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站域名ip查询2022,外贸为什么难做了?
外贸这个行业为什么现在难做了?其实任何时候做外贸,做好外贸都不迟,如果你准备好了!看到这个话题,我脑海里瞬间想起了这两个问题:2021外贸还好做么?2021做海外营销还有用么?其实外贸分为2种:B2B, B2C这两种。
B2B(business to business)也是我们说的传统批发业务,类似国内的1688;B2C就是(business to customer)也就是我们说的跨境电商,类似国内的淘宝。外贸也不止是外贸业务员,也有外贸运营推广这个岗位的。我看到很多回复都是关于外贸业务的,大部分是关于B2B业务的,大家说的都很对。我最开始做B2B业务的,后面做B2B推广了,后面做了B2C推广,现在还是做推广,不过2B 2C都开始贯通了。
因为做业务现在想挣钱很难了,起码比之前难很多,我之前在一家LED显示屏上市公司做业务,公司一年做了几个亿,top sales W一年做了5800万人民币,提成不到100万,还是16年的时候。那时候深圳关外房价3万左右,她没在深圳买房,在江西老家买了房子。她现在在深圳也没买房子,5800万人民币业绩是很多中型公司一年的销售额了,利润得有1000多万了,毕竟还有出口退税那十几个点呢。
但是在我们公司收入不到100万,你想想你什么时候做业务能做到5800万人民币一年?说下那时候我们公司提成制度,提成是梯度提成,最高点有2.5%, 就是卖100万拿2.5万提成,这个是我们做日本市场的业务Y做得,他那年做了700多万,接近800万块钱的业绩,拿了30万提成吧。同是做亚太市场的S,做了2000万业绩,提成是0.5%,才拿了10万块钱提成。2000万业绩是很多小公司一年的销售额了,利润都有几百万了, 但是在我们公司只能拿10万块钱提成,加上他的底薪,那时候有8K一个月,一年也就20万左右收入,我说的是没走私单情况哈。
这些都算是我们公司业务精英了,毕竟进入千万俱乐部的业务都是大佬级别的了。但是他们一年也只能拿几十万,你觉得如果是你呢?可能拿个4-5000块钱的基本工资,每个月好的话有几千块钱提成,不好的话只能保底工资,一年收入10万不到,在深圳你怎么生根?如果你想结婚,你都没什么存款,怎么结婚呢?然后我们之前公司老业务很多,18年12周年年会的时候,在公司呆了12年的老员工还有10个吧,在公司呆了8年以上的有2-30个。
我们这个行业大公司管理层不接受空降,也就是你在同行一年做了3-4000万人民币业绩的,来我们公司做区域总监,也不行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公司有好几个一年做3-4000万人民币业绩的,在这个LED显示屏行业也做了好几年的,凭什么你一过来就当总监?下面的业务同事不服气啊,所以导致30岁左右的业务精英上升的瓶颈。在这个行业当不上区域总监,就是个比较厉害的业务,拿不到团队提成,自己业绩再厉害也只是个业务啊。然后有些同事就出去单干了,还蛮多的,我们之前公司出去单干的很多,可以说创业基因很强大。比如说做售后技术的,出去单干;比如说做供应链的出去单干;做业务出去单干的肯定更多了,这个就不用说了。
但是你出去干也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很多业务之前业绩厉害是因为资历老,在公司时间长。
我们LED显示屏这个行业10年到14年都是爆发期,那时候你做这个行业,就是风口上的猪,我们很多业务大学毕业就来了我们公司的。所以他们业绩都蛮不错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能力很强,有些能力并不强的,这个时候他们不敢出去单干的。因为他们自己开发不了客户,搞定不了供应商,之前的大客户是和我们公司这个大平台合作的,不是和那个业务员合作的。举个例子,我们之前公司支持放款,最多1000万;支持海外分公司,海外有库存,有售后工程师,可以直接上门给客户解决售后问题;支持客户私模定制,一套模具就是100万。你自己出去单干,你觉得你可以解决大客户的这些问题么?既然解决不了,客户为什么会和你合作呢?是吧,所以很多业务还是忍住了。尽管公司提成越来越少,福利制度越来越差,但还是不肯走,也不敢走,大家做这个行业这么多年了,再出去换行业从零开始,风险很大,承受不住这个风险。B2B外贸几个月不出单很正常的,有的做了1-2年也没怎么出单,这时候很多人选择放弃,也有的人选择坚持。放弃的有的重新开始有了更好的开始,坚持的也有的还是没什么结果,人生有的时候机遇和运气比较重要。
B2B的订单货值大,周期比较长,这个周期指的有:一,产品生产周期长,比如说机械重工产品,从开模到打样就要1-2个月了;二,商务谈判周期长,要和客户反复确认客户的需求,视频会议,面对面谈判,展会现场谈判等等;三,运输时间长,走海运要1-2个月才能到目的港,到了目的港还要转运才能到目的地。四,最后的最后就是开发客户周期长,因为订单金额大,客户必须货比三家才能找到最合适的供应商,换做我们是采购,我们也会货比三家的,将心比心嘛。再说说我自己吧,我最开始做外贸也不顺畅,很多东西不会,大学学的那么多东西,就英语能用上,其他的都是来了深圳做外贸从0开始,那段从0开始学习的过程很痛苦,我现在还记得。
那个时候学习效率很低,很多方法技巧都不知道,只能拼时间,经常熬夜加班什么的,但是也没有办法,还好那个时候年轻,身体扛得住,换做现在真的扛不住了。后来买了很多外贸课程,比如说米课,帮课,一对一咨询,门徒俱乐部,BEN的BEC等,坦白讲学习这些资料,我确实提高了很多销售技巧,比如说怎么给客户报价,怎么和客户谈判,怎么写打开率更高的开发信等。这些课程更多的是启发了我的思维,我看到业务可以透过现象看到里面本质的东西。慢慢地我的信心开始增强了,你还别说信心增强之后,订单就慢慢来了,谈客户谈的也很顺畅,17年那年的清明节,我一天出了三个小订单,也是我一天内出单次数最多的那次了。那次记忆很深刻,毕竟是第一次同一天出3个订单。
17年6月份,业务做得开始顺风顺水的时候,老板开会说要降低底薪,从4000降到2500,提成点也从利润的20%降到1%,我和另外两个同事去和老板谈,老板不同意,我就决定离职了。六月份离职之后,就去了LED显示屏这家,我那时候客户背景调查什么的做的很好,也知道一些SEO的基本方法。最开始那家公司就是阿里巴巴打理的好,所以我得询盘比较多,在公司业绩做得比较好,我去面试的时候,LED显示屏那家想让我去市场部,我给拒绝了当时。这家就是我说的很多千万销售精英的那家公司,当时分了国家,我负责美国。当时美国市场很不好做,一个是同行做的比我们好,二是那个5800万销售额的销冠,霸占了美国市场,很多产品和客户不能做,因为要保护大客户,所以我们之前做些小客户。
美国时差也大,经常半夜熬夜来公司给客户打电话,坚持了3个月,还是没有突破,就决定转岗了,转岗做市场推广了。做业务的时候底薪5k, 现在做运营主管10k+绩效+提成,我这边推广过来的询盘成交了,我是有提成的。11月份上线的网站现在已经有70多个询盘了,现在成单了30万人民币吧,我还是蛮适合做推广的。
更新下,网站上线4个月,已经有120多个询盘了,已经成交了100多万人民币。我是20年3月底离职的,现在那个网站出单多少,我就不太清楚了。因为推广是和事情打交道,比如说谷歌的算法,他要高质量的内容,我写好高质量内容,自然就有客户过来,客户觉得内容很不错,就会发询盘给我,我给业务跟进。其他事情不用我负责,业务出单了,和我说下就可以了,月底财务给我结算提成。悟空问答也是一样,我的内容解决大家问题,给大家启发了,大家自然就会点赞评论。如果你做业务,你能力很强,公司实力不允许,那也没办法的。公司价格不支持,公司不能放款,公司没有海外公司,不然你出国拜访客户,你很无奈的也。这些都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不想过这种不受我控制的生活,所以果断转岗海外推广。
我觉得转岗后整个人轻松多了,不用经常加班熬夜,朋友说我转岗后脸色都好多了,之前一直是憋着一股气,现在周末也不用担心客户客户WhatsApp消息。我现在周末就是看书看课程学习,然后写写外贸和跨境电商相关的文章发到公众号,公众号主要写外贸相关的话题,如果你对外贸感兴趣可以关注下: 好学的jack。公众号内容很干,基本上每篇文章都是4-5000字,一般写5-7个小时,所以我一个星期只能更新一篇文章,为了确保质量。
我还自己搞了个读者群,那里面专门交流外贸和跨境电商,里面很多学习资料,我这几年花6万多块钱的外贸和跨境资料基本都整理放那里了。大家有外贸营销问题咨询我,主要在珠三角,周末偶尔也会搞线下沙龙,一起交流做外贸的方法技巧,以及自己走过的坑,等等。If you want to make new friends and discuss more foreign trade, I'm waiting for you in Shenzhen.当然了我也会来悟空问答回答问题,因为我自己比较喜欢分享,看到合适的话题我就忍不住来码字分享,一不小心就2-3000字了。知乎很多话题我也是排名比较靠前了,毕竟我写的都是自己的真实经历,没有杜撰胡扯的。
转到市场部之后,就开始系统学习谷歌SEO,谷歌竞价Google adwords,还有社交媒体SNS,联系网红,负责独立站引流这些了,到现在做推广做了两年多了,已经对推广有了新的了解。学习运营课程也花了我3万多块钱,所以在外贸运营这条路上,我还算是走的比较快,去年11月份参加了清迈SEO大会,和国外做谷歌SEO的大佬交流了下,进度还不错,视野也得到了开阔。
今年这次疫情,现在传播到国外了,传统外贸可能不太好做了,但是做外贸推广还是很好前途的,越来越多公司准备自己搞独立站了。因为阿里巴巴这些第三方平台,终究是别人地盘,你过去了不好发挥,很多政策说变就变的。
而且现在很多公司没有专门的营销部门,或者说是市场部,很多公司业绩增长靠展会,B2B平台,或者业务员地推,都是主动去找客户的,没有一个是让客户主动找上门的。比如说我现在写这篇文章,很多公司网站没有询盘,或者其他B2B平台询盘效果不好,就会找我咨询了解怎么提高公司的询盘,这样子就是让客户主动找到我的过程。
在学校谷歌SEO的过程中,我做了很多思维导图,一方面是自己总结归纳,提升自己的总结归纳能力。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帮到其他人,因为我走过的路可能是别人正在走或者即将要走的路。毕竟一个人走的更快,一群人走的更远(a man may go faster, but a team goes further)。
我是Jack一个做过B2B业务,也做过海外推广的外贸人,做了五年外贸,2年业务,3年推广在深圳。如果你也在深圳,也做外贸,我们不妨交个朋友,周末可以线下面基在星巴克拉上3-5个外贸小伙伴聊一聊,毕竟来了就是深圳人。if you want to make new friends and discuss more foreign trade, I'm waiting for you in Shenzhen.
互联网的发展状况?
从整体来看,互联网如同不断进化的物种,每时每刻都在进化,而不是升级。
简单回顾短短20年的历史,从信息的展示(各类官网),到电子商务的兴起;从综合型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到信息分类网站(赶集网、58同城);从平台思维抓流量,到O2O为流量找出口;从垂直细分的(携程、去哪儿、河狸家),到各类商业模式的大显身手(返利网、团购、P2P)……
从PC 时代到移动互联网,神话继续上演不断,打车应用战火未灭,P2P席卷社区(骗走买菜和养老钱),共享单车红黄蓝绿色彩斑斓时刻,另一个时代已经开始上演
崇川初级中学怎么样?
崇川初级中学是一所比较好的初中,该校前身为南通崇川学校中学部,是一所以地域名“崇川”命名的学校。南通崇川学校于2011年开办,占地158亩,投资3亿多元。中学部自2017年开始招生,2020年底起划归南通市教育局举办。学校开办以来,以“一流发展,一流品质”为办学愿景,秉承“崇善笃学”校训,坚持“融合发展”理念,正在努力构建以“崇”为原点的校园文化体系,学校办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上海企业如何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
1.项目申报采用网上申报方式,无需送交纸质材料。申请人通过“中国上海”门户网站(http://www.sh.gov.cn)--政务服务--点击“上海市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进入申报页面,或者直接通过域名http://czkj.sheic.org.cn/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使用“一网通办”登录(如尚未注册账号,请先转入“一网通办”注册账号页面完成注册),进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相应的指南专题,进行项目申报;
【继续填写】使用“一网通办”登录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2.项目网上填报起始时间为2022年4月6日9:00,截止时间(含申报单位网上审核提交)为2022年4月24日16:30。为避免因系统繁忙影响申报,请各单位合理安排申报进度。
3.申报截止后,区科技行政部门对所辖区内的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并择优推荐。
如何看待区块链?
你好,这里是BIMBOX。
今天的内容来自于我们知识店铺里的专栏《精读10本好书中的20项新科技》。
最近两年区块链的热度越来越高,也有越来越多的宣传,各种行业都要「+区块链」,连咱们的BIM也有很高的呼声。
很多人可能听到区块链这个名词觉得很炫酷,又或者与骗子挂钩,但其实并不了解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只知道好像和比特币有关系,大概是个去中心化的东西,但再往深处聊,比特币和区块链有啥区别?为什么能做到去中心化?就说不出所以然了。
很多文章讲区块链,喜欢略过技术细节,用一些浅显的例子打比方,来说明去中心化和分布式记账是怎么回事,这么讲的好处是谁都能听懂,但也有个坏处,那就是听了的人只能大概了解区块链的优点,然后就「比方套着比方」,直接把区块链技术给套用到其他技术上去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场合区块链被过度宣扬,似乎成了无所不能的神器。
如果连基础原理都搞不清楚就去谈未来,就好像在谈论怎么能用电冰箱解决移民火星的问题一样。
所以,我们打算跳过所有的比喻,用硬核的方法给你讲清楚区块链的工作原理、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帮你去掉心里的区块链崇拜或者抵触,知道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哪些缺陷。同时也会思考区块链的未来,它到底会对各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 比特币:从支付说起说区块链之前,咱们得先聊比特币。
可能你觉得,我不想炒比特币,那玩意我不感兴趣,就想听听区块链在其他行业是怎样应用的。但是,如果你想把区块链搞清楚,那比特币是绕不过去的,一切区块链设计想法都来自比特币。
比特币是一种电子支付的方式,我们用的手机支付也是电子支付,但比特币和手机支付不一样。手机支付背后肯定有一家机构,或者是腾讯、阿里,或者是某家银行。
而比特币的设计初衷是希望在支付中摆脱中央银行的管制。比如说支付和收款双方匿名,交易不能伪造,所有这些功能都由程序自动保障。既然没有某个机构维护,就必须通过算法的设计了。
任何一项技术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技术单独存在,比特币也是一样,它就是建立在一套完整的现代加密算法上的。
比特币中的密码学理解起来并不难,可是一层层套起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却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咱们一个个来说。
2 SHA256:我的信息怎样不被篡改?作为一种虚拟货币,比特币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怎样把一条信息加密,让别人无法修改。这里用到的就是第一个技术:SHA256加密。
SHA256的全称是「安全哈希算法」,它是Hash(哈希)函数的一种。
哈希函数的特点是,不论原始数据有多少位,经过运算后,得到的结果长度都是固定的。比特币中用到的是SHA256,就代表运算结果是一个256位的2进制数字。
最终这个256位的字符串能用在加密上,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 不论原始信息多长多短,都能且只能计算出唯一结果;
➤ 算法必须是单向的,不能通过结果,反算出原始信息来。
这两个目标要达成,就要用到数学里的一种特殊运算方法,就是模运算。
模运算不难理解,就是先规定一个模数,凡是超过这个模数的结果,就回到起点重新计算。
比如钟表上面的表盘只有12个数字,它的模数就是12。假如我要把某个数字在表盘上加密,比如加密方式是「把原始数字加上5」,那假设我的原始数字是9,那么9+5等于多少呢?在这个模数为12的运算里,结果不是14,因为已经超过模数了,结果应该是9+5-12=2。
如果反过来运算,单凭结果2,你是无法反推出初始的数字9的,因为你不知道在这个模运算里,数字绕着表盘转了几圈。原始的数字既可能是9,也可能是21,或者任意一个9加12整数倍的数字。
而SHA256函数的运算结果,是一个模为2的256次方的值,所以这个值一定是可以写成256位的。
把一个信息转换为一个特定数字,最早是为了验证两个文件是否一致。比如你在一些论坛下载软件的时候,经常会随着软件附带一个校验码,有时候是SHA256,有时候是MD5,它就是把整个软件的全部数据,经过算法生成这么一串字符,你下载好软件,在本地也可以使用校验工具把它算出一个结果,和论坛上的字符串做对比,如果一致,就代表这个软件没有被篡改过。
一行文字哪怕只是标点上有些微小变化,对应的SH256值也会产生很大变化。
你可以百度搜索一下SHA256,第一个结果就是在线SHA加密,输入一个句子,然后稍微改动一点点,看结果是不是有天壤之别。
这个函数非常重要,会贯穿我们讲述整个区块链的过程中。
首先,它就是用来解决支付信息加密的问题。
比如我要付给开开200块钱,就在网络上写下一条信息:「老孙需要支付200元给开开」,这就是支付信息。但这条信息是有风险的,万一有人把200改成800,那我可就要哭了。
而刚刚的SHA256算法,就避免了信息被篡改的问题。这条支付信息的哈希值是确定的,(哈希值就是SHA256算出来的数值)。在发出信息的同时给出计算出来的哈希值,和刚才说在论坛上下载软件的例子一样,之后任何的改动都会被发现,只要被改动就视为无效。
但只保证了支付信息没有被改动过还不够。因为如果有人就是心理阴暗,发出很多条「老孙需要支付200元给开开」,然后录入支付系统,那我也要亏死了。
所以,光是加密信息还不行,还需要数字签名。它的作用是用来保证「老孙需要支付200元给开开」是老孙本人亲手发出的,而不是其他人发出的。
3 非对称钥匙:怎样确保信息源?我们现实生活里使用手写签名,是因为笔迹很难造假。但电子信息中,谁都可以敲出「老孙同意」这几个字,怎么用电子签名来确认一条支付信息是我本人确认的呢?
这就得靠「非对称钥匙」了。
任何信息都可以通过计算变成一段数字,比如我要给熊仔发一串数字「666」,我要加密这段数字之后发给熊仔,我俩可以事先约定一种加密方式,比如给每个数字都+3,熊仔那里收到的结果是999,按我们之前约定过的,每个数字都减去3,就得到了结果666。在这个过程中,数字「3」就叫做钥匙,又因为加密和解密都用的是它,所以叫「对称钥匙」。
在开放的互联网上,对称钥匙有着致命的缺点,因为钥匙至少需要单独传递一次,无论是打电话、还是发邮件,我得事先和熊仔约定钥匙是「3」。而传递钥匙这条信息本身是没有加密的。如果这个钥匙被人知道了,那谁都可以给熊仔发任何信息,熊仔也不知道哪条是我本人发的。
这时候「非对称钥匙」就要登场了。你可以这样理解它:加密和解密用的不是同一把钥匙,我选则其中一把加密的话,另一把钥匙就可以解密。
两把钥匙,我把其中的一把保留在自己手里谁也不告诉,叫做「私钥」,另一把钥匙则是公开给大家,谁都可以看见,叫做「公钥」。公钥和私钥是通过一种不可逆的数学计算关联成对的。是的,不可逆的运算还是基于刚才说的模运算。
数字签名的问题就是这么解决的。当我发出一条交易信息时,我先用自己的私钥给信息加密,再把加密后的内容连同公钥一起发布出去。别人如果用公钥解开了,就说明当初这条信息是用这把公钥对应的私钥加的密,那就是我本人了。
这两个知识点你理解了,我们就可以还原一次比特币交易的过程了。
比如我要给开开发200比特币,我的比特币客户端软件会做这么几件事:
➤ 把「老孙给开开200比特币」当作原始信息,对它做一次SHA-256运算,得到一个原始哈希值;
➤ 用私钥给原始哈希值加密,得到加密的哈希值
➤ 把原始信息、公钥、加密的哈希值,这三个内容同时发布到全网去,给别人验证。哈希值用来保证信息没有被篡改,加密和解密保证信息出自我本人。
到此为止,我们解决了信息源可靠且不可更改的难题,其实这两个问题现在任何一家银行都能解决,并不是区块链的特权。可是别忘了,区块链可是要「去中心化」呢!那如果没有了银行这个中心机构,会面临什么麻烦呢?
4 去中心:谁来帮我记录余额?没有中心机构,首先的问题就是每个人的账户余额由谁来记录。比如,老孙支付开开200元钱,可是老孙账户里的余额够吗?
这个疑问在传统银行系统里不是问题,因为银行可以查看任何人的账户余额。在银行的系统里,你是相信银行不会篡改你的账本的。
但在比特币系统中,余额有多少,不能自己说了算,自己说了也没人信。而且,任何一个参与者和其他参与者有同样高的权限,当然也没有一个「说了算」的人来统一监管每个人的余额,所以还是只能通过程序和算法的设计。
这一步的程序解决方法是——每笔交易都必须以上一次交易作为基础。
比如「老孙支付200元给开开」,这笔交易可以进行的前提是,之前有人付给老孙过钱。
假设之前熊仔已经给过老孙200块钱了。那么老孙给开开付钱时,发送的标准信息是这样的:「熊仔支付200元给老孙,老孙支付200元给开开」,再加上老孙的数字签名和公钥,一块发出去。
你看,到这儿是不是有点「链条」的意思了?不过,我们的旅程还没有结束,光是把信息发出去还不够,我们还得把它记录下来。这就要涉及到区块链的本质了。
5 分布式记录:区块链登场当我把一笔交易的信息发布到全网之后,就会有其他比特币参与者帮我验证。这些人就是挖矿的「矿工」。
为啥叫挖矿?我们一会再说,先说说旷工们的验证工作。
➤ 首先把我发的原始信息(老孙给开开200比特币)做SHA256的运算,得到一个原始信息的哈希值。
➤ 用我提供的公钥,把加密的哈希值解密,得到一个新的哈希值。
➤ 把两个哈希值做对比,如果一致,就代表这条信息确实来自我本人,且没有被篡改过。
这个过程和前面讲的发送这条信息过程正好是反过来的。
如果以上验证通过,就进行下一步的记录操作。当然,这些工作都是比特币软件自动完成的。
那么矿工是不是把这条记录存在自己的电脑里,就万事大吉了?还不行。
我们说比特币的特点是分布式记账,那就得保证所有交易记录在每一台电脑上都必须存着一模一样的副本。但要实现这一点还真的很难。
没有任何一个中央机构来24小时不间断的记账,所有记账的人都是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他们有的在交易发生的下一秒参与了验证,有的当时不在线,隔一天才收到需要验证的记录,有的可能几个月都没开电脑。那么交易记录的同步就成了问题。
这时候,区块链终于登场了。
咱们先说「区块」,再说「链」。
在区块链中,每一个区块里都包含着上千条交易记录。矿工收到一个区块,检查通过之后,他的保存方式是把新的区块添加到自己电脑里的链条最末尾,同时也会把这个新区块发给其他矿工,他们也会做同样的工作。
前面讲了,每一条交易都必须是基于以前的交易,所以矿工的保存不单单是一个储存的动作,还有一个「加链」的动作,这个动作还是通过计算来解决。
通过一定的算法,新区块的生成要得到一个字符串,它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 新区块的基本信息,比如版本号、区块产生的时间(也叫时间戳)
➤ 这个新区块本身包含的上千条交易记录,累积用SHA256算出一个哈希值,叫做Merkle根
➤ 前一个区块用SHA256计算的哈希值
区块链之所以被叫做链,最关键的就是第三部分:前一个区块的SHA256函数值,它就是区块与区块间首尾衔接的「链」。
以上的每个部分,都使用SHA256计算得到唯一的字符串,最终合到一起,再计算出一个总的哈希值,也就是当前区块的哈希值,作为下一个区块引用的字符串。
这样,全网所有的电脑并不是分散着记录一笔一笔的交易,而是把所有的历史交易全部串成一个链条,所有人储存的都是历史上的全部交易的总和,只不过它们是用SHA256函数计算出来的。我们前面讲这个函数时候说过,它不能通过结果反算出原始信息来。所以也不必担心具体的交易信息被泄露。
问题结束了吗?还没有。别忘了,任何一个网络中,都有贪婪的坏人。
6 挖矿:对付坏人的大数计算因为没有中央机构,就没法保证全网在同一时刻只存在一条链,区块链在记录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分叉」,有时是因为操作失误,但更多时候是来自恶意。
举个例子:老孙从别人那收到了200个比特币,把它支付给了开开,紧跟着又操作一遍,把这200个比特币支付给了熊仔。这样200就能当400花了。
注意,这两条信息都是真实的,也都按照规则,基于前边一个交易,也就是「老孙收入了200比特币」作为上一个区块。
结果,全球各地安装了比特币软件的人,因为网速的原因,有人会先收到第一笔支付信息,有人会先收到第二笔支付信息,哪个才是有效的?如果这两条交易都被记录下来,那可就乱套了。
你可能会想:不对吧,老孙把钱支付给了开开,那他的余额应该是0了,不能再支付给熊仔了呀?如果你这么想,就还是没离开传统的记账方式,别忘了,在比特币世界里,没有中央机构负责记录每个人的账户余额。
区块链网络的解决办法是:限制单位时间里产生新区块的数量,比如十几分钟之内只允许产生一个新区块。可是既然没有中央机构来监督,这个限制动作本身又是怎样完成呢?
答案是:让全网的计算机同时算一道难题,所有计算机的算力加起来,平均十几分钟才能算完这道题。
这么难的题怎么出呢?
刚才我们说,生成一个区块要算出一个字符串来,这个字符还不能作为最终结果加到整个链条上,而是要再加一步操作:由软件生成一个随机数,和刚刚的字符串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字符串,接下来,要把这个组合成的字符串再用SHA256算一次,会得到一个新的256位数。
运算的结果必须是前72位全部都是0,才算正确答案,也只有前72位全都是0的结果,才能作为这个区块的哈希值,被下一个区块引用。
如果算一次结果不正确,那就再给个随机数,再计算,直到算出来为止。
所以,我们要在前面的图上加点东西,下面这张图才是一个区块的完整版:
那么,既然软件给的是一个随机数,哪能那么巧,算出来前72位全都是0呢?没错,这就是关键。
区块链网络设置这道题,就是要让算出来这个结果的概率很低,低到什么程度呢?每一位结果可能是0或者1。第一位是0的概率是1/2,第二位还是0的概率是1/4,第三位还是0的概率是1/8……这样延续下去,整个网络里大概平均要进行2的72次方次运算,才会有一台机器,幸运地算出了正确答案。
按照目前全网的算力估算,得到一个正确答案的时间,差不多就是10分钟。区块链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来控制新区块出现的频率。
如果以后的计算机算力越来越强,算出答案的平均时间越来越小怎么办?很简单,只要修改一下规则,把72位全是0改成73位、74位,每增加一位,难度就翻一翻。
这个运算量很大,而且它的目的只是为了「拖延时间」,其实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运算。那大家凭什么愿意拿出电脑来算这个数,帮别人记账呢?
比特币的规则规定,最先算出来的人,奖励一定数量的比特币,这也就是为什么参与比特币的人叫矿工了,他们挖的矿,就是系统奖励的比特币。
当然,这个奖励不是一成不变的,否则钱越来越多,就会通货膨胀。一开始是奖励50比特币,往后每推进21万个块,奖励就会减半,这样一直减下去,总数加起来大概就是2100万个比特币封顶,这也就是为什么比特币越来越值钱的原因。
其他矿工看到有人挖到了矿,只能干着急,因为软件是一个个生成随机数,算出正确答案,就更新到自己链的末尾,同时发布给全网。谁先给出来符合要求的结果,谁就说了算,谁就能得到奖励。
而刚才的问题也就有了答案:老孙在1秒钟内给开开和熊仔先后转账,最终哪一笔算数,不在于老孙操作的顺序,而在于这两笔交易中哪一笔被幸运的人先算出正确的答案来,另外一笔由于失效会被作废。
7 长链优先:拒绝造假看完上面的讲述,你会不会觉得比特币网络完全安全了?并不是。
坏人不止一种,还有人可以在不犯规的前提下,伪造比特币,其实也就是伪造记录。
比如熊仔比老孙还要利欲熏心,在当前区块链的基础上,自己给自己付一大笔钱,然后提交到全网,怎么办呢?
注意,这里面他并没有违背前面说的原则,他伪造的基础是基于上一个正确的区块,发布的信息也是经过正确加密的,只要他的电脑算力够好,算出了前72位都是0的正确数值,这条交易就会被记录并且发布出去。
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得说到区块链的另一条规则:全网只认最长的那一条链。
熊仔可以凭运气做出一个区块,相当于做了一条分叉,但是在这条分叉上的下一个区块还得他一个人做,下下个区块还得他自己做。而在另一条没有造假的链条上,是全网所有人在做区块,一台电脑的算力无论如何是比不上全网的,很快他的链条长度就被甩在后面,无人问津了。
实际上,因为全网的客户端都是自动选择最长的链条去做区块,更大的可能是熊仔的电脑还没来得及算出来72个0的结果,全网中正确的链条就已经往前推进十几个区块了,熊仔做出来的假区块根本就不会被人家搭理。
看了这些你可能会想,动用了这么多的技术,把计算搞这么麻烦,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背后全都是为了去中心化所付出的代价。那为啥一定要去中心化?这就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理念问题了。
比特币和区块链是由一群极客发明的,他们的原始愿望,就是打造一个人人平等的、没有任何机构管控的互联网世界。至于区块链后来被其他人、甚至其他机构用起来,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我们放到下一期再给你细说。
8总结、福利和预告
今天我们从比特币出发,给你在微观的层面上讲解了区块链的技术原理,其实它的本质,就是利用一系列的加密算法,代替中央机构的作用,而这些算法本身并不是很难理解。
你可以看到它为什么能在根本上实现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同时也能看到它为了实现去中心化的目的,也带来了处理效率低、浪费算力等弊端。
但是,我们的话题还远远没有讲完,区块链发展到今天已经很多年了,它后来又经历了哪些变革?它可能被黑客攻击吗?所有区块链都是一样的吗?什么是公链、私链和联盟链?除了做电子支付,区块链在其他行业里还能做什么?又有哪些宣传言过其实了?
这些内容,我们放在下一期宏观内容里给你讲。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