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件传输协议,网络传输有几种方式和协议?
1. TCP/IP协议:TCP是传输控制协议,用于对网络数据进行分组、传输和重新组装。IP是Internet协议,用于寻址和路由网络数据包。TCP/IP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协议。
2. HTTP协议: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主要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HTML页面和其他Web资源。
3. FTP协议:FTP是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将文件从一个计算机系统传输到另一个计算机系统。
4. SMTP协议:SMTP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传输。
5. UDP协议:UDP是用户数据报协议,不同于TCP协议的是,UDP不提供数据包的可靠传输和确认机制。它主要用于流媒体等实时数据的传输。
6. WebSocket协议:WebSocket是一种基于TCP协议的全双工通信协议,可以在同一连接上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在Web应用中,它可以用于实现即时通信和实时数据同步等功能。
7. WebRTC协议:WebRTC是Web实时通信协议,可以在网页中实现点对点的音视频通信和数据传输。
8. MQTT协议:MQTT是物联网中常用的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具有轻量级、可扩展性好、低能耗等特点,主要用于传输小型数据包。
物理层有传输协议吗?
物理层是OSI的第一层。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所以,物理层一定要有传输协议。
OSI采纳了各种现成的协议,其中有RS-232、RS-449、X.21、V.35、ISDN、以及FDDI、IEEE802.3、IEEE802.4、和IEEE802.5的物理层协议。
信息安全本质是什么?
信息安全的实质就是要保护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即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信息安全主要涉及到信息传输的安全、信息存储的安全以及对网络传输信息内容的审计三方面。 鉴别 鉴别是对网络中的主体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有三种方法验证主体身份。一是只有该主体了解的秘密,如口令、密钥;二是主体携带的物品,如智能卡和令牌卡;三是只有该主体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特征或能力,如指纹、声音、视网膜或签字等。
口令机制:口令是相互约定的代码,假设只有用户和系统知道。口令有时由用户选择,有时由系统分配。通常情况下,用户先输入某种标志信息,比如用户名和ID号,然后系统询问用户口令,若口令与用户文件中的相匹配,用户即可进入访问。
口令有多种,如一次性口令,系统生成一次性口令的清单,第一次时必须使用X,第二次时必须使用Y,第三次时用Z,这样一直下去;还有基于时间的口令,即访问使用的正确口令随时间变化,变化基于时间和一个秘密的用户钥匙。
这样口令每分钟都在改变,使其更加难以猜测。智能卡:访问不但需要口令,也需要使用物理智能卡。在允许其进入系统之前检查是否允许其接触系统。智能卡大小形如信用卡,一般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及输入、输出设施构成。
微处理器可计算该卡的一个唯一数(ID)和其它数据的加密形式。ID保证卡的真实性,持卡人就可访问系统。为防止智能卡遗失或被窃,许多系统需要卡和身份识别码(PIN)同时使用。若仅有卡而不知PIN码,则不能进入系统。
智能卡比传统的口令方法进行鉴别更好,但其携带不方便,且开户费用较高。主体特征鉴别:利用个人特征进行鉴别的方式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目前已有的设备包括:视网膜扫描仪、声音验证设备、手型识别器。数据传输安全系统数据传输加密技术 目的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以防止通信线路上的窃听、泄漏、篡改和破坏。
如果以加密实现的通信层次来区分,加密可以在通信的三个不同层次来实现,即链路加密(位于OSI网络层以下的加密),节点加密,端到端加密(传输前对文件加密,位于OSI网络层以上的加密)。一般常用的是链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这两种方式。
链路加密侧重与在通信链路上而不考虑信源和信宿,是对保密信息通过各链路采用不同的加密密钥提供安全保护。链路加密是面向节点的,对于网络高层主体是透明的,它对高层的协议信息(地址、检错、帧头帧尾)都加密,因此数据在传输中是密文的,但在中央节点必须解密得到路由信息。
端到端加密则指信息由发送端自动加密,并进入TCP/IP数据包回封,然后作为不可阅读和不可识别的数据穿过互联网,当这些信息一旦到达目的地,将自动重组、解密,成为可读数据。端到端加密是面向网络高层主体的,它不对下层协议进行信息加密,协议信息以明文形式传输,用户数据在中央节点不需解密。
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 目前,对于动态传输的信息,许多协议确保信息完整性的方法大多是收错重传、丢弃后续包的办法,但黑客的攻击可以改变信息包内部的内容,所以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完整性控制。报文鉴别:与数据链路层的CRC控制类似,将报文名字段(或域)使用一定的操作组成一个约束值,称为该报文的完整性检测向量ICV(Integrated Check Vector)。
然后将它与数据封装在一起进行加密,传输过程中由于侵入者不能对报文解密,所以也就不能同时修改数据并计算新的ICV,这样,接收方收到数据后解密并计算ICV,若与明文中的ICV不同,则认为此报文无效。
校验和:一个最简单易行的完整性控制方法是使用校验和,计算出该文件的校验和值并与上次计算出的值比较。若相等,说明文件没有改变;若不等,则说明文件可能被未察觉的行为改变了。校验和方式可以查错,但不能保护数据。
加密校验和:将文件分成小快,对每一块计算CRC校验值,然后再将这些CRC值加起来作为校验和。只要运用恰当的算法,这种完整性控制机制几乎无法攻破。但这种机制运算量大,并且昂贵,只适用于那些完整性要求保护极高的情况。
消息完整性编码MIC(Message Integrity Code):使用简单单向散列函数计算消息的摘要,连同信息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重新计算摘要,并进行比较验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这种散列函数的特点是任何两个不同的输入不可能产生两个相同的输出。
因此,一个被修改的文件不可能有同样的散列值。单向散列函数能够在不同的系统中高效实现。防抵赖技术 它包括对源和目的地双方的证明,常用方法是数字签名,数字签名采用一定的数据交换协议,使得通信双方能够满足两个条件:接收方能够鉴别发送方所宣称的身份,发送方以后不能否认他发送过数据这一事实。
比如,通信的双方采用公钥体制,发方使用收方的公钥和自己的私钥加密的信息,只有收方凭借自己的私钥和发方的公钥解密之后才能读懂,而对于收方的回执也是同样道理。另外实现防抵赖的途径还有:采用可信第三方的权标、使用时戳、采用一个在线的第三方、数字签名与时戳相结合等。
鉴于为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需采用数据传输加密技术、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及防抵赖技术。因此为节省投资、简化系统配置、便于管理、使用方便,有必要选取集成的安全保密技术措施及设备。这种设备应能够为大型网络系统的主机或重点服务器提供加密服务,为应用系统提供安全性强的数字签名和自动密钥分发功能,支持多种单向散列函数和校验码算法,以实现对数据完整性的鉴别。
数据存储安全系统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主要包括纯粹的数据信息和各种功能文件信息两大类。对纯粹数据信息的安全保护,以数据库信息的保护最为典型。而对各种功能文件的保护,终端安全很重要。数据库安全:对数据库系统所管理的数据和资源提供安全保护,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一,物理完整性,即数据能够免于物理方面破坏的问题,如掉电、火灾等;二,逻辑完整性,能够保持数据库的结构,如对一个字段的修改不至于影响其它字段;三,元素完整性,包括在每个元素中的数据是准确的;四,数据的加密;五,用户鉴别,确保每个用户被正确识别,避免非法用户入侵;六,可获得性,指用户一般可访问数据库和所有授权访问的数据;七,可审计性,能够追踪到谁访问过数据库。
要实现对数据库的安全保护,一种选择是安全数据库系统,即从系统的设计、实现、使用和管理等各个阶段都要遵循一套完整的系统安全策略;二是以现有数据库系统所提供的功能为基础构作安全模块,旨在增强现有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
终端安全:主要解决微机信息的安全保护问题,一般的安全功能如下。基于口令或(和)密码算法的身份验证,防止非法使用机器;自主和强制存取控制,防止非法访问文件;多级权限管理,防止越权操作;存储设备安全管理,防止非法软盘拷贝和硬盘启动;数据和程序代码加密存储,防止信息被窃;预防病毒,防止病毒侵袭;严格的审计跟踪,便于追查责任事故。
信息内容审计系统 实时对进出内部网络的信息进行内容审计,以防止或追查可能的泄密行为。因此,为了满足国家保密法的要求,在某些重要或涉密网络,应该安装使用此系统。
http视频是什么协议传输的?
HTTP视频通常使用的是HTTP协议进行传输,通常是通过HTTP的GET和POST方法来请求和传输视频数据。这种方式被称为HTTP流媒体传输(HTTP Streaming),它采用分段传输技术,将视频数据分成多个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带宽的变化,提高视频的播放效果。
在HTTP流媒体传输中,通常使用的流媒体协议有HLS(HTTP Live Streaming)、DASH(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 over HTTP)和Smooth Streaming等。这些协议都是基于HTTP协议的,可以通过各种设备和平台进行访问和播放。
系统协议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规则,
网络上的计算机在相互通信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统一的规则,否则通信将无法进行,这些规则我们称之计算机协议,
例如常见的:
在网络上通信的计算必须遵守TCP/IP协议,在网络的高层应用中,网文件的传输要遵守FTP协议等。网络中的计算机协议根据其应用的类别有多种。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
开放系统互联协议中最早的协议之一,它为连接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硬件体系结构的互联网络提供通信支持,是一种网络通用语言。TCP/IP协议定义了在互联网络中如何传递、管理信息(文件传送、收发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并制定了在出错时必须遵循的规则。
IPX/SPX(Internet
Packet
eXchange/Sequenced
Packet
eXchange)互联网信息交换包/顺序信息交换包
IPX和SPX是Novell
NetWare协议栈的一部分,用于网络服务器和工作站之间传输数据;IPX和SPX两层协议造就了Novell网络的特色,几乎成了Novell网的代名词。
NetBIOS(Network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网络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网络会话层协议,管理数据交换和网络访问。它向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提供一组协调性命令,利用下一层网络服务将信息逐个节点地进行传送,从而把应用程序与下层的网络操作系统加以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