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多少人口英语,上海人口普查影响居住证信息吗?
人口普查对于居住证沒有影响。普查取得的数据,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得作为任何部门和单位对各级行政管理工作实施考核、奖惩的依据。普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普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不得用于普查以外的目的。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上海人有什么性格特点?
用一个或几个标签来概括一类人本就是不正确的,尤其是性格更难评定。
不少人说上海地域歧视很严重,这点我不敢苟同,也许这和我本身是上海人有关,毕竟谁不说俺家乡好。但客观的说:一个外来人口占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说它排外的确不可思议;还有上海人的自傲,很多并不是无理取闹,真正自我优越感强到看不起外地人的人,是很小一部分。
关于上海人的负面评价还真不少,像崇洋媚外、小气之类的。对此,我想说: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哪里都有好人和坏人,也许你不幸地在上海遇见了地域歧视,但这不代表一个城市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像上海这样外来人口居多的城市,即使是户籍常住人口也分本地人和沪籍外地人。
当然,上海人也需要反思,别让自己的不足给游客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我们欢迎来沪的外地人,我们不排外,只排毒。
大陆有多少台湾人?
大概200万至300万。
台湾总人口2300万左右,按照这个数字,在大陆的人占到了十分之一。
上海及周边地区,有近40万台湾商人及家属在聚集,形成了一个台湾世界,他们因此得到一个别名:“上台族”。
北京有大约2000家台资企业,台商总数有2万多人。
福建省、广东省的台湾人那就更多了。台湾人的祖先大多是沿海各省份迁移过去的,每1000个台湾人中,大约有707个人原籍是福建;每1000个台湾人中,大约有174人原籍是广东。
台湾的原住民高山族等族群,仅占台湾现有人口的2.4%,而且大多生活在台湾中部的山区。
为什么有人说上海是天下第一都市?
第一,不知道你说的“天下第一都市”说法从何而来?上海市民肯定会拒绝这种说法,因为只有承认自己的不足,才能进一步前行。任何事物一旦认为自己“天下第一”,该事物就将走下坡路。
第二,为什么欧洲殖民者会选择上海,将上海这座城市裹挟进入现代化的进程。这个要从下面这个故事开始……
1832 年6月21日,“洛德·阿姆斯特”号游轮驶入长江入海口,上溯到江水滚滚涌入巨大海口的黄浦江,趁着涨潮游轮顺利通过两股强水流。林赛在船上有些坐立不安的激动,其任务是寻找一处可能为英国商业打开中国内部富裕省份大门的地方。 林赛向公司汇报了他的第一印象并预言:“外国人,特别是英国人,从与上海的自由贸易关系中所能得到的实惠将是无法估量的。”这里正好靠近亚洲最长最重要的河流—— 长江的出海口,在可进行内河航运的黄浦江边上,他一下子就想到了发展国际贸易的可能性,这里可以成为经过亚洲大陆东边所有转运货物的巨大集散地……
开埠前的上海不过是一个小县城
“在欧洲各国正拼命弃购我们的产品之际,我们把目光投向这地球上尚不为人知的部分,为那些厂家寻找新的销售市场,不是很理智么?这里有着近乎两倍于欧洲的人口,3000英里(4800 公里)的海岸线,拥有可进行航运的河流和世上最好的港口。这里的港口和城市都聚集着勤劳、富足并富有商业头脑的人们,他们具有经营意识且热衷于开展外贸。” 林赛憧憬着为曼彻斯特和兰开夏的制造商们开启巨大的市场。他坚信上海在商业贸易上颇具优势,他为如此富有潜力的巨大港口居然未引起其他外商的注意而感到惊奇。
那个时期,东印度公司还垄断着与中国的贸易,但生意做得很费力,颇不顺畅,所持有的专营权被吊销。正值对天朝尚未开发的财富启动疯狂追逐的时期,大公司专营权被取消,加上自由贸易新贵的压力,一场中英之战势必不可避免。英国人不再满足于蛰居在广州经商,长期忍受中国当局的凌辱。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
英国商人要沿着整个中国海岸线做生意,而且要合理合法,不能再像偷运鸦片那样。 一位有影响的人物威廉·雅丁说:“到中国攫取财富的老鼠们的头都是钢制的。”他确实是个无坚不摧,尤其是通过鸦片生意致富的商人。他在伦敦极力推动事态发展。对他来说,自由贸易只有通过大炮来争取。
在马可·波罗之前,中国人就已经习惯于通过中亚的古代丝绸之路和西方国家进行贸易,由于受到葡萄牙海盗频频骚扰的影响,中国人一向拒绝通过新型的海路经商。而且西方商人的名声很不好,等同于野蛮人,尤其是那些外商把在华经商的特殊待遇当作一种本应该享受的权利,在外交和商务层面还要求将这些待遇视为平等待遇,这些都令人难以接受。再者,海路贸易的规模会冲击陆路贸易。中国把从外国进口商品当成一种灾难和不幸,增加进口会使货币(银元)贬值,进而造成国家的贫困。
英国人从中国购买丝绸、茶叶、瓷器等奢侈品,而中国人不想从英国人手里购买任何东西。就像乾隆皇帝(1736—1796年在位)对洛德·马卡内(Lord Macartney)所说的那样,后者以庞大的使团团长的身份于18世纪末到访北京,而乾隆说“中国人无需任何英国人所推荐的物品”。几年后,嘉庆皇帝(1796—1821年在位)写信给英国乔治三世国王时同样表示:“天朝不屑远方来物,所有贵王朝的精美奇异之物不被认为具有稀有价值。” 胡克(Huc)神父在1844年一再说:“中国地大物博,内贸足以满足市场需求。”
英国商人向中国通过大量非法贸易输入鸦片
自17世纪前半叶始,2.8万吨白银从欧洲流向中国大陆。19世纪的前几十年,英国的贸易呈现极大逆差。于是英国人想出了一个狠毒、背信弃义,且极不道德的主意,即以印度生产的一种罂粟的衍生产品(鸦片)来侵蚀中国(当然是通过非法渠道,中国政府决不会允许这种勾当在天朝存在)。 由此爆发了第一次名副其实的鸦片战争(1839—1842)。英国人决定将矛头指向中国北部以打击天朝政府。今天的中国教材上强调了这场侵略战争的粗暴和英国士兵的野蛮。对中国和中国人来说,屈辱世纪由此开始,并从此开始对西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产生一种持续的仇恨(当然这是后话)。
开埠时的上海外滩
1842年6月16日,一艘英国军舰由帕克(Parker)上将指挥,加上郭夫(Hugh Gough)准将带领的4000多士兵在宁波和厦门登陆,然后来到上海的门户吴淞口。帕克将军本来要向中国人开战,但密集的炮火挡住了入河口。他用蒸汽船牵引着帆船退后造成假象,将中国人的防御在静止中减弱,英国舰队继而开进黄浦江,同时一二千人组成的队伍(包括步兵和炮兵)通过陆路接近城市。
3天后,军舰都停泊在一个小港口上,英军部队则长驱直入上海市区,城里乱作一团,富人们纷纷出逃,政府官员们带走了值钱的宝贝,留下不设防的城市任由偷抢。 英国人没有轰炸,而且为防止士兵洗劫城市,帕克上将甚至在围墙上张贴了环球博爱之类的公告。郭夫将军把指挥部设在城市守护神所在的寺庙里,英军及其舰队随后向扬子江南岸的南京推进。
鸦片战争的失败,开始彻底击碎“天朝上国”的千秋大梦,图为中英签订《南京条约》的现场
1842年8月29 日,在南京中国朝廷官员和英国代表亨利·璞鼎查(Henry Pottinger)爵士签署了一个“和平友好条约”(即《南京条约》),结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条约的条款非常苛刻,中国被迫向英国及其商人开放了5个港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中国向英国人提供了非常优惠的条件(海关税收减至5%),并且允许在各通关口岸建立领事馆。在条约所规定的各项条款中,上海港的开放,无疑是英国所得到的最大实惠。该条约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为什么唯独限制北京和上海的外来人口流入?
北京,上海,深圳都在限制人口。只是每个地方条件不一样。
北京,户籍人口:1400万左右,常驻人口:2200万左右
上海,户籍人口:1500万左右,常驻人口:2500万左右
深圳,户籍人口:450万左右, 常驻人口:1300万左右。
以上数据来源2018年各地政府公开报表。可以看出,深圳无论从户籍人口还市常驻人口都和北京,上海有着很大的差距。
深圳作为一个新兴移民城市,相对来说更好的能入户,大专35岁以下秒批。还有纯积分入户。这些条件门槛很低,但也架不住人多的缘故,所以,积分入户是有名额限制的。
一个地方,特别是有带动性的城市,如果没有相当量的人口基数那是无法发展起来的。所以,不管北京,上海,深圳实际他们都在引进人口,它们根据各自的条件对人员引进的条件和数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