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战争越南死了多少人,最终的结局会怎么样?
冲突的起因
这里简单说说,有兴趣的可以百度,看到专家们的解答。
英国殖民时期
印度独立前,是英国殖民地,所以,历史是从满清时代开始的。那时,西藏还有政权,还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英国的势力不仅仅是印度,包括周边的小国,比如不丹、尼泊尔等,都是英国势力,英国势力也渗透到西藏,在西藏官员和喇嘛中有不少已经是亲英派。
在边界谈判中,英国人就有很多小动作,藏奸官员也暗中配合,但是西藏的高层达赖喇嘛非常愤怒,不承认谈判结论,并追究收押了藏奸官员……,后面就自己百度吧。
然后是满清官员再进场,再谈判,再不承认……
然后是民国官员登场,……,再到新中国成立,再谈判,到了1962年打仗了。
英国在近百年的边界谈判中,不停地用各种手段造假、耍赖、挤压,原因是中国弱啊,弱国无外交。
印度独立后
印度1947独立,然后接着与中国谈边界问题。我们一开始时,没想到印度非常强硬,要全面接手英国势力范围。我们以为印度也是刚刚摆脱殖民统治,都是第三世界,而且印度还是南亚中南亚的领导大国。印度直接要到麦克马洪线,于是9万平方公里就划走了,面积相当于浙江省。而麦克马洪线是英国殖民时期的东西,但英国人自己也比较心虚,都没有在正式谈判桌上抛出过。
大概边界问题分3段,即东段、中段、西段。其中中段最先谈判,尽管也有问题,但基本稳定下来。
东段问题最大,也就是麦克马洪线,现在这个区域被印度占领,并在这里成立阿鲁纳恰尔邦,并大量迁徙印度内地移民,冲淡这里的藏民比例。这个地区是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这里受到阻挡抬升,于是化作降雨,所以这里风调雨顺,物产丰富,实乃西藏最富庶之地,被誉为西藏的江南。早期达赖喇嘛大动肝火的那个事情就是这个地方。
下面是藏南地图,风光,和藏民(已经用英语了)
西段在我们手里控制着,也就是近期冲突的加勒万河谷地区。不过,印度要的可不是这个河谷,而大半个阿克塞欣地区,约3.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台湾省面积。
注意,右下班公错,就是加勒万河谷,近期冲突的地方。
边境冲突的结局1962年的中印冲突,实际上从1959年就开始了,一次次,动作越来越大,深入我方越来越远,终于在1962年被教训了一下,总统尼赫鲁也被吓死了。
但是,在1962年以后,印度还有各种小动作,与1959年时候一个路子。网传,在中越战争以后,80s年代中,在印度正式成立阿鲁纳恰尔邦时,我们也曾想再打一场中印战争,让印度收敛一点,但毕竟那时我国还不强,还是优先发展经济了。
有人可能会问的几个问题
1,1962年我们赢了,为何又退回来了?
因为我们的后勤跟不上。看看前面的藏南地图,那里有雪山,就是喜马拉雅。
当时西藏的交通非常困难,我们是用汽车将战争物资运输到一些大的集散点,然后就没路了,要靠骡马运输到前线。那时,公里少,骡马路也不多。为了运输,后方人员是前线战斗人员是上百倍。路途艰难,累死的骡马一万一万的。就这样,我们的前方攻势维持不了一个月。
2,80s年代末,我们为何没有动手?
1986年印度正式成立阿鲁纳恰尔邦,其实是给了我们一个开打的理由,我们借此全面进攻都可以的。看看萨达姆,他如果仅开进了科威特几辆装甲车,那么还不是太恶,宣布是他的一个省,那基本就是找死了。
80s年代末,我们没有下决心打的原因,可能依然是后勤问题,当时中国都没有多少飞机能上高原作战,车辆也并没有多少能在高原驰骋的。
3,今天如果开打后勤会是什么样?
这么些年,印度没停手,我们也没闲着。这些年青藏、川藏、疆藏公路都畅通起来,自驾游有多少人啊,这和1962年的交通天差地远。
还有青藏铁路通车,使得我们的后勤条件大大改观。青藏铁路的造价极其高昂,而运输效益又十分有限,如果从商业上看,它是赔钱的,不会有哪个商业公司会去做这样工程。但从战略意义上看意义就非凡了,由于青藏线的贯通,印度着慌了,因为铁路的运力不是一般公路,尤其是山区公路能比的,那差着数量级呢。印度一口气修了6条边境公路,当然,它的公路与我们的不是一个等级的。
(所以,真的要为青藏铁路点赞,要向修路工人致敬。)
以后更贵的铁路可能是川藏线吧,因为全是山,如果我们有一天建成川藏铁路,疆藏铁路,那么印度就在没有可能染指了。不过现在他也没法染指,他的小动作真的很莫名其妙。
印度的运输机很多,买的是美国的C130、C17等,它也修建了很多前线机场。我们现在也有了运20,运20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高原的需要,考虑了我们装甲车的规格。此外还有直升机。全球大多数直升机都不考虑4000m以上的作战要求,但我们有西藏啊。所以,加勒万河谷冲突中,直升机这项,印度没有很正常,我们是用直升机将伤员运走的,他们就只能等死了。
4,今天开打,我们的战斗车辆和各种设备怎么样?
过了多少年了,我们也为战斗彻底做了准备,大多数新出的车辆,都要考虑高原的条件。所以,如果是中印开打,它的坦克可能跑不快,因为高原含氧量低,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能仅能发挥一半。我们的15式坦克专门为高原优化了的,然后近期在高原演习,其实也有给印度人看的意思。攻击力防护力更强的99A坦克,本来不是为高原准备的,但也上了高原演习,那么显然也做了高原适应性改造。
陆军不用担心,中国大裁军,也依然是世界第一。比如,有人说,我们就从加勒万河谷出发,就用二战的坦克战思路,用远程火箭(出口中东的远火,射程300~400公里,而从加勒万河谷到新德里直线距离就是400公里,按公路算约1200公里)炮轰击,滚动前进,装甲集群推进,那么仅1、2天就能炮轰新德里。这是传统陆战思维,萨达姆水平。真的开打,一定不是这样的。
印度最强的是空军,如果不算歼20,我们与它是一代水平的,而且印度飞行员的训练还可以。印度的雷达系统也不差,当然最先进的不能跟我们比,毕竟当下全球雷达最好的就是中美俄。但是印度能买,美俄可能都愿意卖给它。
如果算上火箭军,还有电磁战,指挥系统等等,那么中国对印度的优势就更大了,这些方面印度和我们都是差着代。
所以,真的开打,是我们如何选择的问题。是限制在边界冲突,还是两国大战,收付所有领土?是仅打传统的枪炮战,就像印巴战争的水平,还是打高技术战争,瞬间瘫痪印度的北方战争体系,就像美国打南联盟?都是由我们来决定的。就像这次用了冷兵器械斗,然后还赢了。
印度为何不能走向现实英国留给印度的“遗产”
殖民时期的英国一直很看重印度,说印度是维多利亚女王王冠上的明珠,而且是最璀璨的那颗。所以,英国撤离时,留给了印度很多“遗产”。
英国将伊斯兰教的部分画成了巴基斯坦,但早期巴基斯坦是含孟加拉国的,在印度的两侧。印度独立后没多久,印巴战争爆发,然后诞生了孟加拉国。而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还有不明确的克什米尔地区,所以印巴还要继续打下去,于是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现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占70%,巴基斯坦占30%。
中印边界也是英国留给印度的“遗产”,这都是给印度的难题,处理不好,印度就不可能发展顺利。
这种手法很常用,比如东西德,比如钓鱼岛。
不理性
印度决心全面继承这些遗产,但是怎么处理呢?“都是我的,不给就打!”这不是理性。当下全球是这个时代吗?
印度可以欺负不丹,但欺负中国有这个实力吗?
用强硬逻辑来处理两国矛盾,结局一定有利于国家利益吗?
在今天这个时代与中国交恶,明智吗,就这样还想进常任理事国?
就算获得了美国的青睐,与印度的独立大国理想是否背驰了呢?
那么它在找什么?这里有很大程度上是面子问题,和政客们国内的政治正确问题。
印度的近期目的政治正确
笔者觉得,印度政坛有很强的中国威胁观点,1962年的失败影响太大,几乎是打断了刚刚立国的印度脊梁骨。所以,印度有很强的再站起来的愿望,其中包括要再打一仗,而且要胜利,大胜利。
于是,所有的东西都要与中国比,都是超过中国为荣,是新闻的宣传点。反华立场,也就成了印度政坛上的政治正确。这绑架了很多东西。
你看,国防部长说:“印度已经不是1962年的印度了。”
国防部长什么级别了,各种信息都能看得到吧,难道他还不知道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也同样不是1962年的中国了,如果用武力,中国今天可是有能力说边界在哪儿那就是在哪儿的。
那么他为何要这么说呢?因为民众不知道啊,民众还会为他的这句话,将他看做是国家的鹰派人物,是他们的保护神。这就是政客,然后他就在政坛上的地位不一样了,他要钱要物可能都方便了。
印度甚至有人酝酿,要让航母也像美国一样到南海游弋。
经济困难,矛盾转嫁
看看总统莫迪的反应:承认印度国土没有被入侵。
但是他也不制止这样的闹剧,为何呢?有力量的问题,就是印度的政治正确太强大,他不能逆势。另一个呢,就是印度经济困难,他需要转移社会关注点。只要冲突不往下推进,他知道中国不会主动攻击印度。
你看,印度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都有冲突,有意思吗?
国际关系上抱大腿
当今全球,中美两强有矛盾了,那么印度可以有机会了,这个机会不是捞国土,而是获得美国的扶持和援助。不过美国不是朝鲜战争时期的美国了,他没有那么多的军援或现金,所以,这一点未必如愿,但也会捞一点的。另外,如果获得美国的支持,那么在国际事务上也会有有利局面。
莫迪绝对是这种投机取巧的分子,如果矛盾玩得好,说不定还得到俄罗斯、日本、法国等很多国家的好处。
为什么越有钱的越有钱?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穷的越穷,富的越富,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与时俱进,不断地上升。没钱的人就越来越穷,每况愈下,不断地下降。那就是有名的马太效应。
富人都是在以投资挣钱,凭借投资发财,以钱生钱,就如同滚雪球一般,迅速地做大。而穷人呢?缺乏资本,缺乏财富,缺乏机遇,缺乏背景,缺乏资源,没有那个经济实力,就只能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去挣钱,维持生活了。而劳动力却是这个世界上最廉价的商品,最不值钱的商品。劳动力的微薄报酬,只能在低端徘徊,在低端循环,是不可能达成不断增值,财富聚集的目标的。
凭借出卖劳动力挣来的那点儿微薄收入,只能勉强糊口,解决温饱问题而已。根本就不可能产生财富的叠加效应的。就只能陷入出卖廉价劳动力的恶性循环之中不能自拔。
如此一来,富人当然是越来越富,财富积累越来多。穷人呢?除了出卖好个人的劳动力,还是没有别的赚钱门道,跟富人之间的财富差距越拉越大。
富人拥有的财富越多,他们在社会财富的分配格局中,所占的份额就越大,社会地位就越高。那么富人的分配权就越大,掌握的话语权就越大。那么富人就必然成为财富分配的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他们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当然会刻意地打压穷人,想方设法限制和束缚穷人,不让穷人有成为富人的机会,跟自己平起平坐,挤进富人圈子里,到自己的碗里来分一杯羹。这也就注定了穷人是很难有逆袭的机会,想要咸鱼翻身,摆脱贫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到最后都会让你一个人伤心难过?
在乎的越深,伤的越狠!
因为在乎!正因为你的在乎,让你变得更敏感。
对方有意无意的举动都会影响到你的情绪!
正因为你的在乎,让你失去判断力。
不能够从最正确的角度考虑问题!
因为用心!因为你切切实实为对方付出了真心。
却得不到相对应的回报,甚至被狠狠的踩一脚,才会让你伤的体无完肤!
这类人都是注重感情的人,但也是最容易受伤的人!
在乎值得你在乎的人!在乎在乎你的人!
否则只会在乎的越深,伤的越狠!
现实中发生过什么变态骇人听闻的事件?
被称为“印度女儿”的女孩和男友在夜黑风高的夜晚给7人轮奸,钢管穿插进了肚子里。赤身裸体的扔在了水沟里,被发现后最终在新加坡医院治疗不好,死亡。
更丧心病狂的是,这7名强奸犯竟然至今都还活着!你说可气不可气。放谁身上谁都受不了吧。尤其是作为印度女儿的父母。太难受了,也太丧心病狂了。
这个真实的案件最终被拍成了电影。(影片名字一个母亲的复仇)但你不要觉得或者相信,最终所谓的印度女儿像影片中一样,活下来了,并且母亲还把那些人给制服了,都是假的。(如果你想了解真正的真实情况,建议你可以看bbc和Netflix录制的《德里罪案》《印度的女儿》的纪录片,这个才是最真实可靠的)真正的事实,让你不敢相信,因为这个事情,当时震惊了全世界。就目前来说,在印度,截止到2018年,都还有8900起强奸案没有解决,在搁置当中。(这种事在印度太多了)那么真实的事情原委是如何的呢?来一起看看。第一:
时间:2012年的12月
地点:在印度的首都新德里,当时的温度如何呢?
人物:一个叫乔蒂的女孩
真实事情原委:这位年轻的医学实习生,由于父母的原因,也是选择的医学,在跟朋友聚会和吃完饭的时候
准备做公交车回家,在上了公交车之后,这位年仅23岁的女孩,遭到了车上7名男子的殴打和强奸,这个时候,肯定有人会想,司机是干嘛的?
可以说,这司机大概就是个看热闹的,都是男人,对于这种刺激的事情,肯定更加想看,所以直接就袖手旁观,亦或者是这名男子太胆小,不想惹是生非,毕竟对面是7个人。但其实可以停车,找人帮忙之类的。
但事情毕竟都已经过去,结果就是这位四级袖手旁观,什么事都没做。
这7名男子,到底是怎么对这名女孩子的呢?
据美国的Netflix纪录片《德里罪案》可以看出来,这些人对乔蒂轮番的实行了强暴,并且殴打。
事情过后,警方对策大概是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折磨,你想想,这一个多小时得多长,对于这名女孩子来说,简直就是地狱般的折磨。
最后,这些人把乔蒂和她的男同班给扔下车,最后在路边的水沟里面,第二天被人发现。
被发现后,送到了医院,在医院挣扎了13天,最终死在了新加坡的高级医院里面。(为什么在新加坡的医院,大家都知道,新加坡其实是个很发达的国家,医疗水平很高,所以当时送进了新加坡的医院,但是医学再好,也救不了这位严重受伤的女孩)因为情况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呢?
医生说:这些人绝对是对这名女孩,殴打,殴打过后,用棒子插入过她的下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医生的推测下,她的生殖器和腹部都遭到了严重的创伤,甚至是被穿透了。肠子上有生锈的渣,并且还被拉出身体外。简直是惨不忍睹。想想都觉得丧心病狂。
最终的结果就是乔蒂死亡了。大家都知道,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一个消息,很快就能传递世界,所以当时这个事,一经媒体报道,直接就引起了全国的舆论风暴,并且迅速席卷全球,让美国的也关注了,从而真实的走进,Netflix拍了纪录片《德里罪案》
这件事在印度报道后,印度的妇女,走上街头,希望可以有法律更好的保护到妇女的安全,这种事的发生,也关注到警察的失职,所以所有的民众开始指责印度的警方失职,很多人都觉得太糟糕了,你要知道,这是在印度的首都,不是在一般的小城市。首都都能发生这样的事,可想而知,其他的地方的罪案更多。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你想想,2018年的时候,印度还有8900起强奸案在等着解决。
哎,好难,作为女性来说。
上面就是“印度新德里的公交案是真实情况”并不像一个母亲的复仇的电影里面的一样,罪犯都得到了惩罚,根本没有的事。
前面我说到,如果你想了解真实的情况,建议你去看美国BBC和Netflix拍的纪录片,真实的揭露了印度女性的现状:《德里罪案》《印度的女儿》
这个纪录片是以警察的视角来回顾当时案件发生后,印度警的一系列反应和印度当时全国上下被计划的社会舆论和矛盾。
那么事情说完了,很多人关心这7名男子到底怎么样了呢?是不是早就被判死刑了?告诉你,并没有,而且至今都么有。让人感到可笑的是,这些罪犯竟然要找印度的总统给特赦。这个案子的判决构成,更是让人感到不容易,下面我们来看看:
2012年的12月发生的这件事,最终是2013年的9月出来的结果。这些人虽然没死,但是是有被抓起来的。关在了牢里。
一共7个人。有3个是未成年的。
成年的三个人以少年犯的身份接受审判。3年有期徒刑。
其中成年的4名男子是死刑。(执行死刑的时间未定)(但表示不服,提出上诉,还要找总统申请特赦,想想这都是些什么人)
公交车司机,在狱中自杀了。
通过真实的纪录片《德里罪案》《印度的女儿》还有警方的调查结果,你可以清楚的知道,正是未成年人,强暴了乔蒂,并且还是二次。甚至是用手拉扯过乔蒂的肠子。
但最终他因为是未成年人,没有被判处死刑,上面说到是3年有期徒刑,所以在2015年的12月20日,刑满出狱了。还正常的活在社会中,这会让多少个女孩子害怕,担心下一个是不是就是自己。
因为执行死刑的时间未定,这件事情一直就这了,直到了2018年才最终有了结果。我想 乔蒂的父母当时肯定是泪目。因为据说乔蒂的亲朋好友,听到这个消息,泪流满面。
经历了6年的时间。但是我们知道,有句话此时可以说出:我想你大概也猜到了。
正义虽然迟到,但从来没有缺席!
这件事对于印度,社会影响非常大,所以这个事实改编了一个电影《mom》中文名字叫《一个母亲的复仇》看了这个电影,你才看的爽,因为母亲真正的做了警察做不到的事。
母亲相当于是警察,只不过是用了另外的方式,但是最终是解决了罪犯。
2018年5月12日正是母亲节,上映的这部电影,也是相当的应景了。有想看的朋友,可以去看,我当时看的时候都哭了,真的是触动。
但是电影毕竟是电影,跟真实的案件还是有区别的,不过这个电影绝对值得一看。
总结:以上就是我要说的,丧心病狂的事,黑心人有。但是社会也有好人。正所谓正义虽然迟到,但从来没有缺席!
但是女孩子出门在外,还是多注意,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这件事情。
真的感谢我生活在中国。
期待你关注我,了解更多真实的历史事,谢点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刑事案件如果涉案人员较多是不是得全部抓获才能判刑?
不是。原因如下:
第一、刑事案件起诉、判决的条件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能够确定被告人有罪。和被告人是否全部到案无关。
这就意味着多人参与的共同犯罪,或者案件事实存在牵连的多人犯罪,一部分人被抓获归案,另一部分人在逃的,只要归案的行为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可以认定其有罪,符合起诉、判决的条件,司法机关会对到案的这部分人先行处理,不必等待所有的人都到案。
如果因为一部分人没有到案,导致到案的行为人犯罪事实无法查清,证据不足的,那么,到案的这部分人只能变更强制措施,一般变更为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非羁押措施,等待在逃的行为人被抓获后,再一并处理。
所以,要不要等待在逃的行为人归案,完全取决于案件事实是否已经查清,证据是否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跟犯罪嫌疑人是否全部到案无关。
第二、避免刑事案件久拖不决的客观需要。
在司法实务中,经常会遇到部分行为人被抓获,部分行为人未到案的情况,这在共同犯罪案件中非常常见,试想,如果所有的这类案件都要等所有的行为人都到案后,再统一进行处理,先到案的那些人得有多悲催?要想审结这个案子,是不是要等到猴年马月?这既不符合诉讼效率的要求,也不利于行为人的人权保护。
所以,实践中,先行到案的行为人,只要符合起诉和判决的条件,基本都先行处理了,未到案的行为人什么时候被抓获了,什么时候再进行处理。
第三、实务中的特殊情况。
在司法实务中,也会遇到一部分人到案后,另一部分人间隔不长时间就到案的情形,司法机关为了实现刑罚的均衡,也存在“等案”“并案”的情形。当然,前提条件是,不会造成前面案件的过分迟延。
比如,共同犯罪的一部分人已经起诉到法院,法院尚未开庭审理时,检察机关将另一部分人也起诉到了法院,两个案件间隔时间不长,法院为了更加有利的查清案件事实,实现判决的均衡、节省司法资源,法院会将两个案子合并到一起进行审理。这种情况下,“前案”对“后案”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等待。但这个时间不会太长,以不超过审限为限。
你老公被抓,因证据不足退回公安,也许会存在“等案”的情形(我说的是“也许会存在”,不代表一定是,希望大家能正确理解我的意思),但时间不会太长,毕竟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期限是恒定的。
题主所说的几千人都涉嫌犯罪,我觉得这个不太现实,很可能是题主的误解,中国几千人同时涉嫌犯罪的案子毕竟是屈指可数的。所以,不用担心,不久后,司法机关会做出相应的处理的。
现在的司法机关最在意的就是“超期羁押”问题,对于疑难复杂案件,司法官能在法定期限内审结的,一定会在法定的期限内审结,不能审结的,都会将行为人的强制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不会犯超期羁押这种明睁眼漏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