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2+2留学项目,上外西财四川大学选哪个?
要判断这三个学校哪个学校好?学习哪个学校的金融专业,要看什么呢?一是学校特点;二是专业特点。
首先,三个学校的特点以及金融在学校的地位是怎样的呢?
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截至2018年1月,学校有虹口与松江两座校区,总占地面积约74.7公顷;设有21个教学院系(部),使用32种语种授课;拥有“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6个,上海市I类高峰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拥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校学生13564人,其中本科生6798人,研究生3645人;外国留学生4751人。
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复合型学院之一。其前身是1984年在英语系中设置并孵化的国际贸易专业,1993年成立为国际经济贸易管理学院,2006年重组为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学院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金融学(英语)和会计学(英语)三个本科专业,以及一个应用经济学一级硕士点。本科三个专业均为专业和英语双修的复合型专业,应用经济学一级硕士点下设国际贸易、金融、产业经济学、应用统计学等二级学科。此外,从2007年起学院还挂靠在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点招收国际经济关系方向博士生。
上海外语学院金融学(英语)专业成立于1995年。旨在培养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与技能,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处理、解决国际金融业务问题,并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成为能从事国际银行、涉外保险、证券投资管理等业务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同时也为学生今后攻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学位打下基础。
因此,上外金融的特点是:外语较强、国际金融专长。
四川大学,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市,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拥有研究生院和研究生自主划线高校,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下辖34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开设本科专业142个,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
金融学在四川大学是经济学院的下属学科,经济学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类和金融学类。因此可以看出金融学在四川大学最没有什么地位和特点。
西南财经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中欧商校联盟创始会员,入选”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
截至2018年2月,学校有4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涵盖31个二级学科)和4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有7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及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有57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109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含19个硕士专业学位)。
截至2017年6月,学校与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知名大学、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建立与美国甲骨文公司(Oracle)合作的“金融服务中心”、与英国英杰华保险公司(AVIVA)合作的“中国保险会计师培训中心”、与日本冈三证券(Okasan Securities)共建“金融实验室”等多个专门教育机构,并与花旗银行(Citibank)、汇丰银行(HSBC)、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澳新银行(ANZ Bank)、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三井住友海上保险(Mitsui Sumitomo Insurance)、住友商事(Sumitomo)等进行合作。建有2所孔子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在金融专业的专业特长是无庸置疑的。
其次根据上面的介绍,如何选择三个学校的金融专业呢?上外和西南财大二选一一是四川大学的金融专业是最先应该放弃的,因为与其它两个相比,实在没有什么特点。
二是你如果侧重于国际金融和外贸金融,或者说你如果倾向于去外资银行、国际组织、出国留学,建议选择上海外语学院的金融专业,毕竟这里的外语背景是很强大的,而且良好的外语背景和对外学术交流对外向型金融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三是你如果想立足于国内金融业发展,那么建议当然是选择西南财经大学,毕竟西南财经大学是专业的经济类大学,金融学又是以前人民银行的直属院校,金融学的基础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是不可否认的。
那些大学有2?
许多大学提供2+2留学模式,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 原因是这些高校都重视国际化教育,希望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经历。 2+2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在不同的国家和高校学习,拓展专业知识和文化背景,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意识。此外,2+2留学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让他们掌握更全面的技能和经验,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因此,这种留学模式已经成为许多高校的重要教育方式,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特点都有什么?
如果你想出国,或者说好好学英语什么的,那我建议你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因为这两所大学各有优势。
北京对外经贸大学虽说偏向于国内就业以及国内的对外经贸人才培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更偏向于国际化的培养。
换句话说,北外经贸的专业性知识比上外经贸好,上外经贸的外语比北外经贸好。当然咯,如果你想出国考研什么的,两个学校都适合的,因为既需要语言功底,也需要学术水平~首都经贸大学好,在二本里综合实力数一数二了,上海的不太好而且分数还特别高。但你就业上海就是上外贸了。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中留服基地的2?
大家好,我是小橙子,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大家对留学“预科”和“2+2+1/3+1+1”分不清楚。
今天针对这个问题,为大家分析解读一下预科和2+2+1/3++11留学项目的区别,供各位参考。
在对比预科项目和2+2+1/3+1+1项目之前,先来说下两者不同的概念。
海外大学预科项目:
预科(foundation)也叫预备课程,主要面向水平达不到直接入读国外大学一年级标准的高中毕业生。一般来说,预科课程耗时一年,内容主要是语言学习,会有日常英语、学术英语之类的课程。学生必须通过这些语言课程才能入读本科,但实际上,预科课程并不属于大学课程,更不计入本科学分。
2+2+1/3+1+1留学项目:
此留学项目,是国内高校和外方院校合作的形式,以我们立信国际财经本硕项目为例,是由立信国际财经与海外名校签署合作协议,提供海外大学本科直录。学生在通过立信国际财经的入学考试后进入项目学习,相当于直入国外名校大学一年级。在国内2-3年的学习中,会由立信国际财经的优秀中外籍教师共同执教,课程方向主要为国际会计、工商管理、金融风控,并且教授职业证书课程。同时提供多种英语课程,专业课程中英双语授课。国内课程结束之后会根据国外学制,直接入读海外名校大二或大三,本硕连读只需五年。
通过以上信息的对比,我们可以总结出,海外大学预科项目和2+2+1/3+1+1留学项目的区别
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教学内容、入学标准、留学服务、性价比。
欢迎大家评论或留言哦,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为什么有人说北外和上外的毕业生薪水普遍较高?
北外和上外的毕业生薪水普遍较高是不是事实呢?我们来看看2018年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
从榜单中可以看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排名第三,上海外国语大学排名第11。这两所高校都是语言类、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不过,毕业生的薪酬排行远超一些985大学,为何?
首先学校实力强大。
北外被称为“共和国外交官的摇篮”,是中国外国语类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全国重点大学。北外的师资力量强大,有来自44个不同国家的教师172个,全校超过90%的教师都有海外留学经历。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与上海市共建的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外还是中国唯一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英汉语对全球排名第一。
其次:学科实力强大。北外和上外的外国语言文学都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这两所高校的外国语言文学都获评A+。
北外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分别是: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学(培育),还有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上外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重点学科两个: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高校一流重点学科6个。
第三:就业单位好。北外的毕业生进外交部的比较多。以2018届毕业生为例,2018年北外毕业生在北京就业的人数高达56%以上,就业的重点单位有部委机关、国企、民企、私企、三资企业、事业单位。单是外交部都进入了62个人。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届毕业生共1475人,研究生1014人,毕业生多选择上海市和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就业。其中本科生就业行业多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制造业。
录用本科生的重点单位有:外交部、商务部、新华通讯社、国家及地方政法单位、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利华有限公司等几个个单位:
可以说北外和上外的毕业生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强大的学科实力,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一带一路的贯通,小语种专业人才大有用武之地,毕业生就业根本不是问题,薪酬高也在情理之中。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