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疫苗是哪里提供的,大S和汪小菲离婚后再婚?
她们两对没有可比性,而且伊能静有感恩的心,不作妖,不作死,庾澄庆也理解她,脾气稳定。她两太不同了,硬要概括的话,大概是以下的几点吧:
第一,离婚的原因不同。伊能静离婚是因为童年阴影,迫切需要庾澄庆给她安全感,要求非常高,高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就算庾澄庆因为工作忙而偶尔的忽略她都忍受不了,所以她出轨了,因此离婚。
而汪小菲和大曲线离婚是因为两个人的根本三观不同。大曲线本人非常强势,要求汪小菲言听计从,婚前婚后她都没有为汪小菲改变过一起半点。不肯跳出自己的舒适圈,长期居住台湾,强迫汪小菲两地分居。而离婚的导火线也不是汪小菲出轨,是因为口罩原因,当时湾湾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口罩,疫苗都没有,只有舔小日子过得不错那边淘汰下来能打死小孩的疫苗,也没有全民核酸。即使是这样我们的大曲线依旧不愿意带着一双儿女回北京,也丝毫不肯体谅汪小菲的担心和焦急,导致汪大冤种情绪激动,在网上胡言乱语,我们的曲线女王忍受不了,美其名曰汪小菲无法控制情绪,强制要求离婚。
第二,离婚的目的不同。伊能静不愿意因为自己没有处理好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阴影而折磨庾澄庆。跟庾澄庆离婚是伊能静认清自己对庾澄庆太苛刻,他并不是自己医生,所以她离婚并没有要求任何东西,只需要保证她的儿子哈林生活就可以,她需要的东西可以自己挣。
大曲线离婚的目的是钱。她要求离婚的时候刚好俏江南破产,汪小菲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即使汪小菲不断努力创业,但是大曲线目光短浅,她不看好汪小菲,所以为了保全自己,她要求离婚。
她就为自己争取了非常多的东西,包括抚养费,房子,车子,身心受伤补偿费,还有孩子相关的所有费用,她并没有想过复出,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就算离婚后也必须要保持自己在婚姻存续期间的生活。这还是她亲妹妹小曲线爆出来的,可笑吧?!
第三,离婚后态度不同。伊能静出轨后,庾澄庆并没有责怪她,大家和平结束婚姻。离婚后,伊能静整个家族都没有说过庾澄庆一个字不好,双方都安静低调,大家相互为对方着想。
大曲线这边就不一样了,安排小曲线,她妈妈各种蹦跶,内涵汪小菲不好,内涵自己姐姐受委屈了,反正各种调侃拉踩,搞得双方十分难看。
第四,再婚处理方式不同。伊能静再婚是跟庾澄庆离婚4年后,她平复了自己,处理好自己的照顾好哈林到成年有足够的自理能力,她才选择跟秦昊恋爱结婚。结婚之后在台湾处理好宝宝跟哈林的所有东西后,在小女儿差不多一岁主动搬回上海,拒绝与秦昊分隔两地,安心照顾家庭。
而大曲线这边离婚不到三个月就跟具卤蛋结婚,谁也不通知,谁的情绪都不安抚,丝毫不管自己两个小孩能不能接受,心里会不会有问题,非常自私。而且也是要求具卤蛋放弃韩国的一切过去台湾陪她,把自己大公主,大女王的架势依然发挥得相当好。
第五,这个也是她们两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选择拉着自己老公奋发向上,养家糊口,一个安心当蛀虫。伊能静再婚后,拉着秦昊各种上节目挣钱,推着秦昊上进,努力工作。努力把控好他演戏的质量,同时还安排好家里的一切,让秦昊在外面工作安心无忧。最最厉害的是她也不放弃自己,各种上综艺,自己也在完善着自己,反省自己,努力让夫妻双方的方向和脚步一致,真的把贤内助这三个字发挥到了极致。
最最让我佩服的是伊能静生了二胎后把哈林的情绪安抚的非常好,母子关系十分不错。
但是反观大曲线,她非常安心当蛀虫。拿着汪小菲给的信用卡疯狂刷,一两百万毫不手软,也不为孩子着想,也不出去工作,家里开支也安心由汪小菲提供。丝毫不觉得自己再婚了就应该自己或者再婚的老公维持现有的生活,理所当然地觉得汪小菲就该为她付出一切,就算是帮她养具卤蛋也必须在所不惜,十分自私,懒惰。自己把自己所谓的独立大女王人设打破了还怪汪小菲小气,真的是个彻头彻尾的奇葩!
会邀请包括我们在内的国际社会派出医疗救援队吗?
美国疫情的暴增,不是医疗机构不够的问题,美国的医疗资源世界最好的、一流的。关键还是联邦政要有有力的防控措施,不能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放任疫情的自由扩散。拜登上任不会邀请其他国家医疗队去支援支援,因为,美国现在首先要做的是防控病毒蔓延扩散,至于邀请其他国家医疗力量支援的事,一来现在除了中国,大多数国家都自身难保,无暇顾及其他。二来美国的医疗条件那么好,拜登他怎么好意思向别的国家开口求援?
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有什么区别?
谢谢邀请!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除了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著名的药学家屠呦呦研究员外,其他的都是两院院士!
1、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金怡濂、王永志、王忠诚、王振义、王小漠、王泽山、钱七虎、黄旭华
2、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文俊、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孟超、
李振声、吴征镒、徐光宪、谷超豪、孙家栋、谢家麟、张存浩、程开钾、于敏、赵忠贤、侯云德、曾庆存
3、双院士:
王选、闵恩泽、师昌绪、吴良镛、郑哲敏、刘永坦、师昌绪
二、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在成立时间、称谓及人数不同
1、中国科学院于1949年成立,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下简称中科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29人,外籍院士107人。
2、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为中国工程技术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920人,外籍院士93人。
三、在院士的产生与学部组织机构及管理不同
1、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的规定
第二章 院士的产生
第四条 院士的标准和条件
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五条 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增选名额及其分配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由学部主席团根据学科布局和学科发展趋势确定。
第六条 院士候选人由院士和有关学术团体推荐,学部主席团可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设立候选人特别推荐小组,不受理本人申请。有效候选人由学部主席团审定。
第七条 各学部常务委员会组织院士对有效候选人进行评审和初选,产生初步候选人和终选候选人建议人选。评审和初选必须坚持标准,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对候选人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各学部初选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差额比例为百分之二十。各学部参加投票选举的院士人数,应超过本学部有投票权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学部主席团确定的名额,根据得票数依次产生本学部终选候选人建议人选,经各学部常务委员会审查确认后,由学部主席团确定终选候选人。
新当选院士由具有投票权的全体院士投票产生。选举实行等额无记名投票,获得赞同票数超过有效票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当选。
第八条 院士有权放弃院士称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三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其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规定,院士加入外国国籍后,即为自动放弃院士称号。
第九条 当院士个人行为严重违反科学道德、品行严重不端、严重损害院士群体和学部声誉,劝其放弃院士称号。上述情节特别严重的,以及危害国家利益,触犯国家法律的,撤销其院士称号。
第三章 外籍院士的产生
第十条 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学术地位的外国籍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以下简称外籍院士)。
第十一条 选举外籍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选举,每位院士推荐1名候选人,获得不少于5名院士的推荐为有效。外籍院士由全体院士实行无记名投票选举,其选举工作与院士增选工作同年进行。参加投票选举的院士人数,应超过院士总人数的二分之一,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当选。
第十二条 外籍院士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有建议权;可应邀出席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的有关会议和学术活动;可获得中国科学院学部赠送的有关出版物。外籍院士不享有对院士候选人和外籍院士候选人的推荐权;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十三条 外籍院士在取得中国国籍后,可直接转为院士或资深院士,并享有同等义务、权利及有关待遇。
第四章 学 部
第十四条 中国科学院学部,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现设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等六个学部。院士按其所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分别参加一个学部。学部的全体院士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
第十五条 各学部分别从本学部的院士中,选举产生若干名常务委员,组成学部常务委员会,负责本学部的工作。学部常委会委员每届任期4年,可连任1届。学部常务委员会每届更换至少二分之一、至多不超过三分之二的成员。
学部常务委员会推选学部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主持学部工作和学部全体院士会议。学部主任、副主任的任期与常务委员的任期相一致。学部常务委员和主任、副主任,由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批准任职。
1.1、中国科学院设置有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等六个学部。
2、中国工程院设有9个学部和6个专门委员会。
2.1、中国工程院设有9个学部: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农业学部;
医药卫生学部;
工程管理学部。
2.2、中国工程院设有6个专门委员会:
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
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
咨询工作委员会
科技合作委员会
学术与出版委员会
教育委员会
四、中国科学院有直属高校,而中国工程院暂无直属高校
1、中国科学院直属高校: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
2、中国工程院暂无直属高校:
中国工程院暂无直属高校,主要通过联合办学方式来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中国工程院若建立独立的工程大学、理工大学,直接参与高等工程教育、工程职业教育、生命医学工程教育,培养更多的工程硕士、工程博士和生命医学工程人才,必将更加完美和更受欢迎。
五、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协同合作、融合聚焦(双院士)将对科学与工程技术、教育、产学研等产生更为强大的推动力: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虽然说是两个独立的部属事业单位,笔者觉得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若在科学、研发、工程与应用、教育等多领域有更多实质性的相互协同、融合发展,对中国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结合、科学技术与工程应用结合、对中国的创新发展一定会产生更多推动力和创新成果!
钱学森、朱光亚、吴阶平、路甬祥、吴良镛、宋健
六、对院士的认识和多种误解:
1、师生院士:
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罗庚与陈景润就是有名的师生院士;
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和他的两位学生陈竺、陈赛娟就是院士师生的典范!
王振义院士研究血液学,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他的两个学生陈竺和陈赛娟都是研究血液学,陈竺和陈赛娟为夫妻,院士夫妻。
陈竺是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陈赛娟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
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身教授和著名的数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博士就是院士师生的典范!
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苏步青教授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皆为院士师生!
2、院士夫妻:
在中国的院士队伍中出现有院士伉俪现象。
如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陈竺和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陈赛娟就是院士夫妻!
如著名的外科医师郑树森院士和传染病学领军人物李兰娟院士,也是院士伉俪:
郑树森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外科学教授、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李兰娟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浙大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从事的就是感染病临床防治研究就是基础医学和医疗技术及药学相结合的多个学科研究及应用。
3、对院士的几种认知误解:
3.1、误解之一:很多人认为中国科学院院院士就是研究基础科学的,而不是应用科学或技术科学的,这是一种误解。如王淦昌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而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设有技术科学部,如赵九章院士、王大珩院士、路甬祥院士、叶培建院士都是从事工程技术、应用科学及技术科学方面的顶级著名专家!
3.2、误解之二:很多人误认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只是研究工程科学技术的,而不是科学研究!还有些人误认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比中国工程院院士更厉害,而实际并非如此。
比如中国科学院设有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中国工程院设有医药卫生学部;
中国科学院设有信息技术学部,
中国工程院设有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3.3、误解之三:很多人误认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是从事应用科学、工程科学,而不涉及到教育科学。如周济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教育部的部长;如潘云鹤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浙江大学校长!如著名免疫学科学家曹雪涛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南开大学校长,曾任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
很多人误认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23人应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实际上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有21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学森和朱光亚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而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有钱冀和姚桐斌两位!
3.4、误解之四:有些人误认为院士是样样精通,实际并非如此。院士只是某个专业学科领域的专家(研究员、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任医师),并不是样样都懂,样样都精通。即便是双院士(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也不可能精通所有的专业学科!
3.5、误解之四:很多人误认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士的专业学科都比较独立,实际上很多院士从事的都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及工程应用!
近期在中国武汉发生的重大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及疾病治疗,在病毒溯源、传播机制、病毒感染检测、药物筛选、疫苗及抗体样本制作与研发等就是集合了临床医学、临床药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生态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化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协同合作。
中国工程院派出多个医疗专家团队奔赴抗击疫情一线!
钟南山院士团队、
李兰娟院士团队、
王辰院士团队。
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药物的研发攻关,如王辰、钟南山、李松、丁健、张伯礼等院士。
如著名的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既是主任医师,又是医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03年为中国战胜非典疫情作出卓越贡献;2019年武汉发生重大病毒肺炎疫情,84岁的钟南山院士却“逆向而去”,不顾个人生命危险奔赴在抗击疫情一线,带领团队为救治和保障更多人民的生命健康,为病毒肺炎防控及疾病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4、双院士:
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有:
钱学森、朱光亚、吴阶平、路甬祥、吴良镛、宋健、王选、闵恩泽、师昌绪、郑哲敏、刘永坦
七、两院院士中让网友们特别关注的讨论议题: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医学奖获者屠呦呦研究员目前为什么没当选院士?
笔者认为屠呦呦没有去参选两院院士,而是把更多的机会让给了年轻的科学家,自然没有评上,更不存在落选!如果屠呦呦参选两院院士,当选院士是肯定的。
2、饶毅博士目前为什么还没有当选院士?
饶毅博士是世界一流的顶尖生物学家,有突出的科学研究成果,笔者觉得饶毅博士第一次落选的原因是因为材料准备的不充分;第二次参选肯定可以当选两院院士!
3、如何评价科学家的科学成就?
袁隆平: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
钟南山:为了救治更多人的生命!
钱学森:让中国的火箭技术成为世界第一!
黄旭华:攻坚克难,让中国核潜艇成为世界一流!
屠呦呦:辛勤耕耘,屡建功勋,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的健康!
4、奋战在武汉抗击疫情肺炎一线的中国顶级院士专家医疗团队:
1).钟南山院士团队(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2).李兰娟院士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3).王辰院士团队(王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
4).陈薇将军团队(陈薇: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5).仝小林院士团队(仝小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量效分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糖尿病研究联盟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6).乔杰院士团队(乔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妇产科主任,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7).黄璐琦院士团队(黄璐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医疗专家团队,如以北京协和医学院援鄂救援医疗队、复旦大学华山紧急医学救援队、中山大学医疗队、四川大学华西医疗队、中南大学湘雅医疗队等,这些医疗团队接受祖国的召唤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不顾个人生命安危,践行者健康使者的光荣使命!笔者借回答院士话题之际向各位抗击疫情一线的科学家、医护人员、人民解放军、志愿者们致敬!
2021重大事件及会议精神?
1)国家卫健委11月24日通报:23日31省市新增确诊病例2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8例,本土病例4例(辽宁2例,均在大连市;云南2例,均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强调: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攻坚;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李克强在上海考察时强调:推进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3)大连市将4个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大连市累计70个确诊病例和13个无症状感染者共计83个患者出院。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4亿4942.7万剂次。
4)[台湾] 国台办:约17.2万台胞在大陆接种新冠疫苗,累计接种约33万剂次。正在规划和推动两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工作;持续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落实落细“农林22条措施”。台湾1至10月接大陆订单金额同比增长逾三成。国台办:“台独”顽固分子清单绝不止苏贞昌、游锡堃、吴钊燮3人;台湾远东集团已被罚款及追缴税款4.74亿元,绝不允许边在大陆赚钱边给台独当金主;东部战区组织兵力在台湾海峡战备警巡是必要举措。国台办回应台杀人犯逃至厦门被隔离:正进一步核实。
5)[法治] 10月份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636起。广西钦州市原副市长徐贵受贿7557万,一审获无期徒刑。“红岭创投”系列案件74名犯罪嫌疑人被逮捕。河南安阳对多名涉“狗咬人”事件干部作出处理。广州警方查获假冒品牌香烟约138万支,涉案金额超千万元。
陕西潼关肉夹馍协会起诉数百家小吃店,近几个月内有210个开庭公告。
6)云南哀牢山遇难者遗体转运细节:设备失灵,向导不辨方向,救援人员点三根烟慰亡灵。用时40小时,遇难人员遗体转运至殡仪馆。
7)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多部门发联合通知,确保“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
8)[军事] 中俄两国国防部长举行视频通话:持续深化两军战略协作。“00后”边防战士李波冰河巡逻中勇救战友壮烈牺牲被追记一等功。开国将军张力雄喜迎第108个生日。
9)[港澳] 11月24日香港新增1例输入病例,涉及变异病毒株感染。香港新冠疫苗接种率达七成,初步筑起新冠免疫屏障。香港特区政府首次发行50亿元人民币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香港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嘉许101名优秀公务员。
香港餐馆等规管处所下月9日起强制用“安心出行”移动程序。澳门明年将组织公务人员参加宪法和基本法等培训。澳门放宽由内地搭机入境人士卫生检疫政策。
10)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落下帷幕,此前三轮医保谈判为患者减负1700亿元。
今年春节会限制走亲访友吗?
马上就要过年了,人们最担心的还是今年春节会限制走亲访友吗?
去年的春节,正值疫情高发期,随着2020年1月22日武汉的封城,各地都开始了封路封城,以阻断病毒的传播。那段时间,整个社会基本处于停摆状态。
因为新冠病毒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出现,它对于人们来说完全是未知的,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恐慌,我们国家从未知到掌握病毒的传播规律,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现在,距离上次的疫情爆发已经过去一年时间了,又到了一年的春节时,人们都在担心今年的春节还会不会放假?假期还能不能走亲访友呢?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今年以来,虽然我们在四月份开始复工复产但是,疫情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似乎病毒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几乎全国31个省每天都有散在的病例发生。
①居于首位的就是境外输入病例
截止到12月21日0时—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3例,现有境外输入病例285例。
另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7例(境外输入1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
从数据看我们国内目前发生的病例几乎都与境外输入病例有关。
②其次是屡禁不止的来自境外的冷冻食品
从11月份以来,上海、青岛、天津、黑龙江、新疆等地发生的病例,无不都与境外输入的冷冻食品有关联,这些来自境外的冷链食品含有大量的新冠病毒,即使冷藏二十多天,还依然顽强的存在,并且具有一定的传播性。
本月19号钟南山院士在出席广州举行的2020年金域医学学术委员会专题研讨会,谈及新冠“环境传人”等问题。
钟南山称,现在,新冠病毒研究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就是“环境传人”。“什么样的情况会感染,环境里病毒要达到多少浓度会出现感染,新冠病毒能够存活多少天?”等等,都需要找出它的规律。
③现在是冬季,正是新冠病毒、流感的高发季节,更加大了疫情的防控难度。
二、境外新冠病毒感染已经处于失控状态,我们国家也难以独善其身我们国家虽然前段时间度过了一段新冠确诊病例零增长时期,但是,随着境外疫情的蔓延,很难阻断从境外输入的病例。
有些境外回国人员,即使通过了14天的隔离,核酸检测几次都是阴性,隔离结束后还能再检出阳性,让人防不胜防。
据报道,目前境外入境人员的隔离期已经延长到了21天,只有这样才能大概率的保证境外回来的人员真正不是带毒者。
目前,国外累计病毒感染已经达到了7771万例,其中首当其冲的仍然是美国,目前累计确诊病例是1847万例,死亡病例32.6万人,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都在20万以上,既美国超千万确诊病例后,12月19日印度也跨入千万新冠确诊病例的国家。
而就在昨天,英国拥有900万人口的城市伦敦宣布开始封城,这一消息,造成了人们大批逃离伦敦,人们蜂拥至机场火车站,引起了交通的拥堵。并且据英国首相约翰逊发表讲话说,伦敦封城,是因为伦敦出现的新冠病毒已经出现了变异,传染性更强,现有的新冠疫苗无法抵御它。
这让世界范围内的人们更加心惊肉跳,未来疫情防控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人类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场瘟疫?
三、面对国外来势汹汹的疫情,许多人都在问,今年春节还会不会放假?去年的春节,世界上还是风平浪静,而只有我们国家开始了封城,人员自动居家隔离,几乎没有人员流动,这也使得我们国家很快摆脱严峻的疫情,社会秩序走向正规。
经过了五一、十一长假的考验,人们都满心希望今年春节能够回家过年,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可是近几个月国内不断发生的疫情,让人们回家的脚步有些凝重。春节毕竟不同于五一、十一,那是几亿人的大迁徙,而且车站机场也是人群聚集最多的地方,一旦有人身带病毒,又没有症状出现,其传播程度想想都够可怕的。
有人说可以分批分段的放假回家,也有人说干脆就别放假了,大家都还像去年一样,留在当地过年。
这些都不太可能,毕竟中国人对春节的重视程度都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外打工的外出务工者,辛苦一年挣了些钱,回家看看老人,看看孩子,享受着一年一度的天伦之乐,可能是他们一年都在盼望着的事情,如果今年还回不了家,那就还要再等一年。
面对春节是否放假,专家也是众说纷纭,谁都不敢保证春节期间疫情的情况是否好转?
但是多说专家还是比较客观的,疫情风险仍在,但是做好防疫的情况下,春节除了中高风险地区外,仍然可以做到有序流动。
一是我们国家毕竟没有爆发大规模的疫情二是已经发现的疫情都已经得到控制,并且密切接触着也进行了隔离三是境外回来人员延长隔离期,经过多次核酸检测阴性后才能解除隔离,尽可能阻断病毒传播。综上看来:春节期间如果严防境外输入,延长境外入境隔离时间。对于入境的冷冻食品检测的更加精细,严防“环境传人”的途径。
同时保持目前的防疫形势,做到人人出门戴口罩,少聚集,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人员有序流动,春节放假也会如期而至。
随着境外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国内的疫情也瞬息万变,防不胜防,如果疫情发生突变,也不排除再次春节不放假的可能,那么走亲访友就成为一种奢望。
当然这种可能性应该很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