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l脚本,博物馆有哪些背后有故事的文物?
这是一艘德国在二战末期建成服役的潜艇,在战争结束前夕为了避免被俘而自沉,这一沉就在海水里泡了十二年,按照常理应该早就锈迹斑斑、海藻丛生,可是德国人又把它打捞出水,略做清理改装后居然重新加入联邦德国海军,又服役了二十年才正式退役,之后又被改建为博物馆舰保留至今,其命运可以用轮回转生来形容,这艘潜艇就是德国海军U-2540号潜艇,它后来的舰名则是“威廉·鲍尔”号(Wilhelm Bauer)。
轮回转生——德国潜艇“威廉·鲍尔”号的前世今生原创 丛丕| 崎峻军史
要论影史上最佳的潜艇片,那么沃尔夫冈·彼得森(Wolfgang Petersen)在1981年导演的《从海底出击》(Das Boot)绝对当之无愧,多年后那部《U-571》与其相比就是渣渣一样的存在。在这部以德军U-96潜艇的真实经历为蓝本拍摄的经典战争片中,德军潜艇屡次遇险,为了躲避英军舰艇的猎杀,冒险深潜,多次挑战潜艇的极限潜深,甚至坐沉在280米深的海底,最后成功上浮,显示出极强的坚固性,以至于影片主人公对潜艇性能深感自豪:“咱们德国造的潜艇就是棒!”
■《从海底出击》的影片截图,深度表的指针已经超出刻度范围,但潜艇还能挺住。从深度表的刻度可见潜艇的安全潜深为100米,150米以下就相当危险了,至于200米以下那就听天由命了。
当然,电影归电影,在现实中德国制造向来以精密、可靠著称,德国潜艇的质量更是享誉世界。要说德国潜艇有多耐用,笔者最近偶然发现了一个绝佳的实例。这是一艘德国在二战末期建成服役的潜艇,在战争结束前夕为了避免被俘而自沉,这一沉就在海水里泡了十二年,按照常理应该早就锈迹斑斑、海藻丛生,可是德国人又把它打捞出水,略做清理改装后居然重新加入联邦德国海军,又服役了二十年才正式退役,之后又被改建为博物馆舰保留至今,其命运可以用轮回转生来形容,这艘潜艇就是德国海军U-2540号潜艇,它后来的舰名则是“威廉·鲍尔”号(Wilhelm Bauer)。
■ 德国海军XXI型潜艇的精密模型,该艇采用革新性的艇形设计,具有很高的水下航速和持久的潜航能力。
U-2540号潜艇的历史要追溯到二战后期,该艇于1944年10月29日在汉堡(Hamburg)的布洛姆&福斯造船厂(Blohm & Voss)开工建造,1945年1月13日下水,同年2月24日竣工服役。U-2540号潜艇属于大名鼎鼎的XXI型潜艇,这是一种跨时代的新型潜艇,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潜艇。在此之前的潜艇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都在水面航行,仅在必要时才下潜,而XXI型潜艇则是为长时间潜航而设计的,通过大容量蓄电池和通气管装置,该型潜艇甚至可以在水下航行数日而不必上浮,极大提高了隐蔽性。此外,XXI型潜艇采用具有革新性的线形设计,有效提高了水下航速和下潜速度,可以说XXI型潜艇在诞生时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艇型,对战后各国潜艇的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可以视为现代军用潜艇的鼻祖。
■ U-2540号潜艇的剖视模型,清晰显示了潜艇的内部结构和舱室布局。
U-2540号潜艇的水面排水量为1621吨,水下排水量为1819吨,艇长76.7米,艇宽8米,吃水6.32米。该艇的动力装置沿袭了柴油机加电动机的常规配置,但是电动机的功率大为增加,以提高水下航行能力。U-2540号潜艇配备了2台MAN公司制造的M6V40型柴油机,单机输出功率为4000马力,主电动机为2台西门子公司生产的GU365/30型电动机,单机输出功率为5000马力,此外还有2台西门子GV232/28型电动机,单机输出功率为226马力,用于水下静默航行。从上述数据可知,XXI型潜艇的电动机功率已经超过了柴油机,也正因为这一动力特点,XXI型潜艇被德国人称为Elektroboote,也就是“电动潜艇”。
U-2540使用柴油机驱动时的水面航速为15.6节,如果使用电力驱动则能达到17.9节,在潜航状态下采用主电机驱动时水下航速可以达到17.2节,在进行静默航行时也能保持6.1节的航速,相比之下德军在二战时期的主力潜艇VII型的水下航速仅为7.6节!在水面航行时,U-2540号的续航力为15500海里/10节,其水下续航力为340海里/5节,下潜深度可达240米,不过根据VII型潜艇的实战经验,其极限下潜深度可能接近300米。
■ 在战争结束时仍在建造的U-3503号潜艇,注意其艇首处的6具鱼雷放射管。XXI型潜艇武备相当强大,而且配有电动鱼雷装填装置。
U-2540的武备系统包括艇首的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和指挥塔上的4门20毫米机关炮。相比德国海军之前的艇型,XXI型取消了艇尾鱼雷发射管,将6具鱼雷发射管全部集中在艇首,可以携带23枚鱼雷,或者17枚鱼雷和12枚水雷。值得一提的是,XXI型潜艇配备了电动鱼雷装填装置,大幅提高了鱼雷重新装填的速度,在VIIC型潜艇上装填1枚鱼雷时间足够XXI型潜艇完成6枚鱼雷的装填,XXI型潜艇可以在20分钟内发射18枚鱼雷,射速相当惊人。在XXI型潜艇的指挥塔前后各装有一座双联装旋转炮塔,每座炮塔内配备2门Flak C/38型20毫米机关炮,用于对空射击,至于落伍的甲板炮已经从XXI型潜艇上消失了。此外,XXI型潜艇还配备了当时德国最先进的声呐和雷达设备。由于艇体扩大,艇员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设置配备了冷库用于储存生鲜食品。XXI型潜艇的人员编制为57人,包括5名军官和52名士兵。
■ 这幅画作表现了XXI型潜艇在大洋上击沉盟国货船的场面,但在现实中这一场景从未出现过,实际上仅有2艘XXI型潜艇进行了战斗巡航,而且毫无战果。U-2540号潜艇在服役后没有参与任何实战行动。
U-2540号潜艇在1945年2月服役后编入第31潜艇支队,首任艇长为齐普费尔海军中尉(Zipfel),此时距离战争结束只有两个多月时间了,该艇和战争时期完工的大多数XXI型潜艇一样没有得到参加实战的机会,在试航和训练中度过了战争最后的时光。1945年4月间,U-2540前往波罗的海西部的博恩霍姆岛(Bornholm)水域进行训练,由于燃料匮乏,该艇匆匆结束训练前往斯维内明德(Swinemünde)待命。由于苏军正从东面逼近港口,U-2540于4月30日离开斯维内明德向西撤退到丹麦。随着战争接近尾声,德军计划将U-2540凿沉,以免被俘。1945年5月3日,U-2540开始疏散人员,大部分艇员都转移到辅助靶船“波尔克堡”号(Bolkoburg)上,就在人员转移期间盟军飞机突然来袭,有8名艇员不幸死于空袭,但潜艇安然无损。5月4日,U-2540离开丹麦海岸,经基尔(Kiel)抵达弗伦斯堡(Flensburg),于当天上午10时在一艘灯塔船附近打开通海阀自沉,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结束了短暂的首次服役经历。
■ 战争结束时正在工厂内建造的大批XXI型潜艇,德国海军计划建造1170艘该型潜艇,实际开工267艘,完工118艘,除了少数被战胜国作为战利品保留外,其余大多被销毁或自沉,而U-2540选择在战争结束前自沉。
二战结束12年后的1957年6月,正处在冷战前沿的德国人又想起了这艘沉睡在海底的老潜艇,将U-2540号重新打捞出水,拖往基尔的霍瓦尔特船厂(Howaldtswerken)进行检查。经过检查人们惊讶地发现尽管经过海水十多年的浸泡,这艘潜艇的主体结构依然完好,联邦德国海军决定将其修复作为一艘训练潜艇使用。正式的修理和改装工作于1958年11月开始,由于艇上的机械设备早已不堪使用,霍瓦尔特船厂为其更换了全新的动力系统,而这套设备将用在之后由霍瓦尔特船厂建造的201型潜艇上,这是德国在二战后设计建造的第一型军用潜艇,换而言之重生后的U-2540号扮演了试验潜艇的角色,这也是它在此后20多年间担负的主要职责。除了更换动力系统外,艇上的其他设备也都进行了更新,指挥塔也做了改造。
■ 1957年夏季,一艘打捞船正将U-2540号潜艇打捞出水,此时距离它自沉海底已经整整十二年了。
■ U-2540号潜艇在被打捞出水后进入霍瓦尔特船厂进行修复,更新了艇上的动力系统和其他设备,潜艇指挥塔也进行了改装,图为改装后的指挥塔特写。
1960年9月1日,修复完毕的U-2540号潜艇正式加入联邦德国海军,并被重新命名为“威廉·鲍尔”号,其舰名源自19世纪中期的一位德国发明家和工程师威廉·鲍尔,他最重要的成就是设计了德国历史上的第一艘潜艇。“威廉·鲍尔”号作为试验潜艇在德国海军中服役至1968年8月28日,之后从军用舰船中除籍。在经过改装后,“威廉·鲍尔”号又以勤务潜艇的身份于1970年5月20日重新服役,依然作为试验潜艇为联邦德国海军服务,搭载民间工程师从事新型潜用设备的测试,后来很多应用于206型潜艇上的设备都在“威廉·鲍尔”号上进行了检测。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威廉·鲍尔”号因为一次意外结束了试验艇的服役生涯,它在1980年5月6日进行潜航时不慎与德国海军Z-3号驱逐舰相撞受损,之后该艇于同年11月18日在埃克尔恩弗尔德(Eckernförde)解除工作职责,后于1982年3月15日正式退役。
■ 上两图是“威廉·鲍尔”号潜艇在1963年时的留影。U-2540号在修复后于1960年加入联邦德国海军,命名为“威廉·鲍尔”号,作为试验潜艇使用。从上图指挥塔特写照片可以看到指挥塔前部装有透明玻璃舷窗,在指挥塔侧面镶嵌有舰名铭牌。
■ 1970年时的“威廉·鲍尔”号,该艇在联邦德国海军服役期间主要从事潜用设备的试验工作。“威廉·鲍尔”号于1980年与Z-3号驱逐舰相撞受损,1982年退役。
“威廉·鲍尔”号退役后被德国国防部挂牌出售,最后由德国海事博物馆购得该艇,根据威廉·鲍尔技术博物馆委员会的提议,该艇将恢复建造之初的状态,改造为一艘博物馆舰永久保存。1983年8月,“威廉·鲍尔”号进入西贝克船厂(Seebeck yard)接受改装,厂方按照二战时期的潜艇布局对潜艇内部进行了重新装修,同时重建了潜艇指挥塔,并安装了双联装机关炮的模型。1984年4月27日,“威廉·鲍尔”号恢复了当年U-2540号的面貌,以博物馆舰的身份向公众开放。此后,该艇被永久驻泊在不来梅旧港的泊位上,每年都接待来自世界各地游客参观访问。2011年,“威廉·鲍尔”号再次进行了改装,为了方便游客参观,在艇身左舷前后开辟了两个舱口,游客可以从艇尾舱口进入艇内,然后由轮机舱开始依次参观潜艇的各个舱室,直至艇首的鱼雷舱,最后从艇首舱口离艇。目前,“威廉·鲍尔”号是世界上仅存的XXI型潜艇,如果想要一睹二战时期最强潜艇的风采,这座特殊的博物馆是最好的去处了。
■“威廉·鲍尔”号退役后被德国海事博物馆买下,恢复了二战时期的面貌,作为一艘博物馆舰停泊在不来梅旧港,图为“威廉·鲍尔”号博物馆舰全貌。
实际上,在二战结束时德国海军已经完成了118艘XXI型潜艇的建造,除了大部分被销毁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该型潜艇被英美法苏四大战胜国作为战利品瓜分,得以保存下来。法国得到了U-2518号潜艇,并更名为“罗兰德·莫里约”号(Roland Morillot)加入法国海军,该艇曾经参与了1956年的苏伊士危机,后于1967年退役,1969年出售解体。英国也得到了一艘XXI型潜艇U-3017号,在编入英国皇家海军后改名为N41号,用于测试,于1949年11月解体。美国获得了2艘XXI型潜艇:U-2513号和U-3008号,它们被美国海军部署在大西洋方向,也主要用于测试。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Harry Truman)曾在1947年11月造访了U-2513号,当时这艘潜艇搭载着总统下潜到水下130米处。U-2513号于1951年作为靶舰被击沉,U-3008号于1956年解体。
■ 1948年在大西洋上航行的U-3008号潜艇,该艇是战后美国海军得到的2艘XXI型潜艇之一,主要用于测试,后于1956年解体。
■ 德国工厂内XXI型潜艇的艇体分段,该型潜艇采用先进的分段建造法,由各个工厂分别建造分段,最后集中装配。西方国家怀疑苏联在战后利用缴获的潜艇分段继续建造XXI型潜艇。
在各战胜国中海军底子最薄的苏联对于德国的最新型潜艇自然最为垂涎,因此获得了最多数量的XXI型潜艇。根据波茨坦会议达成的协议,苏联得到了4艘XXI型潜艇,即U-3515、U-2529、U-3035和U-3041,它们都加入苏联海军服役,分别改名为B-27、B-28、B-29和B-30(后改为B-100)。当然,这只苏联公开分得的战利潜艇,西方情报机构认为苏联人在暗地里从德国获得了另外7艘同型潜艇。美国情报机构在1948年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估计至少有15艘XXI型潜艇在苏联海军中服役,此外还有6艘潜艇可以在两个月内完工,并在一年内建造完成39艘潜艇,其中一半是使用战争时期制造的预制分段建造的,因为在战争后期几座制造XXI型潜艇分段的工厂及位于但泽的潜艇总装厂都被苏军占领了,当然莫斯科对于这份报告的观点肯定矢口否认。至于那4艘战利潜艇在1946年至1955年间被苏联海军用于测试,苏联人从中充分汲取了德国潜艇设计技术的精华,其在战后初期设计建造的多型常规潜艇都是以XXI型潜艇为蓝本。上述4艘潜艇在1958年到1973年间先后被解体或作为靶舰击沉。于是,德国人在1957年打捞修复的U-2540号,也就是今日的“威廉·鲍尔”号就成为XXI型潜艇的唯一独苗。下面发放福利,请各位读者免费进入艇内游览一番吧。
■ 先来一张全貌展示,注意艇体前后的两处舱门,由艇尾舱门进入,从艇首舱门离开,请各位排队按顺序参观,不要吸烟,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嬉戏打闹……
■ 从艇尾方向拍摄的“威廉·鲍尔”号,前后舱口之间用长长的栈桥连接。
■ “威廉·鲍尔”号的指挥塔特写照片,其前后的防空炮塔是模型。
■ 现在进入潜艇内部,首先是位于艇体尾端的舵机舱,图中那个大大的红色转轮是应急操舵手轮。
■ 然后进入电机舱,外表涂成白色的就是潜艇的电动机,艇尾的进入舱口设在电机舱左舷一侧,从图中可以看到舱口的扶梯。
■ 这是电机舱操控台,面板为红色的是左舷电机操控台,面板为绿色的是右舷电机操控台,艇员就是通过面板上的大型手轮来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
■ 左舷电机操控台的手轮特写。
■ 右舷电机操控台特写,可以看到操作手坐席。
■ 离开电机舱向艇首方向继续前进就进入柴油机舱,柴油机主要用水面航行和为蓄电池充电。
■ 这是柴油机舱和指挥舱之间的圆形水密舱门,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这扇舱门要绝对密闭。
■ 柴油机舱的天花板上密布着错综复杂的管道线路,是不是有些眼花呢?
■ 离开在现实中充满马达噪音的轮机舱,我们现在可以清静一下了,看看整艘潜艇的中枢——指挥舱,图中是领航员的岗位,注意照明灯下方的海图桌。
■ 位于指挥舱中央的潜望镜,这里是潜艇上最让人着迷的地方了,很多潜艇迷肯定都特别渴望把眼睛贴在镜头上,看着十字线中央的船影大喊一声:“Terpedo Los!”(鱼雷发射!)
■ 潜艇潜望镜的近距离特写,在潜艇下潜后,通常只有艇长能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的情况。
■ 从指挥舱通往指挥塔的垂直通道,可惜被锁住了,有些国内景点的味道啊!
■ 这里是潜艇操控舱,艇员们就是通过舱内的各种手柄和手轮操纵潜艇的上浮和下潜以及航行姿态。
■ 潜艇声呐舱,在潜艇下潜后声呐就是其感知外界情况的最主要手段,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 舱内一角的蓄电池监控面板,XXI型潜艇上装载了大量蓄电池,以确保电动机的电力供应。
■ 参观了潜艇的动力舱室和指挥操控舱室后,我们再看看艇上的居住舱,首先是艇长住舱,作为全艇的最高指挥官,艇长拥有独立住舱,居住条件自然也是最好的。
■ 艇长住舱内的写字台,在侧面的舱壁上有各种设备,使艇长在舱内也能及时获悉潜艇的状况。
■ 潜艇上的军官住舱,设有小写字台和壁橱,空间局促一点,但在潜艇上只能将就一下了。
■ 潜艇上的军官餐厅,在西方海军中军官和士兵分开进餐是一种传统,这里也是艇上军官召开会议、商讨事务的地方。
■ 潜艇的水兵住舱,火车硬卧的感觉有木有,在空间有限的潜艇上能有个地睡觉就不错了,在有些潜艇上铺位不足,只能多名艇员共用一铺,轮流休息。
■ 潜艇厨房,在航行期间艇上五十多口的一日三餐都在这里烹饪,看到这里不禁想起《从海底出击》中潜艇出航时舱内到处都堆满了各种食物,香肠、腊肉、腌制的排骨等等,参见下图自行脑补艇员们的伙食。
■ 《从海底出击》影片截图,在潜艇出航时舱内到处挂满了腌肉、腊肠,不过即使这些食品在航行途中也不免腐败变质。
■ 最后,我们进入整艘潜艇最致命的地方——艇首鱼雷舱!那些威力强大的鱼雷就是从这里射向目标的,遗憾的是这里没有恢复到二战时的状态,只有四具鱼雷发射管,而不是历史上的六具。
■ 这是鱼雷发射管后部的特写照片,请注意发射管后端侧面的鱼雷发射手柄。
■参观结束,最后让我们与“威廉·鲍尔”号——不,还是用它本来的名字U-2540号——合张影吧。
你觉得摄影哪个焦段最经典?
我们都知道,不同焦段的镜头不只是单纯把画面放大或者缩小,其不同的透视与景深效果,能提供给我们不同的手法去“讲故事”。怎样利用好这些微妙的差异呢?我们不妨来看看那些摄影大师们是怎样处理的,您也不妨说说自己对镜头选择的看法。
1
场景 - 28mm及以下
由于涵盖范围更广,在使用到广角镜头时,拍摄者更需要利用主体与环境的交流 (动作、神情、环境信息) 去交代照片故事的发展。
很多人喜欢广角镜头的乐趣,28mm拍出来的照片会更有张力、更具表现性,这是肉眼直接观察所不具备的,需要对拍摄环境有更敏锐的观察力。使用超焦距拍摄时,广角镜头有景深优势,以至连对焦的动作都可以省略,非常方便。
Leica Summaron-M 28mm f/5.6
可以看一下擅长使用这个焦段的摄影师是怎样表现的:
Mary Ellen Mark
森山大道
可选择的徕卡镜头(点击跳转详情):
Leica Elmarit-M 28mm f/2.8
Leica Summaron-M 28mm f/5.6
Leica Summilux-M 21mm f/3.4
2
主体 - 35-50mm
如果你想要观者的目光关注在主体上的话,这个焦段的镜头便非常适合。因为你可以保持主体占有画面一定大的比例,同时保持一定的拍摄距离。这个焦段景深控制的弹性很大,收小光圈可作深景深的拍摄,开大光圈以后,也有一定的浅景深以辅助突出主体。
另外,这个焦段也较接近人类眼睛的视觉透视 (等效43.7mm),所以其舒适的拍摄距离、弹性的景深处理与熟悉的视觉透视,让这个焦段成为许多摄影师的心头好。
Leica Summilux-M 35mm f/1.4
摄影师:
Peter Turnley
William Eggleston
可选择的徕卡镜头(点击跳转详情):
Leica M-35mm f/2与35mm f/1.4
Leica Summilux-M 50mm f/1.4
Leica Summicron-M 50mm f/2
3
细节 - 50mm以上
50mm以上的中长焦段,背景的信息被大幅弱化,引导观者的目光注视在主体之上,但是在选材拍摄和构图方面就要花上更多功夫;拍摄距离通常较远,如果用于拍摄人的话,可以尽量做到不打扰对方,但不便摄影师与被摄者的交流。
你可以看到下面的照片都略显侵略性,会给观者一种不适感,但这也是它的独特之处。
摄影师:
Jacob aue Sobol
Steve McCurry
可选择的徕卡镜头(点击跳转详情):
Leica M 75mm镜头系列
Leica APO-Summicron M 90mm f/2
Leica Summarit-M F2.4系列镜头
看了上面这些摄影师们的“故事”,你是否有了新的启发?不妨跟我们说说你是怎样用镜头去“讲故事”的吧!
本文整理自PHOTOBLOG
xfile99 张小军 卡卡不认识 飞飞飞 胡妙玲 龚胜军 黄刚 赵林镇 众弦俱寂 施天安 周 青 博览天下 天客 思 雨 姜小娟 菜 菜 严旭辉 风景这边独好 古檒 徐文荣 何平 猫小熊 杨志良 徐恭强 胡锦均 朱华丰 夏春福 小伍哥 吕志强 Ms happy 麻辣小虫 孙振华 平淡如歌 卢宣新 吴仲池 陈坚 小石头 陆建富 天听 吴德银 一起游世界 云中鹰 朱水根 邵永涵 老巴兔 程月仙 郭卫平 平凡小屋 报春花 金必亮 陶跃 宁静 老严 一叶轻舟 迟力 王新彪 廖志银 草根 张建成 吴晓棠 简单人生 浩月山 太初 子悦•平安 孔德宾 百孔 白开水 芳香 薛日明 傅卫明 渔夫 方一 胡建群 溦烟 狼人 蓝福 徐展 蜜茶 中国老 崔翠娥 朱闯超 徐禕禕 姜囯宏 蔡美宛 邓安栋 在水一方 楚楚 舒服 陈兆刚 赵永军 程爱宪 张小慧 陈微香 罗蒙 姜豪 微尘 钭建华 王小莽 琴心剑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1814)不感兴趣 投诉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0条评论登录并发表搜狐“我来说两句” 用户公约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推荐阅读推荐创业武林大会移动互联网工业技术国家电网阿里星球Surface陈竺运动手环智能手表Apple Watch测评AR孟晚舟起诉加拿大,枫叶会否凌乱IT大佬 · 03-04 18:04 董小姐的骄傲格力手机3突然上架!3600元处理器亮了手机中国 · 03-06 10:14 绝地反击!华为强势起诉美国政府:若投降,我们永无出路正和岛 · 昨天 21:19 重磅!华为决定起诉美国政府!还爆了个核弹级猛料南方略咨询 · 昨天 20:59 马云白挨骂!董明珠如今“沉迷”开网店,号召8万员工一起干科技说说 · 03-04 16:342杨元庆关于高通5G比华为强的言论辟谣IT爆料汇 · 昨天 20:05 孟晚舟,你这辈子都别想成为华为的接班人!大呲花原创 · 03-03 18:3010格力手机第三代闪亮登场,员工经销商苦哈哈手机中国联盟 · 03-06 11:138房间甲醛超标的主要症状,为什么要除甲醛上之善 · 03-06 10:00 刚刚,霍金的一个预言成真,全世界都为之惊恐!蒋东文频道 · 02-28 09:3816杨元庆宁愿放弃5G也不选华为?联想集团声明:这是诽谤雷帝触网 · 昨天 16:10210史上销量最惨的新品首发!这部国产手机一周卖出16台数码辣条 · 昨天 14:2445一年废弃4亿部手机都去哪了,我们跟拍5个月还原了全过程界面新闻 · 昨天 14:101002和雷军赌十个亿的董明珠,现在格力手机卖出16部,而小米9供不应求打工娃 · 昨天 02:31339李彦宏卸任百度投资董事,联想辟谣“宁愿放弃5G也不选华为”|天下网事3.天下网商 · 今天 07:503DRAM内存芯片跌跌不休,巨头们该调整策略了吗?刀马物语 · 今天 07:481华为已曝光的新款平板电脑为何迟迟不上市?疑似担心抢占折叠屏手机市场小阅微草堂 · 03-05 08:21 好不容易抢到小米9:拆开后发现没有闪光灯驱动之家 · 昨天 18:08298千寻早报 | 华为起诉美政府;苹果新增11家中国公司作为主要供应商蓝鲸财经 · 今天 07:54 19岁少年靠找BUG赚100万美元MiHomes · 03-03 19:14 为何阿里巴巴要在北京建总部?马云在谋划一盘大棋小阅微草堂 · 03-03 08:5149苹果核心业务重大调整,重心由iPhone销售转向服务业务小阅微草堂 · 03-05 07:552人民视频携手亮风台,AR创新赋能新闻传播映维网 · 今天 08:17 亏损20.26亿的乐视网进入退市倒计时?这些人都被贾跃亭这些年坑了小阅微草堂 · 02-28 08:18 关于猫爪杯的谎言、事实与真相钛媒体APP · 今天 07:40154诺基亚、索尼和小米都要跟它合作,这家公司到底什么来头?极客之选GeekChoice · 昨天 22:17 vivo X27将于本月19号在三亚召开发布会,采用NEX弹出式设计牛科技 · 昨天 21:496黑客开始利用严重的WinRAR漏洞传播恶意软件MiHomes · 02-28 10:46 通过安永数据安全审计 金山云同时获得SOC1和SOC2鉴证报告每日经济 · 昨天 10:47 SOHO完成5G网络布置,潘石屹隔空怼网易丁磊:生活在4G你不懂5G世界小阅微草堂 · 昨天 08:35 新浪网公布2月黑猫投诉企业红黑榜:腾讯支付宝上黑榜 京东美团登红榜小阅微草堂 · 03-05 09:36 特斯拉中国工厂又进一步:获得中资银行超5亿美元贷款华尔街见闻 · 今天 06:552熊猫直播被曝破产,网传王思聪早就撤资了互联网圈内事官方 · 昨天 11:02203中国手机市场三分天下,华为与OV占比7成上峰说 · 今天 07:39138苹果iPhone手机又降价了,之前原价购买的,你们心会疼吗?科技吉普 · 03-06 23:3235科学家们首次发现火星存在巨大地下水系统的证据MiHomes · 03-01 20:38 中兴可垂直折叠智能手机专利曝光:类似翻盖机PingWest品玩 · 今天 07:53153游戏增长乏力,电商遭遇瓶颈,部门裁员调整,网易能否度过这场危机吗?小阅微草堂 · 03-02 00:49 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使用的也许并不是人工智能MiHomes · 昨天 11:18 BUF早餐铺 | 华为起诉美国政府销售限制法案违宪;思科呼吁Nexus交换机用户关闭POAP功...黑客与极客 · 今天 07:00 被低估了的李嘉诚?格隆汇 · 昨天 07:56186华为Mate X掀起5G时代,首款折叠屏手机震惊业界蚁鸣惊人 · 02-26 09:18 机器人创业:算法并不决定一切智酷科技 · 昨天 07:22 美国皮尤报告:谁会害怕信息过载?智酷科技 · 昨天 07:22 联想王传东回应“联想放弃5G也不选华为”:纯属谣言站长之家 · 昨天 13:381653“货运版滴滴”货拉拉又获巨额融资,同城货运市场生变?罗超频道 · 昨天 14:54154芯片价格暴跌30%!近期买内存的或许该等等钛师父 · 昨天 16:56 IDC:2023年5G手机市场占有率将达到26%港股挖掘机 · 昨天 14:44 牌照即将发放 明年两会时5G手机大规模上市新京报 · 今天 07:3929华为的“朋友圈”,还有多少人点赞?英国唐顿移民中心 · 今天 02:006母上大人生日之际,你打算如何宠爱你家女王?科技好物 · 昨天 15:00Greelight发布2018资本报告:投资+收购达28亿美元映维网 · 今天 08:32美国司法部默认AT&T合并时代华纳MiHomes · 02-27 10:23苹果会否推出折叠屏?目前媒体推测:不会环球网 · 昨天 14:45华为起诉美国政府,我外交部:完全正当,完全可以理解国际金融报 · 昨天 22:22华为P30 Pro将会采用潜望式镜头,搭载10倍无损混合变焦技术牛科技 · 昨天 22:16苹果供应商康宁研发柔性玻璃,折叠屏iPhone要来了?七号网 · 昨天 17:48抽成太狠惹祸?苹果再遭“坏消息”——参考消息 · 今天 00:31丁磊唱衰5G,潘石屹怼:勿在井底议论,杨元庆、雷军也表态了有道热点 · 昨天 07:01交付一万辆,亏损96亿,造车的蔚来还有未来吗?燃财经 · 昨天 10:47新款iPhone价格大跳水 最高直降2300元新快网 · 昨天 07:39原来,这才是华为今天真正的大招!观察者网 · 昨天 22:27改名不到两个月,聊天宝团队解散,罗永浩已退出中国企业家 · 昨天 08:48互联网企业裁员潮下的逆行者:阿里巴巴为何继续扩招?小阅微草堂 · 02-24 08:29获软银15亿美元投资后 瓜子首推重点业务“全国购”搜狐科技快讯 · 昨天 15:52盐是怎么骗过我们大脑的蝌蚪五线谱官方 · 03-01 15:49IBM的“云焦虑”互联网观察· · 昨天 13:25ColorOS论坛发布粉丝招募贴,ColorOS 6或有大动作数码辣评 · 昨天 19:03华为P30系列再次确认,全系128G存储起步,价格感人!科技小李 · 今天 00:08巨人的工具:顶级牛人思考法果壳儿 · 昨天 08:21格力手机三代上线一天官网卖出16台 搭载骁龙821 售价3600元搜狐科技视界 · 03-06 10:02传聊天宝团队解散;魅族发布Note 9;宇航员在太空长高5cm极客视界 · 昨天 11:47亚马逊:智能产品消费趋势智酷科技 · 昨天 07:22熊猫TV被曝破产,王思聪也救不了,起小点李斯发文告别电商在线 · 昨天 19:08法国出台3%数字税针对亚马逊、谷歌等美国公司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 · 昨天 20:30熊猫直播张菊元宣布遣散员工:选择结束是一个无奈却最理智的选择钛媒体APP · 今天 00:57全球首款5G折叠屏手机Mate X的背后:华为端到端全方位领先马继华 · 昨天 19:23日本福岛核电站将采用机器人进行修复MiHomes · 03-06 17:21IBM:改变生活的五大创新智酷科技 · 昨天 07:23陌陌创始人唐岩:未来直播怎么变智酷科技 · 昨天 07:20已经到底了热门图集老奶奶为圆“王后梦”坐大冰块上拍照 然后漂走了澳航飞机舱内气压突然下降 飞机急坠1.5万英尺小伙总头痛 医生在他头部发现6个芯片……老奶奶为圆“王后梦”坐大冰块上拍照 然后漂走了澳航飞机舱内气压突然下降 飞机急坠1.5万英尺 岳云鹏辅导女儿写作业表情也太真实了林更新前女友王柳雯吸毒被拘?王思聪深夜点赞张凯丽谈劣迹艺人:观众看你这张脸都觉得假她在试衣间干的事太放肆,被香奈儿和阿玛尼“...24小时热文1原来,这才是华为昨天最内涵的“大招”5.8万 阅读
2自摸丰胸,吮吸手指,女神林志玲醉态大曝光14万 阅读
3中国手机市场三分天下,华为与OV占比7成14万 阅读
理性看待骁龙675手机:虽然跑分高但有个短板会影响游戏...2269 阅读
红米Note 7 Pro有NFC?卢伟冰:建议买友商小米9 SE12万 阅读
搜狐号推荐搜狐科技视界搜狐科技官方原创账号。聚焦TMT领域大事件、大趋势和新变化,用我们的视角观...
果壳网面向都市科技青年们的社交网站。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并提供负责任...
科技说说科技说说,说说科技,用最通俗易懂的文字解读行业。专注文娱、金融、电商、...
科技小李科技评测与最新的科技信息
创业家精选推送及时的创业创新新闻,传递融资信息,提供行业热点报道。
电池bol和eol有何区别?
电池BOL(BeginningofLife)测试,即对电池在寿命初期进行全方位的体检。需要完成的测试主要有:容量测试、混合脉冲功率性能测试、倍率性能测试、自放电测试等。
EOL综合测试系统是针对目前电池Pack测试过程自动化程度较低,记录分析能力较差的问题,开发的一种全智能化测试平台。将电池充放电测试、电池安规检测、电池参数测试、BMS测试、辅助功能测试等多种功能,通过设备集成的方式,采用条码绑定、自动启动测试、自动判断测试结果的方法,实现整个工作流程的全智能化、自动化,以达到减少操作人员、提高测试效率的目的。测试范围包含电池本体及相关辅件、BMS系统等。
多肉植物容易被晒伤?
答案:夏季是多肉植物最不愿意过的一个季节,每到夏季就会有大批多肉黑腐化水,有些多肉甚至有了一个外号叫“夏必死”,意思就是到了夏天就会挂掉。顺利度夏的多肉到了秋天就会越发美丽,状态极致诱惑,而那些撑不过去的多肉就灰飞烟灭了。其实,夏季高温高湿,暴晒雨淋都是很常见的操作,为了帮助多肉度夏,人为的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多肉其实并不怕高温,除了极端天气,正常温度在5-30℃之间的多肉都是可以正常生长的。只要户外温度高于30℃,就要人工干预了,避免晒伤,用遮阳网遮阴,拿到阴凉散射光处养护,或者直接拿到室内空调屋都是可以的。除了这些改变环境的方式外,还可以从配土浇水和通风上给予多肉更好更舒适的条件生长。
前言:多肉度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每到夏天就是多肉行业的淡季,商家销路减少,肉友多肉黑腐化水死亡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夏季的多肉不好养,高温暴晒天气下突然来一场暴雨,一般的多肉都承受不了这种过山车似的洗礼,几个小时时间就会黑腐化水。其实,对于多肉度夏有一个误区就是多肉害怕高温天气,这是错误的。高温暴晒对于多肉顶多属于叶片灼伤的问题,不至于造成生命危险,多肉在夏季最怕的是高温高湿。炎热暴晒天气下突然来一场暴雨,雨水打湿叶片,在叶心处积水,这时候出来太阳就会发生放大镜效应,将叶心灼伤,晒化水,而雨后的湿度又会很大,根系呼吸作用就会受到抑制,闷根烂根进一步加剧这种问题,多时间内多肉就会化水。
所以,夏季高温高湿加上雨水增多是多肉最难面对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只有高温对于多肉还是能熬过去的,高湿的话就很难了,家庭养护多肉就要从根源出发,给多肉创造安全度夏的条件。不仅仅是给多肉遮阴降温,还要从养护条件上入手,从配土浇水施肥通风等角度加强管理,那么你的多肉就可以安全度夏了。
首先,我们讲讲夏季高温应该如何给多肉遮阴降温?1、户外露养用遮阳网遮阴降温。
夏季高温对于户外露养的多肉要注意晒伤,很多叶片出现斑点就是晒伤的原因。最常见的给植物遮阴降温用的就是遮阴网,这种材料便宜有效,直接用绳子扯在多肉上空即可。
遮阴网也有不同的规格,主要是按照针数定义的,不同的植物对光照需求不一样,多肉植物虽然夏季需要遮阴,但是光照也不能完全遮住,可以选择三针或者五针的遮阴网,既能降低多肉表面的温度,还能有一些光照穿透进来保证基本需求。至于其他植物,要看对光照的需求量有多少,选择合适的遮阴网就好了。
我在广州这边的阳台养护多肉,虽然是西向阳台,但是下午的光照还是很强烈的,我选择的就是三针遮阴网,效果还是不错的。
2、转移位置,放到阴凉散射光下养护。
有时候天气实在是太恶劣,即使是用遮阴网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效果,比如温度到了35℃左右,周围的空气都是热的,遮阴网效果就不明显了。多肉在这种高温下很容易化水,这时候就不要顾及光照不光照了,赶紧把多肉拿到阴凉散射光下养护,及时降温很关键。
虽然阴凉处光照不足,可能对多肉状态有影响,一般都会褪色,但是只要肉肉还活着秋天就可以恢复状态。这时候可以尽量找一处散射光照的地方,虽然不能直射光,但是有一些散射光还是不错的,也能保证多肉基本的需求。
3、天气恶劣直接搬进室内养护。
南方地区夏季梅雨季节特别多,尝尝下雨就是好几天,这时候遮阴网是没有用的,雨水淋湿叶片,多肉照样黑腐化水。这时候就不能将多肉放在户外露养了,及时搬进室内保住小命要紧。
室内养护肯定是不如户外露养的,光照和通风条件有效,不能很好的保持状态,但是相比于黑腐化水,这就好多了。如果把多肉放在室内养护了,就得注意预防病菌感染了,人为管理也要加强。
然后,在夏季对多肉加强养护管理,给多肉最舒服的生长环境。1、用颗粒占比高的基质养护,全颗粒也是可以的。
夏季多肉最怕的一个因素就是积水烂根,消除这种隐患的策略就是使用颗粒占比高的基质。多肉种植一定不能用纯园土,这种土壤不透气容易板结,根系根本无法正常呼吸,夏季呼吸不畅就会导致根部腐烂,结果可想而知。
平常养护多肉就要用专用营养土,现在很容易就可以买到,但是价格较高,大量养护不划算。如果是自己家庭养护多肉,可以尝试自己配土,找一些能找到的颗粒混合使用就行。比如公园、绿化带或者河边经常碰到的腐殖土、树皮、松针土、河沙等,这些都可以用来养多肉。夏季高温暴晒,甚至可以用纯颗粒土养护,这样就不会有积水,根系呼吸作用也不会受到影响。
2、尽量少浇水或者不浇水,避免积水烂根。
夏季浇水有个原则就是宁干勿湿。有时候看着盆土干燥了,其实内部还是湿润的,完全没必要浇水,多浇水反而积水烂根。使用颗粒土就是为了土壤中不保水,如果平常再多浇水,那就雪上加霜了。
多肉原生环境在沙漠丘陵地带,干旱少雨,可能好几个月才下一场雨,它们主要靠叶片储藏的水分生活,家庭养护也是一样。多肉叶片一般都是圆鼓鼓的,里面都是水分,完全可以支撑很长时间,所以管住手在夏天就特别重要,不要动不动就想浇水。
3、给予多肉最好的通风条件,甚至空调屋或者风扇也能用上。
通风估计是所有植物都喜欢的条件,通风好细菌就没有机会滋生,自然不会有疾病发生。夏季除了光照和浇水外,通风就是最重要的环节了。通风还可以加快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不会有积水,也就不会有烂根,这个和浇水是一样的道理。
家庭养护为了通风,甚至人为的创造条件,比如将多肉搬进空调屋,或者用风扇吹,这些都是可以的。最起码能保住多肉,极端天气就要这么做,比如高温高湿,没有一点风,人都感受到闷热了,多肉也一样,此时用风扇给它们吹一吹就是救了它们一命。
4、夏季不能给多肉施肥。
夏季植物对肥料需求都会下降,甚至是一点都不需要,多肉就是这种情况。夏季植物都在为了保住小命,没有时间去考虑生长的问题,肥料对它们没有吸引力。多肉为了安全度夏,一般都是休眠的,对水肥需求都会下降,完全不能施肥,要不然肥料在土壤中只会烧坏根系,得不偿失。
5、夏季细菌感染严重,杀菌剂预防很关键。
夏季是细菌感染的高发期,不光是多肉,其他植物也是一样。什么灰霉病、霉斑病、红蜘蛛、黑腐病等等,这些在植物中是经常碰到的。多肉也要预防这些疾病,平常就要喷洒一些杀菌剂预防,比如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等等,按照一定比例兑水稀释喷洒或者灌根都是可以的。
除了喷药之外,还有一些颗粒药物,像小白药这种固体药物直接埋到盆土里被根系吸收也是有好处的。就是价格有点贵,可以少量辅助杀菌就行了。
结语:
夏季高温暴晒可以对多肉进行遮阴处理,用遮阴网就可以,不同地区遮阴的程度不同,可根据当地气温选择不同针数的遮阴网。天气太恶劣,遮阴网效果不明显了,可以直接把多肉搬到阴凉散射光下养护,状态下降很正常,秋天就会自然恢复。夏季在空调屋的室内养护多肉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平常的人为管理也很重要,浇水、施肥、通风、配土、预防病菌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多肉成活率的关键。我是@舒心阳台花园,如果你也喜欢养花养多肉,那么关注一下我吧!我们一起交流养护经验,共同进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