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半夜的三更指的是几点,三更半夜是什么意思?
三更半夜 - 释义:意思指深夜;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指当天23:00到第二天1:00这个时间。
三更: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三更是午夜十二时左右。泛指深夜。也作“三更半夜”。
出自《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 董俨 、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 陈三更,董半夜 ’。”
古代三更是几点?
是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凌晨的一点
三更又名子时,古代时间名词。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或一百刻,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四十刻,每十刻一段,连同首尾共五个节点,称为五更。把晚上戌初一刻作为一更,亥初三刻作为二更,子时整作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三更就是半夜,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也就是在当天的23:00~第二天1:00。
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子夜变歌一》:“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唐崔颢《七夕词》诗:“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时秋七月中旬,见田中早稻已熟,吩咐军士假扮作商人模样,将车埋伏各村里,三更时分,一齐用力将禾头割下,五鼓取齐。”
指三更更鼓。郭沫若《高渐离》第四幕:“ 怀贞夫人 倚门而立者有间,室外有打三更之声。
三更是什么时辰?
三更又名子时,古代时间名词。
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或一百刻,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四十刻,每十刻一段,连同首尾共五个节点,称为五更。把晚上戌初一刻作为一更,亥初三刻作为二更,子时整作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三更就是半夜,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也就是在当天的23:00~第二天1:00。
有的读三jīnɡ半夜?
后者正确,辞书无一例外都这样注明。那么“三jīnɡ半夜”读法哪来的?查《异读词审音表》,其中有“更ɡēnɡ”,举例“五更”。这就说明“五更”之类过去是有异读的。
古代的三更指的是什么时候?
古代的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我们现时每昼夜为24小时,而在古时则为12个时辰。三更指的是几点,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
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具体划分如下:
时辰北京时间属相别名和描述子时23:00-00:59鼠夜半,又名子夜、中夜,鼠在这时间最活跃。丑时01:00-02:59牛鸡鸣,又名荒鸡,牛在这时候咀嚼白天没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