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哪个省,为什么叫成都武侯区?
武侯区1991年1月1日正式成立,武侯区地处成都市西南部,因境内武侯祠而得名,武侯区与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成华区、双流区接壤。武侯区历史文脉悠久、文教资源丰富。境内有武侯祠、望江楼、等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底蕴厚重、引人入胜;四川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等数十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云集,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社会事业领先发展,公共服务高位均衡,是“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科技武侯,创新高地。武侯区科技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大,是国务院命名的“高科技文化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区内“科技一条街”是全国第二大信息产品集散地,超威半导体公司(AMD)、联想等多家全球知名企业在此设立区域营销总部。全区拥有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158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发展重要支柱。武侯区高端产业聚集,产业形态优化,以现代商务服务、商贸流通、电子信息等为主导,以开放型、总部型、创新型为主要形态的现代产业体系日臻完善。高端载体丰富,知名企业聚集,区内有来福士广场、丰德国际、力宝大厦等众多高端商务楼宇,汇聚了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瑞士罗氏公司等78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京东、中航安盟等众多国内知名企业。武侯区是国务院命名的“高科技文化区”、“中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是“中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区”、“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制沿革
武侯区因区内蜚声中外的武侯祠而得名,所辖区域古为蜀国地域。秦时属蜀郡,三国时属汉益州蜀郡成都县,唐时分属益州华阳县和双流县。宋、元、明、清、民国时分属成都府、华阳县和双流县。20世纪50年代分属成都市东城区、西城区、郊区及双流县、华阳县。60年代以后,分属成都市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和双流县。
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区划调整设立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等5个城区。1991年1月1日,武侯区正式对外办公,辖小天竺、致民路、望江路、浆洗街、跳伞塔、玉林等6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和桂溪、石羊场、永丰、簇桥等4个乡(分别增挂三瓦窑街道办事处、石羊场街道办事处、永丰场街道办事处、簇桥街道办事处牌子)。1994年4月,设立肖家河街道办事处。1995年6月,设立芳草街街道办事处。1996年5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都高新区从武侯区划出;石羊场乡(含石羊场街道办事处)、桂溪乡(含三瓦窑街道办事处)、肖家河街道办事处和芳草街街道办事处划归成都高新区;另设立火车南站街道办事处,管辖原桂溪乡铁路以北、二环路以南区域;同时,双流县行政区划调整后的金花镇和机投镇划归武侯区管辖。双流县晋阳片区(“五大花园”)划归武侯区管辖。1997年6月,设立双楠街道办事处。武侯区标准地图(2016年5月)1999年1月,分别在金花镇和机投镇设立金花桥街道办事处、机投桥街道办事处。2000年12月设立晋阳街道办事处。2002年6月,永丰场街道办事处更名为红牌楼街道办事处。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2004年8月,撤销永丰乡、簇桥乡、机投镇和金花镇的乡镇建制,实行单一的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2007年3月,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小天竺、致民路两个街道办事处,将其管辖区域划归望江路、跳伞塔、玉林等3个街道办事处管辖;将原簇桥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一分为三,分别由簇桥街道办事处和新设的簇锦街道办事处、华兴街道办事处管辖。[4] 2010年1月对金花桥、簇桥、机投桥和华兴等4个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的九架车、花龙门、文昌、凉水井、新苗、马家河、七里、白佛、瓦房、双凤等10个行政村进行调整。2014年末,武侯区辖浆洗街、望江路、火车南站、跳伞塔、玉林、双楠、红牌楼、晋阳、机投桥、簇锦、华兴、簇桥、金花桥等13个街道办事处、1个管委会,87个社区。成都市各个区有多少人口?
截止2016年,成都市常住人口1600余万人。
截至2016年,成都市辖1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共259个乡镇(205个镇、54个乡),116个街道。其中,81个镇、1个乡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五城区(含成都高新区)共有83个街道。
扩展资料:
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2°54′~104°53′和北纬30°05 ′~31°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总面积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48万亩。东北与德阳、东南与资阳毗邻,南面与眉山相连,西南与雅安、西北与阿坝州接壤。距东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属内陆地带。
成都地质悠久,地层出露较全,全市地势差异显著,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间,最高处大邑县双河乡,海拔为5353米,相对高度在1000米左右;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第四系冲击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垦殖指数高,地势平坦,海拔一般在500米上下,最低处金堂县云合镇仅海拔387米。
四川省与湖北省的交界是哪个地方?
没有交界。
在重庆还属于四川省管辖时期,四川省和湖北省是有交界的。但是重庆挂牌为直辖市后。重庆不再属于四川省管辖,也因此四川省和湖北省没有了交界的地区。
重庆化为直辖市过程: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重庆市。重庆直辖市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共43个区市县,面积82402.95平方千米。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政府机构正式挂牌。重庆至此在历史上第三次成为直辖市。
成都和昆明?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人口约1607.5万,是个平原盆地,是国内西南地区物流、商貿、金融、科技、文化、教育、交通与通信枢纽发展重点發展区域中心。气侯夏季温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每年气侯温度介于3度到30度之间!
昆明是云南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的城市,是国内西部重要区域中心,是政治、經济、文化、科技、商貿、交通枢纽中心。人口约720万,是个1892米高原地,气侯雨季舒适,多云;旱季凉爽,多风,且是大部分睛天,一年的气候温度介于3度到24度之间!
以气候,温度來分,昆明会是首选!
若以現代城镇发展方向,則属成都是大部份人心中首选!
成都在全国算怎么样的城市?
关于一个城市的知名度,国内某些个机构发布的什么《中国城市分级全榜单》或者《2018年 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啥的,也只是个参考,不具备权威性说服力。
一个城市在全国国民心中到底怎样一个形象,用当下最时髦的语码,那就是:看流量。如人流量巨大,也即人类各种活动频繁,牵涉人们生态的就业、生活、热钱、商机……都集中在这儿了,这个集中度,也就是所谓的知名度。
从国人的普遍认知来看,成都呢,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城市发展颇具争议、美女美食美景云集的特大城市。
从一个旅游达人旅行全国的切身感受来看,地处中国西部四川盆地成都平原的成都市,从城市功能布局与发展、GDP总量、人口总量、交通条件、医疗和教育水平等方面,与相对落后的中国西部以及东北各省(市区)省会城市相比,算是富豪;与中国东部、中部较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诸如南京、杭州、武汉、长沙、郑州、合肥等相比呢,家当殷实度也大致相当;但与中国城市排头兵北上广深相比呢,那只能算个中产阶级。
成都历史底蕴深厚、美女美食美景云集等方面,国人皆知,这里就不在赘述。其城市发展颇具争议这一点,到是有话可说。
成都是地处成都冲积扇平原的前端,其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优越,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自古以来,物产和人居,都是上上选,因而自古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成都正是因为有这个上天眷顾的自然环境优势,因而是古蜀文明发祥地,中国十大古都之一。 几千年来,成都城址未徙,城名未易;先后有7个割据政权在此建都;成都又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为中国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会……古蜀文明源远流长已经有5000多年发展历程,在中国上古三大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等地域文化共同构成辉煌灿烂的中国文明。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成都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全国各地乃是世界发达国家的热钱以及动力人群涌入,这便形成了物理电学理论上的一个正反馈激励效应——热钱和人流越是涌入,就会吸引更多的热钱和人流涌入,这种效应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其势头根本就停不下来!
于是,外界也好,四川本地也罢,貌似对成都有一个坊间称谓:四川成都省,言下之意,四川21个市州只有成都一支独秀,于是又有“成独秀”简称——四川举全省各市地州之力保成都,成都不进全国前10强都难!于是乎,川西、川西北、川东、川南地区将成都称为吸血城市……
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
除了上面说的正反馈激励效应外,知道还有一个更恐怖的虹吸效应不?
成都平原地理地貌的特殊性、历史性、开放性、战略性铸就了成都市具有独一无二的“虹吸效应”。
简单地说,成都平原的虹吸效应是一种洼地效应。虹吸效应原本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指由于液体压力与位能差,液体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洼地效应也是一种自然效应,是对“水往低处流”的形象概括和深刻诠释。引申到经济学上,就是指一个区域与其他地区相比,投资、就业、医疗、交通、人居等环境质量更高,对各类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几乎是单边倒,这就是为什么人群都往成都跑,热钱也往成都跑的真正原因!
而虹吸效应一旦形成,那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即使采取行政力量,并辅以其他地区给出无限优惠政策,结果只能三个字:然并卵。因为任何资本和动力人群的流动,正常思维状态下,一定都是冲着大流量入口而去,你没流量或者流量很弱,行政力量是无法驱动资本和人群去的。
成都这一虹吸效应,你非要理解为“吸血”亦可。只是,它吸的“血”,不分本地外地,是其地理地貌的特殊性、历史性、开放性、战略性综合因素产生的自然结果。而成都的这一天然“本性”,也是全国其他大多数省会城市不具备的。进而,成都的知名度,在全国除了北上广深外,与杭州重庆等并驾齐驱,在全世界著名城市排行榜中,也是响当当滴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