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大跳水,蛋价羊价继续跌?
疫情没完没了,危机感越来越高,除了退休人员有保障其他行业收入都不保啊!有钱谁都会花现在不是手紧吗!那啥消费啊?
强抑行情的导火索?
猪肉的上涨,已经改变了我家的餐饮习惯。我们现在基本上是以水产品为主,辅助以鸡、牛肉。从猪肉大幅度上涨以来,我吃猪肉的次数不超过五次(包括烧小排汤)。涨吧,把猪肉涨成奢饰品。把猪肉价格贵过鱼子酱,一口猪肉一两黄金。让吃猪肉成为身份的象征。哈哈。
养猪人该如何是好?
春节过后,我国的生猪价格突然大跳水,在短短的十天之内,从生猪均价13.52元/kg降到11.40元/kg,下跌幅度超过2元/斤。然而,我国的饲料价格却是不断地上涨,仅玉米价格每吨就上涨了200元,让全国的养殖户们深陷亏损的困局里!那么,在全国猪价低迷时期里,养殖户们该如何应对呢?
无论生猪价格行情如何?只有猪很少生病,而且猪长得很快,这样才能在养猪行业里生存下来!
1.防疫到位
细菌病毒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只要养猪人稍一不留神,就会乖机侵袭猪群,导致养猪场发生经济损失!虽然现在的猪价较低,养猪户们都情绪低落,但是也要做好猪场防疫工作啊!否则,一旦养猪场发生疫情将会损失更多,甚至有可能是全军覆没!因此,养猪户们要静下心来,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工作,特别是防疫工作要到位!2.营养均衡
当猪价行情低迷时,很多人认为使用劣质饲料喂猪,就可以降低养殖成本了!其实,这样做是极其错误的,因为便宜没好货,特别是劣质饲料,不仅使猪的生长受挫,而且会导致猪只生病,甚至造成猪只死亡的现象!因此,养猪户们要在保持营养充足的情况之下,再适当使用一些精饲料的替代品!
总而言之,在猪价低迷时期,也要保证猪是的健康,更加需要注意猪的营养均衡,然后适当地降低养殖成本!
猪价超跌的背后发生了啥?
猪价跳水下跌,7元不保?猪价超跌的背后发生了啥?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物价是由市场的供求状况所确定,市场物价是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是没有任何保证的,如2019年猪肉价格的暴涨,市场猪肉价格由7元左右暴涨超过45元,有的地方超过50元,今年持续是有你许多超过7元的前段时间有的地方肥猪价格已经近5元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不一样,计划经济是由政府物价部门制定物价,物价一旦确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很难变化。市场经济就不一样了,容易受到垄断企业的价格垄断。近期凡是市场肥猪价格有上涨的趋势,有的垄断企业就会大量存栏肥猪,使肥猪价格持续走低,目的就是迫使这些跟风养殖企业尽快撤离养猪业。猪价超跌的背后就是现在的养猪业非常混乱,生猪生产没有计划,没有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与销售,造成市场肥猪长期供大于求,价格持续下跌。大家都知道,2018年下半年发生的非洲猪瘟疫病传播速度很快,很快大陆各个省区包括海南省在内都感染非洲猪瘟疫病,一时间,国内的猪肉价格是先发生暴跌然后出现暴涨,我们这里的猪肉从每斤10元左右下跌到7元左右。短时间内,国内生猪存栏数量大幅度减少,据农业农村部400个定点监测县的数据显示,2019年8月生猪存栏同比下降了38.7%,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了37.4%。市场肥猪供不应求,造成猪肉价格暴涨,2019年6月份后,国内各个地方发生了猪肉价格暴涨,我们这里猪肉价从每斤7元左右暴涨到45元。2019年下半年,国家为鼓励人们养猪,恢复生猪养殖,出台了养猪的优惠政策,国家最高给规模养殖企业500万补助,还有各种补贴和奖励,一时间,大量跟风养猪企业进入了养猪业,生猪养殖数量迅速恢复,价格持续下跌。 现在的猪价持续超低,猪价超跌的背后发生了啥,是什么因素导致肥猪价格持续下跌的呢??一是养猪界非常混乱,在养猪红利时期涌入养猪业的企业比较多,良莠不齐,相互竞争,不按规矩出牌,新进入养猪行业的企业大多数是养殖业的门外汉,这些企业对生猪养殖规律不清楚,不懂生猪的经营与管理,大多数企业仍然是以工业管理模式组织生猪生产,没有按照市场的需要而进行生产,一见养猪利润确实高,不顾一切地签订养殖合同,大量养殖生猪,短时期内超过了市场的需求量。这些养殖企业在春节后猪肉消费的淡季持续大量出栏肥猪,同时养殖超大肥猪,使肥猪上市量大幅度增加,形成了供大于求的状况。二是养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造成肥猪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因素,养猪业进入红利时期后,一时间大量的社会热钱涌入了养猪业,养殖企业数量增多,原来的养猪大佬们就不容易控制生猪价格和养猪利润,猪肉价格的话语权即将丢失,一些老养殖企业采取不惜血本地人为地大量增加春节后的淡季肥猪出栏数量,这种竞争使肥猪销售价格持续下跌,致使新进入养猪业的养殖企业亏本惨重。一些新进入并且资金不雄厚和经营能力差的养殖企业就会因为竞争失败而放弃养殖,就会被淘汰出局,迫使体单力薄的企业尽快退出养猪业,重操旧业,竞争减少了,养猪业就会重新洗牌,新的垄断就会形成。三是有企业在肉食品消费的淡季大量组织生产和出栏肥猪,通常情况下,在春节后到端午节是一年中肉食品的消费淡季,这段时间人们多少消费在春节前准备的腊肉、香肠、坛子肉等肉食品,一般不再到农贸市场购买新鲜肉食品。其次在一年中挣的钱在春节前已经消费的差不多,没有多余的钱购买新鲜肉食品,因此形成一年一度的肉食品消费淡季。现在气候仍然炎热潮湿,近两个月气温是比较高的,肉食品仍然是处于消费的淡季,消费量很难得到提升,没有消费量,而养殖企业的工厂化生产的肥猪是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肥猪价格很难能够提升。我认为目前各家各户在春节前所准备的肉食品已经消耗差不多了,消费者就要增加新鲜猪肉量了,一年一度的猪肉消费淡季将缓慢结束,猪肉消费淡季什么时间能够结束呢? 炎热的夏季就要来到,随着气温越来越高,炎热潮湿的季节人们是会大量减少肉类食品的摄入,猪肉的销售量会进一步减少。就是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结束后,旅游业和餐饮业完全恢复后能够外出旅游的人员也因为气候炎热也会减少,因此仍然是猪肉消费的淡季,只有到中秋节后气温开始下降了,气候凉爽了就开始进入了猪肉消费的旺季,猪肉价格就有可能出现涨价。四是大量进口猪肉,今年1—5月份进口猪肉196万吨,其中 3月份进口46万吨,5月份进口37万吨。进口的冻猪肉价格低,大量的进口猪肉加剧了国内猪肉价格的进一步下跌。五是屠宰企业的压价收购,抬价销售白条猪,使猪肉价格居高不下,销售量没有明显增加,由于猪肉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餐馆和早餐的价格仍然停留在猪肉高价时期,价格没有下跌,猪肉量没有增加。每个地方仅有一家屠宰场,形成了价格的垄断,造成猪肉销售量没有增加,肥猪出栏数量大幅度增加,如果猪肉价格的下跌不与肥猪价格下跌同步,猪肉的销售量是很难增加的。
5月11日蛋价跳水?
蛋价也算不上跳水吧,正常回调。猪价也该涨涨了,一直在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