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玩人马,英雄联盟人马的无头骑士和电玩骑士哪个更好看?
电玩人马好看,特效多,颜色艳
了解动画电影去看动画电影有意义吗?
成年人该不该看动画电影?有人问。
该。
提问的重心大概是,“我已经老大不小了,还看这种小孩子看的东西,是否略显幼稚、人神共嘲?”
作为一个(刚刚)专注思考“看电影的108种姿势”的(未来)知识分子,试图通过(也许)专业的探讨,对提问者进行内心按摩、价值疏导和道德匡扶,使得看动画电影这件事更正义、更门道、更舒心。
毕竟,成年人,也该学会自己看动画电影了。
所以,当我们谈论动画电影时,实际在谈论什么?
一、谈动画电影,首先谈的是艺术和技术。大部分中国人看动画都是从日本动画开始的。
日本动画电影大致可分为剧场版和原创版。
剧场版动画电影,大多取材自同一部电视动画的TV版或OVA版(原创动画录映带),它的制作成本与投资、画工、分色参数、故事的可看性、结构的框架等,都高于TV版或OVA版。比如2017年《哆啦A梦: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就讲述了发生在南太平洋的巨大冰山一场集体冒险之旅,色彩的表现、空间的塑造、人物的造型、情节的发展等方面都远远超过TV版。
《哆啦A梦: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2017,机器猫系列动画电影第37部作品
原创版则是指动画电影里没有相关内容的动画在电视中播放过的。
日本的动画电影,极大借用了日本成熟的动漫创作工业体系发展中所打造的表现形式,并塑造了阅读者的认知接受模式。比如,花字、线条、几何图案的动态转用,心动时的粉红泡泡、灵机一动的亮灯泡等表意符号,超出物理、化学、生理等科学范畴的表情“管理”……等,受众一看就懂,看了就乐,已逐渐成为日本动画电影中独特的、夸张的、戏剧的动画语言和艺术样式。
日风、二维动画电影里经常可见的表现形式
偶尔,这些极其想象力和夸张的表达形式,也被非动画电影借用。(在此很不科学地、将把电影分为动画电影和非动画电影两种,方便对比论述。)
比如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在“包租婆追阿星”的那一场戏里,人飞奔起来时下半身变成了“旋风形态”,就是一种“动画”式的表达。由于是在喜剧电影的表达范式下,所以观众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接受这样的形式。但,还是能看出来,在技术层面上,“旋风形态”和画面背景的融合度不够,在艺术层面上,二维的抽象风格与三维的现实景象会产生一些冲突感,缺少(二维)动画电影舒服自然的统一感。
星爷最好的电影作品《功夫》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原始手绘、摄影、还是电脑绘画、3D建模、后期渲染合成等,动画电影都是一种基于二维平面基础上的艺术创作。毕竟,纸张、照片或电脑屏幕,都是二维体式的存在。
在二维空间,建构一个三维空间出来,是不是有点造物主的膨胀感觉?
1、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的支撑
“空中楼阁”需要参考现实生活和生命经验,但,在呈现和传达上,更需要艺术和技术。
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动画电影,多是电脑三维动画制作,但是手绘动画(也叫平面动画、二维动画)和定格动画曾占据了动画电影的主流。
其中,越是二维的、接近意识的、物质现实客观规律制约越少的,它的表达形式越自由,表达空间越大,因此,手绘动画,是最为灵动的动画电影样式。
手绘绘画,首先跟“绘”、“画”关系密切。它需要绘画的技巧,也更完整、细腻地保留、呈现出不同画手、不同材质、不同画种的手法和风格。
日本动画电影的其标志性人物、手绘“大厂牌”宫崎骏,他的经典作品《风之谷》(1984)、《天空之城》(1986)、《龙猫》(1988)、《悬崖上的金鱼公主》(2004)等,都是通过无数张手绘制造出来的,画风清新浪漫,触动人心。
水墨动画,是中国动画电影中独一无二的的动画形式,在国际电影节上曾获得诸多殊荣。如,1961年《小蝌蚪找妈妈》曾荣获第四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1963年《牧笛》被外国人誉为“奇迹”和“中国式的动画片”,1982年《鹿铃》曾荣获苏联第十三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片特别奖等。
1988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了一部水墨动画电影《山水情》。
烟笼山水,浑然天成,每一个场景定格都是一副优美的水墨山水画,意境疏远开阔,笔触浓淡相宜。老琴师和渔家少年因缘结会, 琴瑟共鸣,两个角色含蓄优美,举止灵动洒脱。《山水情》勾线简洁,色彩简致,泼墨写意,蕴藉生动,水墨画手法表现的风格化、完整度上别具一格,与故事主题所表达的高山流水、相忘江湖的文人气质,相得益彰。
可以看到,在手绘动画中,材质、笔触、颜料、质感、线条等特质,如水彩的透明感、轻盈感,赋予了动画电影的独有美感。
除了绘画,其他材质,如木偶(《阿凡提的故事》1980)、剪纸(《南郭先生》1981,《葫芦兄弟》1986)、皮影(《中华熊猫》2019)、黏土(《超级无敌掌门狗》1996)等,多是通过定格动画形式完成,将传统艺术色彩、造型等审美和风格,融入了动画电影的创作中。
《超级无敌掌门狗》1996,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特效(如《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3D打印技术(如《超凡的诺曼》2012)、绿幕(如《爱丽丝梦游仙境》2010) ……等技术混合使用,进一步开拓了动画电影的表现形式。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荣获奥斯卡四项金像奖
电脑技术与原始手绘并不冲突。日本动画电影导演新海诚的“2.5D”风格,在他的《言叶之庭》(2013)、《秒速五厘米》(2007)等作品中,呈现出有三维动画的流畅细腻,如背景和光影表达,和二维手绘风格的生动自然。
甚至于,电脑科技可以让静态的绘画动起来。2017年,英国动画电影《至爱梵高》惊艳世界。导演先通过绿幕完成演员拍摄,然后进行CG动画处理和画师打磨,终于让梵高“活”在自己的绘画世界中,完成了对画家和其艺术的致敬。
动画电影《至爱梵高》2017,相关人物
梵高作品,《星空》1889
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和现代电脑科技,为动画电影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动画电影是一个纯粹的艺术作品,是人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的融合,具有独特和丰富的美学语言和艺术价值,不能和其他电影互相代替。
2、仿真造型和拟态表现的结合作为对现实或想象的重新架构,动画电影要在一片空白上打造“空中楼阁”。因此对于观众来讲,它有两个重要的工作要做好。
一个是仿真造型,依据客观存在和生命经验,发挥想象力,构造全新的典型人物形象、空间形象等,让观众感受到画面的真实可感。比如巨大的“龙猫”,金鱼姬“波妞”,《风之谷》的腐海,《狮子王》(1994)的非洲草原等,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原型。
另一个是拟态表达,让观众感受到人物言行举止、事物的发展变化、镜头的运动衔接等“动态”表达,合乎逻辑,流畅自然。比如《功夫熊猫》(2008)中的“阿宝”会功夫、《狮子王》(1994)中的“辛巴”与叔叔争夺权力等,通过拟人化表演,将动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所产生的戏剧张力和自然感染力,是真人表演无法突破的。
《功夫熊猫》(2008)
仿真造型,对现实“改造”和艺术化处理后,使观众远离现实和当下,进入“假定性”叙事的情景,顺利开启“梦之旅”。如2016年新海诚在《你的名字。》中国新闻发布会上所说,动画是一个纯粹的东西,动画里的人物都是为了作品而诞生的。
观众在与动画电影的天然“安全距离”下,可以单纯地享受、沉醉、感动,而不必产生“代入现实”的焦虑、不安和惶恐。
有时候过于逼真还原,就会距离观众太“近”,损害了观众对“动画”类型的原始期待,破坏了拟态表达的基础。如3D版《狮子王》(2019)的失败关键,就在于狮子的造型太像真的“狮子”了。主体既然是真实的,拟态表达自然无法开启,想象通道被关闭,原作的浪漫、诗意、搞笑也就难以为继。
3D版《狮子王》烂番茄评分
3、想象界的延伸《机器人总动员》(2008)的呆萌机器人瓦力对爱情的纯粹,《海底总动员》(2003)中小丑鱼马林找回儿子过程中的成长……动画电影经常“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同时,跨生物的主角、多时空的场景、超现实的剧情、鲜明的造型色彩、富有个性的台词、夸张的配音……有助于对于拓展和延伸观众的认知,提高想象力,愉悦身心,寄托情思。
《机器人总动员》2008,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
在CG技术的完善下,真人版动画电影大行其道,想象界与真实界的距离似乎在拉近,如《爱丽丝梦游仙境》(2010)、《灰姑娘》(2015)、《美女与野兽》(2017)、《奇幻森林》(2016) 《名侦探皮卡丘》(2019游改电影)、《小飞象》(2019)、《花木兰》(2020)等。
在一些以人为主角(而不是动物或外星人等)、真人版动画电影里,如《银魂》(2016),通过拟态表达的合理性、高度风格化的剧情和人物个性,与原作恶搞自黑高度一致的戏剧感,会降低“真人、真景”的现实迫近感。
动画电影更强调对理念世界的表达,如新的时空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架构,爱情、友情、生命等终极意义的探讨。
2017年,中国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在古书《山海经》、《搜神记》等传统奇幻元素基础上,打造了神的世界、少女“椿”的世界和人类的世界,人的灵魂则以“鲲”的形态存在。这种依托于中国传统神话建构的新世界观、生命观的表达,配合“中国风”的画面,充满了神秘感和浪漫感
《大鱼海棠》2017的世界观
2019年,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根据日本漫画家木城雪户的小说《铳梦》改编,推出了电影《阿丽塔:战斗天使》(2019)。
原作故事围绕着地上城市“废铁城”和天空之城“萨雷姆”的对立展开。在26世纪的后启示时代,地球文明毁灭,城市只剩下末日废墟和未解之谜,人类居住地“废铁镇”是一个烂杂污秽、罪恶肆虐、冷漠专制、毫无希望的地方,在这里还生活着“在阴暗世界里,为生存奋斗的人类”(木城雪户语)。
但是,卡梅隆的电影却讲述了阳光美好的钢铁城里,一个(机械)少女的成长史和反抗天空霸权的故事,与原著的精神内核相去甚远,也因此受到了原著忠粉的诟病。
《阿丽塔:战斗天使》(2019),城市的明亮和奇观
《铳梦》中的阴暗、混沌和绝望
二、谈动画电影,其次谈的是市场和营销2017年,中国动画电影《大护法》因为“成人向”和“暴力美学”,主动进行“自分级”,在片头标明“PG-13”。“PG-13”的意思就是,13岁以下儿童需家长陪同观看。
《大护法》2017,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动画长片
动画电影早就不是专门拍给儿童看的电影了,《变形金刚》(PG-13级)系列中几乎是成人逻辑,甚至有些裸露镜头和下流对白。在美国、日本的电影分级制度下,动画电影都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并创作中细分市场,迎合观众需求,主题风格多向发展。
美国电影分级制
日本电影分级制
但是中国没有电影分级制。中国动画电影的基础策略是“全年龄”市场定位,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大鱼海棠》(2016)、《风语咒》(2018)、《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等,题材保险安全,大多选取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和文化元素,如经典神话人物孙悟空、哪吒、民间传说饕餮等。
《花木兰》1998
面对当下中国电影观众中新生代消费能力巨大的事实,中国动画电影在人物个性表达上,不再拘于“家国天下”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理念,而是更突出个性尊重、生命可贵的主题,赋予人物的“斗天斗地、我命由我”的自由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强烈个性,在新生代观影群体中引发共鸣。
同时,“故事新编”也是必须的,《十万个冷笑话》中面容俊可爱身材雄壮的肌肉萝莉、《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丑萌反叛的“恶娃”模样、现代台词等,击中了新生代的萌点、笑点、趣点,成为网络“热搜”。
“我命由我不由天”
由此可见,动画电影在创作过程中就具备强烈的商业市场诉求,包括大IP的挖掘(皮卡丘、变形金刚、花木兰等),明星效应的利用(明星参与配音、CG动作捕捉等),社会时代语境的贴合,电影受众的精神需求等。
一提到动画电影,就想起动漫;一想起动漫,就想起二次元圣地、无数年轻人的精神“ATM”机——B站。动画电影借助于UGC(用户内容生产)进行宣传扩散和话题营销,或热搜、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新媒体宣传,或通过豆瓣、知乎等进行网络口碑引导,或进行周边衍生品开发,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高市场收益。
B站22、33娘形象近期消失,或意味新的发展转向
情怀营销是动漫电影的重要策略。除了粉丝情怀,《哪吒之魔童降世》还曾激发观众对国产动画电影的支持情怀,上映前在微博等平台发布了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合作的联动短片,“蹭热引流”,用当年大热的动画电影为自己“背书”,使网友充满期待。当然,它最终没有辜负这份“期待”。
总而言之,中国动画电影无论是创作还是营销,仍需持续打造自己的品牌,就像“宫崎骏出品,必属精品”一样,时刻让中国观众对“大圣归来”充满昂扬信心,为树立动画电影创作自信、市场自信、跨文化传播自信奠定基础。
“大圣归来”
三、谈动画电影,再次谈的是思想和文化无论是东方文化的儒家思想,还是西方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都必然在动画电影中作为底色而存在。无论是网络科技推动的艺术形态多元化,还是青年亚文化(比如耽美文化影响下《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和敖丙的人物暧昧关系)思想影响下的意识形态纷繁,时代的印迹,文化的更迭,也都必然流动在动画电影的发展脉络中。
这是动画电影做为艺术,和文化语境和时代语境的一种关系必然,所折射的民族特色、时代思潮也进一步提升了动画电影的品格和深度。同时,东、西方的动画电影也在汲取彼此的文化特点、民族特点,打造更具有“他者”奇观特质、文化交流意味的作品。
例如,近年来,西方动画电影从中国文化里寻找灵感,打造了《功夫熊猫》、《花木兰》(1998)等佳作,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017年,皮克斯以墨西哥亡灵节为灵感,推出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讲述了12岁小男孩去往亡灵世界,重逢了太爷爷等先辈,回到人世间后更加珍惜与家人的相处。电影用瑰丽多姿的画面、活泼幽默的方式,深刻地探讨了“死亡”这个禁忌话题。电影让我们领略了墨西哥文化的魅力,也通过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让我们领悟了生活的真谛:“爱,就是记住”,死亡不是终点,忘记才是。
《寻梦环游记》大量运用明亮的橘色和神秘的紫色
优秀的动画电影就是这样,不但好看、好玩,更具有现世关怀的意义,注重对社会问题的考量、对人性的思考,对生活和生命的感知和理解,比如《千与千寻》、《风之谷》等对人性欲望、环境保护命题的探讨,《千年女优》、《红辣椒》(2006)对潜意识、梦境的精神分析,《大世界》(2017)对现实世界的冷峻复刻,《玛丽和马克思》(2009)对自闭人格的共情关注。
《红辣椒》(2006),今敏代表作
《大世界》2017,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动画长片
《玛丽和马克思》,最打动作者的一部电影
四、谈动画电影,最后谈的是童年和记忆。在动画电影里,我们看到艺术,看到文化,看到社会,看到思想,也看到了童年。
作为80后,作者在童年时期,还没有看 “动画电影”的机会,基本上都是在电视媒介上看动画片。每天放学后,巴巴地守在电视机前,如饥似渴的眼睛瞪着21寸电视屏。
那时候,学习着急了,就手指画脑袋,模仿一休的样子思考;张口就会唱的儿歌是“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小女孩们经常振臂高呼一声,“我是希瑞,赐予我力量吧!”,男孩们则双臂架十,发出指令“恐龙特级克赛克,出击!”……
直到现在,记忆深刻的动画片有:当时从国外引起的《巴巴爸爸》(法国,1975出品)、《变形金刚》(美国,1984出品),《聪明的一休》(日本,1975出品)、《非凡的公主希瑞》(美国,1985),《哆啦A梦》(日本,1979出品),《蓝精灵》(美国,1981),《猫和老鼠》(美国,1990出品),《小飞龙》(日本,1972出品),《米老鼠和唐老鸭》(美国,1928出品),《鼹鼠的故事》(捷克,1957出品),《神探加杰特》(美国,1983出品),《忍者神龟》(美国,1987出品),《圣斗士星矢》(日本,1986出品),《恐龙特急克塞号》日本,1986出品)等。
“我是希瑞,请赐予我力量吧!”
国产动画也有不少经典之作,系列片有《黑猫警长》1984年,《葫芦兄弟》1986等;动画短片有:《大闹天宫》(1961),《没头脑和不高兴》(1962),《雪孩子》(1980),《九色鹿》(1981),《崂山道士》(1981),《三个和尚》(1980),《猴子捞月》(1981),《咕咚来了》(1981),《天书奇谭》(1983)等。
《九色鹿》运用了中国风元素
目前,中国动画电影多是脱胎于动画片,依托于良好的观众基础和粉丝忠诚度,打造了诸如《喜羊羊和灰太狼》系列电影、《熊出没》系列电影,为当代小朋友们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社交话题空间提供了重要方式。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离不开动画的存在。跟小伙伴们热切讨论动画人物或剧情,熟练地背诵动画中的经典台词,通过动画理解世界,理解生活,理解爱。看动画已成为童年最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也已成为每一代人共有的时代精神符号和美好的童年集体记忆。
所以,作为“老年人”、过来人和带过娃的人,从不会问“该不该、能不能看动画电影”这样的问题。
问,说明看得还是有点少。
【end】(文中插图均来自网络,如侵联系删除。)
英雄联盟拳头到底有多调皮?
英雄联盟限时模式“无限火力”一直是所有玩家们呼声最高的。前段时间也是正值春节期间,拳头顺民意正式开放了这一模式。很多玩家玩的也是很开心,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一限时模式终究是迎来了关闭的这一天。但在关闭的前一天,腾讯正式发布公告,将这一模式延续到4.3号。
玩家们也是摆脱了排位赛的竞技包袱,来到无限火力当中,尽情释放自己!很多玩家也研究出不少的骚套路。就比如前段时间大火的“贴膜流盲僧”,利用盲僧w技能的AP加成,出一身辅助装备,可以给队友提供最好的安全保证。很多AD英雄也是走出了AP路线。在该模式当中即使输掉了比赛,自身也没有太大压力。
不过有没有人仔细钻研过无限乱斗中的小细节呢?
无限火力的80%冷却缩减,和一些强力buff都是由“闪瞎氪金狗眼的超闪亮增益”Buff提供而成,由于今年无限火力的改版,这款buff也成功升级为2.0新版本。在Buff的介绍页面当中,有很多亮眼的地方,就比如“星之守护者 厄加特”,很多玩家都知道,星之守护者系列皮肤里面都是睡衣系列。里面的英雄都十分清纯可爱,而厄加特正与他们完全相反,这款皮肤是前段时间一个外国网友自制的,很多玩家看了也表示10分想要,投稿到拳头那边,至今没有下文。没想到却是提供无限火力大幅加成的正主。
你的攻击有小几率重做瑞兹瑞兹在前段时间经历了重做,重做之后,大招也变成了一个传送技能。从此以后,雷电法王的称号也不消而散。很多玩家也表示十分可惜,都拥有一个愿望,就是把改过的内容全部改回来。拳头在娱乐模式当中,也是满足了玩家这一愿望。“你的攻击有小几率重做瑞兹”。在同一增幅buff当中,看到了两种不可能的东西,这或许就是拳头满足玩家要求的呈现方式吧!好了各位观众老爷,你们对此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在下方,我会给你们点赞与回复的,感谢您的关注!
码字不易,文字和素材都是长时间整理创作而成。各位同学看完之后请不要忘记点击关注哦!电玩人马稀有吗?
比较稀有。1. 电玩人马是一种英雄角色,是英雄联盟中的一员。人马这种英雄相对来说比较不实用,使用者也不算很多,相对稀有一些。2. 电玩人马在英雄联盟中是近战坦克型英雄,他拥有较高的生命值、护甲和魔抗,可以承受一定的伤害,但对于敌方的远程攻击就会显得力不足。因此,从各种角度来看,电玩人马都算是比较稀有的英雄角色。
人马彩虹皮肤什么时候出的?
人马彩虹皮肤在9月份的时候出的。
这款皮肤是无法购买的,只能通过活动抽取获得。人马的彩虹尾巴皮肤也就是人马的电玩战魂皮肤,这个皮肤是限定的,只有通过抽奖活动才可以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