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蛋白油怎么弄,骑行如何入门?
初学者必备的骑行知识
在骑单车上路之前,每位车手都应要熟练掌握几项重要的基本驾车技能。
一个人永远都不会忘记怎么骑自行车的吧?当然不会忘记,但是,那些教他们骑车的教练们都说他们真正能遗忘的东西很少,那是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学会掌握过一些重要的技能。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怎么把坐垫调到合适的高度、怎么把它拆卸下来,怎么刹车和使用变速器。另外,还有一个每人都应该知道的技能,那就是把前轮拆下来以使你更方便地把自行车放在私家车里面去。
合理的调整坐垫高度
把坐垫调整到合适的高度是非常重要的,就好像你不会穿着比你的腿长四英寸的牛仔裤走路一样,这会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的,所以,如果坐垫过高或过低的话,都会影响骑车的舒适度。
如果你的坐垫太高了,你很快就会意识到这点,因为你的脚根本无法踩到脚踏。
如下图所示去调整高度,如果你调的不够低的话,虽然你的脚能踩到脚踏,但是你的臀部会随着你踩脚踏的时候上下摆动摩擦,很快你就会感到疼痛和不适。凭着个人的经验之谈那就是确保坐垫不要太高。
如果坐垫过低的话,你的肌肉效能就消耗的较快,这样你就会容易疲劳。对某些人来说,过低的坐垫会使膝盖过度弯曲,这样容易使人受伤。
想要调整坐垫的高度(下图示)需要一把内六角扳手,通常使用5毫米的,但也有一些自行车是用4毫米或者6毫米的。但它们的作用无非就是用来安装或者松开螺栓。首先,逆时针旋转螺栓,这时候螺丝会慢慢松开,然后你就可以把坐垫调整到你所需的高度。但要确保坐垫没有歪斜,高度要适中。然后扭紧螺栓,这样的话你的坐垫就不会容易歪斜了。当你把整个身子坐上去都不会下沉的时候,就代表坐垫够稳固了。
调整好坐垫的高度没有一个绝对的办法,只要合适就好。对那些要参加比赛的车友来说,通常坐垫到脚踏的距离是1.09乘以腿部内侧的长度,大部分的车手都发觉这个高度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效率。但对普通人来说这个高度有点过高,所以一般来说,如果脚踏在最底端时,膝盖的角度为20-35度就好了。
停车时,为了使脚能够舒服的着地,你可以稍微倾斜车身。
脚板着地:很多车友把坐垫调的太低的原因是因为这样可以使他们的整个脚板支撑在地上,这样可以给予了很大的安全感。
合适的坐垫高度:当脚踏在最低点时,膝盖的角度为25到35度左右,这样的高度是最合适的。
坐垫过低:这样会降低你的效率,长期于此的话会使你的膝盖受伤。坦白讲,这样的高度会使你看起来像一个傻瓜。
在合适的坐垫高度上,你稍微伸展一下双腿还是能够触地的。
开始骑车
所有初学者都努力想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就是怎么开始骑车,掌握这个诀窍不是先踉跄的踩着脚踏就马上出发,而是先要跨坐在上管上,在出发的过程中将屁股放到坐垫上。
知道你自己习惯先使用哪只脚是很重要的,因为那是你开始踩脚踏时最好发力的脚。想象一下当你穿着袜子在光滑的地面上滑行时,哪只脚是在先走的?那个就是你第一步踩踏时应该使用的脚了,下面是踩脚踏的先后次序。
1. 首先把你第一步的踩踏脚放在脚踏上,跨坐在车上(下图所示)。轻轻的握住刹车稳住整个车身。然后留意一下后面有没有车来往,即使是在一条没有车辆来往的道路上。
2. 松开刹车,然后用力一踩。开始起步的时候,轻轻用另一只脚碰一下地面好让你离开地面。然后紧紧抓住车把,眼睛直视前方。
3. 把另一只脚也踩在脚踏上慢慢发力,当车子慢慢行走的时候你就可以将屁股慢慢挪向坐垫上。坐到坐垫前用力踩几下可以帮助车子更快地加速。
4. 继续用力踩,然后轻轻的坐在坐垫上,保持向前看,尽量俯下身子握紧车把,这样会使你保持稳定。
5. 然后你可以舒服坐下来,放心的踩。但要紧紧抓住车把,抬起头来观看道路。
刹车
掌握快速停车的诀窍是前后刹车一起使用,要学会怎样最好的利用前刹——前刹是最有力的刹车。很多车友害怕在使用前刹的时候会导致他们飞出去,但是与仅仅使用后刹车相比,巧妙使用前刹可以使你的停车距离减少百分之五十。
依照英国的装车标准来说,后刹车都是由左刹把控制的。仅使用后刹车的时候,你是可以停下来,但还不够迅速。对初学者来说,最好的对策是先用后刹车然后再渐渐地学习使用前刹。
当你使用前刹的时候,你要紧紧的撑紧车把。最快速的前刹几乎可以使你的后轮离开地面,这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练习,在交通安全的环境下可以试试你能多快把车子停住。
使用变速器
很多初学者不知道怎么使用变速器,所以在爬坡的时候吃了很多苦头。很显然他们是不知道车把上的这些指拨是怎么用的,当你买车的时候,应该叫店主给以示范。
装有变速器的自行车,使用前拨会提供比较大的档位变化,而后拨则相当于微调。
右手的指拨控制后变速器,而左手的指拨则控制着前变速器。
花鼓变速器(内变速)的控制按钮只有一个,通常在车把手的右边,可以控制整个变速范围。
就跟练习刹车一样,你应该找一个交通安全的场所来反复练习如何转换变速器,感受一下他们的作用。对初学者来说,如果牙盘是两片的要使用小盘;如果是三片则使用中盘,然后反复练习转换后变速器。
你会留意到飞轮片之间的相差不是太大,不过通常后飞轮都会有8、9或者10片,所以变速范围还是很大的。
然后,通过左手的变速器让转换到大牙盘,继续反复练习转换后档位。当你调到大齿轮的时候,你就会发觉你要用更大的力去踩脚踏,这也就意味着你每踩一下脚踏,加速会快很多,一般在下坡或者是在平地上使用。
如果你的牙盘有三级变速的话,你可以使用左手指拨把链条下调两格,使其落在最小的齿轮里面。这时候,整部车踩起来很轻松,一般在上坡的时候使用。
另一个初学者常见的问题就是他们往往喜欢用高档位吃力地踩脚踏,其实当你用低档位轻松的踩脚踏的时候,会让你觉得更加舒畅从而可以骑的更远。骑车多了你可能忽略了这点,但是原理就是这样:当每踩一下时节省多点力气,这样你才可以踩的更久更远。
如下图:中级档位,链条在三级齿轮盘的中级上,这时候的中位变速便适合以中等的速度在平路或者中等的山路上行驶。
如下图:高档位,把链条调到牙盘最大的齿片上,然后再把后变速调到最小,这样可以让你在每踩一下脚踏的时候行走的更远,速度更快。适合在下坡或者车刚启动的时候使用。
下图:低档位,把链条调到牙盘最小的齿片上,然后把后变速调到最大,可以让你花较小的力气缓慢爬坡。如果你准备进行长途负重远行的话,就适合使用小于1:1的低档变速。
能力训练:掌握了骑车的基本技能之后,就该学习下怎么提高驾车的熟练度和准确度了。俗话说熟能生巧,大部分的技能都是靠练习得来的。下面展示有一个非常实用的练习,这个练习只需要几个从运动商店买来的锥形筒就可以完成,这种锥形筒通常九英寸高而且价格便宜。
小孩子们通常很喜欢这个训练,我试图阻止ALEX在锥形筒之间穿梭,两次都失败了。当你的越来越熟练骑车时,把筒与筒之间的距离缩小,这样会使训练越来越有难度,每次都尝试走不同的路线和弧度,这样会使训练的效果大大提高。
障碍挑战:把锥形筒呈直线摆放,每个相隔2至3码然后穿越它们。年轻的车手们喜爱这个游戏,因为它们从中得到了许多的乐趣。或者你可以尝试直接撞倒它们,如果你们小骑手希望玩点更加有挑战性的游戏,那就让他用脚踏去撞倒筒子而不是用车轮。直接穿过这些筒子是小菜一碟,要来回绕过它们会稍微难一点。
协调能力训练:把锥形筒呈V字形摆放,把它们摆放的空间逐渐缩小。然后在不碰到锥形筒的情况下穿过它们。如果你有足够信心的话,你就可以把最后一对的空间缩到最小。当筒与筒之间的距离为18英寸宽的话,你可以毫无难度的穿过它们。但是,当你穿过它们的时候要考虑脚踏的位置,不能让它碰到锥形筒。这个训练在实战中是非常有用的,因为有些狭窄的陡坡通常会使车手停下车来,但当你熟练这项技能的时候,你可以在任意的宽度里面不碰到这些锥形筒的话,那这种陡坡对你来说就毫无难度了。
我们不把这些锥形筒当做保护装置来使用哦!尽情的撞吧!
拆除前轮
这不算是一项骑车的技能,但能够拆除前轮对你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因为这样可以把自行车搬到车里面去,当你遇到爆胎时,就可以把自行车运送到一个可以修车的地方。
这里无法把各种自行车都拿出来做示范,我挑了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那就是带V刹系统的自行车。
. 如果你拥有的自行车是碟刹系统的话,那你就可以跳过所有有关刹车系统的那部分,直接把轮胎从刹车里面取出来就可以了。
公路车的吊刹系统通常有一个控制杆,用来控制轮子与刹车器的距离,以便轮子也可以从中取出。
1.(如下图所示)首先要扭松刹车线,然后一直往外扭,直到进入刹车控制器里面为止。
2. 旋开刹车器上面的小管,这样你就可以看到刹车线安装的位置。
3. 用力挤压整个刹车器,这时,整个刹车线就会松出。
4. 这是一个俯视图可以让你清楚的看到如何去拉刹车线的末端。
5. 刹车器完全松开。这时候,轮子可以自由的从它们之间取出。
6. 拉开轮子上面的快速器使其松开——这不是一个扳手,所以不要想当然直接扭松它哦!
7. 当轮子上面的快拆松开之后,这时前叉上面的花鼓也松动了,只是前叉的末端阻止整个轮子往下掉。
8. 要想使整个轮子从前叉里面拿下来需要扭动快速拆卸器另一面的螺帽。当它松开到一定程度时,整个轮子就可以拿下来了。
9. 把轮子拆下来之后,你就可以方便的把自行车放在任何你方便存放的地方了。
10. 重新安装轮子,先把快速拆卸打开,然后扭紧前叉上面的螺帽,扭上几圈。然后扣上快拆杆,这会花上一点时间。
11. 重新合上刹车器的话,首先要用力握紧刹车器然后把整个刹车线安装进去,把套管放回原位,然后慢慢的把整条刹车线放回刹车器内。
蛋白粉增肌粉肌酸分别是做什么的?
蛋白粉、增肌粉主要用来增肌。肌酸用来增肌、加强脑部对肌肉的控制、让肌肉储存更多能量和增强爆发力及肌力。
蛋白粉、增肌粉你基本可以划归为一类,目前市面上大厂做的健身类蛋白粉类补剂都是从牛奶中提纯的乳清蛋白,也就是说是牛奶提炼的。只是说蛋白粉中的蛋白质含量更高,而增肌粉又添加了一些其他营养物质。对于健身新手而言建议使用增肌粉,而中级以上则可以使用蛋白粉,使用蛋白粉还需要自行搭配营养素。
蛋白粉、增肌粉的用法通常是一勺子蛋白粉或增肌粉,外加200ml左右的温水、牛奶或果汁等摇均。这个说明可以说清晰易懂,但涵盖了不少隐藏信息在里面,下面一点点解读。1.通常在运动结束后的三十分钟后喝下蛋白粉;2.用200ml左右温水混合,一定不是热水,如果喝在嘴里觉得烫的水,一定还得再去凉一凉,不然蛋白粉很容易结块,说白了已经由于高温导致蛋白质变性了。水的多少看个人喜欢喝稠的、还是稀的,依照个人偏好即可;3.需要用摇杯摇均。普通的杯子,就算盖上盖子,也很难完全把蛋白粉打碎摇均的,用筷子或汤匙搅拌也不可取,应该购入专用摇杯,最好是里面带有弹簧上下摆动的,另外还有更高级一点的全自动摇杯,记住是摇杯!既然你还在纠结蛋白粉、增肌粉和肌酸这三者,那么肌酸就先不用考虑了。
如果你是刚刚开始健身训练,没有必要吃肌酸。因为只有进行大运动量训练,肌酸的特殊功效才会显示出来。每种肌酸产品都会有详细的说明。但较为普遍的一种服用方法是开始五天为“基础期”,每天分三次并服用20克肌酸(最好与果汁共服,以利于吸收)。以后每天只需服用5克即可。最后提醒注意肌酸的含量。
炼金师怎么能快速升级?
DNF炼金术师副职业快速升级攻略。
首先,童鞋们需要准备几百万金币,然后我们进入正题。炼金术师通过制作物品的方式升级,制作出来的药剂或者材料可以上架拍卖行,制作相关物品的设计图在副职业导师亚贝罗处都有,材料的话自己有当然最好,没有就去拍卖行买买买吧。
1-3级:刚开始推荐制作魔力结晶,制作出来虽然对自己来说没用,但是可以上架拍卖行回点本,之后的制作出来的东西都可以这样子来降低我们的消耗。
斗蟹
3-5级:到了3级就推荐做中级蛋白油直接做到5级。
斗蟹
5-7级:5级以后,瞬间移动药剂是最佳选择。。
斗蟹
7-9级:到了7级,根据自己大区的物价情况还有自身的情况,选择以下两种其中一个为佳。
斗蟹
斗蟹
9-10级:选择制作特级力量秘药或者智力秘药都可以。
斗蟹
斗蟹
10-11级:其实,9级之后可以一直做特级秘药直接升11,但是个人认为蛋白油更为划算一些,好卖,也不容易亏大。
影视剧中有哪些装B金句?
居然还有人敢恐吓我成大器,你知不知道,现在全上海都听我的。《大上海》
我不见了的东西,我一定要自己拿回来!《英雄本色》
我不当大哥已经很久了。《英雄本色》
耶稣也留不住他,我说的。《扫毒》
12点过后,这里我说的算。《杀破狼》
“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破坏之王》
要圣旨,咱们给他写一个。《新龙门客栈》
其实,我只是想打死二位,或者被两位打死!《功夫》
你们都给我听好喽,我叫刘华强!《征服》
抱歉,有钱真的是能为所欲为的。《读心神探》
要做枭雄,就要忍受孤独。《龙腾四海》
既然他们要动用江湖势力,我就让他们知道,这个江湖到底谁做主。《琅琊榜》
《倚天屠龙记》谢三哥,我这辈子从来没说过谢字。
《射雕英雄传》大家等会看我眼色行事。
我柯镇恶今天就要取你的狗命。
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你要杀便杀。
《天龙八部》能够和贫僧打成平手的,世上没有几人。
石头炸飞机
不愧是神枪手啊
论美貌你赢不了我。
贱人就是矫情。《甄嬛传》
打你就打你,还要选日子吗
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嘛!《流星花园》
有钱长得帅是我的错吗?《一起来看流星雨》
《古剑奇谭》我原本是山中,一棵包治百病的板蓝根。
你是上帝吗? 不,我是电影导演。《楚门的世界》
“宽恕你是上帝的事情,我的工作就是送你去见上帝”《怒火救援》
做饼干采用哪种油好?
油脂分液体与固体两种形态,先说固体的。
一、 奶油butter
又叫牛油、黄油,有含水和不含水两种。超市常见的品牌有Arla、牧童牌、大公司、银宝、Anchor(安佳)、President(总统)、多美鲜等,买的时候注意区分有盐和无盐,因为有的方子是需要无盐奶油,而有的则无所谓。国外方子通常会标明salted或者un-salted,而国内经过翻译之后通常都省略了有盐无盐,建议一般视作无盐。
它是将天然牛奶的上表层收集起来的奶乳经过剧烈搅拌而成的均相平滑的产品。它是美欧厨房中和餐桌上的必备品,从简单的早餐烤面包片到复杂的烹饪和糕点制作,都离不开奶油。用奶油制成的成品具有十分诱人的特殊的油脂香气和奶香气。
食谱举例:法式烤面包片、面糊类蛋糕比如大理石蛋糕、松糕等、奶油曲奇以及各式西餐料理。
二、玛琪琳margarine
又叫植物黄油、麦琪琳、乳玛琳、马加林。即人造奶油,是在非乳脂油中形成的油包水型或水包油型 乳状液,在组成和外形上都与奶油十分接近。最早是法国人于1860年发明的。它是用不饱和脂肪酸取代了饱和脂肪酸的富于奶油香味的天然奶油替代品。生产人造奶油的原料主要为棉籽油、花生油、玉米胚芽油,以及部份动物油脂。人造奶油的出现,满足了人们使用奶油和减少油脂摄入量的双重需要。由此可见玛琪琳的油脂并不等于百分之百全为植物油。因为类型的不同,有的品牌的玛琪琳仍然含有相当份量的动物脂肪。
一般用来涂抹在土司上的玛琪琳(又叫 Soft Margarine 或是 Unhydrogenated Margarine)熔点较低,约38C左右,含水量也较高,并不适合用于西点制作。例如多美鲜圆盒装的植物黄油。
而适于西点制作的玛琪琳(Hydrogenated Margarine),熔点较高,约41C左右。例如多美鲜块状500g包装的植物黄油即属于此类
食谱举例:与奶油相似
Tips:很多人以为人造奶油就是低热量的代名词,其实这是错误的,人造奶油的热量并不低于天然奶油,只是由于其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天然奶油,因此而被广泛使用,如果你以为这个热量低而不设防,呵呵,也许你可以拿体重来试试。
可是最近又有新的观点:过去多认为将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氢化成人造黄油(或称麦琪琳)即反式脂肪酸,既有与用牛乳提取的黄油有同样的风味,又比天然黄油的饱和脂肪酸低,因此对健康有利。最近的研究则认为人造黄油能使血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因此对健康的影响比天然黄油更差,建议谨慎使用。
那我们到底该用什么油脂那?
物美价廉还是用玛琪琳,毕竟天然奶油贵。这些奶油我们不是当饭吃,小甜点嘛,吃的少一些总归是好的,所以也不必去费心算计什么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了。
三、起酥玛琪琳 Oleo Margarine 或 Pastry Margarine。
起酥玛琪琳和一般玛琪琳有所不同。它是以低熔点的牛油混合其它动物油或是植物油做成的高熔点油脂,专用做起酥皮的制作。它的熔点通常都在44C以上,必须在专业的西点材料行才买得到。该油脂内含有熔点较高的动物性牛油,用作西点、起酥面包和膨胀多层次的产品中,一般含水以不超过20%为佳。
这是蛋糕房做酥皮点心必备的,一般家庭很少用。当然如果你在家也想做酥皮点心,而刚好你身边的蛋糕房不肯卖给你这类原料,你有两个选择,第一,找上同好,去麦德龙或者烘焙原料批发市场,那里有整箱的卖,一般是一箱十片,每片1公斤左右,价格从130/元箱~180元/箱不等,根据品牌不同略有差异,当然进口的更是卖到5片一箱,要价150元;第二,就用上面说到的多美鲜的块状植物黄油代替,效果也不错。
四、起酥油shortening
又叫白油,因其看起来雪白,形似猪油。起酥油是食品工业的专用油脂之一。它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或稠度,用作糕点的配料、表面喷涂或脱模等用途。它是可以用来酥化或软化烘培食品、使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在加工过程中不致成为坚硬而又连成块状,并改善口感。
最初,起酥油就指猪油。后来用氢化植物油或少数其他动植物油脂制成的起酥油消费量大大超过猪油。根据油的来源可分为动物或植物起酥油;部分氢化或全氢化起酥油;乳化或非乳化起酥油。根据用途和功能性可分为面包用、糕点用、糖霜用和煎炸用起酥油。根据物理形态可分为塑性、流体和粉状起酥油(即所谓"粉末油脂")。起酥油和人造奶油外表有些近似,但不能作为一类。人造奶油一般含水份约20%,它是餐桌用油,即直接食用,含有较多添加素(色素、风味剂等)。而起酥油一般不直接食用。
国外市场上起酥油的品种很多。按以上分类再加以系列化。例如油脂氢化的程度、塑性的大小、充气率、稠度或粘度、粉末的含油率等等。可是在国内市场上并未见到国产的多种品种,食品工业对此尚未提出多种或特种要求,所以在这方面只是处于初级阶段。粉末性起酥油国内已有生产,都是微胶囊型,含油量20-80%。
食谱举例:西式饼干、部分重油蛋糕、蛋挞、酥皮点心,还可以代替猪油作煎饼的底油,用来做爆米花也是非常香的那(嘿嘿,打岔一下,武广附近的小巷子里有一家爆米花,用高压锅土法做的,就是用的这个起酥油,粉香粉香的,我最喜欢原味和巧克力味的了,每次都是买上大大一袋,一路吃回家,哇,不说了,口水啊……)
雪白乳化油(英文名也叫shortening)是一种以动植物油(牛油、猪油、棕榈油、色拉油、椰子油…等)精制后,混合调制成的白色固体油脂。多数用于面包之制作或代替猪油使用。在台湾,起酥油(白油)的成份与雪白乳化油一样,唯一的差别在于白油中没有打入氮气,所以打发能力较差,且外观颜色不像比雪白乳化油那么白。
五、发酵奶油cultured butter or sour cream butter
发酵奶油是在制作奶油的初期,在乳脂中加入乳酸菌种后搅拌使之发酵后,制成的奶油具有特殊的风味,在欧洲较为常见,被认为是欧式风味的奶油,在加拿大仍被十分普遍,并不难买得到。在美国,20 年代之前,这种欧式奶油仍广泛的生产,但之后反而是目前常见的奶油(即 unsalted butter 又叫Sweet Butter )较容易在市场买到。
一般制成的发酵奶油是没有加盐的无盐奶油,所以 Cultured Butter 或 Cultured Unsalted Butter 都是无盐发酵奶油,加了盐的发酵奶油标示为 Cultured Salted Butter。
另外也有人认为发酵奶油比较健康,是因为他们认为在发酵的过程中,乳酸菌会吃掉乳脂(cream)中的乳糖(lactose),使得奶油中的乳糖含量较一般奶油为低,是否因此可以称为较健康我不确定,不过对于对乳糖有轻微过敏的人来说是个比一般奶油更好的选择。
在烘焙食谱中如果材料中列示要发酵奶油时,可以以一般的无盐奶油取代,只是风味不同而已。
目前我还没有做过需要发酵奶油的点心,有待实践。在家乐福和麦德龙分别看到过同一个牌子的cottage sour cream,蓝白色椭圆形小盒子,无奈实在记不起品牌名称了。
六、 酥油shortening
其成份为:白油+胡萝卜素+天然香料,与白油可以替代使用。可普遍用在任何一种烘培产品中。没错,酥油的英文名也是shortening,呵呵,你没有看错,我更没有写错,这里重点讲一下这个让人“拎不清”的酥油。(这里引用一段转载过来的文字详细讲解,相信你仔细看过之后一定会懂一些,至少以后做点心的时候不会再晕晕的了)
广义的定义,酥油可以是任何的油脂类产品,如色拉油、猪油、奶油、玛琪琳等等。但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和成品品质,这些油脂在使用上就必须要留意彼此之间并非完全可互相替代的,必须要考虑到他们油脂及其它成分如水的含量,特殊的风味(如奶油),还有不同的熔点对制作过程中所带来的影响。
狭义的定义,在点心制作上,当我们说到酥油,通常就是指『酥油』这个产品。酥油是一种无水奶油。
酥油的种类
酥油的种类很多。在台湾目前有:
最好的酥油,属次级的无水奶油(此类酥油名为 Butter Oil)
. 一般也有以低熔点的牛油(此应指牛脂肪 Beef Fat)来充作的酥油
. 另外也有以氢化白油和奶油香料配制而成的,此类酥油即为 Shortening,其颜色和香味都近似真正的酥油(Butter Oil)
酥油是素的吗?
完全看成分而定,购买前可以查看成分说明,有无水奶油、以牛脂肪 Beef Fat 的,或是植物油精制的,其中以第三种最为普遍,只有第二种牛脂肪的为荤的。因此,也有人问酥油是白油吗?
如果是第三类酥油,那其实就是白油再加工而已,而目前一般在食谱的应用上,多半习惯将白油与酥油视做相同材料了。
酥油的作用
酥油一如它的英文名,Shortening,又名雪白奶油(请参看雪白奶油(Shortening)的详细说明),它用来防止面团筋性延展得太快,也可防止膨大剂初期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在过程中散逸。而白油(Lard),是人造猪油。根据中华谷研所的蛋糕与西点一书,酥油与白油的的作用相似,但是,酥油精炼过程较白油为佳,油质更洁白细腻。
酥油在香港称为『固体菜油』。
在台湾,需要到材料行去。酥油的成分需要先向材料行老板询问。
在北美,超市买的酥油有两种,以 Crisco 出产的酥油为例,白色的酥油用来做派比较合适,而黄色的酥油则用来做需要酥松感的金黄色饼干。同样是酥油,看你做的是什么样的点心做不同的选择。酥油一般是陈放在 Cooking Oil 的柜子,和色拉油等油类放在一起,或是在 Baking Needs 的柜子附近,是不需要冷藏的,但也有部分商家将它放置于奶油、玛琪琳的冷藏柜附近。
在澳洲,只能找到一种名叫 copha(是椰油制的 vegetable shortening),这种酥油并不能完全和北美惯用的酥油互相替代使用。相关的信息请在搜寻引擎输入 copha 查询,或是http://www.everythingaustralian.com/evryaustralian/copha.html 参考(澳洲法浪客提供)。食谱中使用酥油的部分,可以尝试以奶油来取代。
大部分的酥油都标榜全素(All Vegetable),根据成分说明,主要是棕榈油、黄豆、氢化物及双酸甘油脂...。加氢化物是为了改变油脂的融点,使它在一般室温下仍可维持固态。黄色酥油则多加了轻微的调味及黄色色素。。当然也有些厂商生产的酥油中有牛油成分(Beef Fats),如果介意荤素,购买前多加留意就是了。
七、 猪油lard
从猪的脂肪中提炼得到的动物性油脂,淡黄色,有明显的猪油香味,但保存时限较短。多用于中式点心及派塔制作上。如欲改用植物性油脂,可以起酥油(白油)来取代。
不过一般,我们在超市买到的会是精炼猪油refine lard,精制过的猪油,无味、白色油脂,为食用油中油性(酥松度)最高的油脂,一般多用于中式点心(蛋黄豆沙酥、老婆饼、桃酥等),当然这个同样可以用起酥油(白油)代替。
下面该说说液体油脂了
八、植物油vegetable oil
植物油是从一些植物的籽或果仁中压榨出来的油脂,常见的有大豆油(soybean oil),花生油(peanut oil),菜籽油(rapeseed oil),玉米油(corn oil),橄榄油(olive oil),芝麻油(seasame oil),还有最近推出的葵花籽油(sunflower oil),山茶油(camellia oil)
很多烘焙食谱中只是提到色拉油(salad oil),于是很多人就糊涂了,这个色拉油到底是什么油那?是大豆油还是玉米油或者其他?
这里存在一个油脂等级分类和命名的问题,色拉油只是一个油的等级分类的名称,它并不具体指是由哪种原料榨出来的油。色拉油是指各种植物原油经脱胶、脱色、脱臭(脱脂)等加工程序精制而成的高级食用植物油。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色拉油主要有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玉米色拉油、米糠色拉油、棉籽色拉油、葵籽色拉油和花生色拉油。今年十月,食用油颁布新标准,产品名称中一律省去了“色拉”,因此现在的标准叫法就是大豆油、菜籽油以代替原先的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
简单的说就是,只要精炼之后达到了一定质量技术标准的就可以称之为色拉油。这里还有一个概念,调和油。调和油又是什么油那? "调和油",顾名思义是由几种食用油按一定配方,经过合理科学的方法调配而成的。一般说来,调和油是在菜籽油或大豆油基础上添加少量的花生油或者芝麻油勾兑而成,以增加香气。当然了,各品牌的勾兑的油的品类和勾兑比例是会不一样的。现在市场上也新推出了以花生油或者茶油为基础油的花生调和油、山茶调和油,此类油价格较高,占有率偏低。
回到主题,那么烘焙中所提到的色拉油我们到底用哪种那?个人认为最好用无味或者味道清淡的,比如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不推荐使用花生油,本身香味太浓烈,容易掩盖西点本色香气(如果方子强调用花生油的除外)。平时做戚风蛋糕,我们就要用到色拉油,而我一般是用大豆油。
橄榄油则一般用于面包不粘性与磅奶油搅拌,装饰奶油调软,硬度调整。不推荐用来做蛋糕或者饼干,因其本身香气也略微重。
九、棕榈油palm oil
棕榈油在世界上被广泛用于烹饪和食品制造业。它被当做食油、松脆脂油和人造奶油来使用。象其它食用油一样,棕榈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进健康。棕榈油是脂肪里的一种重要成分,属性温和,是制造食品的好材料。从棕榈油的组合成分看来,它的高固体性质甘油含量让食品避免氢化而保持平稳,并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适合炎热的气候成为糕点和面包厂产品的良好佐料。由于棕榈油具有的几种特性,它深受食品制造业所喜爱。
在我国,目前食用精炼棕榈油,产品规格方面,主要指标是溶点不超过24℃-33℃,用于食品(面包、饼干等)的煮炸方面,软质棕榈油安定性佳,油炸时不起油爆、不起泡,具有香酥风味。在高温下不易裂解而产生有害人体健康之物质,非常适合油炸。
不过,棕榈油家庭不会用到,一般是大型食品加工企业采用,比如方便面,各种膨化食品。
十、鲜奶油Whipping Cream
由鲜奶浓缩,使含油量达到约36%,可用作蛋糕表面霜饰之用。超市常见品牌有雀巢nestle,总统president,爱乐Arla,这些都是动物性鲜奶油,淡的,不含糖,打发的时候需要加糖坐冰(即保持低温),否则打发有困难。
目前市售的还有植脂奶油,这种奶油里面已经添加了糖,因此直接打发就好,而且不像动物奶油那样需要严格保持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