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idc,格力回应中国移动招标事件?
您好,根据您的提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一、格力其解释是由于标书材料整理错误,而未提交IDC项目的标书,最终导致废标。标书在投标过程中极为重要且制作过程也相当严谨。经常可见到因为很小的错误而导致废标,大公司企业废标也是常有之事。而格力此次却误把公司中标的“华为团泊洼8号地块工业项目(一期)”当作“华为团泊洼8号地块工业IDC项目(一期)”整理申报,导致被取消中标资格。事实上,格力的错误还是占主要成分,因为中国移动作为一项IDC项目一定是具有特殊性的,应当为其准备特定标书。然而格力却将一般工业用地标书上交,中国移动自然会质疑其工作能力及谨慎程度。
二、中国移动取消中标资格,根据《招标投标法》相关规定,招标人可以在符合法定条件下取消中标资格,并不予退还投标保证金。中国移动在面对格力的标书错误问题上,是可以直接取消中标资格的。
三、广东某公司在其中扮演着怎样角色?事实上,在这样的大型招投标活动中,公司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所难免,该公司的举报若符合正当程序且真实有效,则其举报必然会被受理。
四、最后,中国移动可能会再次举行招投标活动,或将中标资格直接顺位给本次招投标中的第二位投标人。同时,此事也提醒着各家公司,在招投标工作中一定要认真严谨,若自身确有错误,很容易被取消资格,毕竟同行的监督也时刻存在。
近日爆出的格力因造假被中国移动取消中标资格的事件?
这是一次招投标的问题,牵扯到格力、美的、中国移动。大家关注最多的是三个问题。①格力有没有弄虚作假?②、中国移动有没有公正招标?③、美的有没有不合规?这里我根据目前的信息,详细推测一下。(文章较长,还请耐心阅读。)
1、本次招投标过程回放①、2020年2月11,中国移动组织招标
2020年2月16日,中国移动启动2020-2021年高压冷水机组集中采购,采购规模约为4.084亿元(不含税)。根据采购公告,本项目采用混合招标,划分2个标包:
标包一:冷量为1300RT-2200RT,限价为1.609亿元(不含税);标包二:冷量为2300RT-2500RT,限价为2.475亿元(不含税)。两个标包的中标人数量都可以是1-3个人。每种情况的中标份额分配如下:
若中标人数为3时,中标人的中标份额依次为:50%、30%、20%;若中标人数为2时,中标人的中标份额依次为:70%、30%;若中标人数为1时,中标人的中标份额为100%。②、2020年3月11日,中国移动公示中标
2020年3月11日,中国移动公示了本次项目的中标情况。标包1和标包2都是两个中标人。详细情况如下:
第一中标候选人是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第二中标人是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按照招标规定,两个中标人的情况下,美的可以拿到70%的份额,格力拿到30%的份额。详细中标价格见上图,公示期5天。
③、2020年3月14,中国移动收到反馈,并在6月1日发布“负面行为报告”
中国移动反馈收到投诉,指出2月29日公示格力的申报材料中存在问题,具体为标书中要求的33份业绩证明材料其中1份关于项目的描述有误。中国移动立即进行调查。
2020年6月1日,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发布的《关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负面行为处理的公告》。报告指出:
鉴于格力在中国移动2020年至2021年高压离心式冷水机组集中采购项目中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取消格力在该采购项目的中标资格。此外,后续三年内格力参加的同品类产品(高压冷水机组、低压冷水机组)集中采购的综合评审得分扣减5分(百分制)。
④、2020年7月2日,格力发布“严正声明”澄清自己是失误
格力在声明中想表达的意思是:格力被取消中标资格并非“弄虚作假”,而是项目投标犯了小失误。失误的地方是:格力区域经销商项目组投标人员在提交申报业绩证明材料时,把中标的 “华为团泊洼 8 号地块工业项目(一期)”当作了 “华为团泊洼 8 号地块工业 IDC 项目(一期)”整理申报。
2、格力有没有弄虚作假?①、移动的看法:
从上面中国移动公布的公告来看,中国移动收到投诉后,已经认定格力是“弄虚作假”。
②、美的看法:
而作为格力的竞争对手自然也是认定它为弄虚作假的。因为,废标格力最大的收益人就是美的。投诉方虽然不会公示,但我想肯定跟美的是脱不了干系的。
③、格力的看法:
格力认为它们只是经销商不小心对项目名称多加了“IDC”几个字,属于投标失误。
④、客观推测:
从招投标的过程来说,招标要求投标人提供33份业绩证明材料。格力就应该提供33份合格的业绩证明材料。而格力说不小心把工业写成了“IDC”。那我们就从IDC这3个字入手推测。我们问几个问题来推测
投标人员理论上申报材料都是照抄合同复印件上的项目名称,怎么会抄错?投标人员为什么偏偏错误写成了“IDC”3个字?而不是其他“ABC”之类的?这么大的标一定很多人检查,3个英文字母混在中文里非常容易检查出来,为什么检查不到?从这些问题看:最大的可能是,招标文件要求的就是IDC业绩,而格力空调在IDC里面是比较弱的,投标人员很可能发现自己的33份业绩里,华为这份业绩没有IDC字样,害怕专家不认可。所以改为IDC,可以让专家更容易认可。
那格力算不算弄虚作假呢?关键就得看格力提供的这份华为业绩合同原件,
如果,这份业绩的原件的内容,确实是给华为的IDC机房使用。那么,这就可以解释为,投标人员的失误。如果,这份业绩的原件的内容,不是给华为的IDC机房使用。而是真正用于工业其他地方,那这就完全牛头不对马嘴。这样中国移动就完全有理由认为你是为了中标,弄虚作假。3、中国移动有没有公正招标?从中国移动这方来说,它是国企的集中采购人,也是招标中心。他的招投标过程是有规则的。有没有公正招标?主要看几点
招标文件设置的条件是否有排他性:在这里,最关键的就是33份业绩的条件是否合理。从常规来看,对于几个亿的大项目需要提供同类业绩证明文件是说得过去的。但是,33份数量怎么定出来的?会不会是有人明知部分供应商(比如:格力)没有那么多IDC业绩,故意设置的门槛?这里我们不做猜测。但如果这33真的是故意设置的门槛。就可以认定中国移动没有公正招标。如果,这33是合理的要求,那中国移动确实是公正的招标过程是否公平公正:整个招标过程公平公正,就包括流程,专家评审等等。从招标、开标公示来看,中国移动的招投标流程应该是没有问题。专家评审的细节一般不对外公示,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有5个专家评委参与了评标过程。有没有不公正还需要中国移动内部自查。4、美的有没有不合规?从美的这边来说,有没有不合规,还得跟这次招投标的过程有关。这就需要深入挖掘以下几点:
①、美的有没有参与招标文件编制?
如果这次招标的文件中的不少内容有明显偏向美的的产品。就很有可能美的或者美的经销商有参与到招标文件的编制。按照公开招标规定,一个产品的参数必须有3家或者以上产品满足才算公平公正(单一来源除外)。
②、投诉人是无意发现?还是提前埋好了地雷?
如果投诉人是无意发现这次业绩问题,则没什么可说。如果是提前挖好了坑,埋好了地雷,就专等着格力跳进来,那问题就很严重了。因为你提前知道格力不满足,买好了地雷,格力不来你完胜。格力进来你就用地雷炸它,你依然完胜。这就违背招投标公平原则了。当然,我这里是推测,具体情况还得相关单位调查清楚才知道。
总结总之,招投标过程就是签单的临门一脚,是一场竞争激烈的商业战争。投标人利用自己的资源各显神通无可厚非,但应该符合法律法规。对于,这次招投标,大家觉得谁是谁非?欢迎评论发表意见。
我是数智风,用经验回答问题,欢迎关注评论
EDI证怎么办理?
可以办理的,edi许可证是在省通信管理局办理的,一般办理时间是30-40个工作日。
企业办理edi许可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公司注册资金100w以上
2.公司名下3名人员近期1个月社保证明
3.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技术方案
4.网站域名备案必须在公司名下
5.服务器托管要求在本省
6.网站搭建必须符合办理EDI许可证
企业办理edi许可证需要准备的材料有:1、营业执照副本
2、法人及股东身份证
3、公司章程(需要最新的,工商局加盖档案查询章)
4、3人近期1个月的社保证明
5、公司人员身份证、及人员的手机、邮箱
6、公司座机、法人手机、邮箱
7、网站域名证书(公司名义购买)
8、网站服务器托协议及服务器提供商的IDC/ISP资质
9、公司办公场地证明(广东地区需要)
10、网站测评报告(广东地区需要)
证书案例
我想了解一下珠江智联公司?
这个我知道,广东珠江智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珠江智联”)是广州珠江数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珠江数码”)旗下控股的科技类子公司,是珠江数码集团全面深化向“多媒体网络和信息服务运营商”做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
珠江智联是专业输出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服务提供商,服务范畴包括互联网IDC服务、互联网ISP服务、系统集成、智慧社区、智能家居、广告传播、网站与移动端APP开发及基于互联网+的相关应用领域。
oppo手机产地?
Oppo的产地是在中国。
OPPO全称“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外文名称为“OPPO”,于2004年成立,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东莞市。经营范围是电子产品及移动互联网。
OPPO是一款主要以拍照(自拍)作为亮点的手机品牌。OPPO一直专注手机拍照的技术创新,开创了“手机自拍美颜”时代。全球超过2亿人正在使用OPPO拍照手机。据权据机构IDC统计,OPPO 2016年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第一品牌。
Oppo是一家全球性的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先进和最精致的智能手机、高端影音设备和移动互联网产品与服务,业务覆盖中国、美国、俄罗斯、欧洲、东南亚等广大市场。
OPPO旗下智能手机主要分为Find、N、R和A四个系列,因创新的功能配置和精致的产品设计而广受欢迎,并在手机拍照领域拥有突出表现。据中国权威市场调研机构赛诺统计,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售额排行中,OPPO排名第四。
OPPO旗下蓝光播放机在欧美市场被奉为“殿堂级表现的全能播放机”,几乎囊括全球所有音响器材专业测评机构和主流媒体的最高奖项或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