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厚街有什么好厂招工,离开一家工作了十年的公司是怎样一种感受?
我出来打工,一共才进两个公司,一个是自己创办的“源鑫公司”,2010年三月创办,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
之前一直在东莞厚街某集团公司,也是从基层做到经理(厂长)级别的
算起来离开原来的公司也就十年了
在老东家一共干了十五年
上个月一次偶然机会去了老东家所在地
基本上也就是个空壳公司了
自己的物业都转包给别人进来办工厂
唯一留下陈屋某大厦三楼作为自己仅有的一个鞋厂在做
听说也快了
特别是在今年中美贸易战
加上前十年外资厂陆续撤离大陆市场直到现在
靠加工为主的企业生存空间不断压缩
今年以来
很多企业经营很惨淡,基本上开工率在五六成左右
去年那些企业瞧不起的订单
今年都纷纷打电话来问订单状况了
......
离开老东家是明智的选择
那年我47岁
之前我一直都有创业的梦想
思前顾后
也就没找到合适的合伙人
加之有一份安稳的工作与收入
商职朓槽的决心不大
人不能让生活过得太安逸了
于是我在想两个万一:
第一个万一:万一这家公司还不到我退休时倒闭了怎么办?
结果,老东家的公司于2016年结业了
我躲过去了
第二个万一:
给私企打工,年纪大了也不好,阻碍公司的发展,万一老板不要你辞退怎么办?
自己年龄五十多岁了,别的公司也不怎么好高薪聘请你(有几家私企花一万几千聘请呢?)
你今天在职,下面是人还尊称你
离开这个公司,什么都不是的了。
这不同国企,哪怕你做过短暂的书记、厂长、科长
无论任何时候,你的待遇与职称挂钩
企业员工对你的称谓也始终是那个叫法
2009年
阴差阳错
前董事长听信员工的一纸无中生有的投诉(当场叫了财务与经理核实过属诬告)
董事长把丑话说了出来收不了场
他也是个死要面子不妥协的人
我也就借此机会离职出来自已创业了
既然是不欢而散
老东家的一切都不过问了
就在前东家公司结业不久
老板也西归了
他们家属没有通知我
于是我也装不知道
毕竟他的公司财富,归于我的功劳应该有近八位数
一个经理后来告诉我
他病重期间问过我两次
因为那时他的公司经营不善
他也没明说
他手下人也只当一次普通的聊天
我相信这是真的
有句古语说得好:
人将之死,其心已善!
他太好强,爆脾气的性格害了他
火化告别的时候,听说仅有他的几个家属到场
生意场上的人基本上没朋友了
.....
想想前东家的公司
只能一声叹息!
台资企业是怎么衰落的?
在2000-2010之间昆山的台资企业发展的相当好,最好的例子就是当时能进台资企业的员工都感到自豪,因为对当时所有企业来说,这是外企,工资高,同时感觉很高大上的企业,并且有先进的技术,还有从外国进口的先进设备。我记得当时一个同事上班坐出租车说去某公司(昆山出名的台资),那个出租车司机感叹说你真厉害,我和我老婆也想进这家公司的,只是面试的时候被刷下来了,好难进去的,当时司机眼里尽是羡慕嫉妒恨啊。
但是从2010年后台资日渐衰落,营业额下降,导致了一系列的萎缩,公司员工工资降低,福利减少,很多公司大股东撤资,公司停产整顿,大裁员,被迫停止股票等等一系列的事件。
根据我在台资多年的经验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阶层的固化;
从董事长到各副总都是从台湾来的年纪比较大的人,随着科技的发展,他们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所以会有很多决策上的错误,我记得当时公司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公司花高价聘请了一位台湾的六十多岁的博士过来做研发副总,不能说别人没有技术,但是技术是在时代变迁的基础上需要革新的啊。
第一次见到杨博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位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慈祥的老人,他说他六十岁,是退休了被公司返聘做技术指导的。我的感觉是和我八十岁的老爷爷差不多吧。他果然是研究很多,仅仅是研究而已,没有实践经验,每次开会的时候大家都讨论下一步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此时他就会滔滔不绝的讲个两小时,但都是理论知识,不能用到现场生产中,我们告诉他理论和实际的差距很大,他就会说他是项目负责人他说了算。好了,实在是没有办法,团队人员就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实验,结果总是失败,他为了有自己的面子,就不停的要求实验,时间很有限,就这样实验几次时间就不够了,为了完成客户的要求,团队成员不得不按照我们之前计划好的去做,但是只能加班连夜去赶,虽然还是有瑕疵,总算是达到客户要求了,但是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杨博就到老板面前汇报了结果,他避重就轻的把功劳都归于自己了,这时团队人员对此行为很是不满。
其实归根结底是老一点的领导层思维陈旧死主要的原因之一。
二,几十年的制度从未改变
二十年前的人和现在全民狗仔时代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公司却没有与时俱进,所以导致的后果就是员工的心里不满。有人说员工在离职前已经对公司积怨已深,有很多的不满,慢慢的累计起来忍受着,并且自身也会调整,最后实在是不能忍了才会选择离职,其实离职对员工自己也是很大的损失,大家都想安定下来工作的。但是公司却没有给到大家这方面的关心和与时俱进的改革。
我记得芳芳,一个来公司五年的女孩,在公司做前台,其实每天的工作也很简单,接电话,给各个会议室里准备水和饮料,还有就是客人来的时候接待到该去的地方,工资也不算低。她有一天突然提出离职了,主管虽然很意外但是也没有办法,就让她等等招到新人后交接好再走,她说没问题就留下等着。
芳芳说她要离职是公司思想太老旧了,不能再忍受下去了,穿了五年绿色的厂服,感觉自己都快绿了,这只是一个小事。还有每天要早到公司半小时,集合,宣誓,然后开始自己一天的工作,大家其实心里都很讨厌,错误的事情为什么要坚持呢!
有一个老员丽丽工来公司十年了,用一句话说就是已经被体制化了,她说才来的时候自己才二十岁,每天看到这一切感觉是那么的激情澎湃,每天举起右手宣誓“不断超越,开创未来”感觉自己是那么的高大上,过年回家对家里的人讲的绘声绘色,家里人都感觉她在城市里过的很好,逢人便夸自己的女儿很厉害。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瑞德,他在监狱了被管束了二十年,忘记自己曾经也是那个叛逆的少年,所以在监狱里也过的有声有色,人人认识,但是出去就不能自己生活了,这就是时间的力量,时间可以让人遗忘,也可以让人改变。说短也是很短的,结婚生子,转眼间也过去了,丽丽还是作业员,天天重复着同一件事,其实感觉也挺好的。
三,都21世纪了,还用独裁这一套
台资公司都有一套处罚员工的制度,有几十条不同的处分员工的条列,堪比法律条令了。这就是公司的主管们想得到的办法,他们总是想给公司省点表面上的钱,在董事长面前邀功,说自己的这个处分条例,给公司赚了多大一笔钱。但是从来没有换位考虑过,并且不听别人的建议,始终认为自己是对的,只要老板在乎这笔小钱就行。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员工提交了一个提案改善,把流水线更改一点,每天可以帮公司省下来一个人工,那么公司每个月就省下了一个人的工资和吃饭社保等福利费用,那么公司为什么不能节省的钱分10%给提案改善的人呢?不仅不给,如果员工没有提案改善还要被扣工资。
现在社会都是民主社会了,人人都可以把眼前的不满发布到网络上,把认为不合理的行为公之于众,那么公司是不是该适时的改变了呢!
四,不相信大陆人会管理
台资企业的思想一直还处于二十年前,他们认为台湾人思想先进,但是二十年来的变化真的是翻天覆地,人人都有文化,大多数现在的年轻人都是高素质的,有先进的文化知识,还有高科技的大脑,同时也具备管理才能,但是公司没有意识到,不相信大陆人也能管理。
用二十年前的台湾人人来管理公司,只是将陈旧的管理延续下来,没有创新,没有新的思想。因为一直在一个公司工作,交际圈基本都限制在公司内部的人,所以人的想法都是一成不变的,以前的制度可能非常有效,但是过了这么多年人的想法不一样,那当然也要相应的做些调整。
就像很多民营大企业每年都会招聘校园大学生,大学生虽然没有工作经验,可是他们有思想,有在学校锻炼出来的管理方式,他们参加的学生会,社团都可以锻炼到领导能力的。同时在他们眼中有些一成不变的东西却是不对的,一点点改变就有很大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台资公司对大陆人都信任度很差,不让大陆人管理,而有些台湾领导真的很差劲,他们认为他们是高高在上的,是了不起的人,从来不去花时间提升自己,只会吹牛,骂人。有的领导就什么都不做,就耍耍嘴皮子,骂几个所谓的不遵守纪律的员工,在老板面前吹牛一番就行了,反正工资照拿,奖金不会少。
这种台湾人的思想已经落伍了,跟不上时代潮流的人只有后退,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应该就是这个公司的真实写照吧。
我们公司有个台湾人是生产的经理,他管理的理念是:骂人,越骂越乖。像这个经理这样的管理已经不能再使用下去了,而大陆人的新管理理念却是很实用的。只是需要这个平台来展示而已,大陆人会把自己的下属的利益放在首位,让自己的下属心甘情愿为自己工作。
以上几点只是个人的经验,其实原因还是很多的。
东莞这个城市现在发展的怎么样?
您好,我是张小白!生活中努力奋进的小蚂蚁,既然人们常说“人生多事十有八九不如意”,那么我们跟应该多加努力调整好心态,阔步向前。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如今你的阅历如何?东莞市,又称“莞城”,经济水平还算不错,前几年广州、深圳等部分产业转移,让东莞的经济活跃不少;但是随着全国各地城市不断发展,工资水平提高,生活环境也不错,使得东莞外来人口越来越少,整体消费体量有所下降,一句话“东莞缺人”。
东莞2017年全市GDP创收7582亿元,全省经济排名第4位,全国百强城市排名第24位。GDP增速8.1%;常住人口834万,人均GDP 90885元。东莞市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城市;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东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全国入围17座城市。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东莞市也获得不少殊荣,如“科技之城”、“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东莞之声”、“全国篮球城市”等。
从上述可以看出东莞经济水平体量还是很不错的,只是目前处于产业升级阶段,很多工厂由于生产需求和劳动力不足等原因大批采用机器人作业,使得城市消费变弱,导致城市发展力显得不足;等再过几年也该就会好转,经济发展速度也会增快,毕竟地理位置还是很不错的。
目前东莞市房价情况(下图数据来源某房产网,仅供参考)
从下图可以看出东莞市房价近一年的走势情况,东莞市整体房价水平处于偏高位置,而且核心发展城市的房价目前还在不断上涨;目前城区房价均价在18000元/平米,虽然东莞市经济水平不错,但是这个房价还会挺高的,让很多想在东莞市定居的小伙伴望而却步。
这样的待遇能做吗?
首先
1.广东作为一个中国最大的制造商,普遍都是招工的,为什么非要做司机呢,长时间驾驶,对身体不好,而且工资待遇那么低。
2.不建议你做司机,因为常时间驾驶会导致人的劲椎不好。如果要选择,你可以选择销售,电商,或者实在不行就做一线工人都比这待遇好。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望采纳谢谢。
东莞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城市的发展前景说的其实是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城市经济的发展研究在于城市基础产业的发展,而分析产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区域条件和政策。区域条件是基础,政策是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城市的关键。
衡量城市的发展最根本的还是看城市经济的发展:GDP、平均工资或人均收入、就业人数的增加或福利水平的提高。
城市的发展前景怎么看?
一、作为基础的区域条件
城市发展前景主要看的是它主导产业的基础产业,基础产业的基础就是区域条件。区域条件主要是指:自然地理和自然资源、区域经济地理以及地理位置
二、看他的产业构成。
一个城市作为其主导产业的基础产业有优势,就可以认为这个城市有发展的前景。那么何为“有优势”呢?这里可以区分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两个概念,绝对优势指的是更少的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而比较优势指的是更少的机会成本生产同一种产品。
1、区域自然资源和自然地理
2、区域经济基础
3、政策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催化剂。政策扶持在中国是个很能左右城市命运的因素。一是国家、区域政策扶持,二是城市自身政府对产业的扶持。
国家、区域的扶持能使资源集中在某一城市,使得城市赖以发展的基础条件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城市自身政府的产业扶持,也会影响城市的发展前景。
那么回到问题本身,东莞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东莞,广东省辖地级市,特大城市,东莞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毗邻港澳,处于广州市至深圳市经济走廊中间。西北距广州市中心区59千米,东南距深圳市中心区99千米,距香港中心区140千米。
东莞是推进与广州的港口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 是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一 ,深圳都市圈城市之一、为“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是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 。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珠江三角洲东岸中心城市。是中国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
2019年8月,中国海关总署主办的《中国海关》杂志公布了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东莞排名第3。2020年6月,经中央依法治国委入选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2020年,东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50.19亿元,年平均增速超过6.5%。
被誉为“世界计算机之都”、“世界玩具之都”、“世界鞋业之都”和“南派服装名城”。业界素有“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不论你在哪里下单,都在东莞制造”的美誉。东莞各镇街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如石龙电子信息、大朗毛织、虎门服装、长安五金模具、大岭山家具、厚街鞋业、茶山食品等,蜚声中外。
【五大支柱产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
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以计算机零部件及接口设备、电子元器件为主,配套率高达95%,部分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10%-40%的份额,已成为全球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
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
拥有长安五金模具、虎门电子线缆、寮步汽车、横沥模具等4个产业集群,聚集了一批技术先进、产业带动能力强的企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30多年来,东莞纺织服装类经历了“无牌—贴牌—创牌—名牌”的过程,涌现出虎门“中国女装名镇”、大朗“中国羊毛衫名镇”、厚街“世界鞋业总部”等全国闻名的产业集群。
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
除了东莞腊味、麦芽糖、东莞米粉、东莞腐竹等驰名中外的传统产品外,饮料有可口可乐、雀巢、加多宝、日之泉,啤酒有华润、金威、珠江,
造纸及纸制品业
东莞已建成中国最大的造纸及纸制品生产基地,拥有玖龙、理文、金州、银州等全国闻名的大中型企业。
【四大特色产业】
玩具及文体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化工制造业、包装印刷业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排名位列南京与武汉之间,排名全国第九。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山湖科学城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主要承载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点。
最后来看东莞的产业优势。
东莞,伴随着湾区进入20年代,也迎来了史上最大的发展机遇期。由省委省政府所发布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中,根据《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的规定实行"一廊十核多节点",即:一廊联动加十核驱动加多点支撑; 东莞市两核即:东莞松山湖(打造全球性科技园区、国家科创策源地、生态文明示范城区)、东莞滨海湾新区(打造海洋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创新集聚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重要空间平台、粤港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验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海洋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拟发展9个节点。
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规划中多次提及了东莞,规划提到,建设重要节点城市。支持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强化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合作,带动周边特色城镇发展,共同提升城市群发展质量。
规划提到,优化制造业布局。提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水平,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创新研发能力强、运营总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产业链齐全的优势,加强大湾区产业对接,提高协作发展水平。支持东莞等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规划提到,支持东莞与香港合作开发建设东莞滨海湾地区,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
东莞 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