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关键技术有哪些,如何通俗易懂地给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下定义?
作为一名IT行业的从业者,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大数据的定义有很多种不同的描述,站在不同的角度(行业)对于大数据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要想为大数据下一个完整的定义还是比较困难的。对于大数据的常规描述主要是从大数据的特点来入手,涉及到数据结构、数据量、处理速度、价值密度、真实性等多个方面,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理解大数据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形成认知,分别是“价值空间”、“技术岗位”和“应用场景”。
大数据说到底就是开辟出了一个新的价值空间,这个价值空间的核心就是数据自身的价值,所以大数据技术体系是以提升数据价值这个核心目的来展开的。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推动下,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数据,因此大数据的价值空间还是非常大的,这也是当前大数据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大数据领域的工作岗位主要涉及到大数据运维、大数据开发和大数据分析三大类,其中大数据运维岗位主要涉及到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传输和安全等内容,大数据开发岗位涉及到大数据平台开发和大数据应用开发,而大数据分析岗位也可以简单地分为应用级分析(工具)和研发级分析(编码)两种岗位。
大数据的应用场景还是比较多的,简单地说,有数据的地方就需要大数据技术,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大数据领域将释放出大量的人才需求。从目前大数据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当前大数据领域的主要人才需求还是以研发级人才为主,这一点在2019年研究生的秋招当中有较为明显地体现。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资源服务方式,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划分为了IaaS、PaaS和SaaS三大方面,目前云计算正在从IaaS向PaaS和SaaS覆盖,云计算也过了早期通过低成本来吸引用户的时期。目前云计算的发展重点在于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未来全栈云和智能云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简单地说,云计算就是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各种计算资源服务。
区块链本身是一种技术,但同时也是一种模式,区块链是一个开放的计算平台(去中心化),为参与的用户提供了实现价值增量的解决方案,让价值增量得到了明确。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开放性,使得区块链技术本身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为什么巨头积极布局云计算?
云计算作为前沿技术之一,正改变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企业数据共享、小到个人数据存储,云计算都优势显著。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云计算已经融入金融、工业等行业的发展过程,并给相关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云计算产业发展十分迅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云计算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以IaaS、PaaS和SaaS为代表的典型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654.83亿美元,增速20.6%,预计2020年将达到1435.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2016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已经突破3000亿,我国发展云计算的政策优势明显,给了行业很好的发展环境。云计算正释放巨大红利,其应用逐步从互联网行业向制造、金融、交通、医疗健康、广电等传统行业渗透和融合,2019年我国5G建设提速,2020年5G生态全面铺开。随着牌照、基站、终端和运营商套餐的同步推进,5G生态的建设有望全面铺开,2020年将是5G加速推进社会变革的起点,相关基础设施层和应用层将持续受益。根据信通院预测,2020-2025年我国5G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达到13.5万亿元,而到2030这一数值将达到40万亿元,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对于云计算而言,5G可以催生出以云视频、云游戏、云AR/VR为代表的系列新应用,从而从应用层面进一步提升云服务需求。
网络设备:5G时代各大中型互联网公司在海外/国内大规模建设数据中心,一方面推动网络设备速率加速提升,另一方面也极大拉动企业级网络设备需求。
服务器:5G时代,随着新型移动终端连接数量持续增长,流量爆发将驱动数据计算、存储需求呈几何级增长,服务器出货规模也将迎来确定性爆发。
IDC:5G流量爆发叠加云计算需求爆发的背景下,云服务厂商规模化扩建IDC是确定性趋势,我国作为云计算和IDC领域的后起国家将在未来35年保持优于全球的市场规模增速。对巨头们来说,积极布局云计算有助于抢占云计算市场先机,跟上“全民上云”时代发展步伐。
现代云技术是什么意思?
云技术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所用,灵活便利。
云计算技术将变成重要支撑。技术网络系统的后台服务需要大量的计算、存储资源,如视频网站、图片类网站和更多的门户网站。
云技术是什么意思?
云技术(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它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提供给用户,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按需使用这些资源,而不必拥有和维护这些资源的所有权。
云技术的实现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其中,IaaS提供的是计算基础设施,包括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PaaS则提供了一整套开发环境和工具,使得开发者可以在云平台上进行开发和部署应用程序;SaaS则是提供给最终用户的应用软件,用户不需要关心软件的具体实现和部署,只需要通过互联网访问即可。
云技术的优势主要有可扩展性强、灵活性高、可靠性高、成本低等。它已广泛应用于云存储、云计算、云安全、云数据库、云视频等领域,成为当今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
运营商如何把握云计算市场脉搏?
5G时代,运营商在云计算领域是可以后发先至的,那就是依靠5G带来的工业互联网的边缘计算需求,下面我来给分析一下为何运营商的云计算在过去机会渺茫,在5G时代反而会有新机遇。
过去,运营商几乎和云计算无缘过去,运营商在云计算领域的确很被动,三大运营商只有电信的天翼云表现稍微好一点,联通和移动的公有云几乎连影子都没见到。
云计算技术在过去何运营商几乎没有关系,在4G时代运营商几乎沦为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的管道,大量的收益流向互联网企业。相反,阿里云、腾讯云开展的如火如荼,如果不是电信先知先觉搞了一个天翼云,运营商在云计算领域几乎全军覆没。
我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运营商在公有云这块的建设和服务更加保守,无法利用尖端技术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公有云服务,缺乏竞争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互联网企业,例如阿里有自己的投资体系,在互联网企业有比较大的号召力。
所以我们看到,不仅仅是中国,目前全球公有云领先的公司,都和运营商没有多大关系
5G时代,低时延业务需要边缘云计算而5G时代和过去不一样,5G定义了三大场景,有两大是针对企业业务的,低时延是重要的业务特点。5G时代有很多低时延的应用,例如自动驾驶汽车、工业控制互联等等,这些应用都需要有边缘计算云的参与
什么叫边缘计算?这是针对传统的云计算而言,传统的云数据中心是部署在中心城市。例如我们向阿里云租一个公有云节点,一般会让你选择北京、杭州等地方。这种属于中心化部署
传统集中在中心城市来部署,这种部署的好处是可以集中部署和管理,不足之处就是传输的时延比较长
如下图所示,如果在山东济南通过4G访问位于杭州的阿里云,必须经过运营商的无线、运营商的移动网、济南的城域网、移动的骨干承载网、杭州的城域网,最终访问到了杭州的阿里云
经过这么多网络节点,传输的时延是比较大的,这显然不符合5G的诉求,5G的低时延业务有可能要求时延在10ms到30ms内,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业务不经过那么多网络,可以访问本地的数据中心,这就是边缘计算,数据中心部署在本地边缘
还是以济南那个为例子,阿里云把数据实时同步给济南的边缘云,如果济南的用户通过5G访问低时延要求的云业务,只在济南本地数据中心终结,那时延当然很小
运营商在边缘云计算,占据地利边缘云计算,运营商的机会会大的多,因为只有运营商有条件在城市的各地有机房,可以方便的建设小型的边缘数据中心,尽管BAT也想到了这点,但是BAT没有运营商的天然优势
而且,利用自身可以掌控的5G网络,运营商可以方便的把边缘云和5G网络挂钩,可以基于5G网络实现最敏捷的就近接入
那么利用5G所需的边缘云计算的地利优势,运营商第一可以真正的把网络管道和企业业务结合。利用边缘云,运营商不但可以为企业提供低时延业务,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低时延的服务,例如云操作系统、云游戏、基于云的VR应用等
结论所以我觉得,在5G时代如果可以合理利用,运营商可以利用自身的地利优势,以及对5G网络的掌控,基于边缘云,实现在云计算业务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