自己亲眼见过走蛟,还确信是龙,那么真的有这回事吗?
民间关于走蛟的传闻民间有一句俗语对应了南朝的记载,这就是“大蛇成蟒,大蟒成蚺,大蚺成蛟,大蛟成龙”。
字面意思都差不多,就是蛇变蟒、蟒变蚺、蚺再成蛟、随后走蛟成龙的故事。最有名的传闻当属98年一件事。
1、长江走蛟传闻。
1998年的夏天,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一遇的洪灾。当时就有传闻说巨大的洪水把长江里的蛟冲了出来,然后蛟乘着雷雨,走蛟成功,化成龙。
这件事在当时的长江流域都有所耳闻,闹得沸沸扬扬。据说还有人发现了走蛟后留下的痕迹,但是最终也只停留在传闻阶段,没有确凿证据,至今都是一个迷。
2、民间“亲眼所见”。
对于大蛇或“走蛟”这件事,陕西的居民是有发言权的。
陕西秦岭附近的居民都听老人讲过秦岭里有一条大蛇,体长超过千米,可以呼风唤雨,一顿饭就要吃100头牛。
不过后来走蛟失败后,永远的消失在了秦岭山脉。
我国古代也有关于秦岭有大蛇的记载。在《山海经·大荒北》中记载了一种名叫做烛九阴的蛇,书中写道:“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说的就是这蛇体型巨大可达千里,全是红彤彤的,它闭眼天就黑了,它睁眼天就亮了,从来不睡觉、不休息,有呼风唤雨的能力。
虽然没有人真的见过浊九阴,但不少陕西的朋友也描述过自己见过如电线杆粗的大蛇。
据说秦岭修隧道的时候,经常挖出如水桶一样粗的大蛇,把开挖机的都吓一跳。
有的人小时候还听老人讲天空中炸雷的时候,就是有蛇在渡劫。
蛟要成龙必须经过2次雷劈,第一次雷劈是出角,第二次雷劈则是脱胎换骨,使其具备飞行能力。
走蛟若成功则化成龙,伴随着电闪雷鸣,腾空而起,一跃飞升。
民间传言的走蛟也有失败的时候。走蛟失败后,蛇的尸体或挂于树上,或躺在山间,用不了几日则灰飞烟灭。
农村老人常说,蛇变龙需几千年,这条道路非常坎坷,大多数蛇都只停留在走蛟。
民间关于用走蛟的故事很多,也有网友言之凿凿,如确有其事,但最终都没有真凭实据,很多都是道听途说,大概也只能当个故事说给小孩听。
从科学上讲“大蛇成蟒,大蟒成蚺,大蚺成蛟,大蛟成龙”可能吗?蛇、蟒、蚺都是世界上确实存在的三种生物。蟒跟蚺都是爬行纲蛇目下的亚目。
进一步说,蛇、蟒、蚺是三个不同的品种。
蛇再怎么“修炼”也不会变成蚺,蟒同样不能变成蚺。
再说蛟和龙,都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里的龙类,现实中实际上并不存在。
从这里看,如果真有“大蛇成蟒,大蟒成蚺,大蚺成蛟,大蛟成龙”,那何必从蛇开始呢,直接从蚺开始,岂不是节约了上千年的时间?
从生物进化学上讲不通。研究表明:鸡可能是恐龙进化而来的。
虽然恐龙可能进化成鸡,但是这需要几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时间,而且需要整个群体出现大规模的基因突变,并且这些突变的基因能够遗传给后代,才有可能。
如果蛇真的能慢慢进化到龙,那这个时间要非常非常长,而且数量一定要多才行。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见过龙,不管是西方的龙,还是东方的龙,都是传说而已,都是指人们对无法解释现象的一种说法或基于某种共同的文化的认同。既龙代表权利和地位。
从蛇类的寿命来讲更说不通。影响蛇的寿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温度。温度能够影响蛇体内催化酶的活性。
当气温较低的时候,酶的催化就慢,蛇类活动减弱,蛇会去找个温暖的洞躲起来了冬眠。
当气温过高,酶的催化变快,蛇类活动就变得频繁。如果温度进一步升高,蛇会出现不适,会找相对凉快的地方躲起来。温度是会影响蛇类寿命,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危及生命。
蛇类的寿命还跟体长有关:
小型蛇的寿命,一般也就是3~7年,取个平均数也就5年。
体长2米~5米之间的蛇在自然环境下差不多能活10~20年。比如大家熟知的眼镜网蛇,寿命在5~12年之间。玉锦蛇在6~10年之间。
蟒或蚺,普遍长度超过5米,寿命大概在15~20年之间。
从蛇类的寿命来看,根本不可能有寿命长达500年的蛇,然后再变成蛟。
小结:虽然我们传统文化和习俗里有关于龙的传说,也有“走蛟”的传闻,蛇也被称为“小龙”,但是从蛇的平均寿命、进化论、科学上来说“大蛇成蟒,大蟒成蚺,大蚺成蛟,大蛟成龙”是根本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的。
虽然蛇到龙的转换不存在,但是世界上确实存在如水桶粗的大蛇。
世界上最大的蛇?1、亚马逊森蚺。
亚马逊蚺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蛇,其体长可超过10米,体重高达250斤,最粗的部位可以跟成年男子的腰一样,主要生活在南美洲。
2、绿森蚺。
绿森蚺又名绿水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蛇之一,体长最大可达8米,体重可达100多斤,主要在亚马逊河流附近活动
3、网纹蟒。
网纹蟒是是无毒蛇,是世界上最长的蛇类,最长可达12米。最长的网纹蟒是在印度尼西亚被发现,长度可达14.85米。
4、缅甸蟒。
缅甸蟒也是生活在热带雨林的水源附近,平均体长7米,个别可达接近10米,体重90公斤左右。
历史上最大的蛇。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蛇是泰坦蟒,泰坦蟒的平均长度可达12米,体重超过1吨。据说泰坦蟒能吃下半吨重的食物。
万幸的是泰坦蟒早在近58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这是因为泰坦蟒需要在平均气温32度下生存,只有那个时期地球才是偏暖的。地球气温的下降,导致了泰坦蟒灭绝。
“走蛟”如果不是真的,荒野为何见不到蛇尸?不管是蚺,还是蟒,还是普通不到2米的小蛇,其死后尸体会迅速地消失。有的蛇会死在洞里,有的蛇死在野外,苍蝇会迅速下卵,长出蛆虫,加速蛇尸体的腐败过程。
这个过程在热带地区会更快,再加上一些腐肉动物消化,即使是亚马逊森蚺,几天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所以野外看不到蛇的尸体,并不是蛇“走蛟”了,而是确实野外蛇的尸体消失的就是这么快。
最后:蛇、蟒、蚺本身是三个不同的种类,虽然蟒跟蚺都是蛇目下的亚目,但不存在“升级”一样的晋升关系。
从蛇的平均寿命来看,即使是蚺也没有机会成蛟,更不能走蛟成龙。
所以“大蛇成蟒,大蟒成蚺,大蚺成蛟,大蛟成龙”本身就是过去人们对无法解释想象的一种迷信解释,现实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不过话说会来,地球那么大,宇宙那么大,也许在某个角落真的会有某种奇特的生物,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来填补我们认知的空白。
牡蛎与生蚝的区别?
生蚝人人都喜欢吃,牡蛎又可以做美食两个都是我的最爱!个大家分享生蚝和牡蛎区别和吃法:
海蛎子和生蚝的区别
海蛎和生蚝都属于牡蛎的品种,所以它们的区别不大。
1、大小
海蛎子个头小,大概只有成人一节小拇指的长度
而生蚝的个头要大一些,一般带壳的会有1斤左右的重量。
2、生长环境
海蛎子生长在海边的礁石
而生蚝生长在半咸半淡的内湾浅海上。
3、价格
生蚝的生长在半咸半淡的内湾浅海上,其环境受到影响,数量较少,所以价格也会要贵一些。
4、吃法
生蚝的做法
生蚝加入蒜蓉通过烤制,味道特别的鲜美,口感爽滑鲜嫩。
用料
生蚝 9只
蒜头 1个
植物油 8g
葱花 少许
做法步骤
1、准备好所有材料。
2、生蚝用刷子把外壳刷干净。
3、打开后,将生蚝肉取出。
4、洗净后沥干水分。
5、蒜头去皮后,用刀剁成蒜蓉,放入微波适用盘中。
6、加入适量的植物油,稍微搅拌下,放入微波炉中,以微波中火加热2min,爆出蒜香味后取出。
7、蚝肉加入蒜蓉,搅拌均匀,腌制5min左右。
8、然后摆在壳上,烤箱设置上下管发热功能、200℃进行预热。
9、预热结束后,把烤盘放在烤箱底层,生蚝连烤架放在中层,把生蚝烤10min左右,取出撒上香葱末即可。
小贴士
1、不要用蛮力撬开生蚝,因为容易受伤,可以带上手套操作。 2、蒜蓉剁碎一些,香味更浓郁。 3、生蚝需要趁热食用,冷却后带有。
牡蛎的做法
牡蛎福建沿海称为海蛎可以做海蛎煎,又称蚵仔煎,是闽南、台湾一带特色菜,或者说是小吃你在饭店、小吃摊都能吃的到,这个菜我最喜欢,和大家分享
1、准备好食材:海蛎,蒜苗,鸡蛋。
2将海蛎用盐抓几下,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控净水。
3、蒜苗切碎,蒜切末。
4、将海蛎清洗干净沥干水分,一同放入大碗中加入一勺酱油,把切好的蒜苗加进去,再加入去皮切碎的姜。
5、放入地瓜粉加入适量的水,将所有食材搅拌均匀。
6、热锅倒油。
7、油5成热时将牡蛎糊放入锅中中火煎制。
8、不断翻面,等待所有海蛎饼的两面都煎得焦黄,鸡蛋加一点点酱油打散,将蛋液淋在上面,再继续煎一会儿。
9、蛋液很快就凝固,这时候嫩嫩的海蛎煎就可以出锅了。
10、装盘上桌咯,可以根据个个喜好沾醋或甜辣酱,一定要趁热食用哦!
@我是李东 关注我了解更多!
与传统零售有什么区别?
新零售,“新”在哪里?
第256位造就者 黄佩华启明创投合伙人
大家好,我是黄佩华,很高兴跟大家分享我在新零售领域的一些投资经验。我想先介绍一下新零售,新零售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该概念最早由阿里巴巴提出。
阿里巴巴为什么会看到这个趋势?那是因为电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速度也开始放缓了。
大家看看2016年的零售行业数据,电商用户的同比增速回落至24%,然而电商在整个零售业的渗透率还只有15%,剩下85%的流量都在线下,所以马云非常着急要抓线下的消费。
与其同时,线下也在羡慕线上,因为线下受到线上的冲击还是挺大的。我们看到2016年9月~11月,前100位的零售企业加起来的增长只有0.6%,很多百货及大卖场的日子并不好过,在美国也出现了20年来从未有过的“关店潮”。
新零售的四个「新」所以,大家会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新零售究竟新在什么地方?对于新零售,我们到底要怎么做?又该怎么突破?对此,我谈谈对新零售的一些看法。
1.新的门店形态
新零售要考虑如何去做一个新的门店形态。首先我们先说一下整个零售的购买流程:
第一步是建立起渠道认知
第二步是激发购买欲
第三步是下订单
第四步是去支付
然后再去收货。如果是电商,还有物流配送及售后服务的环节。
我们看到,线下比线上的效率要低很多。线下往往都有层层分销体系,一个商品的售价要比其出厂成本高出5-10倍,且整个物流环节也效率低下并不优化,最可怕的是他们对于用户几乎毫无了解。
一个开连锁便利店的老板曾告诉我,他并不知道今天有谁来过,买了什么,明天又有谁会来?他们最大的烦恼就是不知道该进什么货。而线上电商就不一样了,整个线上的流程是数字化的,可以清晰知道每天的流量,还可以给用户画像。
大家会想,该怎样将线上和线下融合呢?一些做线下的人,只是简单地将SKU搬到网上卖,并没有顾虑到用户体验,这对他们来说其实是增加了负担,并没有做到1+1>2。
其实线下最强的就是在用户体验方面。盒马鲜生在此方面做了一个较好的突破。以前我们一直看生鲜电商但不敢投,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损耗特别高,其二是履约成本也很高,你可能要建整个冷链物流体系,才能做好生鲜电商。
而盒马鲜生却大大降低了这些成本,看看它是怎么做的?有两点蛮有意思。首先,将生鲜做成餐饮,定时将海鲜的损耗及成本降低;其次,将线下门店变成前置仓,做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这样就不需要建冷链物流,也降低了履约成本。
盒马鲜生在整个生鲜这一块还是蛮有竞争力的,解决了以前生鲜电商不能做的事情。但这一块投入依然很高,运营难度也较大,其实很不适合投资人进入。
2.新的支付技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亚马逊推出的无人便利店Amazon Go,它将支付技术推到更极端的一边,改造了整个零售环节。
Amazon Go是一个不用排队、无需结账、拿了就走的零售业态。你只需进门后扫下手机上的亚马逊APP,让它知道你是谁,了解下你在亚马逊上的电商行为,然后你就可以到店里去选商品,拿好就走,这是一种非常创新的购物行为。
亚马逊是第一个在电商领域做到「一次点击就可结账」的电商巨头,当他想把线上体验复制到线下时,他就设计出了Amazon Go。其背后的技术是有很多摄像头、传感器等等,可以识别出你拿的任何商品、物品重量,甚至是拿的人。
技术可以把整个购物流程数字化,帮助零售业做出比较好的改造。这里有几个方面:
第一,做出需求预测。即有效预测出今天谁会来购物,明天这个人还会不会来买同样的东西,或者店家是否需要进新的商品等等。
第二,优化仓储及物流配送。比如说让店家可以看到有多少人把某样商品放入了购物篮,或者将仓库设置成可以自动补货。
第三,优化精准营销。比如说通过BI(商务智能)的软件分析、大数据分析及AI学习等,不断了解用户的需求,将商品推荐给特定的目标客户。
3.新的场景
这主要指那些传统零售无法渗透的场景,如办公室、小区、商场、地铁站等。我们一天有24小时,除了8小时上班、8小时睡觉,剩下8小时可能都花在了小区或者商场里。
关于小区的场景,我投了一家叫缤果盒子的公司,他是做无人便利店的。很多人说,无人便利店只是省了人力成本,但我们看到的却并非如此。缤果盒子的创始人说过,“我不是因为无人而便利,是因为便利而无人。”
缤果盒子抓的是小区的场景,小区因为人流量不够多,所以没有能力支撑起一个便利店。但如果换成无人便利店,那就可以大大节省人力、折旧与装修成本。同时,又因为设置在小区,无人便利店的租金成本也很低。
缤果盒子通过降低所有的成本,可以在小区里很好地运营起来。也有人问,无人便利店和自动售卖机、夫妻老婆店有什么不同?跟自动售卖机比,无人便利店的SKU比较丰富;跟夫妻老婆店比,无人便利店的品质更高。
还有一个场景就是办公室。很多人去一些创业公司会看到一个无人货架,它是去年比较火的新业态,基本上依赖用户自己去扫码、支付,完成购买。它一般销售饮料、零食等等,模式虽然非常简单粗暴,但也吸引了不少投资。
4.新的扩张模式
大家有没有去抓小区的流量?去抓办公室的流量?去抓商场里某些铺位的流量?这又牵扯到新零售的第四个新,也就是一种新的扩张模式。
传统零售关键是选址,选址不好,一个店的营业额就不会特别好。但对于新零售而言,它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试错,一旦一个店铺开得不好,还可以迅速转移。
我们看到了自动售卖机,大家知道自动售卖机不是什么新东西,但他们可以迅速扩张。比如饭美美是做饭盒的,可以在办公室大堂直接加热。比如天使之橙,它做新鲜的橙汁,可以让大家有新鲜的果汁可以喝。
新零售、新探索总结一下,新零售有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像盒马鲜生的大型商超;一种是类似缤果盒子的无人便利店;一种是类似便利购的办公室无人货架;还有一种是类似于饭美美的自动售卖机。
新零售这个行业还是太新了,大家都还在不断探索。我们常说要去获客,其实,线下的获客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去做更好的供应链?如何去优化仓储物流?如何去做好用户体验?
有人问我,缤果盒子会不会因为无人而取代收银员的工作,让很多人失业?我想转述创始人给我描述的愿景,他希望未来夫妻老婆店的店长可以在手机上管理10家店,甚至20家店,且所有的进货、防盗、管理都可以通过远程数据处理,你觉得这是不是很好的愿景?
以上就是我对新零售的一些理解,非常感谢。
编辑:方芳
校对:其奇
造就:剧院式的线下演讲平台,发现最有创造力的思想你老家有什么当地特有的动物吗?
这个题,我不回答简直天理难容!我的老家吧,单说出去,可能别人扑闪两下眼睛,没什么反应,但要是补上一句,“就是丹顶鹤的故乡啊,还有麋鹿四不像啊!”对方会立即做恍然大悟状,脑袋点出脑震荡。对,江苏盐城,就是这样的地方……
丹顶鹤名声太响,这里且按下不表,今儿单说灵兽“四不像”!不过,恕在下低俗了,为了唤起大家的深刻记忆,我要放小黄图了。我放了啊——这对表兄弟,被央视《探索.发现》播出后,不仅自己红了,整个麋鹿界都在当年上了头条和热搜,可以说在种群推广方面功不可没!但话说回来,麋鹿的知名度,要靠这么搏出位,才被大家熟知,也是悲哀!
要知道,神话传说里他就是灵兽啊,是姜子牙的坐骑啊!
但也正是因为它是灵兽,性格又温和,所以几千年以来一直摆脱不了人类的骚扰。周朝的时候,麋鹿就被捕进皇家猎苑,一代一代人工繁殖下来;
到汉代,由于近5000年来总的气候变迁是天气越来越冷,而麋鹿是喜欢温暖湿润的动物,喜欢沼泽地带,所以在气候和人类捕猎的共同作用下,麋鹿野外种群数量开始不断下降;
特别是到了元代,蒙古士兵把黄海滩涂的野生麋鹿大量捕捉运送到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附近,以供游猎射杀,导致野外麋鹿急剧减少,几乎灭绝。不过后来根据化石和史料推断,野外麋鹿真正灭绝,是清朝初年。那时候,只有清朝南海子皇家猎苑里有圈养的两三百只了。
但两三百只,还是人工圈养的种群,是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的,更何况还是在清朝这样的多事之秋。果然,1894年永定河河水泛滥,南苑围墙被冲塌,麋鹿逃散,失去保护的麋鹿基本都成了饥民果腹之物;1900年八国联军对北京烧杀抢掠,麋鹿被杀的杀偷的偷,自此麋鹿在中国大地绝迹。
好在天无绝鹿之路,在这些劫难发生之前,有一个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大卫慧眼识珠,意识到麋鹿的珍贵性,1865年,大卫通过一些手段弄到两只麋鹿,并制成标本;
1866年,他将标本寄到了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并被确定为从未发现过的新种。这也正是麋鹿的学名叫“大卫神父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的原因了。也正是在这一年,欧洲多国兴起麋鹿热,明索暗购从北京南海子弄走了几十头麋鹿,饲养在各国动物园里。
这一群远赴欧洲的麋鹿,在海外也命途多舛,种群规模日渐缩小。好在吉鹿自有天相,1898年起,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意识到拯救麋鹿刻不容缓,他花重金将散落在欧洲各动物园的最后18头麋鹿全部买下,放养到伦敦乌邦寺庄园。而这18头麋鹿,也成为现如今全球所有麋鹿的共同祖先!一晃,时间来到了1985年,近百年时光转瞬即逝!在麋鹿故国中国的期盼中,在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努力下,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麋鹿,第一批22头麋鹿当年8月运抵北京南海子——灵兽在中国最后消失的地方;次年8月,39头麋鹿运抵江苏盐城大丰市——麋鹿野生祖先最后栖息的滩涂。自此,灵兽不但重返故里繁衍壮大,而且在不断放养下,再次产生纯野生麋鹿种群!
您说,家乡有这样经历传奇的瑞兽,我该不该骄傲呢?
类似蓝环章鱼的章鱼?
回答如下:有很多种类似蓝环章鱼的章鱼,以下列举几种:
1. 红鳍章鱼(Red Octopus)
红鳍章鱼是一种小型章鱼,体长约30厘米左右。它们通常生活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海底,棕色的身体上有许多小黑点,有时会呈现出深红色调。
2. 角斑章鱼(Horned Octopus)
角斑章鱼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章鱼,体长约1米左右。它们的身体呈灰色或棕色,八只触腕上有许多角状突起,看起来像是有角斑点。
3. 太平洋宝石章鱼(Pacific Jewel Octopus)
太平洋宝石章鱼是一种体型较小的章鱼,体长约10厘米左右。它们的身体呈现出透明的颜色,有时会呈现出淡蓝色或淡绿色调。在身体上有许多小白点,看起来像是闪闪发光的宝石。
4. 带斑章鱼(Spotted Octopus)
带斑章鱼是一种体型较小的章鱼,体长约10厘米左右。它们的身体呈现出浅灰色或黄色调,身上有许多黑色斑点。它们的触腕上有许多小刺,可以帮助它们抓住猎物。
以上是几种类似蓝环章鱼的章鱼,它们在外形和生活习性上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