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党和民进党,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是一个整体,后来因地壳运动、地震活动,海水冲涮等原因,台陆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没有沉入海底的出现台湾本岛。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据载:1971年和1974年,分别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据考古学家考证,“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来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他们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证明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当然,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种。他们是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共同祖先。
台湾简称台。历史变迁中,产生了很多名称,叫法。今试着列举几个,加一说明。台湾战国时期称“岛夷”;秦时称“瀛洲”。两汉、三国时期称“东鲲”和“夷洲”。公元230年,三国时期的孙权派卫温等率军浮海至夷洲。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琉求”。隋炀帝三次派人去驻守、管理和慰问。史籍记载:公元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也有少量汉民开始向台湾本岛发展。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在澎湖、妈祖地区的汉族人民已有很多、台湾本岛也有相当数量的汉人生活。他们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生产力发展,经济收入也有了明显地提高,带动了与大陆内地沟通与联系。
公元12世纪中后期,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元朝称“琉球”,也曾派兵前往台湾驻守。元世祖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万历时期,台湾正式定名为“台湾”。明天启四年(1624年)和天启六年(1626年),西班牙人、荷兰人分别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1642年西班牙被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台湾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明末清初(1661年),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1662年),郑成功击败了荷兰驻军,从荷兰手中收复了台湾。当时,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1683年,清朝施琅进军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备,隶属于福建省。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把台湾、淡水两地作为通商口岸向列强开放。1884—1885年的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到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同年,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设台湾行省,加强管辖。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翌年(1895年)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被日本统治长达半个世纪之久(1895-1945年)。期间,台湾人民在著名的爱国志士丘逢甲、徐骧等带领下,进行了英勇的反割台斗争,刘永福的黑旗军也作了英勇抗击。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会晤,签署了《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包括琉球群岛)必须归还中国。据《波茨坦公告》第8条的补充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抗日战争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的精神,台湾(包括琉球群岛)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华民国复置台湾称省。1972年,美军擅自将琉球群岛移交给日本托管(主权不属于日本),琉球民众曾聚众抗议美军剥夺他们独立自主的权利。解放战争时期,台湾人民举行了英勇的“二·二八起义”。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退台湾。朝鲜战争爆发后,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 如今,台湾在民进党等分裂组织的鼓噪、操弄下,有人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相信所有的中华儿女都是坚决不会答应的!
日本的政党制度有什么特点?
日本的政党政治最初起源于明治维新时期的自由民权运动:日本的明治维新主要是由萨摩、长州等西南强藩领导的,所以在新政府的框架下形成了以西南强藩为核心的藩阀专政格局。1874年1月板垣退助、后藤象二郎等人发起了反对藩阀专政、要求政府还政于民的潮流,在这一运动中成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政党组织——爱国公党。然而不久之后爱国公党就宣布解散,同年4月板垣退助、片冈健吉等人成立立志社。1875年2月又以立志社为基础成立爱国社(1880年3月改称国会期成同盟)。不过这一时期明治政府的军政大权仍实际掌握在以萨摩、长州等西南强藩为核心的藩阀官僚手中,政党组织对这一时期日本政治的影响更多是在民间发起组建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呼吁层面,对国家政治的实际影响并不大。
1881年10月国会期成同盟组织改组成为自由党,板垣退助任总理。1882年4月大隈重信组建了立宪改进党。立宪改进党成立之初的口号是“维护皇室之尊荣,保证人民之幸福”——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维护皇室之尊荣是指维护天皇的荣誉性地位,而不是维护以天皇制为核心的藩阀专政格局,也就是说立宪改进党实际上是要把日本天皇变成像英国女王那样地位崇高,但无实权的“花瓶”,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民权的伸张。这当然触及了明治天皇及其周围的藩阀政客的利益,于是在他们的支持下立宪帝政党粉墨登场——这个党派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他们坚决拥护政权归天皇所有。然而作为既得利益者的藩阀政客们早已专断独裁惯了,对政党政治极其不感冒,以致于立宪帝政党在一年后关门大吉。而主张在日本伸张民权的自由党和立宪改进党则开始对日本政治发挥更大的影响。
1884年10月自由党宣告解散。1890年1月大井宪太郎等重组自由党,河野广中等组成大同俱乐部,板垣退助等组成爱国公党。同年9月三党联合组成立宪自由党,1891年改称自由党。1896年立宪改进党吸收几个小党改组成进步党。1898年6月自由党与进步党合并为宪政党,组成以大隈重信为首相、板垣退助为内务大臣的“隈板内阁”,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政党内阁。宪政党在执政4个月后就因为内部的原自由党系和原进步党系之间的矛盾而分裂:原来的自由党系继续使用宪政党的名称;而进步党系则改称宪政本党,后来又改组为宪政会。在经过多次改组之后这两个政党分别嬗变为二战前日本的两大资产阶级保守党──立宪政友会和立宪民政党。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潮传播到日本,到了1898年片山潜等人组织了社会主义研究会,1900年1月社会主义研究会改组成为带有政党性质的社会主义协会。1906年2月日本社会党正式宣告成立。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思潮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受其影响日本也诞生了一批社会主义团体,1920年12月10日日本各大社会主义社团联合组成日本社会主义同盟,随后又改组为政党性质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1926年3月杉山元治郎等组织了劳动农民党。同年12月劳动农民党分裂为 4派:劳动农民党、日本劳农党、社会民众党和日本农民党。这些合法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于1928年参加第一次“普选”,并取得8个议席。这些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在经过多次改组后于1931年7月合并为全国劳农大众党,1932年7月改称社会大众党。
相比这些合法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而言:有一个党派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日本政府宣布非法组织——这就是1922年7月15日成立的日本共产党。由于自诞生之日起就将反对绝对天皇制、反对藩阀政治、反对侵略战争、主张实现国民主权作为奋斗纲领,以致于日共一诞生就被日本政府定义为非法组织加以打击。1924年日本共产党在日本政府的打击下宣布解散,1926年又再度重组。1928年德田球一等日共重要领导人被捕,日共遭取缔。此后日共组织不复存在,部分日共党员以个人身份转入地下活动。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后日本共产党才被宣告合法化。1946年2月日共五大提出“和平革命”论——认为在美军占领下可以通过和平、民主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至此日共放弃武装革命的理念,转而通过和平选举的方式影响日本政治:1946年日本共产党首次投入选举便取得5席众议院席位。到1949年的选举日本共产党一度成长到39席;1952年日本政府再次取缔日共,1956年后日共在国会的席位逐渐恢复,1979年日共席次增加到41席。目前日共现有党员40.4万。
1936年由日本军部法西斯势力扶植的广田弘毅内阁成立,此后日本政治开始走向军部独裁,政党政治日渐受到排斥。1940年日本通过所谓“新政治体制”解散一切政党,成立以“实践翼赞大政的臣道”为宗旨的法西斯组织大政翼赞会。战后美国占领当局按自己的意志对日本进行了民主化改造:1945年11月在战前的两大资产阶级政党──立宪政友会和立宪民政党的基础上,成立了日本自由党和日本进步党,同年12月成立日本协同党等。日本政坛逐渐出现了自由党、进步党、协同党、社会党、共产党、民主党等多党并立的格局。1955年11月自由、民主两党合并成立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合并后的自民党在众议院拥有299 个席位,在参议院拥有118 个议席。从此日本政坛形成了自民党长期执政,而社会党作为第一大在野党与之对立的所谓“五五年体制”——在这一格局下自民党被称为千年执政党,社会党被称为千年在野党。五五年体制一直维持到1993年:这一年8月6日日本第一百二十七届特别国会选举日本新党的细川护熙为日本首相,由此打破了自民党长期执政、社会党长期在野与之对立的格局。
目前的日本政坛自民党仍为第一大党,主张自由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和激进主义。2016年民主党与维新党正式合并为日本民进党,成为仅次于自民党的第二大党,主张推行民主、稳健的政治路线,构筑新自由社会。日本共产党主张进行社会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民主党主张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人民福利待遇水平的方式实现渐进式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