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台湾最新消息,台湾的闽南话和福建闽南地区的闽南话有什么不同?
台湾的闽南语和福建闽南语其实大体是相近的,是福建闽南语的分支,厦门的闽南话是漳泉两腔的混合体,台湾的闽南话也是“漳泉滥”,所以台湾闽南语和福建厦门的方言是比较相近的。
作为一个福建讲闽南语的人在台湾生活了一段时间,发现其实两地闽南语的沟通是基本没问题的,就像我们闽南语频道播放的一些台语电视剧,大家看起来不用看字幕也能明白。只是个别的同一样东西的叫法和词汇和福建闽南语会有略微不一样,但是也是完全明白的,主要是腔调和音调有些许不同,但是就算是福建的闽南语,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腔,例如安溪永春和泉州漳州听起来也是听得出差别的。个人感受是台湾的闽南语会习惯话尾有更多语气词,听起来也会更“嗲”一点。
台湾的闽南语还会夹杂着一些外来语,因为年代与时俱进,有引进的新事物和时代出现的新东西,所以叫法就会出现一些不同,也有一些是直接音译。台湾教育部发布的的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收录了两万笔词条,另有专门的外来语附录,这些所提到的日语外来词大概也就172条左右,例如寿司里面的芥末,他们有时候也叫“哇撒米”。
台湾闽南语本来就是闽南人带过去的分支,只是在后来两岸关系及种种原因的变化和自身发展融合中导致台语有新的元素出现,但是追根溯源还是闽南话。
(闽南网 吴雅静)
参议院和众议院有什么不同?
国会大厦
首选告诉大家的是:在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合起来就称为国会了。根据美国人的宪法规定: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共同享有立法权。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及不断的完善,参议院和众议院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其实从一开始的时候,参议院的设立是为了阻止多数人的暴政;众议院的设立是为了阻止少数人的暴政。不得不说,老美把互相制衡这一套思路发挥的淋漓尽致,例如:内部的三权分立、联邦与州之间权力的制衡等等。参议院开会美国联邦参议院的构成非常的简单、直接:每个州选两名代表,目前50个州那么就有100名参议员了。
众议院是根据每个州的人数多少来决定代表人数的。目前大概有众议员435人,其中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州拥有53名众议员名额,人口最少的阿拉斯加州只有1名众议员名额。
美国人的参议院和众议院主要是在1787年的费城立宪会议上整出来的。
1776年的时候,以前作为英国人殖民地的美国人在华盛顿的带领下打跑了英国人,宣布事实上的独立了。
可是往后美国人并没有建立一个统一性质的国家,最先独立的那十三个州基本上属于:各回各家、谁也不甩谁的局面了。
可是在这种松散的模式下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万一外敌入侵的话,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军事力量进行反抗;二是,别国过来建交、来进行贸易的话,连个统一的话事人都没有。
于是乎,华盛顿以及美国人的开国先贤们在1787年发起了一场费城立宪会议。这次会议的核心目的就是讨论:建立起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以及如何分配权力的问题。
当时的现状是:各个州对建立联邦是极度不信任的,各州代表们非常害怕一个问题——联邦会不会剥夺各州的自主权问题。当时的美国联邦其实跟现在的联合国差不多,各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各州都有自己的权益需要维护。
于是乎,经过几个月艰苦卓绝的谈判、妥协、协商外加上华盛顿本人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作用。最终还是谈成了,也就是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形成了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模式、明确规定了各州与联邦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等等。
可是既然国会是一个立法机构,那么各州必然需要有自己的代表进入了,要不然岂不是剥夺了各州的立法权了。不过,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在立法机构里面州与州之间的平等问题。
如果按照每州平均划分国会议员,那么人口多的州会反对;如果按照人口数量来划分国会议员,那么人口少的州会反对。
最终,美国创始时的13州代表们达成了妥协,将美国国会分为参议院与众议院。参议院议员按照州的数量,每州2名;众议院议员的数量按照人口比例划分,但是保证即使一个州人口再少,也要拥有一名众议员名额。
说到底,国会之所以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根本上还是为了保证各州的平等、不会出现少数人或者多数人的暴政。
我们下面来直接分析一下:老美的参议院和众议院有啥根本区别呢?其实这个问题肯定有很多人是搞不明白的,既然大家都是立法机关为啥还要整出来两个院呢?这不是没事找事来降低办事效率、增加扯皮的机会、增加工作成本吗?
其实我想说的是: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有时候互相扯皮也是很有必要的,要不然出了事就不是这点成本的问题了。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参议院和众议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
参议院议员第一个区别:构成人员是不一样的
前面已经分析过了,参议院里面的议员是每个州平均分配的:一般每个州两名议员,一共加起来100名。
可是众议院里面议员是按照各州人数来分配的,大的州代表多、小的州代表少,目前一共有435人。
顺便说一句,众议院里面是有独立的议长的,现在这个议长估计大家都很熟悉就是:老太太佩洛西了。
但是参议院是没有独立的议长的,一般由副总统兼任,平时没有投票权,只有当投票变成50对50的情况下,副总统才会参与投票。
第二个区别:两院的具体工作职责不太相同
两院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基本上属于互相并立、互不干涉、互相互补的状态。任何一个法律的通过必须要两院一起同意才行。
按照费城立宪会议的想法来说的话:参议院代表的是各州的利益、众议院代表的是广大普通群众的利益。可是两院的具体分工上又是不太一样的。我来简单地举几个例子:
1、关于征税这个问题那是众议院的特权,参议院不得提出任何有关征税的法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因为:征税事关的是每个人的利益,所以由众议院来提出。参议院只能对众议院提出的征税法案进行审议或者修正。
2、参议院拥有对外条约以及总统人事任免方面的权力,可是众议院并没有这方面的权力。往往众议院只能通过拨款来影响对外政策和人事任免。
有时候我们见到的联邦关门事件,这就是众议院没有通过财政预算造成的。当然了双方还有很多不同的具体职责,总体上是按照各自代表的利益来划分的。
第三个区别:议员的任期是不一样、服务对象是不一样的
众议院议员任期为2年,期满全部改选,由选民直选,保障选他的选民的利益,是投票给他的选民的利益代表。
参议院议员任期为6年,参议员每两年改选1/3,由选民直选,但参议员不仅要对选民负责,还要对州负责,要保障选民和州的双重利益。是投票给他的选民和全州人民的共同利益代表。
第四个区别:议员的身份是不一样的
几乎大部分众议员都不是职业政客,很多众议员往往都是兼职而已:开会的时候来不开会的时候干别的。这也很好理解:众议院是代表每个群众的,所以很多人都是从各行各业直接选出来的。
反观参议员的话,基本上都是职业政客,很多都是大家族出身的精英贵族人士。很多美国总统都是当过参议员的,例如:奥巴马就是参议员出身。很多众议员的追求也是当参议员,总体上参议员属于精英阶层。
另外就是要想当选为参议员和众议院的条件也是不一样的。参议员的资格是在就职时必须年满30周岁,具有美国国籍必须超过9年、选举时必须是某州的居民;
众议员在就职时必须年满25周岁,具有美国国籍必须超过7年,而选举时也必须是选举州的居民。
总之一句话,之所以美国国会搞出参议院和众议院两个机构,说白了还是为了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而已。最核心的目的还是害怕出现:一院独大的事情。
最后我想说,这种搞法有时候确实办事效率低下、扯皮太多,可是有时候确实也能够避免犯根本性的错误。大家到底怎么看:美国人这种极其复杂的两院制模式呢?请大家发表一下各自的看法呗!为什么感觉现在台湾各方面都在落后呢?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不是台湾落后了,是大陆进步太快,台湾跟不上节奏。客观地说,台湾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可以的,毕竟是“亚洲四小龙”,实力还是不俗。2017年台湾经济总量约为5700亿美元,能都进入全球前30强经济体,强于泰国、瑞典、挪威、奥地利等国家。其人均GDP已经高达2.4万美元,已经超过了现在的高收入国家标准——人均GDP1.5万美元。
现在台湾的主要的经济问题就是发展后劲不足。2018年第二季度,台湾经济实际增长3.3%,已经是多年来的新高。2015-2017年,台湾GDP增速分别是0.8%、1.4%和2.8%,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这个增速如果放在2007年之前,那是不堪入目的。本世纪头几年,台湾每年的增速都在5%以上。(台湾101大厦)
经济增速放缓,就必然带来居民收入和政府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因此,百姓的生活水平提升的速度和以前相比就下降了;政府的收入少了,那么投资基础设施的资金也会减少。收入是一连串的事就是这个道理。(台湾农村)
如果和大陆那些用金钱和政策堆出来的城市——上海、深圳、北京——相比,台湾的经济发展确实显得有点落后 :基础设施老化、就业机会不多、收入增加不多。但是,大陆有几倍北京、上海和深圳呢?去中西部看看,还要多少人的月工资还打不到3500元的纳税标准。按照现在年收入3000元的贫困线标准,中国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数量比台湾省人口还多。(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台湾真的落后了吗?我并不这么认为。2017年台湾人均GDP2.43万美元,大陆8800多美元,谁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好,一目了然。不要总拿台湾的大陆的北上广深相比,大陆可不只有北上广,还有广大的农村。(四川凉山农村景象)
在厦门有地方可以爬山吗?
厦门哪里爬山好玩?
厦门玩,鼓浪屿当然最好玩啦!上面也有不少的山,而且还有索道呢!下面小编给你推荐几处厦门爬山好去处。
一、狐尾山
狐尾山是国内独一无二的气象主题公园,象这的公园,世界上也很少有呢。这里西临东渡码头,与海沧区隔海相望;东向岛内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南对筼筜湖,为岛内最大内湖,是岛内极佳的景观台。而且,在这里不仅可以爬山观景,还可以学习很多气象知识。
白天站在玻璃观景台上可以鸟瞰滨北CBD和欣赏蓝天白云。 到了夜晚,金砖的夜景工程覆盖了整座山,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亮。白天去和晚上去是不一样的景致和感受,风景相当不错。尤其是在观景台上看夜景,好风光尽收眼底。所以强烈推荐晚上去,吹风看日落,红彤彤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给人的感觉奇妙而特别美好。
爬山入口:
1、南入口,可沿红色路面上山,公园南侧外贸酒店旁;
2、次入口,通往主游道可由凤凰山庄内向上;
3、西入口,沿车行道前行拐气象台路即可直接到达公园,再由东渡路的海山路口上山;
4、北入口,可上至东荣社区广场,即到达公园入口处和公园主游道,入口位于仙岳路的海山路口,在海沧大桥引桥下面;
5、东入口,位于原柯达感光厂拆迁空地,即公园东侧;
6、在东入口旁,向上步行向西可通往主游道,为湖滨北路石亭小区旁的一条上山小路。
二、滚蛋谷
别的地方爬山用脚,而这里需要手脚并用,亦即,“腿到用时方恨短”,大概就体现在滚蛋谷。
想要征服滚蛋谷,再到山顶看海景的难度比较大,最好找有经验的人带队,因为没有路。不过,滚蛋谷是拍照的好地方。
因为山石造型独特,因此,来滚蛋谷挑战的人不少。山顶的风景很好,任意选一块石头静坐,任性地可以过上一整天。安全第一哦!
爬山路线:
爬上“滚蛋谷”便是观音山路,从右边下到金鸡亭方向,左边即为东坪山方向。去“滚蛋谷”,可以从交通疗养院公交车站出发,往云顶隧道方向走100米,再从左边铁门进去,走到圆盘右转后,再走大约两三百米,再左拐进入峡谷,即至!
三、仙岳山
仙岳山是厦门岛思明湖里两区的界山,因此海拔不高,这里白天看高楼,晚上看灯火,是观望厦门市容最佳地点。
仙岳山公园里有向日葵,如果花开了,刚好赶上花期的话,去拍照很不错。
爬山入口:
可根据自身所处方位,从仙岳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可进山入口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
北入口在仙岳隧道湖里一侧洞口东侧,南入口在仙岳路莲岳路口,西入口在通道旁,东入口在SM城市广场斜对面的观音寺。其中,其他三个入口均需步行上山,而只有南入口可以开车上山到山腰位置。
四、磨心山
磨心山,爬上去有点气喘吁吁,尽管山不怎么高。到达山的最高处,大半个厦门岛和小金门就可以看到了,景致很好。山上有一条全长近6.5公里的登山步行道,坡度比较陡。
五、东坪山
东坪山有保存完整的自然风光,是周末郊游的好地方。这里独辟蹊径,有着浑然天成的水库和一路绿树成荫、一派天然的盘山路,还被城区包裹着。
东坪山有山有水,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象;周围是绿树成荫的盘山公路,很多人会到这里骑行,想要证明自己是东坪山车神可以去这里玩。因此,东坪山被称为厦门人的后花园。
爬山路线:
东坪山北西南三面均可上山,北面沿东坪山路上山,可从西林东路拐入云顶岩路再转入东坪山路;西面也可以东坪山路直接上山,可从厦禾路假日商城拐进东坪山路;南面也可从东坪山路直接上山,当然,得先从文曾路到达东坪山路。
六、万石山
在这座山的东南隅网就是网红植园。登这座山选择在夏天,应该是很舒服的。植物环绕,可以挡挡暑气。
这里就是一个到处走走都有好风光的地方,主要的游览点有万石植物园、万石岩、太平岩、虎溪岩、天界寺、白鹿洞。
七、金榜山
这里海拔不高,说是山,却不像山,但自然景观优美,奇石众多。这里历史人文底蕴丰厚,唐、宋、明、清古迹荟萃,是厦门文化的发祥地。自唐朝以来,就有许多历史名人都慕名而来,留下了众多历史典故。
金榜山紧邻厦门火车站,地处厦门市中心地带。
山东省出过哪些将军?
谢邀!
山东省出的将军太多了,上将19人,中将78人,少将84人。下面主要介绍一下上将和开国将军。
上将19人:李耀文 海军上将,开国少将(1918.5.1-2018年4月10日)山东荣成成山区一村人,原名张锡绅)1988.09.01被授予海军上将军衔。“七七事变”后,李耀文在胶东、鲁中、鲁南参与多场战斗。1938年1月后,参加了胶东5个月反投降战役及多次反“扫荡”战斗。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山东军区组织野战兵团。李耀文担任警备第四旅政委,参加了山东军民大反攻。12月,任鲁中军区第九师政委。后来,他相继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战役。1948年5月,他任第八纵队政治部主任。11月,八纵参加淮海战役。随后八纵改为26军,参加完渡江战役后,李耀文升任26军政委。1950年10月中旬,正在负责上海守备任务的26军奉军委命令,参加抗美援朝,经常半夜起来放哨,与战士同吃一锅饭。训练场上,他身背冲锋枪,腰挎手榴弹,不怕风吹日晒,摸、爬、滚、打。当兵一个月,4次冲锋枪实弹射击,弹无虚发。1970年4月,周恩来总理批示,调李耀文到外交部任军代表、副部长。后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刘振华 上将,开国少将( 1921.7.1-,山东泰安大吴村人,原名刘培一),1988.09.01被授予上将军衔。他是开国少将。1940年8月,刘振华任山东省纵队4支队2营分支书记,在攻打莱芜寨里战斗中,刘振华率领“钢八连”突击队,与兄弟部队一起消灭了100多名鬼子和全部伪军。因多次指挥出色被称为“能打仗的政工干部”解放战争时期,刘振华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中,刘振华所在的三纵队参加了夺取锦州的战斗,七师担负突击任务。他和参谋长苟在松率领十九团突击队,仅用15分钟就在城北撕开了突破口登城成功。经过31个小时的激战,我军胜利解放锦州,带兵强行登陆解放海南岛。
王海 (1925.12.21-,山东烟台人,原名王永昌),1988.09.01被授予空军上将军衔。他是爆脾气将军,曾经连扇上级两耳光,毛主席连升其三级当司令。
张万年(1928年8月1日-2015年1月14日)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1945年0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08月入伍,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大专文化,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3年5月晋升为上将军衔。宋清渭 (1929.3-)山东陵县郑家寨乡大吴村人,原名宋清湖),1994.05晋升为上将军衔。先后参加了德州、商河、晏城、津南、昌潍、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福州等战役战斗。1947年荣立一等功,并先后六次荣立三等功。
迟浩田,男,1929年7月生在山东招远,194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6月参加工作,1945年7月入伍,解放军军事学院合成系毕业,大专文化,上将军衔。原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王瑞林 (1930.01-)山东招远人,1994.05晋升为上将军衔。担任邓小平秘书45年。
李景 (1930.03-)山东滕县(今滕州)红绪村人,1994.05晋升为海军上将军衔。参加过:孟良崮战役、鲁西南战役、兖州战役和许多次大小的战斗。热爱飞行事业、热爱飞行部队,对飞行有特别的爱好。先后共驾驶过12种各类型的飞机,被评为特级飞行员。李文卿 (1930-)山东牟平人,原名李云岫,1994.05晋升为上将军衔。长期担任许世友秘书的经历,著有《近看许世友》一书。
张太恒 (1931.03.05-)山东广饶大王镇人,1994.05晋升为上将军衔。解放战争时期,张太恒先后参加了汶上、王浩屯、鱼台、马留营、确山、睢杞、破袭陇海路、上蔡阻击战、东渡黄河等战役、战斗。随后又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淞沪战役。1949年7月起,参加了进军东南沿海解放福州、平潭岛、大嶝岛、小嶝岛及漳(州)厦(门)等战役。爱兵如子,严于律己的将军。
张连忠 (1931.6.23-)山东胶州第八区小高村人,1993.05晋升为海军上将军衔。参加了胶东保卫战和济南、淮海、渡江、上海、漳厦等战役。
李来柱 (1932.10-)山东范县人,笔名兰竹,1994.05晋升为上将军衔。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西南征粮剿匪建政,参加了聊博、平汉、郑州、淮海、渡江、进军大西南、成都等战役战斗200余次,六次负重伤,荣立大功3次、中小功绩10多余次。
徐惠滋 (1932.12.9-)山东蓬莱北沟乡孙徐村人,1994.05晋升为上将军衔。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此后加入解放军。1948年10月参军,任第4野战军战士、连文书,营中心文化教员。解放战争中参加了平津、衡宝、广西等战役战斗,荣立大功、小功各一次;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一至第五次战役、1951年夏至1952年的多次阵地防御作战 。
王茂润 (1936.05.06-)山东荣成大庄村人,1994.05晋升为上将军衔。1951年,王茂润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下离家从军。入伍时,一心想到朝鲜参加抗击美帝国主义的正义战争,但因年龄小,留在国内边防公安部队,并准备送山东省公安干校学习。后因野战军赴朝作战,山东沿海防务亟需加强,他被补充到山东省公安厅边防保卫局石岛分局镆铘岛派出所当战士。
李新良 (1936.11-)山东莱阳人,1998.03.04晋升为上将军衔。1979年3月,李新良率部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战争中,李新良沉着冷静,分析估计敌情准确,指挥得当,取得了出色的战绩,得到了军方高层的赏识。
邢世忠 (1938.09.30-2019年3月11日)山东济南相公庄人,1994.05晋升为上将军衔。历任工兵营教导排排长,师司令部工兵科、作战训练科参谋,军直属工兵营营长、团长、军司令部作战训练处处长、团长、师参谋长。1979年任师长,军长。82岁逝世。
杨怀庆 (1939.02.22-)山东寿光郭李央村人,2000.06.21晋升为海军上将军衔。历任海军舰队训练团学员,海军护卫舰支队政治部组织科干事,海军舰队政治部部干事、副科长、科长、副部长、部长,海军基地政治部主任。
刘顺尧 (1939年12月-2002年12月30日)山东招远人,2000.06.21晋升为空军上将军。刘顺尧,空军原司令员,上将军衔,历任飞行员、中队长、大队长、团长、师长、空军指挥所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对台军事指挥部领导成员、空军司令员,中共十五届中央委员。
李继耐 (1942.07.01-)山东滕州望冢乡李村人,2000.06.21晋升为上将军衔。担任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
开国中将孔庆德孔庆德,山东省曲阜市保宁村人,孔子73代后裔;1911年2月14日出生,1927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30年12月入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历任营长、团长、冀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阳明堡、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历任旅长、纵队副司令员、军长等职,参加了上党、邯郸、邓县、襄阳和进军大别山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区炮兵代理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3年10月离休;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10年9月29日在武汉逝世,享年100岁。
开国中将刘兴元:刘兴元,原名刘维芳,1908年10月出生于山东莒南。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1930年参加红军,1931年7、8月间,他随部队参加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在做好文字工作之外,还积极救助伤员,深得领导好评。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后来刘兴元升任总卫生部总务处处长他渴望到前方战斗部队工作。组织上批准了他的要求,并于1938年4月分配他到第115师工作,历任工兵营政治委员、师教导大队政治委员、师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1945年8月任山东军区野战兵团二师政委,率部攻克临沂城,10月奉命进军东北。1946年4月参加四平保卫战。10月进军东北,1946年4月参加四平保卫战。1948年3月,调任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政委。1949年至1977年先后任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二军政委。
孙继先开国中将孙继先(1911—1990),山东省曹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军事指挥员,参加过反围剿斗争、长征、抗日战争...
开国少将孙干卿孙干卿(1919年1月--2019年1月5日),原名孙纯臣,山东省临淄县(今淄博市)人,曾任第四野战军师参谋长、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参谋长等职,少将军衔,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和临江、辽沈、平津、海南岛等战役。1961年晋升为少将。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开国将军刘中华刘中华(1917.1——2018.1),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区文登营镇西字城村,曾任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第六舰队司令员。1946年,刘中华由北海军分区政委,调任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第27师(后改第三野战军第27军第81师)政治委员,历经新(泰)莱(芜)、孟良崮、潍县和济南等诸多重大战役。1949年2月,淮海战役后刘中华调任第三野战军第30军政治部主任,部队在芜湖地区集训后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战役。
你们有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中国人民永远把你们记在心中。山东自古出好汉,齐鲁遍地是英豪,其他的将军请大家在评论区列举,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