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烟台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山东烟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 烟台与威海同为中国著名的“雪窝”,也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
1.王忠诚
王忠诚,山东烟台人,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原院士,天坛医院原名誉院长,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原所长。王忠诚是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是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他带领中国神经外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至步入国际先进行列。王忠诚在脑干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脊髓内肿瘤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和重大贡献,解决了一系列神经外科领域公认的世界难题。
2.杨欣
杨欣 ,演员 自从2001年加盟冯小刚工作室后,除了两部“冯氏贺岁剧”(《大腕》、《手机》)外,她已经参演了多部电视剧,先后在《少年宝亲王》《范府大院》《小镇来的俏妞》三部电视剧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张国立、恬妞、孙红雷、冯远征、张敏这些响当当的大明星合作。
3.董翠娜
董翠娜,烟台市京剧团演员,1962年生于烟台市福山区回里镇旺远柳村。1976年考入山东烟台艺校,受教于宋燕玲、李美云、王筠青、方月珠等老师,1981年毕业分配到烟台京剧团。她于1984年拜京剧名家张君秋为师,是张派传人中优秀的一位。她的扮相端庄秀丽,表演朴实大方,唱工圆润华丽。擅演剧目有《望江亭》、《玉堂春》、《秦香莲》、《西厢记》以及新编剧目《甲午恨》等,另外,她还参加过多部张派名剧的音配像工作。
4.赵文瑄
赵文瑄,中国台湾影视男演员,毕业于明志工业学院机械科,1992年,经导演李安发掘入行。
1992年,参演首部电影《喜宴》入围199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996年,在电视剧《雷雨》中饰演周萍;1999年,参演电视剧《大明宫词》一人分饰张易之和薛绍。2005年凭借电视电影《随风而去》荣获第六届电影频道数字电影百合奖优秀男主角奖。2007年主演电影《夜·明》荣获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最受注目男主角奖、广州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2012年凭电影《辛亥革命》孙中山一角入围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
5.唐国强
唐国强,中国知名影视男演员、导演。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79年,因在《小花》中饰赵永生,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青年创作奖、“电视十佳演员”、“首届全国百佳电视工作者”获得“金鹰”最佳男主角和“飞天”优秀男演员提名。198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学习。后在《今夜星光灿烂》、《路漫漫》、《高山下的花环》等影片中扮演角色。1988年,参加拍摄《到莫斯科去》、《三国演义》、《雍正王朝》、《开国领袖毛泽东》。1998年,出演《长征》,荣获第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男演员的称号。2003年,获第22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金鹰奖等。2010年,主演献礼影片《建国大业》,饰演毛泽东。2013年主演电视剧《毛泽东》。
6.徐岳
徐岳,东汉东莱人(今莱州市人),是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徐岳搜集前人留下的大量数学资料,撰写出《数术记遗》、《算经要用》等具有历史意义的数学著作。《数术记遗》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14种计算方法,在这部书中,徐岳不仅在世界上第一次为珠算定名,而且还设计出珠算盘的样式,为后世珠算的研制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
7.丘处机
丘处机(1148—1227) 字通密,号长春子,栖霞县滨都里人,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与马丹阳、谭处端、王玉阳、刘处玄、郝大通、孙不二等同称“北七真”。
8.王懿荣
甲骨文之父王懿荣(1845-1900年),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省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中国近代金石学家,鉴藏家和书法家,为发现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王懿荣泛涉书史,嗜金石,撰有《汉石存目》、《古泉选》、《南北朝存石目》、《福山金石志》等。
9.吴佩孚
民国时期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吴佩孚善于用兵,富于韬略,军事才能在当世中国武人中堪称首屈一指,兵锋所指,无不披靡,更为世人瞩目。
10.杨朔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杨朔(1910—1968),字莹叔,蓬莱县城里人。当代著名作家。杨朔一生创作成就巨大,其散文最为突出。他的散文,充满革命激情,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含蓄,极富诗意,为建国后人们公认的第一流散文作品。
11.杨子荣
杨子荣(1917.1.28-1947.2.23),原名杨宗贵,山东牟平县嵎岬河村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历任战士、班长、团侦察排长等职。从1946年2月进驻海林剿匪,他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多次立功受奖,并被评为“侦察英雄”、“战斗模范”。1947年,一举将“座山雕”及其联络部长刘兆成、秘书官李义堂等25个土匪全部活捉,创造了深入匪巢以少胜多的战斗范例。在继续追剿丁焕章、郑三炮等匪首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仅31岁。
12.迟浩田
迟浩田,1929年7月生,山东招远人,194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6月参加工作,1945年7月入伍,解放军军事学院合成系毕业,大专文化,上将军衔。曾任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3.李登海
李登海,男,1949年9月出生,山东省莱州市后邓村人,现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
14.张瑞敏
张瑞敏,山东莱州人,全球著名企业家,创建了全球白电第一品牌海尔,现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因其对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而受到国内外管理界的关注和赞誉。世界一流战略大师加里·哈默评价张瑞敏为互联网时代CEO的代表。
15.刘春红
刘春红,1985年1月29日出生于中国山东省烟台,前中国女子举重队的队员。2002年,入选国家队。2002年10月6日,釜山亚运会以262·5公斤的总成绩夺得该级别冠军。2003年10月22日,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刘春红总成绩257.5公斤夺得金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69公斤级举重决赛中,刘春红以总成绩275公斤夺得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重比赛,刘春红以抓举128公斤、挺举158公斤和总成绩286公斤的优势成绩获得女子69公斤级冠军。
16.唐功红
唐功红,1979年3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中国举重女运动员。唐功红1998年入选国家集训队;2001年,唐功红在九运会上获得女子75公斤以上级金牌;2002年在亚运会上成功刷新女子75公斤以上级挺举世界纪录;2004年8月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女子75公斤以上级金牌,并打破挺举和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
公安信息化是什么?
全国公安机关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 由拉网式摸底排查、满天飞追捕抓人、长时间高强度审讯“三板斧”侦察向网上排查、网上串并、网上追逃破案转变
■ 由“民警下班、小偷上岗”转变为“猫鼠同步”、警力跟着警情走
■ 大力推行网上办案,设置办案程序“防火墙”,规范了民警执法程序
拉网式摸底排查、满天飞追捕抓人、长时间高强度审讯,这是过去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的“三板斧”。然而,近年来,随着犯罪的动态化、智能化特征日趋明显,职业犯罪、高科技犯罪不断增多,“李逵”式的“三板斧”已日渐“老迈”。
全国公安机关进行一场公安信息化的现代警务新变革,已成为必然趋势。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9月23日至25日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提出,全国各级公安机关要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向信息化要警力、要战斗力,以信息化带动基层基础工作,以信息化推动警务机制创新、提升警务工作效能,全面提高公安机关的实战能力。
信息化主导案件侦破:轻点鼠标、坐在“家”中就可以千里缉凶
“李逵”式的“三板斧”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网上排查、网上串并、网上追逃,实现精确打击。
8月25日晚,江苏省江阴市城区发生一起入室抢劫命案,江苏警方迅速利用“天网”省级警务平台,根据物证调查定方向、车踪碰撞定车辆、技防监控定形象、旅馆信息定身份,8天内将4名长途奔袭而来、作案后四散逃匿的湖南、江西籍犯罪分子全部抓获。
据介绍,“天网”平台作为高端统筹阶段的核心,是江苏公安信息化的拳头产品和亮点。依托省级警务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一张覆盖全社会各个角落的信息防控网络,实现对在逃人员和违法犯罪活动轨迹进行跟踪管控,有效提升了打击犯罪的能力。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说起破案方式的改变,江苏省公安厅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过去破案追逃协查信函满天飞,民警“大海捞针”。如今在网上自动排摸比对,坐在“家”里轻点鼠标,犯罪分子就可能在千里之外被成功抓获。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记者获悉,截至目前,江苏警方的“天网”已比对各类违法犯罪线索25.9万条。去年,全省利用网上信息直接破案占22%、协助破案占27.5%,共抓获逃犯3.9万名。
公安信息化不但能快速破案,而且可以实现有效防控。广东警方在全省特别是珠三角洲地区建立覆盖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网络,实现了对社会治安的动态掌控和对违法犯罪的精确打击。
“我们强化视频辅助指挥能力培训,推动指挥模式的可视化。”广东省委常委、省公安厅长梁伟发说,通过组织视频监看民警与路面巡逻民警进行联合作战演练和轮岗培训,提高了协同作战的效能,推动指挥调度与路面警力“无缝对接”,实现了打击现行犯罪的可视化指挥。
以广州市为例,通过视频监控系统与路面便衣侦查支队民警之间的联动,有效打击了火车站广场地区的违法犯罪,去年该区域刑事案件零发案275天。珠三角八市“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其中盗窃案下降35.2%,“两抢”案下降34.8%。
鼠标轻点,兵不血刃,是今天公安民警打击犯罪的生动写照。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小的代价抓获犯罪分子,几代公安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正在通过公安信息化变为现实。
记者获悉,在信息化条件下,指纹、DNA等刑事技术手段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联网应用在侦破跨区案件、认定犯罪嫌疑人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一些地方通过信息化手段破案已占到破案总数的30%甚至40%以上。
信息化引领机制改革:警力跟着警情走、变坐等处警为“猫鼠同步”
多年来,基层民警“早八晚五”的作息时间早已习以为常,“警察下班,小偷上岗”,一些违法犯罪分子趁虚而入。“群众上班我上班、群众下班我下班”的传统警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发挥,与新形势下的治安形势不相符合。
运用信息化引领警务机制改革,打破坐堂办公、坐等处警的传统勤务模式,实行动态与治安相适应的24小时实战勤务。
“2005年底,我们经深入调研,全面部署开展了社会面巡防机制改革,要求市县公安机关组建专业巡防队,实现巡防工作四班三运转和‘红橙黄绿’四色布警。让警力跟着警情走,做到‘猫鼠同步’,对违法犯罪分子露头就打。”江苏省省长助理、省公安厅长黄明介绍说。
2007年4月27日18时许,朱某驾驶摩托车,在南京市中山北路与陈某驾驶的出租车相擦,双方发生争吵,朱某突然从随身携带的夹包里掏出一把手枪,对陈某连开三枪。朱某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巡逻至此的交警当场抓获,缴获仿五四式手枪一把。
记者获悉,在常态情况下,江苏省每天投入巡防的警力达1.8万人、保安员4万人、巡逻车1.5万辆,见警率、管事率、抓获率和群众满意率均明显提高。每到夜幕降临,江苏各地的街头里弄,都能见到闪着警灯的警车缓慢经过。
公安信息化要求警务围绕信息转,警力跟着警情走。浙江警方通过科学调整勤务方式,促使民警走出办公室,走向街面变办公室为更衣室,把街面、路面作为民警的主要工作场所,变“全时警务”为“实效警务”,因时、因地、因发案规律推行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将警力向案件多发段倾斜。
以浙江省安吉县公安局为例,安吉县公安局根据工作量,将派出所分为三类,分别实行主副班工作制 、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度。一类派出所接处警工作划归巡特警承担,使派出所从大量的接处警工作中解脱出来,实行以“白天和上半夜并重”的主、副班制。二类派出所对民警实行主副班错时工作制,由主班领导和民警负责当日接处警工作,上半夜副班民警配合主班工作,开展重点区域、场所的巡逻工作。三类派出所在轮流值班情况下,实行民警下社区工作制度。
“通过调整作息时间,使警力投放更加符合警情实际,工作更加主动,既有效保证了民警休息时间,又有效遏制了各类案件的发生。”浙江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说。
信息化推进执法规范化:设置办案“防火墙”不符合程序“寸步难移”
“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就是标准化,如今我们就是用信息化把各项执法活动的标准和程序全部固化下来。”江苏公安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江苏警方大力推行网上办案,90%以上的公安业务实现了网上流转,13个市局目前全部依托警务综合平台建立了网上办案系统,每一起案件从接处警开始到办理结束都在平台上操作,做到了“证据网上展示,程序网上流转,手续网上办理,结果网上公开”。
“民警办案如果不符合程序就寸步难移,工作不符合标准也能及时发现。” 黄明认为,通过信息化的运用,规范了民警的执法程序,堵塞了执法的漏洞。
双击鼠标,打开警务综合平台,记者在江苏省公安厅网站看到 “网上法律学校”。这是江苏公安利用信息化推动队伍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组织专家开展网上会诊案件、远程教学等活动,实行民警网上学法分级管理,推行网上执法资格认证,组织民警深入开展网上法制练兵活动,有效提高了全警执法能力。
执法质量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通过信息化规范办案流程,可以大幅度提高执法水平。浙江警方在2003年依托全省打防控信息主干应用系统,研发推广了执法办案平台,实现了行政案件从立案、审核审批到开具法律文书和统计分析的全称网上运行,既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大大节约了办案成本。
“我们特别注重利用计算机系统管理执法办案程序,一方面对程序违法案件设置了‘防火墙’,民警只有将案件信息准确录入计算机系统,才可以顺利完成案件的办理。”浙江省委常委、省公安厅厅长王辉忠告诉记者,另一方面,全面梳理案件代码名称,只要案件名称正确,系统就会自动默认适用法律条款,避免了民警因适用法律错误而产生执法问题。
信息化为公安工作插上了翅膀,一场既影响深刻又波澜不惊的警务变革正在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可以相信,我国警方必将以信息化为支点,不断推动公安机关的观念更新、机制变革和效能提升,在破案打击、规范执法、勤务改革等方面不断创造公安工作的新业绩,谱写公安工作的新篇章。
谭震林的影响力大吗?
谭震林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有一定的影响力。1911年,谭震林入私塾学习。两年后,在书纸店当学徒,并广泛阅读了进步书籍,从而接受了革命思想。20年代初期,在攸县,茶陵组织发动两次工人斗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攸县工人纠察队长,县总工会宣传干事,县党部工农运动特派员。曾组织发动家乡人民支援北伐,开展农民运动,解除反动武装。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消息传到攸县后,发动县城万人游行示威。“马日事变”后,由于反动派下令通缉,他奔走长沙,武汉仍无法找到党组织,被迫回攸县进行地下革命活动。
1927年冬,工农革命军攻占茶陵县城,谭震林被推举为茶陵工农兵政府主席,同时恢复了茶陵工会组织,并任工会主席,年底,随工农革命军撤离,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投入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先后当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常委、副书记、书记和工农兵政府土地部长,在江西省永新县成功地领导土地分配工作。
1929年,谭震林任红四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第四纵队党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和红四军前委委员。
1930年,同罗炳辉率红十二军攻克湖南攸县和江西吉安并投入中央根据地反围剿战争。
1930年至1932年任红十二军政委,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红一方面军军委委员和福建军区司令员、政委。
1935年任闽西南军军委军事部长,1936年任闽西南军委副主席。整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谭震林是卓越的政治工作者和优秀红军指挥员。
抗日战争时期,谭震林是江南抗日根据地的开拓者。
1941年任新四军第6师师长兼政委,苏南区党委书记。同年夏,谭震林率部主动出击敌人80余次,粉碎日寇疯狂进攻;同年初冬,亲自深入江都、高邮、宝应等地区,领导开辟新区。新四军6师十六旅遭偷袭后,请求回苏南,兼任十六旅旅长,总结经验,整顿部队,同敌人展开顽强战斗,保护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国内战争
1945年,谭震林任华中分局副书记、华中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华中野战军政委,并当选中共七届中央委员。同粟裕指挥部队作战40多天,完成华中建国初期
建国之初,谭震林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并主持华东局工作。
十年内乱时期
十年内乱期间,谭震林气魄雄伟,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同林彪、江青反党集团作坚决斗争,严厉斥责张春桥并揭露江青的野心,虽惨遭迫害仍不畏强暴,毫不妥协。
怎么都在说山东?
原因有三
山东本土人多直接上图,妥妥的全国第二人口大省,人口过亿,仅次于广东。
祖籍是山东的人多根据2010年最新的人口普查,仅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总计有1.2亿多人口。在这些人口中,除了新生的一代人,很多人的祖籍都在山东省,估计比例会超过50%。
为什么?那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闯关东历史,按下不表。
山东人在外省的多在商界,鲁商与晋商、浙商、闽商等相比战力较渣,这是事实。
但在政界,各省省委常委以及中央委员会成员中,山东籍最多,各地的公务员、事业编,但凡不限户籍的,少不了有山东人参考,而且逢考必重
军队中,山东籍高级将领数量更是远远超出其他省份,1988年以来的上将总数,山东籍占到四分之一,独占鳌头。
所以,关注山东的人多1.人才流失
山东是高考人数前三的大省,每年大量优秀学生入读省外的985、211高校,毕业后回来的比例极低。为什么低?相对北上广、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省内的高端岗位就业机会少、工资水平低、单位内部人际关系复杂,不利于出身普通的年轻才俊的成长。想说爱你不容易啊!
2.产业落后
山东是高科技的荒地,金融业的坟地,重工业的福地,化工业的天堂。
3.观念传统
山东人传统官本位文化浓厚,做官、参军的意识几乎是根深蒂固,热衷于在政界、军界发迹,光祖耀宗。
因此,山东好汉,加油吧!雄起吧!!
广东是一个什么样的省份?
广东,简称“粤”,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广州。因古地名广信之东,故名“广东”。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 。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和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广东也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处在南海航运枢纽位置上,自秦汉时期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清代,广州成为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广东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引进西方经济、文化、科技的窗口,取得骄人的成绩。
广府民系的工艺美术,品类繁多,有的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如肇庆端砚;广州的象牙雕刻、玉器、红木家具、积金彩瓷、朱义盛首饰和广绣等;佛山陶瓷、木版年画、剪纸、金银铜锡箔、染色纸、南狮狮头、彩扎灯色;新会葵扇;东莞和南海烟花炮竹以及各地在建筑装饰中的木雕、泥塑、灰塑、砖雕等,其中以端砚、粤绣、雕刻、陶瓷最具特色 。潮汕有潮州木雕、潮绣、潮汕抽纱、潮州工艺瓷等工艺精品。其他还有雷州换鼓、雷州石狗等。
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是中国的四大菜系之一 ,由广州菜(也称广府菜)、潮州菜(也称潮汕菜)、东江菜(也称客家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 。粤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岭南越族先民已有独特的饮食风格,如嗜好虫蛇鱼蛤与生食。
粤剧、潮剧、花朝戏、广东汉剧、正字戏、西秦戏、雷剧、粤北采茶戏、乐昌花鼓戏、粤西白戏等。粤剧、潮剧属于中国的十大地方剧种。
广东省语言状况复杂,除粤北、粤东有瑶、壮、畲语及粤北土语外,主要流行3种保留了丰富的古汉语特点、又各有特色的汉语方言。
不知道从何时起,广东已经成为全国人民最喜欢的省份。打工喜欢到广东,做生意喜欢到广东,去旅游喜欢去广东,去读书喜欢去广东,甚至去养老也喜欢去广东。
广东省内有三种语言,分别是广府话,客家话,潮汕话,文化差异也很大,就连菜系也分为三种。广东北部就是以客家文化为主,而广州,佛山,深圳和港澳,都属于广府文化,这里就以粤语交流为主,然后潮汕地区因为接壤闽南,当地的口音属于闽南语,不仅仅是广东包括江苏和福建,内部文化差异也很大。
是什么很多人特别是湖南、江西、湖北、广西、福建等周边省份的人喜欢留在广东呢?主要还是因为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生活环境不断的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居全国之首,人口自然增长基数大;此外,作为贸易港口城市,其经济发展迅猛,位于珠三角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广东生活、寻求发展;并且,对外通商,外来人口众多,人流量大。
广东人的思想走在全国前列,和欧美接轨。在我们中国近代,广东人最早接触世界,也是最早走向世界的一个中国省份。从明清时期开始,再到改革开放,一次又一次的和世界接轨,最终让欧美文化感染了广东人的思想。既开放又低调是岭南人的性格特征,除了经济带动思想的转变,其实在广东人骨子里依旧有地域性的差异。
伴随着南宋时期,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已成定局,由宋至明清的这七八百年的发展时间来看,南方的经济重心逐渐偏向至长三角和珠三角,而东南沿海作为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首先受惠最大的就是广东沿岸。东南沿海商贸经济的发展,导致广东人成了第1批先富带后富里的“先富”,经济水平提高之后,便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广东人的务实精神。
广东的富裕不止在于各大城市的富裕,还在于广东整体GDP的富裕。即从经济总量上来看,广东的GDP已经连续30年蝉联全国各省市区的第一名。广东以来都是位居全国第一名,广东自然是最富裕的。
正是广东的富裕是如此的出名,才使得广东的低调,才显得如此的鲜明和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在广东千万千万不要小瞧了穿T恤、穿拖鞋的广东人,不要问为什么。在广东以外的省份,也许你觉得穿T恤、穿拖鞋的人,一定是穷人。但是在广东,穿T恤、穿拖鞋的广东人,则几乎一定是富人。而且他们还很有可能是包租公、包租婆,家里面收租十几套、乃至几十套房子,那都是再正常不过了。
与广东省以外的省市区娶老婆难问题相比,在广东娶老婆,简直是太容易了,因为广东的彩礼那真是的是太便宜了。广东省以外的省市区娶老婆彩礼,动辄上十万、十几万、数十万,比如与广东差不多富裕的浙江、江苏、福建等省份。
但是你如果是在广东娶老婆、娶的是广东的女孩子的话,那么恭喜你,你真的走运了。广东的彩礼一般只有数千起步,便宜的地方甚至只需要三千块钱。即使广东彩礼贵的地方,彩礼也很少超过三万元。而相比,广东女儿的嫁妆,则要比彩礼丰厚的多。广东嫁女儿一般都是双倍、数倍的回嫁妆,尤其是在广东的珠三角地区,嫁女儿的嫁妆送房子、送汽车,那是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