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估值一个域名,百度会成为下一个雅虎吗?
欢迎关注北派三叔,为您解答问题!
“在过去一年,用户对于App的检索量呈现了几何级数量的增长。”在接受采访时,百度移动云事业部副总经理岳国峰说。
尽管有点迟,但百度的管理层开始发现一个问题:按照用户对于手机App的搜素情况的统计,智能手机用户人均所拥有的App数量开始快速上升,极端用户可能会安装上百个应用,即便不算系统预装,平均数量也有11个。
不管是餐饮、旅游,还是购物,手机用户已经习惯于在移动中打开一个个App。对于百度而言,更致命的是,它们发现这才是移动互联网的典型应用场景。用户仍然会坐在PC或者笔记本电脑前,打开搜索引擎,花上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的时间寻找答案,但很少有人会在手机屏幕前这样做。
大部分老网站,都失去了这种能力,对于功成名就的很多大网站,她们更容易接受的道路,是——抄袭新快,倚老卖老,导流量自孵化。这办法在我国特别管用。没辙,我们的创新能力远远落后于抄袭实力……反正都是抄袭,谁的导流能力强,谁就是下一站天王。
所以微博,新浪可以做的起来;所以微信,腾讯能够迅速做大。面对创新的互联网模式,老网站摸式上抄袭,利用流量优势导流扶持自家应用,迅速抬高竞争门槛。
互联网企业在竞争中,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创新,快速迭代试错和改进中. 而不是 利用非正常手段“固化”用户,或者打压竞争对手。互联网是自由、共享的经济,不是垄断、绑架、诋毁、阴谋诡计的经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用户需要不被绑架、自由竞争、良性竞争、开放包容、持续创新的互联网。
有没可能超越百度?
搜狗终于要赴美上市了!可海外IPO的香饽饽还吃香吗?
近期,搜狗Q2财报发布后,半个互联网圈都炸锅了。不是因为财报数字有多么靓丽,而是一个流传多年的消息终于变成了现实—搜狗正式宣布赴美上市计划。历经了7年的分拆再重组,年年都有坊间传闻搜狗上市的消息自然也不是空穴来风,就连CEO王小川也从技术“小鲜肉”熬成了霸道总裁老大叔,心疼5秒钟,如今看来王小川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事实上,像搜狗这样体量的技术型互联网公司无论是规模还是业绩早就达到了上市的标准,过去这么多年后选择在这个时机上市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还有一点比较关键,那就是赴美IPO,这更加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众所周知,2014年以前大批中国互联网公司海外上市近乎疯狂,但是这两年来海外IPO已不再是香饽饽,反而出现私有化退市的迹象。
大部分中概股在纽交所长期处于被低估的状态,要知道这两年赴美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比以往少了很多,甚至呈现负增长的趋势,莫非搜狗对自己的股价胸有成竹?亦或是技术型的互联网公司在纽交所比较吃香?这一切还得从腾讯和搜狐的A、B双层股权结构说起。
双层股权结构其实是公司创始人及其他大股东希望在公司上市后仍能保留足够的表决权来控制公司而设计出的一种股权架构模式。即将公司股票分为A、B两类,A类股票是对外发行的有价证券,1票对应1票的投票权,而B类股则是公司的管理层享有的特殊股票,1票对应10票的投票权,B类股不公开交易,但可以按照1:1的比例转换成A类股。
这种股权架构模式在美国很普遍,尤其是科技公司,但是在中国大陆和香港是不允许采用双层股权结构的,因此,如果搜狗决定保持双层股权结构,那么它只能赴美上市别无选择。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海外上市比在国内上市容易的多,原因是IPO的审核机制不同,纽交所的纳斯达克更看重成长性,因此对公司目前发展的盈利或亏损状况审核并不严。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纳斯达克市值前几名的都是科技公司,而国内A股市场市值前几名的都是蓝筹权重股的原因了。国内IPO审核门槛较高而且时间较长,光是连续两到三年的盈利记录这一项搜狗就被pass了。实际上,搜狗一直是各大互联网巨头博弈的焦点,当时搜狐准备出售搜狗股权的时候,要不是王小川的极力争取,说不定搜狗已经被360收麾旗下了。
如今搜狗形成腾讯和搜狐共管、王小川掌舵的局面也算是皆大欢喜了。事实上当年搜狗之所以成为互联网巨头中的”香饽饽“,关键在于在巨头垄断的搜索领域它能够另辟蹊径成为后起之秀,凭借输入法-浏览器-搜索一套完整的商业模式成功占据一席之地,尽管近几年来在搜索业务上始终未能取得突破,但其他领域的亮点还是可圈可点的。
接下来,搜狗的战略重心放在了人工智能和AI上,这一次是从语言切入人机交互试图研发未来交互问答式的新一代搜索引擎,可以说搜狗选择这个时机上市无疑是给美国的投资者们传达一个信号—搜狗的定位是技术型、轻资产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中国模式+人工智能”的新故事都是备受资本欢迎的概念,极具想像空间。
但实际上,目前搜狗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力还只是发展阶段,在在语音方面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储备和竞争力与谷歌、百度等科技巨头还有一定差距,而且人工智能整体的格局还不是非常的明朗,能够称为人工智能领域里程碑的产品并不多,因此AI概念股的资本市场还需要经历长时间的观望阶段。
但不可否认的是,搜狗在人工智能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从近期的财报业绩就可以看出未来发展可期。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赴海外上市虽然可惜但也不失为”走出去“的一种选择。对比成熟的海外资本市场,其对价值投资的理解,产业创新的思考以及对新兴行业海纳百川的包容都值得我们的借鉴和反思。
偌大的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网民,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却始终没有一个可媲美美国的科技硅谷,我们到底还差什么?
阿里巴巴为何要牢牢把握企业控制权?
马云他仅仅凭借8.9%的股份,就能牢牢掌握了阿里巴巴的绝对控制权。他是怎样做到的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合伙人制度。合伙人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合伙人拥有公司并分享公司利润的企业。合伙人为公司主人或股东。其主要特点是:
1、合伙人享有企业经营所得并对经营亏损共同承担责任;
2、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有权参与公司管理经营,有限合伙人无权参与公司管理,投资人一般都是有限合伙人;
3、合伙人的组成规模可大可小。
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是持有34.4%的软银集团,而马云持股仅有8.9%,却为最大个人股东。
马云掌握着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就是得益于合伙人制度,即使公司股份被大量购入,外来人也难以左右公司。
1、在股权上:在阿里上市时,就已经和软银、雅虎达成了协议,他们只享有股权分红,但不干涉管理,这就保证了马云手中的控制权、决策权;
2、在董事会上:软银和雅虎各提一名人员进董事会,注意只能1名。至于其他人,马云和蔡崇信是永久合伙人,一直存在于董事会,除非自己放弃,而且其他董事会成员也只能是从阿里36个合伙人中选出(由此可想而知,马云掌握着董事会上的控制权)。
其实,马云也早留了一手,他曾巧妙地将支付宝从阿里巴巴中独立出来,置于蚂蚁金服旗下,外界一直传着一种说法:马云是想将蚂蚁金服做大以后回过头来收回阿里巴巴的股份。同样,马云也掌握着蚂蚁金服的控制权,而他手中的股份仅占7.3%。有限合伙:马云以3010万控制3900亿巨无霸蚂蚁金服。蚂蚁金服是一个独立运作的公司,马云占股比例仅为7.3%,但他就是用这7.3%的股份掌握了对蚂蚁金服的控制权,成就了以3010万控制3900亿的巨无霸蚂蚁金服的传奇。
蚂蚁金服是由君澳和君瀚两大有限合伙企业控制的,好像没有马云什么事,但值得注意的是,控制这两家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是马云独资1010万控制的杭州云铂投资公司,而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是马云。所以马云通过“有限合伙”企业的形式,只用了3010万元就控制了如今估值1500亿美元的蚂蚁金服。
有限合伙是创始人掌握控制权的方法之一,但是创始人掌握控制权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一致行动人协议、股权代持、境外的AB股结构等等。建议创始人们找专业律师设计一套健全的股权方案,避免控制权旁落的尴尬。
很多人说:找到风口、找到对的合伙人、对的商业模式是创业成功的必备要素,但是如果企业成功了,创始人却因为股权结构不合理,导致大权旁落,最终被迫出局,那就悲剧了。所以,创业者了解必要的股权知识非常重要。
现在有的东西明明知道投资了会有很高的回报?
说一个一本万利的投资。商标注册。
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简单的商标,让这位申请人赚了4个亿!
90年代末,很多人对商标还没概念。然而,一个叫章鹏飞的人,却预见了商机,一口气注册了名称为“现代”的商标45个类别。
2002年,北京现代汽车上市后,准备要注册“现代”商标,却发现早已被人注册。
公司不得不找章谈判,最终以现代汽车在浙江省的总经销权换取“现代”商标。而这个经销权的估值是4000万元,章鹏飞在杭州开了现代汽车4S店,当年的销售额4个亿。
还有人通过注册网红词汇为商标,赚的盆满钵满:
案例一:2015年,一个名叫俞春永的人花费1300元申请注册了“洪荒之力”商标,两年后以100万元的价格售出,转手之间利润涨了768倍!
案例二:一位工程师随意注册的“莫言醉”白酒商标,因莫言获得诺贝尔奖而抢手,商标成交价达到1000万人民币,价值是注册费的一万倍。
案例三:郑州小伙王超读完小说《芈月传》后,看中“芈月”两字,花了4000元注册商标,并打算开一家同名蛋糕店。随后,《芈月传》电视剧大火,商标价值水涨船高,广东一家食品企业为获此商标开价100万元。
这些价值一路飞涨的商标,
大家有木有蠢蠢欲动?
是不是发现了一条致富之路!
那么,商标是怎么让你获利的呢?一般来说商标权利人可以通过商标使用许可、商标权质押、商标权转让这三种方式来直接获得收益。
方法1:商标使用许可
商标使用许可指商标持有者将注册商标许可他人使用,被许可人需要支付一定的商标使用费用给商标持有人。【适用对象】商标使用许可适合那些手里有闲置商标的企业或个人。企业或个人的闲置商标可能会因为三年未使用而被他人提“撤三”,倒不如授权给他人使用,这样既能避免商标被提“撤三”,还能获得一定的收益。【典型案例】2015年,夏普在销售业绩低迷时期处于亏损状态。海信接手了夏普在墨西哥工厂,并获得了夏普北美市场的商标使用权。双方签订的商标许可合约的时限为5年,即2016年1月6日-2021年1月5日,海信付给夏普的权利金为2370万美元。【注意事项】★商标使用许可是需要向商标局备案的。
★商标使用许可人资质需要得到核实。
★商标使用许可人需要严格按照合同或协议使用该注册商标。
方法2:商标权质押
商标权质押指商标注册人以债务或担保人身份将自己拥有的、可以依法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该商标专用权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商标专用权的价款优先受偿。 【适用对象】虽然企业或个人都可以将商标权进行质押,但因为商标本身价值的不同,注定了大公司的知名商标更容易获得银行的青睐。【典型案列】江苏华亚化纤有限公司将旗下拥有的6枚商标质押到江苏宜兴农村商业银行,从而获得了近1.2亿元贷款。【注意事项】★在进行商标权质押时,银行需要审查该商标信誉,对授信额度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贷款额度。
★商标权质押需要向商标局备案。
方法3:商标权转让
商标权转让指商标注册人在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内,依法定程序,将商标专用权转让给另一方的行为。【适用对象】那些手里有闲置商标且不想再使用的企业或个人或者是手里持有非常有价值的商标的企业或个人,都可以将商标权转让给他人,从而获得一定的收益。【典型案列】2012年,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就iPad商标案达成和解,苹果公司向深圳唯冠公司支付6000万美元,从而“赎回”了iPad商标。【注意事项】★商标权转让需要向商标局提交转让申请,获准后才能转让商标权。
商标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不仅可以区分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也可以通过商标使用许可、商标权质押、商标权转让等方式为企业快速带来巨大的现金收益。什么是商标全类注册?全类注册对企业有哪些好处呢?商标全类注册是指同一个申请人就同一个商标在《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所列全部类别(共45个类别)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申请注册的行为。商标全类注册需要满足的3个条件:(1)必须是同一申请人,即申请人必须是同一个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2)必须是同一商标,即申请全类注册的商标必须是同一个商标。(3)必须是45个类别,即商标全类注册所选择的商品服务分类必须是《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中所列的全部分类。全类注册对企业有什么好处?(1)防止他人搭便车如果全类注册成功,那么任何人在任何类别注册相同或近似的商标都会受到限制。一旦有人未经商标持有人允许而擅自使用,商标持有人有权要求其其停止使用,并赔偿相应经济损失。商标全类注册,不仅能防止他人在其它类别注册相同或近似商标。而且还可以防止日后做大做强后,其他的企业搭便车、打擦边球,蹭自己的商标的知名度。(2)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品牌竞争力商标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个企业的形象和品牌的价值体现。如果有“坏心思”的企业注册了与你相同或近似的商标,随着后期影响力的扩大,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会反过来认为你注册的商标是在蹭别人热度。商标全类注册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在行业领域中的知名度,而且还能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起到一定作用,达到有效保护商标权益的作用。(3)获得和“驰名商标”相同力度的保护《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①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②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③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从法律意义上来讲,驰名商标可以受到不同程度的跨类别保护,而申请商标全类注册一旦成功注册,也能在45类商品或服务分类中获得更为全面的保护。(4)为企业未来发展提前布局一个企业想要长期稳定发展,需要利用自已的品牌进行投资,拓展业务,开拓市场。这个时候,商标全类注册的优越性就会体现出来了。随着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和支持力度的增强,商标专利已经成为企业走上坡路的车轮。希望企业管理者能够为公司长远发展着想,尽早为自己的商标进行全类注册。
公司改名后股价飙升?
尽管上市公司更名是件平常的事情,但如今却出现一批公司的股价在更名前后大幅飙升的现象。业内人士认为,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这些公司更名的背后,往往意味着其基本面已经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吸引了注重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的深度介入。
东阳光铝原名“阳之光”,在更名前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东阳光铝的最大涨幅接近一倍;南通科技是在4月29日因*ST通科“摘星脱帽”而更名,其股价随后飙升了40%左右;天保基建同样也是因“摘星脱帽”更名,捷利股份改名中国中期后,股价出现了连续三个涨停板。在更名前后股价飙涨的公司,还有云南城投、国金证券、美锦能源、中鼎股份等。其中,云南城投在最近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股价最大涨幅超过一倍,国金证券更是在最近一个多月里上涨了1.5倍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公司更名形成了新牛股群体的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投资者对它们更名背后的基本面重大变化的认可,从而吸引了这些投资者的深度介入。在废弃天宇电气的旧名后,虽然一再表示重大资产重组的条件尚不具备,但美锦能源飙升的股价背后频频闪现机构投资者的身影。此外,过去素无机构投资者关注的燕化高新,在改名为绵世股份后,连续数个季度赢得机构投资者的青睐。
股市变幻莫测,在股市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方法,摸清股市规律,掌握技巧,才能长久生存下去。本人一开始也是小白,哭过也笑过,在股市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现将自己多年实战总结成股市“底部引爆指标”理论,严格遵循系统投资,追求稳定和持续地盈利。接下来我就给大家演示一下
【案例一】
在讲解今天的选股之前,我们先来看下恒立实业走势情况,
如图:恒立实业是在19号就出现了底部信号,经过上涨后出现了引爆的信号,到31号的时候,8个交易日的涨幅是达到了101.20%。
紫光学大也是在26号出现信号的,到31号的时候,4个交易日的涨幅有46.42%
相信最近跟我一起操作的朋友都把握到了,没有有把握到的也不要着急,本人会经常讲解这样的选股思路和个股.感兴趣朋友可以适当关注一下
下图该股今天出现底部引爆信号,套用底部引爆指标,符合标准,由于平台规定,代码就不在这里公布了。
相信熟悉指标的朋友都知道底部引爆指标的口诀:底部即买入、引爆即加仓,同时出现底部和引爆信号就是最佳的买入时机。笔者每天早盘前都会根据行情结合指标更新三只短线牛股在圈中,通常会有80%出现大涨甚至涨停,底部引爆和详细的使用文档我也一并公布在 圈中,欢迎新老粉丝及时的查阅,共同探讨,共同学习!看到这里肯定还是会有很多朋友问我怎么领取文章个股以及指标?大家可以私信回复:(底部引爆).也可以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玄阳看盘),里面会有详细的见解和底部引爆的股票推荐哦,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