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防护,世界各国坦克和步战车防护能力极强?
兔哥回答:这个坦克支援车并不是伴随坦克作战的反坦克自行火炮,也不是跟坦克屁股后面的坦克抢修车,而是一款掩护坦克作战的战斗车辆。这不是一个传统产品,你从二战以及以后的大规模战争中见不到它的身影。它是一个小鲜肉,是新产品,这款坦克支援车首先的创造者是俄罗斯,下面我们就看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武器装备;⬇️俄罗斯BMPT坦克支援战斗车
坦克支援车的诞生;俄罗斯的这款坦克支援战斗车诞生于2007年,2008年开始服役于俄罗斯军队,它的名字叫BMPT坦克支援车;该车看上去有点另类,就是一辆T-90型坦克的底盘,不过底盘上面并不是T-90坦克炮塔,而是一个全新的武器站,用两门30毫米2A42型机关炮(备弹850发)取代了125毫米坦克炮,炮塔也变得不认识了,除了两门30毫米机关炮还有两侧各两枚9M120 Ataka型反坦克导弹;这还没完,还有两挺30毫米AG-17D型榴弹发射器,另外还有俄罗斯最新型的PKTM 7.62毫米机枪;从武器装备的搭配来看这款坦克支援战斗车的任务是反坦克(导弹),打飞机30毫米机关炮,打步兵、反坦克火力点、建筑物后面的人员(机枪、榴弹发射器)。还真是这个目的,说白了就是一款掩护坦克作战的支援性武器系统,这款车从2008年入役到现在已经有了变化,而且除了俄罗斯以外其它国家也有跟风的意思。那么俄罗斯为什么要搞这么一款武器呢?
俄罗斯搞这款坦克支援战斗车的原因;说起这个坦克支援车俄罗斯也是一肚子苦水,苏联解体后一些加盟共和国都分家另过了,但也有一些地区性的单位也开始闹独立,例如车臣共和国,它也想闹独立,但俄罗斯不同意,于是就打起来了,从1994开始俄罗斯军队开始动手收拾车臣武装组织,俄罗斯在和车臣的较量中俄罗斯坦克损失惨重,车臣武装利用建筑物对俄坦克进行打击,俄罗斯坦克由于得不到掩护损失严重。正是和车臣武装的较量让俄罗斯认识到坦克虽然皮糙肉厚但也不是万能的,在复杂地形或者是巷战中坦克很脆弱,并且步兵由于失去防护很难对坦克给于支援和掩护,于是俄罗斯经过研究论证就搞出了这个所谓的坦克支援战斗车。这辆车的初衷是支援坦克在城市作战中提供保护作用,随后又扩大到了伴随坦克作战,肩负起防空打击直升机,压制火力点等任务。
坦克支援战斗车更像是重火力版本的步兵战斗车;这款坦克支援车有数个改型,但武器搭配基本都是换汤不换药,强调速射小口径炮加反坦克导弹,同时具备反步兵作战模式。和步兵战斗车不同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装甲防护增加;利用坦克底盘,或者是新造型的底盘,但装甲都得到了加强,甚至比坦克的装甲都强。(二)说它是加强版本的战斗车是因为它的乘员,由五名乘员组成车组。驾驶员、火炮控制员、导弹控制员、榴弹发射器、轻机枪控制员。(三)无人遥控炮塔,各种武器形成一个遥控武器站,减少重量,减少人员伤亡;(四)利用现有的坦克,老式坦克改造,便于节省成本,结约开支。(五)底盘装甲得到加强,以俄罗斯的BMPT坦克支援车为例,它的重量达到了47吨,这个没炮塔的加伙竟然这么重,很显然俄罗斯是加强了底盘装甲厚度。
未来发展趋势;现在的坦克支援车已经不光是俄罗斯开始研制,其它大国也开始改造老旧坦克,通过对退役的老坦克加装遥控武器站,焕发出新的生机,卖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随着坦克支援车的热销,新底盘必然也会是一个选项。坦克支援车的前景应该说是有一定的吸引力,对付坦克自然不用说,目前的反坦克车辆普遍装甲厚度都比较薄弱,只能采取打游击式的对抗手段,远距离对坦克打击,一旦进入坦克炮的攻击距离内很难全身而退,而且坦克炮射导弹的入役也对反坦克武器构成了威胁,而坦克支援车则拥有更强的生命力。另外,坦克支援车也可以用来作为进攻作战的主力车辆来使用,应该说用途还是比较广的。
总体而言,现在的坦克装甲防御性能越来越强,但任何武器装备都有缺点,有矛必有盾。坦克的装甲厚度强了,更抗揍了,但反装甲武器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坦克并不能包打天下,特别是城市作战中,坦克对于隐蔽在暗处的火力防御,对于空中防御,对于高出坦克火力打击的位置依然没有好办法对抗。正是上述原因导致坦克缺乏被保护,这也是坦克支援战斗车的由来。坦克和坦克支援车两者相互掩护,也减少了步兵的负担,便于步兵的作战效率的发挥。从这个层面来说虽然看起来坦克支援车有点另类,但却是有用的。所以说正是因为坦克装甲越来越强,导致了反坦克武器的能力越来越强,也催生出了专门掩护坦克的坦克支援车。未来坦克支援车一定会向多用途化的方向发展。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指正!图片来源网络。
辽宁大连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
7月22日,大连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系海产品加工企业员工,传播路径可能是什么?接下来该如何防疫?
最近的几次疫情告诉我们,对进口食品进行检疫监控太重要了!武汉疫情最初可能也是通过进口食品流入国内1、去年12月底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出现新冠疫情,席卷整个中国。
2、今年6月中旬,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出现疫情,可能与欧洲进口的海鲜三文鱼有关。
3、7月上旬大连、厦门、重庆海关相继在南美厄瓜多尔进口的白虾包装袋表面检测出了新冠病毒。注意,这里也有大连。
4、7月中旬,新疆乌鲁木齐出现疫情,目前传染源和零号病人尚不明确。
5、7月22日,辽宁省大连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石某,为某海产品加工企业员工(该企业从事进口及国产水产品加工、冷藏等业务)。
结合武汉华南海鲜、北京新发地疫情例子看进口海鲜水产食品有大问题,联系着国内病毒溯源,并且国际疫情形势使病毒在不断变异,出现大量变种,使得海关检测难度增大,可能会有疏漏,造成国内疫情小范围反弹。
因此对待进口海鲜水产食品是要一刀切还是加强检测呢?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不过,近期对待各个地区的进口冷链运输食品和该企业一批的海鲜水产要严格审查,一定要做到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 。
李兰娟院士在北京爆发疫情之后,曾经强调,要强化食品溯源!她说,目前来看,尽快清晰的知道哪些食品是被污染的,以及这些食品的最初来源在哪里非常重要,这对新冠病毒的溯源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在看来,真是真知灼见,不仅是北京,其他地方也要保持警惕。
而根据国外的研究,病毒发现的时间逐步向前推,西班牙的研究人员甚至在去年3月的废水中检测出了新冠病毒,所以病毒来自于国外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了。
我们应该采取的举措:国内国外防控,境外输入人和物,两手都要硬!总的来说,目前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各地零星病例会时有发生,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一月一地,此起彼伏。而疫情的来源主要是国外,通过人和物的传播。
目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累计确诊已超过1500万例,我们一方面要保持国内精准防控的意识和方式,另外也要从各个渠道严防境外输入。
我们有能力在保证进口的基础上有效防疫,不过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暂停海产品的进口!
卸料平台通道搭设规范?
建筑施工中搭设卸料平台可依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这个规范。
建筑施工中搭设卸料平台可依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规范,在规范中明确提出搭设卸料平台施工技术有以下几点:
(一)原则上严禁使用落地式卸料平台,积极推广使用型钢材料制作的工具式、定型化的悬挑式卸料平台。
(二)悬挑式卸料平台应用16号以上工字钢或槽钢作为主梁和次梁,上铺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并用螺栓将木板与悬挑梁固定。悬挑式卸料平台必须搁支在建筑物上,不得与脚手架连接,不得出现前后移动和左右摇晃现象。
(三)(1)悬挑式卸料平台的悬挑梁延伸至建筑物内的部分不得少于1米,采用不小于φ16以上钢筋或螺栓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上的部位不得少于2处;
(2)两侧的悬挑梁应分别采用2道φ14以上的钢丝绳进行吊拉卸荷,钢丝绳上部拉结点连接件必须固定于建筑物结构上,严禁设置在砌体墙或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建筑物锐角利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衬软垫物,卸料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安装应平放。
(四)卸料平台必须按照临边作业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上杆高度为1.2m,下杆高度为0.6m,挡脚板高度不低于18cm,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密目安全网。
(五)卸料平台应设置4个经过验算的吊环,吊环应用Q235钢筋制作。(吊环应预埋在主体结构上,其预埋深度及锚固长度符合规定值,吊环净高不超过混凝土面5--6CM,吊环方向垂直于楼面。
(六)(1)卸料平台钢丝绳与水平悬挑梁的夹角宜在45°-60°。卸料平台钢丝绳用绳卡固定时,固定绳卡不少于3颗,最后一颗绳卡距绳头的长度不得小于140mm。
(2)最后一颗绳卡与第二颗绳卡之间应设置一绳弯。绳卡滑鞍(夹板)应在钢丝绳承载时受力的一侧,“U”螺栓应在钢丝绳的尾端,不得正反交错。绳卡初次固定后,应待钢丝绳受力后再度紧固,并宜拧紧到使两绳直径高度压扁平1/3。
(七)平台上悬挂分公司统一限重标志牌:标注限载吨位及验收、维护、安装责任人,严禁超载或长期堆放材料,随堆随吊;堆放材料高度不得超过平台护栏高度;工人限数1-2人,严禁将平台作为休息平台;平台上的施工人员和物料的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的容许荷载。
(八)卸料平台出入口上口必须采用符合要求的硬防护。
(九)卸料平台搭设完毕,必须经施工技术人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验收,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并签署意见,办理验收手续后方可投入使用。
扩展资料:
建筑施工悬挑卸料平台规范尺寸为:
(1)悬挑式卸料平台的设计尺寸:钢平台长4.5m,宽2m,主次梁均用16#和10#槽钢制作,钢丝绳采用直径20mm。
(2)容许荷载:施工活荷载2KN/㎡,集中荷载10KN.
高梯如何做防护?
(1)要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如穿软底鞋、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能穿皮鞋或塑料硬底鞋作业。
(2)登高时禁止使用没有防滑或梯档缺损的梯子。梯顶端应放置牢固或有专人扶梯。
(3)登高时用的脚手架要符合规定。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有断裂伤痕,搁置必质平衡牢靠,两梯要用绳索扎牢。
(4)注意脚手架是否坚固、结实、平衡。各层都要放底板篱笆,上下脚架要有良好的扶手,确保安全。
(5)高处作业下方必须设安全网。凡无外架防护的施工,必须在4—6米处设一层固定的安全网,每隔12米(四层楼)再设一道固定的安全网,并同时设一道随墙体逐层上升的安全网。
(6)在天棚和轻型屋面上操作或行走前,必须在上面搭设跳板或下方满搭安全网。
(7)冬季在寒冷地区从事高处作业时,要防止踏冰滑倒,不准在走道、脚手架上倒水。
(8)在高处作业遇有雷击或将有大雷雨时,脚手架上的作业人员必须立即离开。
高支模是要每隔五米设置一道水平兜网吗?
不要
一、高支模规范要求
1、扫地杆距离地面不大于20厘米,纵横向设置。
2、剪刀撑每隔4根立杆设置,角度为45-65度之间且不应小于6米,水平剪刀撑每隔2步设置一道
3、立杆间距:一般为1.2米,高跨为0.9米,水平杆间距每步不超过1.8米
二、架体内或电梯井或采光井内的水平兜网按规范要求每两层设置一道,且不超过1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