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会议和welink区别,等开学了学校要怎么做才合适?
您认为网课效果好么?等开学了学校要怎么做才合适?
很高兴回答您提出的及时而又迫切的问题。
坦率地说,网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学校教育的新形态,教育部在2月底和3月初先后发文,就做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有序、有效、深入开展“停课不停学”工作两次提出指导意见。各省、市积极性行动,各地按照抗击疫情的实际作出一些安排,并提出了一些要求。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2月27日会议明确要求“大中小学、幼儿园等开学开园时间原则上继续推迟”。由此可见,大中小学校开设网课成为当下教育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个特殊时期的特别安排,“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已成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这个共识随着抗击疫情拐点的一再延迟,越来越显示这一决策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正确性。
从决策实施近一个月来各地反映的实际情况看,总体上对“停课不停学”给予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的,但是从网友和身边同事提供的信息来看,也存在笔者认为的“四多四少”的倾向:关注能否如期开学的多,关注学校线上开学准备工作的少;关注学生居家学习不太适应的多,关注教师不太适应的少;关注部分学生居家学习自觉性降低的多,关注学生居家学习独立性培养的少;关注学生居家在线学习效果的多,关注学生在线学习家长应尽责任的少。
显然以上“四多四少”倾向中,也包括了您所提问题的两个方面,即如何确保学生在线学习的实效?开学后学校如何做好在线教育和在校教育的有机衔接?笔者从两大方面回答您提出的问题,回答的可能不够成熟,一起交流和探讨。
一、关于“在线学习效果如何评价”的问题
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关心学习效果就是关心教育质量,对家长来说担忧学生居家在线学习效果是正常的,毕竟这是一种从来没有遇到新的教育形态。回答您的问题,笔者有三点需要提出来探讨:一是正常的教育教学一般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质量评价?二是在线学习效果如何评价?与在校教育质量评价有何异同?三是如何提高居家在线学习效果?
(一)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一般标准。质量评价属于教育管理的范畴。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一般标准包括:教学组织管理评价、学生管理评价和教学过程评价三部分。其中教学过程评价与学生紧密相关,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课堂学习效果达成度等。由此可见,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系统和完整体系,学生学习效果只是评价的一个方面,学生居家在线学习效果的评价也应该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二)对在线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子系统的思考。在线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较为普遍,但更多的是研究在线课程质量评价的。有学者提出对在线教育质量从“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课程建设、网络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也有的学者提出“内容准确、生动有趣、短小精悍、符合美学和心理认知规律、可跨平台运作”的评价五标准。2013年教育部出台了《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品德发展行为、学业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身心发展水平、学业负担状况)。迄今为止,笔者还没有见到官方颁布的在线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据此,笔者认为,疫情期间开展的在线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新形态,也是未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趋势,但毕竟是一种“权宜之计”,至少目前不能脱离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既定标准而去评价当下的居家在线教育质量,但是两者之间从微观上看,评价方面有一些共性要素: 教师与学生、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效果等。不同(略有不同)的方面是:师生不在同一物理空间;课程内容多以电子版为载体;需要借助必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师生凭借图像和声音互相传递信息。据此,笔者认为:在校教育与在线教育的确有些不同的地方,但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一样的;对居家在线学习效果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立体化的、全面的;评价不宜以学生在线学习的体验为唯一标准,要以在线教育的特征为基础,把在线学习的核心要素加入到在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中,或置换在校教育质量评价的某些要素,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实操性的在线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子系统,这个子系统不可独立于在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而存在。
(三)提高居家在线学习效果的对策与建议。学生居家在线学习,学校、教师、家长都从不同的角度担心教育教学效果问题,学校最担心学生有没有全部进入在线学习系统,教师最担心与学生互动有限,教学效果会不会打折扣,家长担心孩子在家能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主动性低,学习效果差。从反馈的实际情况看,这些担忧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或多或少的客观存在。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如何提高居家学习效果,笔者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正确认识在线教育的优势,不断放大这种优势。在线教育益处显而易见:居家学习的安全性、物理空间的跨越性和便捷性、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可选性、学习内容的再现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等。线上线下教育的融合发展(on-to-on)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是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积极顺应这一趋势,主动适应这一新形态,勇敢面对这一新挑战,才是各方应有的正确态度。二是兴利除弊,提高在线学习效果和管理效能。在线教育是新形态,“初生之物,其形必丑”,肯定有利有弊。对学生而言,要按照学校安排的线上课程,制订自己的居家学习计划,包括作息时间表,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自己请家长督促执行;认真听课,记好笔记,特别是要完成网上作业,对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或网上询问,或到校上课后请教老师。对家长而言,要创造孩子在线学习的基本条件,备齐电脑(平板)、电视、麦克分、手机及支架等,并通网络,保证在线学习基本设施设备的齐全和运行良好;要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以身示范,作出表率,并督促孩子做到,特别要提醒孩子在线阅读不得超过规定时长,保护好视力;除小学低年级外,不提倡家长陪学,家长要利用孩子居家学习机会,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切记不可越俎代庖。对教师而言,要认真备课,保证在线直播或录播课程的高质量,布置适量作业,及时在线批阅和反馈,努力增强在线教学的互动性。对学校而言,要创造必要的条件,开通稳定、安全的网络平台,丰富教师在线教育所需的网络资源,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做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的通知》精神,统筹安排好学习课程和“疫情”专题教育内容,组织优秀骨干教师进行课程录制、资源提供和线上教学指导,调整规范教师的线上教学行为,以多种方式广泛参与学生线上学习指导、答疑和家校沟通等工作。
二、关于“等开学了学校要怎么做才合适?”的问题
限于篇幅,在此简要回答一下您的第二个问题。疫情结束后,学生返校学习,学校怎么做才合适? 笔者认为学校应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统一思想,安心学习”的主题教育活动上下功夫,以班级为单位安排主题班会,让学生身心回归校园、回归课堂。二是在总结得失上下功夫。召开年级组、学科组会议,总结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得失,提出在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需要查缺补漏的具体举措,并转化为工作计划,逐步加以落实。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加强帮扶和辅导,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保证教育公平。三是在梳理疏漏、润物无声上下功夫。笔者不赞成一到校上课,就组织诊断检测的想法,以防止部分学生在检测中产生挫败感。值得尝试的做法是,先把需要补充和巩固的知识和能力加以梳理,分门别类,教师把这些内容渗入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四是在传播优秀经验上下功夫。组织一次在线教育教师报告会,挑选学生满意度较高的在线教师讲经验, 讲做法,同时组织一次优质在线课例评选活动。
新形态,我们一起接纳;新问题,我们共同解决;新目标,我们携手前进!
以上就是笔者对您问题的回答,有不妥之处,请雅正!
(注:1.本文为作者原创;2.文中的图片选自头条号免费正版图片)
welink关闭后还录音吗?
不录音的。
welink视频会议是一款非常好用的线上视频会议工具,用户可以通过这款软件来完成一些视频会议,并且其中可以发起会议、预约会议和加入别人发起的会议,那么在不同类型的会议中,都会有一些声音提示,就比如预约会议时的会议通知声音,还有加入会议时的麦克风发出的声音。
电脑welink可以不登录加入会议吗?
通常情况下,要加入一个welink会议,您需要登录welink账户并获取会议的邀请链接或会议ID。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会议组织者可能会允许未登录的参与者加入会议。
如果您被邀请加入一个welink会议,但无法登录,可以尝试以下步骤:
1. 打开welink会议邀请邮件。
2. 在邮件中找到会议链接。
3. 点击会议链接,这将打开welink会议界面。
4. 如果会议组织者允许未登录用户加入,您将看到会议详情,包括主持人和其他参会者的信息。
5. 点击“加入会议”按钮,您将进入会议。
请注意,这种方法可能不适用于所有welink会议。如果您无法通过未登录的方式加入会议,请联系会议组织者以获取帮助。
华为welink请求双因子接口异常?
welink登录不上的原因是:
1、先检查宽带是否正常,其它设备连接是否能上网,如果宽带有问题,请联系运营商维修。
2、如果宽带正版常,检查系统是否有问题、网卡驱动和网线是否有问题。
3、如果上述都没有问题,权更换网卡测试下,看是否网卡坏了。
WeLinkapp是一款线上办公软件,支持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在线聊天交流的方式,1080P的高清视频通话,保证了多人视频会议的视频质量,强大的降噪功能,保证了语音会议时的清晰表达,多种在线会议方式,都可以实现会议资料的一键多人共享,让线上办公变得一体化。手机软件(Application)是指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需要有相应的手机系统来运行。其主要功能是完善原始系统的不足与个性化,使手机功能更加完善,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使用体验。
小米能不能用welink?
小米可以支持用welink。
WeLink,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联接器,源自华为19万员工的数字化办公实践,支持iOS、Android、Windows、MACOS四大平台,融合即时通讯、企业邮箱、视频会议、音视频通话、直播、云笔记、云空间、企业OA、考勤打卡、待办审批等服务,打造新一代智能工作平台、远程办公平台、移动办公平台、协同办公软件,高效连接企业的团队、业务、知识、设备,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办公效率,降低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