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百度热搜年度榜,2021十大网络流行词评选?
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①人民至上,生命至上;②逆行者;③飒;④后浪;⑤神兽;⑥直播带货;⑦双循环;⑧打工人;⑨内卷;⑩凡尔赛文学。
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 最火网络新词
1《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了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我国之所以在抗疫战中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坚持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指导准则。
逆行者
逆行,指反着众人的方向而行,不走寻常路;逆行者,指由于职责和信念所系,在发生重大危险时不顾个人安危,迎难而上,去拯救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人。
飒
现在流行的“飒”,特指帅气利落、潇洒清爽,多用于女性。据统计,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中约有50%是女性,护士中女性超过90%。用“飒”来形容她们,是全国人民对女性同胞最崇高的致敬!如今,“飒!”“真飒!”“又美又飒!”已成为人们赞美奋战在各行各业各自岗位上女性同胞的常用语,在网络上广为传播。
后浪
源于“长江后浪催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当前流行的“后浪”,大致是指我们的90后、00后。这一代人多为独生子女,曾让人觉得“不着调”“太叛逆”,但面对新冠疫情,他们奋不顾身,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后浪”承担起了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使命,已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希望一代”。
神兽
神异之兽,本指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的动物。2020年上半年,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孩子们在家上网课。这些孩子活泼可爱,但许多人调皮捣蛋,还智商超群,出格之事时有发生。家长们心力交瘁,盼望疫情早日平复,学校早日复课,尽快让“神兽归笼”。“神兽”便成为疫情期间居家上网课的孩子的代称。
直播带货
即通过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线上展示、导购、销售的新型商品交易形式,是“新一代电子商务模式”。据媒体报道,疫情严重的美国日前也开启了“直播带货”模式。“直播带货”已成为广为人知的流行语,进入大众视野。
双循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这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做出的重大调整完善,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繁荣,都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打工人
打工人,原本多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通常为外来务工人员。在流传中,“打工人”适用范围扩大,指称对象多元化,几乎成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统称。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职员,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称“打工人”。
内卷
本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2020年下半年,有几张图片刷屏:有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有人边骑车边用电脑,有人床上铺满了一摞摞书……“边骑车边用电脑”的同学被称为“卷王”登上热搜。“内卷”流行开来,高校学生用它指非理性内部竞争。
凡尔赛文学
一种“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的话语模式,也称凡学。这种话语模式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说自话,假装用苦恼、不开心的口吻炫耀自己。比如,有人自炫长得瘦:“好羡慕那些轻轻松松就长胖了的人,我一个月吃了好多东西以为能到90斤,结果……太不公平了,我想哭!”实际上,现在的“凡学”作品多数已不再是炫耀,而仅是一种调侃。
22021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1.最美逆行
2.奥利给
3.淡黄的长裙
4.乘风破浪
5.精神小伙
6.爷青回
7.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8.打工人
9.尾款人
10.耗子尾汁
辛巴为什么盯上董宇辉了?
你好!你说辛巴是嫉妒新东方,恶意攻击,那倒也不全是,无非就是想突出他的核心竞争力便宜罢了。至于这个便宜是不是真的便宜,难说得很。我的观点是:
卖给城市白领真却贵的玉米,这叫懂经营。卖给农村贫民假但廉的燕窝,这叫丧良心。一、我先谈下董宇辉的回应!在我看来,本身谷贱伤农就是伪命题首先,我们先回到带货的商业本质,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便宜,也就是要解决好供应链的问题。如果解决好供应链,我在那不说话,端着茶水念念诗都有人买。供应链绝对是直播带货最核心因素,假如一个苹果手机卖1块钱,主播翻来覆去也不能介绍出花来,卖点就是便宜啊。
其次,带货要解决的就是信任问题,能形成转化另一个因素就是信任,解决好信用不传递问题也是促成转化重要因素,用户走完解-体验-口碑这路径后,慢慢形成自己品牌优势。可见,谷贱伤农这是个伪命题啊,听着好像是站在弱者一方,博的好口碑,但是这个产品价格是合理的吗,你不能站在道德、情怀至高点,去损害消费者权益,米面粮油行业是国家为了让大家都能吃的起饭强管控行业啊。截至2022年5月31日,直播电商分部总营收为2460万元,分部毛利为930万元,毛利率为37.8%。这个价格是否合理才是主要的问题。农民能拿到多少钱?东方甄选的高利润有多少能补贴到他们?玉米当然是有区别的,但是一根6元不贵嘛?毛利率你都做到了37.4了还打着助农的口号不太合适了吧。玉米这种东西保存比水果蔬菜容易吧,生鲜赛道头部企业果蔬好毛利率才36%。新东方优势在于俞敏洪这个强力IP增加信任成本以及他们的老师大部分才华出众口才极强,可以复制很多董宇辉类型的主播,信任+可复制的标准化才是他们的优势。现在是新东方在最火的时候,应该赶紧去做两件事:第一件就是赶紧成立谈判团队去和供应链谈判,再最火时候去锁定未来几年商品价格,因为我火我流量大,你们就先薄利多销吧,有谈判的标准。第二件事就是成立自己的供应链体系,防止用户四处比价,品牌口碑下滑。如果第一件事做好了,董老师说谷贱伤农就不合理了。如果做好第二件事,董老师在强调品牌就合理了。二、不要再争论了!我们要知道,新东方和辛巴面向的客户群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曾经给各种大大小小的主播和平台做过生鲜产品的供应商,来说几句!
新东方面向的是城市中产阶级,小布尔乔亚。这部分人虽然也有扣扣搜搜的时候,但是总的还是愿意为了质量,品牌,社交价值之类的东西支付高溢价的。辛巴面向的是广大县乡的劳动人民。他们买东西第一要务就是便宜,便宜了还要更便宜。 所以那种跟厂家砍价的尴尬表演都发生在这类主播的直播间里。只有这样才能打动那些家人们。所以他们的销售定位和策略也是不一样的。拿玉米来举例, 新东方或者薇娅,李佳琦,胡可这种, 他们会选比较时尚的品种,比如云南的小花糯玉米,再从里面选择最漂亮,最好的等级,精心包装,以一个比较高的溢价卖出去。如果是辛巴这种,就选择最便宜的大路货,量大管饱,比较简单的包装,尽可能地压榨供应商的利润,然后以一个看似便宜的价格卖给他的家人们。不要以固有思维看待农产品,农产品中间的价格差有时候甚至比苹果手机和千元机的价格差别还大。 之前中秋节,我们做的一款柚子,最贵的接近400元两颗,并且还供不应求。而同时期市场上大部分都是30元不到两颗。可见,要说辛巴为了争夺流量盯上董宇辉,那就是过度解读,大可不必。但辛巴的所言所行确实能为他低价产品的定位和策略加分。做生意嘛,我们要懂得看门道了。三、最后,我不得不说:就喜欢他们卷起来,卷起来才有看头在我看来,这个事件,倒是真实展现了什么叫做“阶级分割线”以及“价值观严重滞后于生产力发展”。董宇辉的发言,是个很标准的中产小资思路,讲逻辑、讲市场、讲消费全链条成本构成。
而辛巴的发言,是个很标准的底层人思路,他自己未必属于这个阶级,但他这行做得动静大,说明他知道自己的受众要听这么,他为自己的受众发声,图个名利双收。逻辑上,董宇辉全对,对于农产品的实际生产者来说,新东方直播间的受众,是本来他们无力开发的一个群体。正是有了新东方直播,帮着农民做了大量的营销工作,又靠自己刷脸担保,帮助农民开拓了一片新市场。这个完全是个增量市场,新东方从中要求进行任意抽水都是合理的,因为营销工作也是消费链的一部分,是需要支付费用的。
农民们不愿意相信,或者以他们的学识阅历无法理解的是:新东方在整个消费链条中提供的增值部分(营销+传播+信誉担保)成本,远远超过了玉米本身的生产成本。
很可惜,这才是后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真相,就是这些“虚空增值服务”支撑起发达国家高到天上的GDP。新东方的确可以“义务劳动”,把营销成本自己吃进,让利给农民。但所有的“义务劳动”都无法长久,因为义务劳动要求付出者是个“圣人”,圣人可遇不可求。圣人断档了,义务劳动就不存在了,甚至要为过去的义务劳动求偿。毕竟绝大多数的凡人都是利润导向的,有利润的事情才可能长久,经济才能高效运行下去
改开都40多年了,这种靠好几代人得出的血泪教训,到现在还要不断拿到公众舆论上辩论,真理才能站稳脚跟,科学普及之路当真是不好走。如今卷起来真是好事,因为它反而可以让我们在案例中去更多思考,去认识问题的本质。
最后的话:这事,收入低的人站队辛巴,收入高的站队董宇辉,他们各自有各自的镰刀总之,辛巴这次怼东方甄选也成功收割了一波免费流量。但新东方的6元/根玉米也足以说明,直播带货仍然有盈利点和机会点,无论是罗永浩、俞敏洪还是辛巴,都佐证了这一点。
说白了就是一个靠品牌情怀做生意,一个靠更便宜的价格做生意。各自有各自的客户群,客户自己喜欢就好。最后呢,大环境不好,大家还是得保持理性为好,不能当无脑的喷子,提升自己才是关键。2021最热明星?
2021年上半年十大热搜艺人排行榜依次是龚俊、肖战、王一博、利路修、迪丽热巴、白敬亭、薇娅、杨幂、王俊凯和杨紫,都是在各个领域上非常有影响力的艺人,上榜也并不意外。而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榜首的龚俊超过肖战二十次,龚俊上榜187次,肖战是161次。
你见证过哪些神梗的诞生?
网络世界,神梗层出不穷,往往旧梗还没退烧,新梗又脱颖而出。旧的不说了,盘点一下2020年的各种神梗吧.
1.黑哥一笑,生死难料,棺材一抬,人间拜拜。
此梗出自非洲国家加纳,该国崇尚葬礼,办得越隆重越欢快越好。
如是,专业葬礼抬棺团队“亡下七武海”应运而生,迅速晋身2020顶级男团,引领世界葬礼新潮流。。。不多说了,先来感受下这欢快的画风:
这风骚的节奏:
当然,偶尔也有玩脱的时候:
人世间潇洒一场,黑哥再送你最后一程,倒也很拉风哈!
2.只“许 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这个不多说了,大家都懂的,估计是彻底凉了。
3.时间管理大师罗志祥
这是最新的梗了,41岁罗志祥成功晋身时间管理大师。
小猪九年如一日,凌晨4点睡觉,多人运动,跨国狂欢,工作恋爱玩乐三不误,日程安排精确到分钟。。。
如果娱乐圈混不下去了,来开个时间管理精品课程呗,就凭罗教授的实战能力,一定火上天!
出本书也不错,一定比xx日记热销。。。
4.什么都懂特朗普
悲催的特大统领,快给人黑出翔来了。。。。
特朗普:你们都闭嘴!
特朗普:没有人比我更懂建筑!
特朗普:没有人比我更懂科技!
特朗普:没有人比我更懂税务和收入!
特朗普:没有人比我更懂银行!
特朗普:没有人比我更懂债务!
特朗普: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民调!
特朗普:没有人比我更懂环境影响报告!
特朗普:没有人比我更懂法院!
特朗普:没有人比我更懂政治!
特朗普:没有人比我更懂基础建设!
特朗普:没有人比我更懂再生能源!
特朗普:没有人比我更懂无人机!
特朗普:没有人比我更懂体系!
特朗普:没有人比我更懂金钱!
特朗普:没有人比我更懂病毒!
………
特朗普:反正我什么都懂,2020年,我肯定连任不了美国总统!
特朗普:虽然我连任不了,但我还是什么都懂!
其实很有点舍不得黑大统领,没他,谁来搞乱美帝呃?
好了,2020年最火的梗大约就这些,欢迎留言补充哈!
你在海南有资产吗?
如果房子算资产的话,那么我在海南也是有点小资产的,是3套房。第 1套房是头脑一热买的;第 2套房是赌气买的;第3套房是吵架买的,回忆起来像笑话一样。
1.第 1套房子在2015年3月东方市买的,建筑面积66+36平方米花了42.8万元。
在三亚过年在海边玩的时候,碰见一个发单子的说15.8万可以在海南安个家,我们就动了去看 房的念头,因为我们在海南过年租了一个自建房,半个月就花了7000块钱。
那时候就想海南三亚可真好啊,但是房价太贵,要是15.8万 能买个房子也是不错的。于是第 二天就跟着看 房大巴去东方了。
天真的以为车上70多人都是去买房子的,即便不是都买房子,也应该是有百分之20或者是百分之30买房子的。但是后来才知道,车上大部分都是托儿,都是来蹭吃蹭喝蹭车游玩的,只有我买了房子。
车上还有一个成都的小伙子,也买了一个小 户 型,大概是17万左右,听这些大妈一说被忽悠了,吓得他赶紧让司机停车,他又去把定金退了,所以车上70多人,只有我买了房子。
虽然是现 房也有些忐忑,当年10月份环岛高铁通车房价开始上涨,结果房价就是一路狂奔,也算歪打正着吧。
2.第2套房子是2016年3月买的,建筑面积76平方米花了61万,也在东方市,一个好朋友和她的姨来到三亚,坐着大巴车来到东方。她们的本意是不想坐高铁来东方,因为要花钱,所以就坐看 房车来到东方市。
见到她的时候正在跟着置业顾问在海边看 房,都是现 房了,只是因为在海边呢,价 格略高,参观的人都是来旅游拍照的,所以打扮的非常光鲜,而我和爱人由于匆忙和朋友见面没换衣服,只穿着拖鞋和短袖短裤就来了。
置业顾问看我们穿着很随意,就没有搭理我们,爱人看 房子还不错,就问这个房子潮不潮?朝向以及价 格等等问题,置业顾问就非常不耐烦说,房子是高 端楼 盘,我没有时间接待你,你还是去四处逛一逛。
意思你也不买房,房子贵你也买不起,就是不要打扰我,爱人是一个急脾气,说你怎么知道我不买房呢?是瞧不起人吗?你以为打扮得溜光水滑的就是就是买房子的吗?
然后置业顾问又挖苦了几句,爱人骑着小摩托车就去售 楼处就要买房子,前提不要那个置业顾问,爱人问我同不同意买房?我说没什么,你想买就买吧,所以就是一赌气就买了这套房子。
从刷 卡到签合同再进户1个多小时就办完了。
3.第3套房子是2018年3月份买的,海边花 园洋 房,面积52平带80平方米花 园,房价101万,后来改造一下面积60多平方米了。
这房子原本是没打算买的,这个买房子的钱是打算给爱人买一台车的,当时已经在海口和三亚都看好了这台车大约是80万左右。
正好碰见了老家哈尔滨的好朋友来海南,他要买房,他就像中了这套海边的花 园洋 房,跟我这个房子是一模一样的户 型。
他听说我们要买车,就力劝爱人不要买车了,车贬值的厉害。因为他前年买了一台奥迪现在折价一半,爱人也活心了,朋友说正好跟他做邻居,就一起买下了这套房,如果不买这套房呢,肯定是会去买车的。
因为买车还是买房呢,我和爱人也是发生了一点小矛盾,我是不同意他买那么贵的车,觉得目前开的这个车30万左右的也还可以,但是要买80万的车觉得负担有些重了也没有必要。
这就是在海南买的房子,1套自住,其余都在出租,都是赶在2018年限购之前买的,也都是冲动之下买的,手里刚好有点闲钱,除了存银行也没有别的用处,买也就买了。
每年都会去海南过冬住上半年,父母年纪大了,也带上他们一起到海南过冬避寒,长久居住是不能住在一起的,因为生活习惯也不一样,所以至少需要2套房子。
温暖的气候,碧海蓝天,椰风海韵,丰富的海产和果蔬资源,让我们生活感到非常的幸福和惬意,生活也很放松。
对于我们来说海南也是我们的第2个家,在海南买房并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它给我们带来的是安 定安心,从容宁静的生活,至于升 值与否不那么重要了。
关注@房房姐,资深候鸟带你了解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