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今天检出阳性14例,陕西连续5天其中4天都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陕西省连续5天就有4天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肯定对陕西省的开学具有一定的延迟影响。而且现在湖北省除武汉以外地区解除离鄂管控,4月8日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管控,这些因素必须要充分考虑。现在已经确定开学的两个批次的学生暂时不受影响,但是其他批次的学生开学时间会深受影响。
陕西省的疫情在全国所有省市面前算比较轻的,累计确诊病例为250人,累计治愈240人,累计死亡3人,现在还有7人正在治疗当中。从地理位置来看,陕西省被宁夏、山西、河南、湖北、重庆、四川、内蒙古、甘肃包围当中,在这些省市中除了宁夏现在确诊病例清零以外,其余省市均没有实现清零,比较严重的是湖北省,接近陕西最为严重的省份,其次是甘肃,甘肃最近一段时间境外输入明显,也是与陕西省土地交叉比较多的。如果陕西省要想疫情在外部环境得到有效控制,必须要在湖北和甘肃两省实现有效管控,同时还有加强境外输入,目前境外输入是全国的主要来源。因此,在防控方面必须加强境外人员的隔离和核酸检测等手段,建议第一时候将境外人员进行隔离,避免因其流动带来的交叉感染。
从陕西省的新增确诊病例情况来看,陕西省最近几天几乎每天都有新增确诊病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陕西省的抗疫。陕西省作为西部地区最繁华的省份,在经济和政治地位影响较大,而且世界知名。因此,每年很多国外人士均被吸引到这里旅游、学习、交流。如3月25日报道的境外输入人员是中国籍的西班牙某大学的硕士生,由于其乘坐飞机较多,涉及的地方较多,因此追踪的人数还在调查中。截止目前,陕西省新增密切接触者63人,其中境外输入确诊病例者46人,外省协查17人,一共有566人被隔离观察中。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公布的开学通知,陕西省在3月17日发布通知《关于做好各级各类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从通知来看,陕西省将分批错峰开学,3月30日首先在全省高三年级开学,4月7日全省初三年级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开学,其余中小学其他年级和幼儿园不早于初三年级,高等院校的学生开学时间待通知。从通知来看,不难看出,学校重视的是高三和初三以及即将毕业的中等职业的毕业生。在3月17日以前的新增确诊病例来看,从2月20日开学陕西省就没有新增确诊病例,并且一直延续到3月15日,从3月16日开始,连续的几天偶尔冒出来几例,而且基本都是境外人员。
由此可见,在发布这则通知之前,全省几乎没有确诊病例,因此在进行开学时间的安全评判中,也几乎没有考虑这方面的因素。现在这方面的影响已经逐步凸显出来,虽然已经明确的两个批次的学生开学时间暂时不会改变外,但是其他批次的学生则会充分考虑进来。而且现在湖北省除武汉以外地区解除离鄂管控,4月8日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管控,这意外的这些因素必须充分考虑进去。因此,总的来说,陕西省的开学时间,除了现在两个批次明确开学时间暂时不影响外,其余批次因境外输入以及湖北省的管控解除而受影响。
为什么说应该主动取消聚餐聚会呢?
自4月8日武汉解封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农民复耕、工厂复工、学生复课、影院开门......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新冠疫情正在逐渐被淡化,可能仍在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的人也越来越少,然而事实上我们现在依然处于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新冠疫情期间。就在如今这岁末年初之际已快被有些人逐渐淡忘的新冠疫情再次牵动起国人的神经。
12月14日英国卫生大臣马修·汉考克公布了出现变异新冠病毒的情况:一种变异的新冠病毒可能与英格兰东南部病毒传播加快有关,在过去数月里类似的变异病毒已在其他国家被发现,英国已将相关情况通报世界卫生组织。12月19日英国政府再次爆出一个令世人震惊的消息:这种被命名为“VUI 202012/01”的变异病毒的传播速度相比以前发现的其它6种新冠毒株快了约70%。
12月19日英国政府宣布:从20日起伦敦等部分地区的新冠疫情防控级别将提升至第4级。伦敦及周边地区一夜“封城”之后其他区域的防疫措施也进一步收紧:英格兰东南部和东部的新冠疫情防控级别都从三级升至四级。英国采取这些紧急措施之后法国关闭了英法边境。20日当天就有加拿大、荷兰、意大利、比利时、德国、法国、奥地利、爱尔兰、以色列、保加利亚、萨尔瓦多11个国家宣布暂停英国航班。
此后全世界陆陆续续有50多个国家全面暂停了与英国之间的往返航班,即使没与英国全面断航的国家也都纷纷对来自英国的航班作出了限制性规定。12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为保障中外人员健康往来在经充分评估后参考多国做法暂停中英间的往返航班”。然而这其实早已不是英国一个国家的事,而是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一次卷土重来。
12月21日智利的南极研究基地36人被发现感染了新冠病毒。至此南极洲这块全球唯一的净土也已失守,全球七大洲就这样在疫情面前全部沦陷,而爆发这波疫情的奥希金斯基地更是被旅行网站称为“即便以极地标准来说也是难以抵达”的地方。既然连南极洲这么与世隔绝的地方如今都已被新冠病毒攻陷,那么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在理论上都是存在一定潜在风险的。
尽管世界各国都陆续对英国航班采取了限制性措施,然而这种变异病毒仍在英国以外的国家相继被发现。截至2020年12月30日世卫组织六个区域中已有五个区域的31个国家和地区(不含英国)发现了此种变体。1月1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在对英国输入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进行基因测序监测的过程中发现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与近期英国报道的变异病毒基因相似。
1月3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在一名英国输入的新冠肺炎病例中发现了突变株,经反复核查后确认其与近期英国报导的变异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1月4日山东省疾控中心在对青岛报告的1例英国输入病例样本全基因测序分析比对后发现与近期高度关注的英国变异株序列高度同源。除了中国大陆的上海、广东、山东三省市之外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已发现变异新冠病毒。
近期河北、天津、北京、辽宁、陕西、黑龙江、四川、香港、内蒙古等地都出现零星的疫情反弹现象:大连出现了1传11+33的超级传播事件,沈阳也出现了“1传21”的超级传播者。1月2日河北省报告本土病例1例,1月3日河北新增本土病例4例,1月4日河北本土病例新增14例(石家庄市报告11例、邢台市报告3例)。从1月5日起石家庄市藁城区增村镇小果庄村已被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这是时隔近一个月之后中国境内再次出现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同一天河北省邢台市再增一处中风险地区,至此中国境内的中高风险地区已达50个。如今河北全省已宣布进入战时状态。河北这波疫情中首个被发现的感染者是石家庄藁城区增村镇小果庄村一名61岁的女性:她在12月28日乘坐本村包车车辆去欧景生态苑餐厅参加亲戚的婚礼,回来之后没几天就出现了嗓子疼、发烧等症状,之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不过首先被发现不代表就是“1号病人”,因为也有可能她是被别人传染后比别人更早发病而已。河北的“1号病人”是谁?传染源来自哪里?是不是12月28日的婚宴导致了聚集性疫情?目前这些问题依然没能得到确定的答案。从河北现在已公布的新冠患者轨迹来看:3例确诊病例曾参加过12月28日在正定机场北路的欧景生态园举办的那场婚礼,还有5例确诊患者曾参加小果庄村集体活动。
是否发生聚集性传染事件目前还有待官方通报。在官方的调查结论出来之前我们还不能肯定河北目前这波疫情的源头是12月28日的那场婚礼,不过那场婚礼的确有一定可能造成了疫情的蔓延扩散。据其中一位参加过这场婚礼的人透露:“当天婚礼现场人挺多,说实话我们那儿戴口罩的人并不多,村里其实好多人早就不戴口罩了。不仅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大多数没戴口罩,而且餐馆负责上菜的人也是有的戴、有的没戴”。
这位婚礼的参加者表示:“出了这种事情是大家都不想的,谁也不是故意把病毒带过来的,我们只能配合相关部门工作”。这种事确实是大家谁都不想的,我们也不能说人家办结婚宴席是错的。我提到这点不是要指责谁,而是想说明在我们有些人的观念中对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这些个人防护措施的重视程度可能正在淡化。与此类似的是成都一名被确诊的飞行员在确诊之前曾参加过一场大约有300人出席的婚宴。
从防疫安全的角度而言:减少聚餐聚会的频率就减少了病毒传播的机会,也会有利于防控本土疫情的社区传播。我们中国人素来有追求热闹喜庆的风俗习惯,所以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会聚餐以及单位聚会应酬总是少不了的。历年春节都是餐饮行业最红火的时候,然而2020年的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却让餐饮行业遭遇了严冬,也让全国人民不得不窝在家里过了一个不走亲不访友的春节。
可能很多餐饮企业都想借今年春节弥补一下去年的损失,可能去年没走亲戚没访友的家庭也想利用今年的春节好好聚聚,甚至可能有些在去年春节没办成结婚宴席的人打算今年补办......大家这样的心情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近期疫情形势的波折却使大家的心情再次蒙上阴影。那么今年春节大家到底还能不能聚餐聚会呢?首先实事求是地讲聚餐聚会确实在客观上会对防疫工作构成一定的挑战。
春节期间在全国各地务工的亲戚朋友们都回家了,所以来参加聚会的人员往往会比较复杂。会不会有没能检测出来的无症状感染者混在春运期间密集的人群之中呢?这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我们不能不防的。所以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在回家路上会不会接触到这样的无症状感染者。如果有人在回家路上被感染后又参加了聚餐聚会活动就相当于把整桌人都置于了危险之中。
如果这一桌人中出现感染者,那么他们又可能把病毒传染给他们所接触的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之下就有可能造成疫情的大规模扩散。且不说前来赴宴的客人和上菜的工作人员是否遵守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这样的防控措施,但至少在吃饭的时候总得把口罩摘下来吧?吃饭的全过程中是否能保证一直使用公筷呢?吃的食品是否有进口冷冻食品?太多太多的未知当然会加重被感染的风险。
现在各地都在提倡红事缓办、白事简办,近段时间能不聚会就尽量不要聚了。当然这只是倡议,而不是强制性要求。正如现在北京、上海、安徽、河南、山东等多个地区也已发出倡议: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建议大家留在工作地过年。不过迄今为止这些地区并不禁止外地务工人员返乡,事实上倡议书的发出本身就是把是否返乡的决定权交到了离乡人员自己手中。
在春节聚会聚餐这个问题上国家同样没出台任何强制性的禁止措施。这主要是考虑到我国现在所面临的疫情形势毕竟与去年大不一样了。去年在事发突然的情况下不采取强制措施不能遏制疫情的蔓延扩散,然而今年国家已充分考虑到大家与亲朋团聚的心情,也考虑到了餐饮企业的生存问题。不过现在疫情毕竟仍客观存在,所以在当前形势下主动减少聚会聚餐的频率十分有必要。
正如各地所提倡的红事缓办、白事简办,但国家从未说过不办啊。不过尽可能控制聚会的规模在现阶段是相当必要的:像上文提到的像成都那场300多人出席的婚礼这样的大型聚会在现阶段就是绝对不提倡的。各地应当针对春节期间的聚会拿出明确的控制方案:规定餐馆工作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超过一定人数的宴会不得举办,座位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11月30日D7944有阳性吗?
没有
12月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427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5例(广东16例,福建8例,北京6例,上海4例,江西3例,重庆2例,内蒙古1例,辽宁1例,黑龙江1例,山东1例,湖北1例,四川1例),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例,北京1例,福建1例);本土病例4233例(广东1782例,北京942例,山西193例,重庆189例,云南173例,四川169例,浙江114例,黑龙江87例,福建83例,河南81例,陕西68例,内蒙古55例,辽宁49例,山东42例,湖南30例,江苏27例,上海26例,海南26例,湖北20例,河北18例,贵州12例,新疆11例,吉林10例,广西9例,青海9例,安徽4例,天津1例,江西1例,西藏1例,宁夏1例),含1089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824例,重庆64例,浙江61例,云南41例,北京26例,福建17例,四川13例,广西8例,陕西7例,辽宁6例,青海6例,河南5例,山西4例,江苏2例,安徽1例,山东1例,海南1例,贵州1例,宁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87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85例,本土病例2792例(广东1326例,北京310例,重庆186例,山西175例,河北166例,四川127例,河南84例,内蒙古77例,江苏60例,云南40例,黑龙江36例,浙江26例,福建21例,山东21例,贵州20例,陕西19例,湖南15例,新疆15例,青海12例,辽宁10例,上海9例,甘肃8例,海南7例,江西6例,吉林5例,湖北4例,天津3例,广西2例,宁夏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53944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736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766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6925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2月1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8748例(其中重症病例9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83983例,累计死亡病例5233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27964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3273513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076029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0702例,其中境外输入163例,本土30539例(重庆6347例,广东6010例,北京3026例,山西2320例,四川1047例,云南1032例,新疆812例,陕西799例,湖北706例,天津689例,青海688例,广西685例,黑龙江660例,山东623例,江苏523例,辽宁513例,吉林477例,宁夏437例,甘肃396例,安徽380例,河北356例,内蒙古337例,湖南317例,浙江298例,河南291例,贵州240例,上海209例,福建156例,海南76例,江西66例,西藏16例,兵团7例)。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1981例,其中境外输入153例,本土21828例(广东5625例,重庆5059例,河北2365例,北京1371例,新疆1172例,河南803例,山西695例,陕西435例,山东413例,湖南379例,四川379例,甘肃327例,青海324例,内蒙古281例,宁夏280例,黑龙江276例,江苏276例,湖北274例,吉林195例,广西171例,天津164例,云南103例,辽宁98例,安徽72例,江西70例,贵州55例,上海54例,浙江49例,福建23例,西藏21例,海南15例,兵团4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094例(境外输入5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396094例(境外输入1761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8790364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460548例(出院99432例,死亡10762例),澳门特别行政区808例(出院791例,死亡6例),台湾地区8329008例(出院13742例,死亡14387例)。
北京现在的防控疫情怎么样?
12日全国疫情:
6月12日0时-24时,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1例。其中本土病例6例,均在北京。北京为何一日突增6例确诊病例?近几天来,北京连续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他们都是谁,病毒是如何传播的?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对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北京市的防控措施会有哪些变化?6月13日,北京召开第114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布会。会上通报,6月12日16时-24时,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
13日全国疫情:6月1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9例(广东17例,上海1例,重庆1例),本土病例38例(北京36例,辽宁2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1例)。
14日全国疫情:6月1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4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0例(四川4例,重庆2例,陕西2例,上海1例,福建1例),本土病例39例(北京36例,河北3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四川1例)。
北京管控措施:6月11日,北京市委书记、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蔡奇主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要从严从快开展病例流调溯源,追溯时间要足够长,密接范围要足够准,确保不漏一人。12日晚间,蔡奇主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将新发地批发市场作为流调溯源的重中之重,派驻工作组,加强疫情防控。扩大流调检测范围,对市场所有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对周边场所进行全面排查。
另外,对当前防控策略措施从严把握,跨省旅游团、体育赛事等暂停,未复课的小学一、二、三年级暂缓复课。鉴于新发地农贸批发市场中人员发现确诊病例,其环境样本中检测出核酸阳性,北京决定将对5月30日以来与新发地市场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据悉,卫生健康和公安部门正在制订筛查方案,将以区为单位进行筛查。
另外,将加大对食品集中交易市场、食品销售经营者以及餐饮单位等监督检查。丰台区代区长初军威13日介绍,丰台区迅速启动战时机制,成立现场指挥部,本着“人民群众安全和身体健康至上”的原则,对新发地市场及周边小区采取封闭管理措施。
针对新发地市场人流量大、人员结构复杂、疫情扩散风险大的特点,紧急于6月13日3时起暂时关停市场,调查市场相关人员及外部环境污染现状,评估感染风险,进行卫生整治和环境消杀。其次,扩大流调范围。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围绕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扩大调查范围,开展病例搜索,确定可能涉及的场所和人员,做好病例的追踪溯源。
另外,保障必需品供应,调整设置3处蔬菜和水果临时露天交易区,实行闭环管理,做到“人人测温、车车消毒、佩戴口罩、有序限流”,确保交易区绝对安全,保障首都市场果蔬供应。丰台按照“三级响应、二级管控”要求,对市场周边11个小区实施封闭管理措施,落实24小时专人
餐饮防控:按照北京市商务局要求,根据北京市疫情形势,餐饮业防控已调至二级应急响应时的管控措施。
据悉,相关部门将按照疫情防控指引4.0版进行相应检查,各餐饮企业按照指引4.0版相关要求,就餐人员需检测体温并核实“北京健康宝”信息,体温正常且“北京健康宝”状态为“未见异常”者,可进入餐厅就餐。
此外,要求各餐饮企业进一步加强对原材料采购和送货人员的防疫管控,对来自“新发地牛羊肉交易大厅和京深海鲜市场”相关的送货人员,要求其提供近期的核酸检测证明,并加强对海产品、肉类等原材料的采购和使用管理,尽量减少送货人员与收货人员接触,严格对所送货物进行消毒,并要做好索证索票、台账记录等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和防疫安全。
6月12日晚,北京市海淀饮食服务行业协会发布通知称,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餐饮服务单位经营服务指引(4.0版)》进行规范操作,控制就餐人数,确保间距1米以上,同时停止酒席宴会群体性聚餐。
目前,北京不少餐饮都张贴有“就餐人员彼此保持一米以上的就餐距离”、“不承接群体性聚餐,疫情期间每张餐桌仅限一人用餐”等告示,在出入口、厅堂、收银台等显著位置张贴“公筷行动”公益海报,引导广大消费者使用公筷。同时,加强了对就餐人员的体温检测,核实“北京健康宝”信息,控制进店人数。
教育防控:据北京市教委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14日,按照现在北京市整体的防控要求和疫情的发展形势,必须严格落实学校内部的各项防控措施。
1. 继续实施校园相对封闭管理:严格校园出入管理,师生员工进校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学生在校期间以班级为单位实现闭环管理,校园设置"1米线",保持社交距离,错峰错时安排课间休息、就餐、如厕、户外活动等,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密切接触人员可追溯。
2. 继续加强师生员工及家庭成员健康监测:坚持“晨午晚检”“日报告”“零报告”等制度,坚持学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报告制度。
特别建议家有考生的家庭,在中高考前的关键时期,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外出活动,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尽量保持学校和家庭之间两点一线。
3. 继续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在校园内包括上课期间都要全程佩戴口罩,室外活动、体育锻炼时,在不聚集且保持社交距离的前提下,可以不戴口罩。校门值守、保洁、食堂员工等人员等必须佩戴口罩。
4. 继续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及学生手卫生措施: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或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均应洗手。
5. 加强办公场所、教学场所及实验室等清洁消毒:除特殊天气情况外,教室和办公室应保持全天开窗通风。公共设施需要每日消毒,主要是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人们共用的设备。
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增加对门把手、课桌椅、讲台、楼梯扶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
6. 进一步加强食堂卫生管理:保持食堂环境卫生整洁,对餐桌、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和地面每日定期消毒并记录。做好食品留样,专人管理,严格执行消毒时间、程序,制定就餐、消毒等管理台账。实行学生错峰就餐,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空气消毒,并通风换气,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 1 米距离,应遵循分时、错峰、单向就餐的原则,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避免交谈。就餐人员要做好餐余垃圾的清理、分类和投放。
7. 进一步强化食堂工作人员管理:对食堂工作人员建立健康监测制度,每日晨、午、晚测量食堂全体人员体温并做好登记。严格按照食品操作规范操作,工作全程佩戴口罩,穿戴工作服、帽和手套,保持个人卫生和工作服帽的整洁干净。餐前便后、接触垃圾后认真洗手。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厨房,接货人戴口罩、手套并保持一定距离在食堂外验收。上班禁止扎堆聊天,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下班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等。
进出保定最新要求?
根据“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查询,目前外来人员来返保政策如下——1、国内低风险地区人员,进入保定凭河北健康码“绿码”、行程码“绿码”,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有序流动;乘坐火车、省际间客运的人员,回保后需进行1次核酸检测。
2、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域内的其他低风险地区人员,来保后需向当地社区(村镇)进行报备,凭48小时内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来保,来保后实行14天居家医学观察,单人单户独自居住,落实相应频次核酸检测,观察期间不得外出,不具备居家医学观察条件的实行集中隔离观察;解除居家医学观察后,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有序流动。
3、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级区域内的低风险地区人员,凭48小时内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来保,来保后需向当地社区(村镇)进行报备,来保后实行跟踪健康监测14天,落实相应频次核酸检测。解除健康监测后,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有序流动。
4、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一律不得返保。14天内从中高风险地区来保返保人员,实行集中隔离管控措施。
5、国外入境人员来保实行“14+7+7”政策,即在落地口岸集中隔离14天、回保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医学隔离观察;居家7天医学观察为1人1户独自居住,观察期间不得外出,不具备1人1户居家医学观察条件的,转运至隔离场所实行集中隔离,结束后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医学观察期间、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落实相应频次核酸检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