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俄乌冲突是怎么回事,俄乌冲突将进一步推高粮价?
俄乌冲突或将进一步推高粮价,有3类东西会出现大涨价,跟每个人息息相关,事先了解一下!
俄乌冲突已经过持续几天了,从冲突本身以外来看,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粮价了。特别是对小麦、大豆、菜籽、玉米、小麦等影响较大,据有关统计,以上产品价格已处于近10年高位。
农产品涨价必然会导致饲料价格上涨,将给低迷的养猪行业带来打击。毕竟,给“二师兄”生产的口粮有一部分是进口货,国际粮价上涨,进口价格也会上涨,对养殖业来说需要“两头承压”!
东欧平原有世界上最大面积的黑土地,意味着粮食产量也会很高,这次“欧洲粮仓”告急,导致国际粮价上涨。从历史数据来看,乌克兰的黑土面积要比俄罗斯大,是全球谷物第二大出口国,而俄罗斯则是全球小麦第一大出口国。
不只是小麦,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葵花籽油也是和大麦也是出口比较大。其中,葵花籽油出口占比77%,大麦占比32%,小麦占比29%。如果,随着乌克兰和俄罗斯冲突加剧,粮食对外出口可能将会受到影响,乌克兰要是中断小麦和玉米出口,对欧盟、中东、非洲等地区依赖进口的国家的粮食安全影响是巨大的。
对于我国来说无疑也是有影响的,近日,国家对外公布允许进口俄罗斯全境小麦,来缓解国际粮食上涨对国内的冲击。我国主要是从乌克兰进口玉米和大麦,据相关数据显示,咱们国家将在今年从乌克兰进口谷物总量为1200万吨。其中,玉米计划进口900万吨,大麦约为300万吨。据了解,截止到2月初。已经从乌克兰装船玉米500万吨,后期是否受到影响,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
我国进口的乌克兰玉米主要是用来加工饲料,并且,这部分玉米要从乌克兰首都基辅港出发,不过,对于国内买家来说,担心的不是能不能够按时到达国内港口,而是更担心价格上涨。
从这段时间市场行情来看,国际市场进口价格一直在持续上涨,已经从之前的1900元/吨,涨至2600元/吨。国际玉米上涨也有利于国内玉米跟涨,对养殖企业和饲料加工企业将产生影响。有专家分析,冲突一旦加剧,短期将继续推高玉米进口价格。
更让养殖人担心的是不只玉米、小麦上涨,豆粕也迎来大涨,截止目前豆粕已涨至4900元/吨高位。从市场上数据来看从2022年2月中旬到目前,上涨的饲料加工企业有正邦、新希望、海大、大北农、嘉吉、通威、龙凤胎、天邦等将近30多家家饲料企业,上涨幅度每吨在50~600元不等。
随着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养殖成本大增,亏损加剧,目前生猪价格已经跌至5-6左右,这样的价格让养猪人郁闷不已。对养殖端来说,将会“两头承压”,一方面,要面对饲料不断上涨,一方面,还要面对生猪、禽类价格持续下行,压力重重,对小散户养殖来说,“寒冬”并没有过去,反而更“寒冷”了!
肉价行情:从2022年2月28日的数据来看,猪价迎来小幅上涨,其中,外三元大猪全国主流销售均价为12.57元/公斤,这个价格相比昨天小幅上涨了0.46%;内三元大猪全国主流销售均价为12.21元/公斤,和昨天相比小幅上涨0.74%;土杂大猪全国主流销售均价为11.80元/公斤,和昨天相比上涨0.45%。生猪价格虽然上涨,但是市场猪肉价格却持续下降,市场零售价跌至10-11元/斤。
从个别地区猪肉批发市场来看,成片拿货,每公斤10.5-11元,零售价格每公斤在14-15元/斤,还是比较便宜的。从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月28日监测数据来看,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8.54元/公斤,和上周五相比下降0.5%,市场上猪肉还是比较充足的。按目前养殖成本来算,养猪人养一头猪还将亏损500元/头上下,出栏和补栏情绪将会受到影响。
化肥走高马上要到惊蛰节气了,万物复苏,百虫震动,农民也要开始忙于杀虫和运粪到田间做好春耕准备了。
虽然,近日尿素价格出现下滑,但整体价格仍处于高位。去年这个时候每袋尿素大约105元/袋(100斤),如今,一袋尿素在150元左右,对农民来说今年种地成本将再次增加。
复合肥每吨相比前一段时间,每吨上涨60-100元。目前,45%含量氯基复合肥主流出厂参考价格为2850-3050元/吨;45%含量硫基复合肥主流出厂参考价格为3150-3350元/吨,价格仍然不便宜。从了复合肥上涨以外,64%磷酸二铵价格依然坚挺,主流出厂参考价格在3550-3600元/吨;55%粉状磷酸一铵市场主流参考报价为3100元/吨左右,目前,多地磷肥到站价每吨上涨20-50元/吨不等;氯化钾近期也是疯狂上涨,目前,盐湖股份钾肥每吨出厂参考价格为3500元,到站价格也涨到3900元/吨,和上个月相比每吨涨了410元,真是疯了!
目前,俄乌局势动荡影响的不仅是国际粮价,还有能源,也就意味着化肥等化工产品价格也会上涨。
石油、天然气走高俄乌冲突加剧也导致国际油价、天然气价格一路高歌。其中布伦特油价涨至100.04美元一桶,涨至7年来新高。本来今年油价就高,这次由于国际上涨,国内也受其影响,跟随上涨。目前,国内汽油、柴油每吨上涨100元/吨,化肥、柴油同时上涨,对农民来说,无疑是沉痛打击,种地成本加大,利润受到影响。
近日,液化天然气(LNG)价格也在一路上涨,据相关数据统计,国内液化天然气也出现上涨行情。例如,湖南某电厂采购价每吨突破10000元,枣庄薛能、日照钢铁每吨也涨至9300元。
总之,这次俄乌冲突,对国家粮价、油气以及化肥都会受到影响,对此,您怎么看?期待您的评论!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吧!感谢阅读。
马斯克为化解俄乌冲突提出方案?
我认为西方不会同意。
先看看马斯克提出的方案:
联合国监督下的占领区重新投票。克里米亚归俄罗斯。保证向克里米亚供水。乌克兰保持中立实战都未必保得住,还想公投拿回来?从条件上来看,很明显地,这是对俄罗斯有利的,因为当前战场(2022年10月4日)俄罗斯失败趋势变大,能否保住占领区,让人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这时候如果再重新公投,明显对俄罗斯是有利的,一是这些地方都快保不住了,再有就是俄罗斯在占领期间对当地居民进行了清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有外部监督,但也没法保证公正结果了。
所谓赫鲁晓夫犯错的理由不充分克里米亚确实在苏联作为一个区划给了乌克兰,但在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也搞了公投,人家愿意跟乌克兰,所以这应该从哪里算起呢?
是按照赫鲁晓夫之前算,还是按照91年公投算?
如果不承认91公投,那么再搞联合国监督公投还有什么意义?
乌克兰保持中立安全堪忧如果按照与马斯克的方案走,乌克兰保持中立,这种状况无法保证俄罗斯不卷土重来,如果俄罗斯又来一遍这个套路,你怎么办?
乌克兰🇺🇦没法相信任何保证,从《布达佩斯备忘录》中吃过那么大亏,还怎么相信所谓的保证。
西方很难妥协西方如果妥协,意味着俄罗斯核威慑生效,这样将改变将来世界格局,造成更大的麻烦,核大国会效仿欺负小国,小国会整天活在恐惧之中,中等国家会要求有核武器来自保。
如果是这种情况,时间长了麻烦就大了,世界秩序会更加糟糕。
所以,西方人凭什么接受这个。
为什么俄乌冲突战争发生在乌克兰境内?
俄乌冲突是由俄罗斯发起的,2014年俄罗斯轻松夺取克里米亚,大俄以为乌克兰不堪一击,发起特别军事行动。
2021年4月,俄罗斯陈兵俄乌边境,试图引起俄乌冲突,当年的新闻报道如下:
2021年俄罗斯就计划挑起俄乌冲突,因为美国警告,推迟到2022年2月16日开始,俄罗斯开始频繁进行人员调动,2月24日,俄乌冲突开始了,泽连斯基频繁打电话给各国领导人,俄乌冲突引起了世界的重视。
由于乌克兰主动削减军工,放弃核武器,乌克兰根本没有实力对俄罗斯发起军事行动,自2022年至今,俄乌冲突是由俄罗斯挑起的,这是国际公认的事实。
不过,由于俄乌冲突带来的影响,俄罗斯国内矛盾重重。
目前来说,只要俄罗斯主动退出俄乌冲突,积极发展经济,才是首选。
在2022年2月24 日俄罗斯发起的俄乌冲突,和平结束才是国际社会的呼吁。
至今历时7个多月的俄乌冲突?
起始于,2022年2月24日至今历时7个多月的俄乌冲突,根本矛盾是美国国内始终抱有冷战思维精英阶层,为了维护美国超级大国的霸主地位,过分强调绝对安全。以让乌克兰加入北约为诱饵,利用乌克兰国内的反俄势力疯狂挑衅俄罗斯,进一挤压俄罗斯的安全生存空间。
与俄罗斯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生存发展空间,以及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之间的矛盾!
俄乌冲突是否能结束?
美国叫苦,还利用宣传优势对外宣称,北约的20多个国家武器库存马上见底。
实际上,美西方这么操作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给基辅“亮耳朵”——我们的武器不多了,你不断要求援助,哪有东西可以“拿出来啰”,所以,基辅要省着点悠着点。
另外一个是,迷惑俄罗斯。让俄罗斯方面放松警惕。但是你看泽连斯基去了白宫,白宫立即给了18.5亿美元,光是各式炮弹都几百万发,能美国“货了”?还要给450亿的援助款。
许多人总是把许多事情“静态的看待”,好像武器库不断出货,就再也不“进货了”,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美国、西方的军工企业是干什么用的,美国的军工复合体操纵五角大楼,操纵白宫。目的是为了啥?还不就是为了多卖武器,赚大钱,获取暴利。他们在世界各地炮制“矛盾,冲突”,说就是为了“消耗弹药、消耗武器装备”,从而获取更多订单。特朗普曾面对记者,表示,五角大楼不希望不打仗,不希望美国大兵回到美国,他们的军官就喜欢打仗,好整挣更多的钱,他们整天在特朗普的耳朵边聒噪“我们打仗吧,打仗吧”,故此,美国在乌克兰拱火援助,军工复合体就开足马力生产,机会难得!
英国曾依照乌克兰捡拾的导弹壳编号日期,认为俄罗斯的导弹已经不足以发射了。因为最新的编号都用上了,熟不料俄罗斯本来就是军工见长的的国家,既然开战,能不开动机器生产?最新消息,俄总统任命“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兼任“俄联邦军工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可见俄方对军工生产的高度重视。因为他们的主席就是俄总统,第一副主席自然全权负责,搞安全的还有抓生产,本人认为是为了给那些想在“生产活动中贪污腐败之人”施加压力。
本人认为,大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让美国西方的迷魂阵所迷惑。
2022年12月27日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