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怀念英国吗,台湾艺人的普通话为什么普遍好于香港艺人?
记得以前有一首歌,叫做《中国话》。
其中朗朗上口的节奏和通俗的歌词,勾起了我不少回忆。
仔细想一想,台湾艺人真的比香港艺人的普通话好上不少。
我觉得这来源于文化的输出,从台湾来内地发展的明星很多,比如郭采洁、比如陈乔恩,还有很多偶像剧都是讲国语的。
虽然会夹杂着一些台湾口音,但真的算得上标准了。
而香港艺人却不同了,在香港这一带发展的时候,你可以不用说普通话,粤语歌有很多,演戏的时候也是用粤语。
而我们想要看TVB的电视剧,可以看粤语版,也可以选择国语版。
准确来讲,是地区的不同,造就了这种差异,而TVB对于艺人也会进行普通话的培训。
可另外一个地区的艺人却从小便说着闽南语和普通话,在这方面有极大的优势,自然是在香港地区的艺人所比不上的。
生活在香港的当地人从小的生长环境夹杂着粤语和英语,语言非常杂,国语对于他们反而更有难度一些。
而两地的生活习惯和观众的看剧的习惯也不同。
台湾的主市场在于大陆和台湾,而香港剧因为语言原因,有时候就只能在香港受欢迎,影响力和受众人群是有限的。
但是香港就没有普通话说得好的艺人吗?不,不是的。
像梁朝伟的普通话就说得非常不错,陈奕迅也是。
本质上就是如上介绍的那样,但是,一个艺人的想要普通话变好,关键在于要经常说和经常学,口音也是一天就能改过来的。
能做到这两点的艺人,相信国语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这跟是不是香港的,是不是台湾的,也没啥关系了。
(独狼映画编辑部:田野)
为什么清朝以后才知道香港?
香江
香港是在什么时候割让的?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原名称《江宁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俗称“新界租约”),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以及200多个大小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通过三个条约,英国共占有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面积达1092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也就是现在整个香港地区的面积。
扩展资料
香港(Hong Kong),简称“港”(HK),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HKSAR)。地处中国华南地区,珠江口以东,南海沿岸,北接广东省深圳市,西接珠江,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着珠江口相望。
民国时期的香港还属于英租界吗?
民国时期的香港属于英国租界 这要追溯到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战争的失败导致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6年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以及附近235个大小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直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
回归后的香港发展如何呢?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
1997年9月,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在香港举行。这次年会是香港回归祖国后承办的首个大型国际会议,也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次在中国举行年会。
2004年6月初,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香港举行,内地9省区和港澳特区“9+2”区域经济合作正式登场。2005年9月,香港迪士尼乐园开业迎客,这是全球第5个迪斯尼乐园。
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在香港成功举办。2009年12月,第五届东亚运动会在香港举行,这是香港回归祖国后首次承办国际性综合赛事。
香港回归后香港经济保持高速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两地文化经济交流不断深化。在香港人民的努力和国家支持的下,香港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海内外投资者的天堂。
这十几年来,香港失业率不断下降,人均收入不断提升,香港人民真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香港回归后香港经济保持高速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两地文化经济交流不断深化。
在香港人民的努力和国家支持的下,香港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海内外投资者的天堂。这十几年来,香港失业率不断下降,人均收入不断提升,香港人民真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扩展资料: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1997年间,香港曾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央拥有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并可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国政府的基本国策。
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香港战胜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等种种风险和挑战,继续保持着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
尽管香港在回归后走过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今后的岁月里也还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但有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作为坚强后盾。
有广大爱国爱港同胞的团结进取,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基本法的各项规定,香港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险阻,保持长期繁荣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