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什么说创新就是抓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基础,只有创新才能促进未来的发展。不仅要创新,创新的速度也要快一些。不然就会落后。
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得益于近代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
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究其根本,民族创新能力的水平是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
创新驱动战略三个体系?
完善企业成长孵化体系
“在保定高新区支持下,福赛生物入选了‘雏鹰企业培育计划’,在资源、人才、资金等方面获得了更多支持,迅速成长壮大,成为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河北福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4项。
在保定高新区,像福赛生物这样的科技企业比比皆是。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保定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4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84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2.8件,远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保定高新区针对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全程,制定不同阶段的扶植政策和措施,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企业成长培育体系。据了解,初创企业可享受创业引导资金及双创大赛落地引导资金支持;优质企业可纳入保定高新区“雏鹰计划”,实行重点培育;企业成长发展阶段,可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并享受相应的资金补贴。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创新券是保定高新区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推出的普惠政策。科技创新券对企业的技术开发、产品检测、认定认证、知识产权等活动直接进行补贴。自2018年发放创新券以来,已为442家企业发放创新券1373万元。同时,吸引全国各地服务机构共200多家为企业开展服务业务,有力地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构建科技人才“双创”支撑体系
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聚焦人才创新创业,一直是保定高新区思考的问题。答案是,构筑良好的生态系统。
生态,离不开载体。近年来,保定高新不断厚植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搭建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保定国家大学科技园、3S双创社区、中关村智能制造保定科创基地、保深科创产业园等一批孵化器,建设豆芽创客空间、多维众创空间、电谷e创空间、天德π客、城典众创空间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不断汇聚创新创业要素,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双创高地已经形成。
数据显示,目前保定高新区拥有市级以上创业孵化载体达到83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10家、市级13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家,在孵企业500家;科技部备案众创空间7家、省级21家、市级29家,入驻各类创新创意团队400余个;孵化面积超过314万平方米。
创新引领创业,创业促进创新。近年来,保定高新区以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力,搭建了一批独具特色、体系全面、功能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支持企业申报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支持。目前,保定高新区获批院士工作站9家,成立7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构建生态体系,除了双创载体“硬件”的打造外,还需要双创服务“软件”的配套。
近年来,保定高新区通过举办高新区双创大赛,提升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储备一批优质创新创业资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新生力量。同时,实施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培育引进博士、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并给予相应资金支持,为园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保定国家大学科技园
健全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推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保定高新区的主要任务之一。近年来,保定高新区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和构建创新服务体系,打造适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成熟环境,切实举措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注入新动能。
保定高新区打造创新超市、创业学院双引擎,助力科技创新驶向快车道。保定高新区科技创新超市是保定高新区倾力打造的河北省首家,线上线下融合、助力创新、支撑产业的O2O孵化服务平台。该平台以“集聚、共享、创新”为核心,聚焦高新区主导产业,围绕科技企业成长需求,集聚各类要素资源,为企业提供孵化场地、共享设施、技术服务、咨询服务、投资融资、创业辅导等科技服务。目前,该超市集聚一批高端科技服务机构,吸引一批产业化项目落地,入驻商务、金融、技术服务机构40家。
而保定高新区创业学院将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科技成果转化主体联合起来,构建对高端双创人才产生吸附作用的汇聚平台,对初创企业团队进行赋能的资源输出平台,对创新成果实现中试论证的源创成果中试验证平台,对区域产业转型产生催化作用的虚拟孵化器。该学院集聚高校及孵化器的创新创业培训、专业研发检测设备、孵化器物理空间、优秀企业家等资源,服务有创业需求的在校师生及社会创新创业群体,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一个学院孵化百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化百项科技成果、辐射周边多家孵化器”的目标。
此外,保定高新区与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深化产学研合作建设5G应用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中小企业涉电检测中心、深圳湾(保定)创新中心、IDG亚洲产业育成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有效提升孵化载体研发应用、检验检测能力,为园区企业供给科技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目前,保定高新区建设各类省级以上技术平台63家,2019年技术交易超亿元。
创新发展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创新便抓住了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对推动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机制。创新的根本力量在市场,企业唱主角。必须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支持企业创新投入的政策措施,引导各类技术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要切实发挥市场的探索试错功能,更好保护、激发企业家创新积极性,加快完善市场导向、企业主导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创新是以科技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文化创新等,其中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科技是引领创新的第一要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需要我们做好中长期准备,在增强历史耐心的同时加快步伐,统筹出成果和用成果,着力突破事关国计民生的核心关键技术,解决基础前沿和成果应用两个“最后一纳米”问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创新需要我们在“全要素”上下功夫,通过科技和其他要素的高效配置实现成果转化;在“全面向”上下功夫,重点聚焦“三个面向”,把科技创新效用体现在国家发展各方面;在“共同体”上下功夫,建立健全生态化、体系化、多层次的创新体系。
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有哪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含的巨大潜能,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让改革释放创新活力,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只有通过多方面深化改革,才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