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重庆专列,上海电力大学怎么样?
体育场不知道怎么看,大家对下面这个怎么看
为何一项政策草案发布之前就已经被使用了?不要依法行政了?
2018年5月31号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在其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浦东新区征收集体土地房屋补偿可申请建房人口和面积认定操作办法(试行)》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其中第十七条(施行日期)本操作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2018年6月30号是征求意见稿的截止日期。
《浦东新区房屋征收政策“1+17”文件汇编》附件8《浦东新区征收集体土地房屋补偿可申请建房人口和面积认定操作办法》未注明“(试行)草案”字样。时间是2018年4月。
在截止草案发布之前,浦东新区房屋征收中心以及受委托方浦东新区第二房屋征收服务事务所有限公司依照附件8作为浦东新区房屋征收政策用于所有浦东新区被征收对象。
大团镇人民政府2018年6月29号在其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关于印发《大团镇征收房屋补偿可申请建房人口和面积认定办法》的通知。文件编号“团府【2018】93号”。索取号为XI1100000-2018-007。大团镇人民政府将《浦东新区征收集体土地房屋补偿可申请建房人口和面积认定操作办法》作为制定的上位法依据。
在草案征求意见稿截止前1天即2018年6月29日。
新疆乌鲁木齐的疫情源头找到了吗?
新冠疫情在我们国家总体上已经被控制住,但是新冠疫情就像一个顽皮的老赖子,总有些小地方疫情出现反弹,黑龙江地区、辽宁地区、吉林地区、北京地区、这些地区的疫情都已经先后被控制住,现在疫情比较严重的就是香港地区和新疆乌鲁木齐这两个地方了。不用太担心,这次乌鲁木齐的疫情肯定也会被控制住,大家只需配合就是。
一、新疆乌鲁木齐疫情状况解析1.新疆疫情总览
7月19日,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消息, 7月1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例(广东2例,山东1例),本土病例13例(均在新疆);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乌鲁木齐从7月17日发现第一例到现在19日,短短的3天,已经累计确诊53例了,可谓整张的势头非常猛,到目前为止乌鲁木齐还有30例确诊。
2.新疆确诊病例源于聚集活动
在7月18号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乌鲁木齐市疾控中心主任给大家解释了疫情是如何发生的。乌鲁木齐新增确诊的患者以及无症状感染者主要跟一起聚集性活动有关,由于新疆的疫情一直比较轻,所以佩戴口罩比较少,于是一个人携带病毒在人群中,就发展成了一起群聚性感染事件,感染人数比较多。目前新疆乌鲁木齐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天山区,均为接受集中医学观察人员,目前均为普通型和轻型。
3.新疆乌鲁木齐按下暂停键,进入“战时状态”,为新疆人民点赞
7月18日,新疆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此次疫情发生后,乌鲁木齐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成立15个专项工作组,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消毒消杀、消除病毒传染源;
全力救治患者;
坚定不移内防扩散,全市进入疫情防控“战时状态”,停办各类聚集性活动,对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
坚持不懈外防输入,同时动员#乌鲁木齐居民非必要不离乌;
全面开展核酸检测。
面对政府的号召,新疆乌鲁木齐的人民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效率,一夜之间,乌鲁木齐像是变成了一座空城,为新疆点赞。
封城前的乌鲁木齐
封城后的乌鲁木齐
二、总体上新疆疫情是没有北京严重,新疆乌鲁木齐新增趋势比北京猛一些北京到目前为止,新冠疫情已经控制住,新增疫情为0,但是还有129例确诊病例还没有治愈。从新增数量来讲,现在新疆是要比北京严重一些,但是从总体疫情上面来讲,新疆肯定是比不了北京的。
疫情源头调查困难重重,一时半会儿不会有答案,北京疫情已经爆发这么多天了,疫情源头都还没有查出来,新疆现在虽然已经开始了大检查模式,但是想要找出疫情的源头是非常困难的,涉及到许多方面。
结语:现在中国的疫情总体上已经控制住,但是总是会有一些地区出现反弹,因此希望我们大家不要放松警惕,在外面还是尽量佩戴口罩,避免发生群聚效应,珍惜安全。
我是绾清风老师呀,不要忘记点个关注呀,期待与你做朋友。
娶个上海老婆是一种什么体验?
去上海出差,同学到电话死活要我去他家住一夜。我们是发小。
我不愿意麻烦人家,何况是大都市,节奏快,他夫妻俩又上班族。不过后来他说,你嫂子邀请你来。我就索性去了。毕竟没见过面,人家还这么热情。
他们住的小糊弄,米数不大,但房价很贵,据说一个卫生间在哈尔滨能买一套房,索性我也不问了,问了还上火。
他俩口准备的大闸蟹,小菜丰盛,就是盘子太小,我东北人不敢下筷子。要知道在东北脸盆可以上桌(凉菜和炖菜用盆装),显得豪爽和大方。
在他家,我也忍了。毕竟人家好心好意。菜量大小也是本地的习惯。
他媳妇是一个本地上海人,穿着普通。要是在哈尔滨,就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的打扮,哈尔滨人爱打扮。不过,据我同学说,他们上海女人穿着看似很普通,但很贵。
可能他媳妇看出我吃不习惯,就约好明天咱们出去吃。我推脱了。他媳妇很认真说,明天晚上我花1000元请你吃上海本帮菜。
我连说谢谢。心理暗爽:上海人真有意思,请吃饭还报价格。我也认为她只是客套一下。没网心里去。
第二天早上,他媳妇早早的下楼买了豆浆和油条。油条是用麻绳拎着的。她说环保。
同样,油条就是几根,我们吃饱。后来他媳妇上班去了。我哥们领着我下楼又吃了一屉小笼包。
晚上,我在宾馆休息。我同学给我电话,说到宾馆楼下了,吃饭。
当真!上海人说话就是准称。我以为是客套话。
席间,略过。买单900多。
综上,我对上海媳妇的印象:1、办事认真,思维敏捷。
2、心思缜密,体贴人。
3、不好打扮,为别人着想。(选饭店,选离我宾馆近的,临走还叮嘱我要去吃一下南翔小笼包)
4、不乱花钱,该花的也不省。
5、说话准成,不想东北人说话:哪天请你吃饭,其实在东北的意思就是说,以后再说吧。
东北的大姑娘,上海的小女人。一点也不假。各有各的风情,各有各的优势。
豪爽大方和别致优雅,都是女人的不同属性。
关键是,找个东北媳妇能吃饱,不像上海女人,吃个豆浆还要用小勺。
大家建议去国企吗?
我,在国企工作8年,第9年我离职了..........
别人眼中的国企
在一些人眼中,国企是一个有着稳定收入,不用加班,周末休息,没有任何工作压力,有着一定社会地位的单位。
IT也许,有很多的国有企业的确是这样。我仅仅以中西部地区的县级国有企业为例子。
国家电网公司,普通的职工,在基层县公司也有着8W-10W以上的年收入。在中西部地区,这样的收入,是非常的可观,因为你的工资水平,经过一些年的积累,不用太大的压力就可以购买一套自己的房子。
烟草公司,普通的职工,在基层县公司也有着10W以上的年收入,甚至更高,在中西部地区,比当地的公务员工资水平要高出一大截,这样的工作非常让人羡慕。曾经我有一个亲戚,原来考上乡镇公务员,后来又遴选到省会城市工作,可能是不怎么适应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又考回老家的烟草公司。前几日,我碰到他,他开着一台30w的车,有着两套房子(房价4500左右一平米),还有两个孩子。虽然,他没有告诉我在烟草公司的待遇具体多少,但是从他家庭资产完全可以看出,在烟草公司的待遇是非常的好。反观现在的我,目前只有自己住着的一套房子,一台十四万的车子。与他相比,我们的收入差距非常的明显。
银行。一般而言,在县级公司,上市银行的县级分机构,收入相对电网公司、烟草公司而言可能要差一点,但是收入也是非常的不错,但是压力也大,有很多的业绩任务,总的来讲,还是不错。
通讯公司——移动、电信、联通、网络公司。在这几大运营商中,相对而言移动收入要高于其他。但是无论是哪一家公司,都有着业绩销售的压力。
我工作8年的国企2011年,某日,我在大学图书馆还书,某红色书店在我们大学图书馆贴了一张招聘的广告——诞生于延安........
想着这个公司在自己的老家,还在县城,我便试着投递报名了这家公司的招聘岗位。在经历了笔试、面试、岗前培训等环节之后,终于拿到这家公司的录用通知书。我应聘的是信息技术员岗位。
离开4年,最后又回到到县城,但是也还好,至少自己从老家走到了县城。
上班的第一天,在门市部站岗,一站就是三个月。日子感觉浑浑噩噩,因为试用期是一年,我清楚地记得,试用期工资1500元,在扣掉保险之类之后,每个月到手就是500多元,而且长达半年都是这样。期间,一起进来的那位兄弟,不声不响地参加了国考,考入了公务员单位。而我,还是一直在那里没有目标,老老实实地干着,拿着不超过1千元的工资。那时候,很佩服自己,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到手工资每月不超过1千元,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勇气,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坚持,但却坚持下来了,还坚持了8年。当然后面的工资在慢慢地上涨,比蜗牛还是快一点。
8年后,我的工资每月涨到四千多元,年底还有一点奖金,大概2w左右。
但是在第二次合同快结束的时候,我选择了辞职。
关于国企中的一些看法
稳定稳定是一个中性的词语,也许对一些人来说,稳定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稳定也许是最大的杀手。因为稳定,你丧失了斗志,丧失了前进的方向。在这样一个知识的新时代,你被稳定的防护罩保护起来了,不知道外面的变化,你的专业知识,在逐渐地退步,你的视野在缩小,知道某一天,你自己选择被被人安排命运,例如在国企,当公司效益不行那天,你只能选择下岗,而你却无法选择,这样的结局也许是最悲哀的,尤其是那时候,你上有老,下有小。也许你认为,国企不可能破产,你也不可能下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想法,那你真的错了。国企也是企业,企业也是需要讲究效益的,尤其是县级国企。
当然,如果你的家庭后盾还好,稳定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但是你有你的安逸。
压力在国有企业你同样有着压力。现在的国企工资结构比较特殊,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其他工资。其中绩效公司占了很大一部分,也许占了你工资总额的70%以上,甚至更高。如果你的业绩完不成,那可能工资低,低到的你怀疑人生。如果你有资源还好,还是能够完成任务的。但是如果你没有什么资源,渠道,完不成工作任务,不但被批评,工资还低到的你怀疑人生。
前途在国有企业里,你的前途不是由你自己掌握的,只能说,你工作做得好,但是不代表你能很好的发展。因为在国企,尤其是县级公司,你的发展,前程还是有很多的事情左右,只能说且行且珍惜。
在国企,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有的人看到的是前途渺茫职场黑暗,有的人看到的是轻松自在福利多样,各有各的逻辑。其实无论在哪,都会有它的优缺点,如果打算在国企长期待下去,找对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才能走得长久。
人生之路由于由你自己选择,在做决定之前,好好的分析自己,选好了,就要勇敢地走下去。在坚持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习,学习你最终目标需要的知识。
你努力了,坚持的努力了,其他的交给时间去处理。
重庆大学怎么样?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 工程”和“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 类)”。
教育部四轮学科评估,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3个学科获评A类,29个学科获评B类,8个学科获评C类。
重庆大学日前发布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详情如下:
1、就业率
2018 届毕业生共 10417 人。
本科毕业生 6250 人;
硕士毕业生 3710 人;
博士毕业生 457 人。
2018 届毕业生分布在 6 个学部,其中毕业生较多的学部为工程学部、建筑学部、 信息学部、社会科学学部。
总体就业率为 94.59%。
本科就业率为 92.59%;
硕士就业率为 97.84%;
博士就业率为 95.40%。
2、本科生去向
继续深造:2379人。
深造率较上届36.36%明显提升,其中国内升学、境外留学均略有增长。
未就业:463 人。其中 46.8%拟升学、24.5%拟考公。
3、本科生国内升学
国内升学:共1919 人。
根据重庆大学《2018年推免生名单公示》:2018届推免生1240人。
保研率:19.84%。
考研率:10.86%。
读研的1919人中,到国内一流大学 A 类高校深造毕业生比例为 85.61%,到 C9 联盟高校深造的比例为 14.55%。
47%继续留在本校深造,共 897 人。
去其他院校深造的有 862 人。
国内升学专业与原专业的相关度比例为 93.17%。
4、本科生境外留学
出国(境)继续深造: 460 人。
其中,大部分去世界排名前100高校留学。
出国(境)深造专业与原专业相关比例为92.45%。
主要留学大学如下:
5、本科生工作地点
就业地点:重庆27.8%,四川10.9%;广东15.2%,上海5%,北京4.4%;浙江4.4%,湖北4%,江苏3.3%。
留重庆、四川工作比例较上届明显降低,去广东、上海、浙江略增,北京略降。
6、本科生就业单位
就业行业:房产建筑31.1%,制造业27.5%,IT业10.3%,电力能源6.2%,教育4.5%,科研3.6%,商务服务3.5%,金融2.7%,公共管理1.7%…
重点单位如下:
7、研究生去向
未就业:硕士 80 人,博士21 人。
待业合计102人,其中38.5%拟考公、23%正在选择工作单位。
8、研究生就业情况
研究生工作情况
硕士就业地点:重庆36.5%,广东10.7%,四川14%,上海5.8%,北京4%。
博士就业地点:重庆40.6%,广东8.3%,四川9.4%,上海1.7%,北京3.5%。
硕士就业行业:
博士就业行业
9、总结
本科生工作、深造并重,深造比例38.1%,工作比例54.5%。
硕士以工作为主;博士以就业为主、深造为辅。
国内升学:主要留在重庆大学,或去985深造。
境外留学:主要去英国、美国的世界100强高校留学。
就业:主要去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大部分留在西南,其余少部分去广东、上海、浙江。
本科生主要从事:房产建筑、IT业、制造业。
硕士主要流向:房产建筑、IT业、制造业、科研、教育。
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科研行业。
2018 届毕业生中,被世界 500 强企业录用的人数 1262 人,占签约企业的毕业 生总数的 25.38%;被中国 500 强企业录用的毕业生人数 1517 人,占签约企业的毕 业生总数的 30.50%;被中央企业录用的毕业生人数为 1814 人,占签约企业的毕业 生总数的 36.48%。
2018 届毕业生中,进入选调生行列的毕业生 201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 的 1.93%,主要分布在重庆市和四川省。
重点单位如下:
2018年学校提供就业单位数量及岗位需求逐年增高的情 况下,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却有所降低。通过对未就业学生的调研发现,大部分 学生因为准备考研、出国留学、考公务员、创业等原因推迟就业,这反映出近年来, 本科毕业生呈现出慢就业现象。
近四届重庆大学毕业生在西部地区就业比例保持在 50%左 右。其中,近四届毕业生在重庆市就业的占比均保持在 32.00%以上,并且硕士、博士 等高层次人才的留渝就业比例保持增长趋势。多年来,重庆大学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