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电话,浙江师范大学是211吗?
浙江师范大学不是211大学。
浙师大一般指浙江师范大学,该校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前身为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6年,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本部与分院?
浙江师范大学设有: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中非国际商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独立学院)等19个学院。
浙江外国语学院怎么样?
浙江外国语学院到底如何呢?下面小编就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所学校的初略信息:
浙江外国语学院是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为基础,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公立省属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坐落在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著名国际旅游城市--浙江省省会杭州市。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5年的浙江教育学院,1994年开始普通本科教育,201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制并更名。
校训为“明德弘毅 博雅通达”。
学校以培养国际化应用人才为特色。目前面向全国15个省(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含留学生)7966人。
设有英语语言文化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国际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科学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社会科学教研部、体育教研部等11个学院(部)。
开设30个本科专业,即英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俄语、朝鲜语、德语、商务英语、翻译、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旅游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学、小学教育、音乐学、美术学、科学教育、网络与新媒体、会展经济与管理、电子商务、艺术与科技、金融工程。其中,英语、旅游管理为省级优势专业,俄语、阿拉伯语、日语、小学教育、旅游管理、应用化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为省级特色专业。
学校注重外语专业与非外语专业融合,加强“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类专业建设。学校建有实践教育基地150个。学生国际视野宽阔,外语优势明显,综合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竞赛屡创佳绩。
志愿者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服务于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浙商大会、世界文化交流大会、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西湖博览会、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等国际大型活动,连续三年获世界互联网大会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获G20杭州峰会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优秀志愿者服务项目、世界浙商大会志愿者、世界文化交流大会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
不少学生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国巴黎第九大学、香港大学,英国杜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深造;毕业生就业率在省内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积极打造“多语种、跨学科、国际化”的学科建设特色,成效初显。现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化学等5个省“十三五”一流学科(B类);建有拉美研究与中拉合作、浙江文化“走出去”两个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国际商务语言与文化、国际旅游与休闲等19个研究机构。
学校积极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需求。拉美区域研究正逐渐成为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的智库。
学校是教育部 “国培计划”重点培训机构、浙江省教师教育重点建设基地、浙江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育基地。学校长期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在国内开展各类教师培训,获得良好声誉。学校公开出版《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月刊•小学版》《作文新天地》《小学生世界》等报刊。其中《教学月刊(中学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是中国政府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浙江省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项目单位,已与美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智利、墨西哥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通过学分互认、学位联授等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年均派出学生200余人次,同时招收来自北美、拉美、东欧、西欧、中亚、非洲等地区的留学生来校进行长短期学习,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与赤道几内亚国立大学合作共建在该国的首个孔子学院。
学校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现有文三路和小和山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45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文三路校区位于杭州市中心,南邻西子湖,东依古运河,交通出行便利,学习生活便捷。小和山校区位于杭州市小和山高教园区内,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所。学校拥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外语语言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同声传译实验室、外国文化体验中心、国际商务实验中心、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化学实验室、电商实验室、浙江(本土)民族民间艺术综合实验室等基础和专业实验室(中心)25个,实验分室132间;建有录播和微格教室10间。
有独具特色的外语教学与自主学习平台;46种经管类实训平台等。多媒体学习资源丰富,有2万多小时的外语声像资料,同时还建有13路卫星电视(CNN、BBC、NHK、TV5、KBS、古巴视野,以及CCTV的英、西、阿、法、俄、韩语等频道),并通过IPTV平台覆盖校园网,将学习资源延伸到学生宿舍。
学校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图书91.29万册,其中多语种外文原版图书10.81万册;电子图书54.2万种,其中外文电子书22.2万种;中外文报刊1044种,其中外文期刊157种。有中外文数据库24个,形成了以语言、文学、文化、经济为主要资料的外语馆藏特色。
学校当前正在大力实施“品牌化、国际化、集群化”三大战略,致力于进一步推进特色发展,满怀豪情地朝着全面建成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知名高校阔步前行!
什么是教育学?
以下内容为浙大教育学在读本科生亲身描述:
近来遇到不少老同学和亲戚朋友
交谈不过三句话就会面临这样的灵魂拷问:
“你是读哪个专业的?”“教育学。”“哦,那你教的是哪个科目?”哪个科目???教育学的学生难道不是毕业以后去当老师的?
嗯。我们可以选择加入光荣的人民教师队伍,
但我们也可能成为你们的训导主任,甚至校长,甚至教育部长,甚至…
也可能名列教材编写组、课程研发组、技术支持组、高考改革方案专项研究小组等等。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
教育学专业≠各类普通师范专业
许多家长和学生一贯以来都存在这样的误解。
其实教育学所涵盖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一线的课程教学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向,
其余还有比如教育政策研究、课程方案改革研究与实践、教育行政管理等等方向。
不同的学科方向也会和其他专业,
比如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有所交叉和融合,
因此在本科生阶段如果你选择了教育学专业,
那么你将接触到社会科学领域各类专业的相关课程,
成为优秀的“全能型”人才。
教育研究教育学研究的问题是广泛而深刻的。
有解释教育理论与教育规律的问题。
例如教育发展的历史与思潮、教育的本质问题、教育与人以及社会的关系等等。
也有比较前沿而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比如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实践、教育治理体制的创新变革等等。
还有走“技术流”的现代教育科技问题。
比如在线课程开发制作、数字化学习资源与管理平台的建设等等。
主修课程现在普通高校基本都实行了大类招生
教育学专业属于社会科学大类
需要修读的大类必选课程主要有:
【 思政类课程、外语类课程、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基础等。】
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外语和经济学基础课程。
在之后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时,往往会接触到大量的外文文献资料甚至外文教材,因此无论你的目标是卓越的成绩,还是日后在教育研究领域有所发展,外语都是一件重要且实用的工具。高等数学和经济学相关课程对于我们文科生来说那可是“绩点杀手”一般的存在,但是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和模型建构的能力对于日后修习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测量学以及政策研究之类的课程却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即便进入了大学在数理学科的学习上也不能够松懈喔。
经过大一整个学年通识学习的奠基阶段
接下来就会逐步接触到各方向的主修专业课程
上文已经提到,教育学是一个系统的学科
与其他各类社会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教育学的专业课程也都与其他各学科相交叉融合
有分析教育中的形而上学问题的课程,
如中外教育史、教育哲学与伦理等;
有分析教育中的社会现象和个体的“人”的课程,
如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等;
也有探讨教育活动的具体领域和实际问题的课程,
如国际与比较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与设计、教育领导与管理、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统计与测量等等。
低年级阶段以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史等理论性课程的学习为主,意在积累教育学基础知识和锻炼文献阅读和自主学习能力,进入高年级后课堂内会增加许多问题研讨和展示以及实践环节,对学生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等专业能力要求提高。
总体来说,本科生阶段需要掌握的课程内容比较广泛,所追求的是“博”与“通”,学生主要需要了解教育学各方向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基础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而如果有意愿在教育学领域继续深造,到研究生阶段则可以细化专业领域,进行“专”而“精”的系统学习与研究,具体的专业方向有教育史、比较教育学、教学与课程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等。
培养方案浙大教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长这样子滴:
【 教育学专业面向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学校教育机构、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教育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培养能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策学等学科知识和技术的人才。】目标1:具有从事教育研究与实践、教育管理与规划、教育咨询与培训等工作的专业能力
目标2:系统掌握国内外教育基本理论、技术、政策、方法
目标3:具有精深教育专业知识和扎实实践能力
目标4: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
目标5:成为高层次教育专业人才和教育领域领导者
准确来说,想要成为教育专业的拔尖人才,
你需要拥有这些学识、能力与素养:
· 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 掌握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和发展趋势· 熟悉我国的教育方针与教育法规,跟进最前端的教育政策与改革方案· 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教育科学研究和实践运用的基本方法与专业素养就业方向
教育学看上去是理论性较强的一门社会科学
许多家长和学生不免担心就业的问题
但事实上目前教育行业总体还是呈现出来一片向荣的趋势
教育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
以浙大教育学院2019届毕业生为例
(升学率)
(就业率)
(单位流向)
一次就业率竟然高达97.76%
是不是忽然感觉自信心暴涨
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的岗位有
基础教育、综合文科师资、高等教育人文教育方向的教学与研究;
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文秘、专业技术与管理等等。
我们就其中几个主要的就业流向具体谈一谈
1.高等教育单位(即普通高校)
在普通高等院校从事教育教学科研工作,这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史、比较教育学、教育与课程论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方向毕业生的主流选择,但入职高校的门槛相对来说是很高的,往往需要博士以上学历,所以有此意向的同学就要早做准备了。
2.中等、初等教育单位(即中小学校)
中小学阶段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深化改革所关注的要点,具备较高的教育理论专业素养的人才正是中小学校目前紧缺的对象,同时中小学教师及行政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也在持续地增长,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学毕业生选择投入到中小学校教育事业中,需要注意的是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教师资格认定是必不可缺的,本科高年级时期就可以提前准备起来。
3.政府及事业单位
公务员铁饭碗对于毕业生们的吸引力仍然是不小的,国内的教育相关政府和事业单位每年会开放一定的招聘名额,对于教育专业的同学来说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教育行政岗位本身所招考的人员数目非常有限,因此还需要提前做好面对公务员考试激烈竞争的心理准备。
4.教育与培训机构
随着学生家长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教育与培训机构发展前景也非常可观,近年政府政策上对于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规范和管控越来越严格,机构对于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迫切,因此入职教育培训机构也是众多教育学毕业生们所青睐的去向,但机构待遇高、升职空间大等等福利的背后也承载着不小的工作压力和激烈的竞争,这也是择业时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5.新技术教育领域
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与线上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得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同学们迎来了就业的春天,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包括去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授教育技术学课程,以及去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做教育技术人员等新技术教育领域的岗位都是不错的选择。
6.出版社、报社
在出版社、报社,尤其是和教育相关的出版社和报社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这也是近年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处。
相关院校
如果你已决心入读教育学专业,
接下来就该面临选择高校的难题了
根据2017年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的结果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两所高校是国内仅有的教育学科双一流院校,
如果你期盼在教育研究领域有所发展,
那么这两所院校独特的学科优势和优质的专业资源一定会让你注目,
再有北京、上海一线城市加持,地域的优势也足够让人心动。
如果你有着严重的“名校情结”
那么北大、浙大、清华、厦大等名校也是不错的选择
院校能够提供的丰富资源和广阔平台也足够让你施展才能
如果难以面对超高的分数壁垒和过大的竞争压力
那么南师大、华师大、东北师范大学等等“211”院校不妨纳入考量范围
院校本身有着浓厚的教育氛围和不错的科研资源以及实践机会,同样是值得关注的
此外,其他一些“双非”类的区域一流师范大学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比如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等省属及市属本科院校
往往同样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鲜明的地方特点
教育专业也有着不错的发展空间
选择专业院校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
名校、资源、地域、竞争压力……
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没有一个答案是最优解,
所以还是从心选择最向往、最适合的院校就好
说到这里
相信各位对于教育学科和教育学专业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其实简单地说
教育学就是一个专注于人与社会发展的学科
人的本质与成长、人类社会的根基与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联结……
这是一门将人的善良、仁爱与担当都根植其中的学科
而教育本身就是一项以“任而爱人”为核心的事业
一项继承前人之精神、担负未来之重责的伟大事业
如果你有意来到教育这片土壤探一探
那么不妨pick一下教育学专业
2021浙江师范建校周年?
浙江师范大学(浙师大,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创建于1956年,坐落于浙江省金华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该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111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浙江省十佳对外合作单位”“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杭州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9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于2000年、2001年、2004年并入浙江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