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2公务员考试报名,公务员报考该怎么选择岗位?
学得好,不如报的好。选对岗位,距离公务员上岸也就剩半拉子距离了,22国考职位表出了,手把手带大家筛选岗位,看过来看过来。
学的好,不如报的巧
下面是我总结的报岗小经验,给今年参加考试的人一个参考:
第一步:官网看公告和职位表,从“国家公务员局”上看,国考的唯一官网网站。
看公告里面自己符不符合报名条件、什么时候报名缴费、什么时候打印准考证、什么时候笔试、什么时候面试。全部符合的话,就查看职位表,熟悉职位表。
第二步:先问问自己的内心想要什么
可以结合意向工作地区、学历、学位、政治面貌、性别、专业、工作年限、外语要求等。
第三步: 根据自身条件筛选
按照我筛选的经验,一开始看的时候会觉得好多好乱啊,但是要知道其实适合自己的屈指可数,那怎么把适合自己筛出来呢。
我觉得先是筛客观条件,比如学历户口专业等这种,直接把自己够不着的筛掉,也就是先看看自己哪些是配得上的,然后再选自己想要的,这样的话就更好选择了,亲测有效。
【客观条件】
1.筛选学历、学位。比如勾选本科、大专及以上、本科及以上、本科或硕士研究生。根据自己是否有学位来筛选,所以有就勾,也可以全选。
2.搜索专业。专业会限制很多人,要清楚自己的专业大类是什么,像我秘书学,一开始觉得这个专业应该是一个很冷门的专业。后面我发现我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好家伙,这个太棒了,王牌专业。一定要知道自己是大类专业。
3.筛选基层工作经历或者应届毕业生。如果是应届生身份,那就利用好这个身份,因为这个真的太香了,直接干掉一波人。如果是社会人员,基层工作经验也是一个优势。如果有服务基层项目的工作经历的话,这又是提高竞争力的有利条件。
4.筛选政治面貌。是党员的话这一步可以跳过,反正都符合,但是如果想选报考人数少一点的岗位就筛选党员。
5.看备注条件。这个不要忽略,一般在备注栏里会注明职位限制的其他条件,比如证书、外语、应届生、性别、工作要求等。
6.筛选地区。工作地点很重要,选中工作地点筛选,输入意向工作地区,可以选自己户籍地或者大学所在地或者是比较发达的城市。
【主观因素】
报岗还要考虑工资待遇、发展空间这些,但两者往往不可兼得,怎么选,就看个人了。
国考分为高配和低配版。高配是国家部委,低配是中央在各地的直属机构。省考招考单位是地方党委、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共分省市县乡四个级别。
在工资待遇方面,部委不说了,去那里就是奔着发展前途去的,国考低配在全国各地,工资是中央财政负担,待遇是还可以的。公检法一线工资是公务员队伍中最高的,注意是一线,而且是编内的法官和检察官,行政的话,和普通的公务员差别不大。
从发展前景说,国考高配>省考>国考低配。
▲这些一定要注意:
选岗前,一定要做好功课,勤问过来人。闺蜜之前报了乡镇的办公室,结果因为人手不够就被迫下乡检查。避免吃亏,不要懒省事。
想进单位躺平?不可能。第一年新人就是当牛做马,第二年带新人帮他们擦屁股,第三年才能缓缓歇口气。我也才刚进体制两年,比第一年要稍微轻松些,不过也不能上班摸鱼。想闲点就去边缘岗位,工资少点,不过也是真的闲,比如档案、计算机技术员这种。
求发展就到核心岗位,宣传岗、办公室岗,可能忙的昏天黑地,但是做得好了5年就能完成别人10年做的。
选好岗就上了半拉子岸,剩下的半拉子就得靠成绩了,拿高分的学习经验分享给大家,赶紧上岸:
一、今日不学习,明天变辣鸡
1.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基础巩固目标:了解考试题型,梳理知识点。我是阿甘上岸说结合教材一起学习的,这样入门会比较快。每看完一个模块的课程,就做少量的题巩固。
行测我是先从言语开始学的,然后是资料,判断,数量(常识部分不看)边看边记笔记,配的华图模块宝典教材,听课的时候重难点用红笔在教材上圈下来,着重看例题和解析,大概就是这么过一遍。
申论每天刷一刷人民日报的app,听听网课,学学老师教的做题思路、采分点、写作框架啥的,再看看教材中的范文回答,毕竟申论注重的是积累,短时间很难有很高的突破。
用到的资料:
《华图模块宝典》,每个模块都是单独成书,细分了每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内容讲解的非常详细,而且还有大量的真题,听完课用它巩固知识点很不错,我最喜欢的其实是里面标重点,每个模块的内容根据以往的出题频率会标出复习的重难点,复习有方向。
《粉笔申论的规矩》,同样的里面包含了大量真题,通过真题总结这类题型的做题方法,解析的时候,怎么分析材料、做题思路、怎么踩点、参考答案、做答框架都有,很全面清晰,适合新手山路,好上手。
《阿甘上岸说》,笔试备考的最佳课程。听完课的第一感觉就是原来行测可以这么简单。老师讲课结合大量真题,总结每一题型的做题技巧,吃透之后自己可以直接带入技巧做题。像逻辑判断题,用老师教的排除法,三两步就能定位到正确答案,后期这一题型我练熟了基本都保持在90%的正确率。
2.专项瓦解,各个击破
专项提升目标:刷题看课,练习做题技巧。这个阶段我是以2刷阿甘上岸说和专项练习为主的。
行测专项练习之前,先2倍速看阿甘,回顾做题技巧。接着去刷题,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过,通过专项刷题训练把技巧掌握透彻。刚开始刷题的时候速度肯定是不快的,这个不用担心,我练了大概大几十道题,技巧用熟练了,速度和正确率自然就上来了,个人建议把重点放在资料分析,言语判断上面。
申论跟行测差不多,我把重点放在了小题上,不要疯狂的刷题,我有时候一道题能磕1个多小时才能吃透,重点在把一种题型彻底掌握吃透。大作文一周写2篇,千万不要在考场上才写人生中的第一篇大作文,光学不练都是假把式。小题写完要多总结,错题本一定要有哦。
用到的资料:
《决战行测5000题》,行测5000题的难度是分为中等和高难度的,非常适合刷题与分模块练习阶段,行测都是选择题,而且120分钟得做135道题,刷题的时候就得练速度,5000题完全够刷了,我比较喜欢的就是参考答案,很详细很清楚,正确选项、错误选项都讲解,看完解析我不用自己再查知识点啥的。
我建议每天至少练习2个模块的题目(比如上午言语,下午判断,晚上资料),或者隔一天换一个模块(今天言语、资料,明天判断、资料),否则学习的那些理论会慢慢淡忘。
《决战申论100题》,别看就100道题,我直到考试只做了80%左右,考了74分。申论不需要题海战术,这本就够了,最关键的是粉笔家的申论参考答案是真的做的好,很全面详细,解题思路和做题框架也都有,参考价值很高。
申论一定得多动手,多总结,大作文也得练,可以不用像小题那样天天练,我一般是3天会写一篇大作文。
3.不做真题卷,莫想拿高分
冲刺目标:培养做卷子手感,模拟考试氛围。
严格按照考试的要求去做,行测两个小时,申论两个半小时。到点就停(可以准备一个计时器)。
不建议把真题拆开去做,比如今天就刷两套题的言语题,明天再做资料,这就失去做真题的价值了,要做就做全套的。
我是把过去5年的国考省考真题做了2遍。做完之后可一定要及时总结归纳,可以多做几遍把题目完全吃透。
做两套试卷,不如总结一套做题。出现错题,除了要修改答案以外,更重要的是明白自己错在哪儿,题目的考点是什么,错题本总结的越详细越好。
错题本总结完不是用来积灰的,每周、每月再纵观对比一下,就会发学习的遗漏内容,比如数量关系的某个公式没有掌握,或者图推题的某个考点总忘记,查漏补缺就用它。
二、学习没技巧,高分得不了
1.行测高分技巧
行测就是2分理论、4分刷题、3分错题回顾,1分留给缘分。核心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做的又快又对。提高速度和正确率的唯一手段就是掌握做题技巧。
言语主要是通过关键词选定答案,学会语段转折词还有感情色彩的判断,一定要搞懂含义。不要太纠结于书中的理论和技巧,主要得多练,要有自己的做题体系(行文结构、逻辑关系、选项对比),然后就疯狂刷题找语感。
常识模块建议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多去学习一些比较重要的法律知识,这一部分考的会比较多,剩下的就随缘了,做题的时候不要太纠结选项,快速的浏览一下,选项里面有看到眼熟的直接选,不要浪费太多时间。
数量的重点在工程问题、最值问题、牛吃草、和差倍比、鸡兔同笼、溶液问题、规律周期问题(年龄、钟表)。做的时候会比较耗费时间,平时就得注意总结技巧,比如对待溶液问题,我直接用阿甘老师教的十字交叉法,带进去1分钟之内直接就算出来了,快很多。
判断推理,这个模块做题技巧性非常强。定义判断拿到问题要快速判断定义形式,勾划出关键信息,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逻辑就深入去理解公式,熟练运用,关键在多练了。图推这几年角度规律几乎没考过,看着一样就是位置(平移、旋转、翻转)或样式规律(加减同异)),再附加一笔画和黑白块等几个特殊规律。
资料分析重点复习,熟记那几个公式(基期、现期、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我总结的比较快速的做题方法大致有两个估算法、截位法和直除法,别记太多,考试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
2.申论高分秘籍
申论重点在小题:小题分差更大,学习的时间利用率更高。作文大家分数不会相差太多,如果复习时间短的情况下,建议把重心放在小题上。
申论不管是小题,还是大作文,答案都源于材料,会读材料至关重要。
我读材料的时候,会进行圈圈画画,把说明段落主旨句子和议论句画波浪线,重要人物或媒体评论描直线。点出问题句圈个圈,这样答题—目了然。
读材料的过程中,每读一段,把文段的本意、意图、以及自己的想法在空自处简略标注,这样在做题时可以直接拿来用,更能启发自己的答题思路。
大作文的话,就用上面的读材料方法,找到总论点、分论点,日常总结些写作框架套进去,把积累的素材填充进去,写成五段三分式一篇大作文就完成了。
另外,申论我发现的答题规律:
①300字以下的,高度概括,只写大条,归纳总结。
②300以上,大条下面就要写具体的内容,主要看字数。
③要是超过300字,没见过的题型,和大作文写法一样,第一段都是破题(写背景),承题(造成的的影响),立意(做法或者后来的影响);第二段,看材料主要写什么(通常是原因,影响、做法),讲什么就写什么,列条呈现。第三段,对策或者效果,最后呼吁继续做下去就行了。
我的方法分享就这么多,没有白报的班,没有白做的题,没有白上的自习,别想那些有的没的,拿起笔,干就完了。
浙江公务员上下班时间夏季?
浙江公务员上下班时间,夏季上午8:30—12:00,下午2:30-6:00。下属各个地区市、县略有不同,杭州市上午九点到12点,下午2:30—6点,宁波市上午8:30—11:30,下午2:30—6:00,温州市上午8:30—12:00,下午3:00—6:00,县级市也会略有不同,大致工作时间是差不多的,有差别在略早一点或迟一点。
请问是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好还是浙江的警察学院好?
感谢邀请!
先说答案:浙江警察学院更好!
很多考生和家长会认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是公安部直属的国字头高校,而浙江警察学院,是省属高校,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二本院校;显然,应该选择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由于本人是从事高考志愿填报相关工作的,必须要说明一点:对于浙江考生而言,这种选择,性价比非常的低。
公安联考政策实施以来,公安院校的公安专业毕业生,只要通过公安联考,就可以入警;这种政策性红利,使得近些年公安院校的录取分数,逐年上涨。
对于浙江考生而言,如果想要当警察的话,可以报考的学校就是公安部直属五所高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铁道警察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以及省属的浙江警察学院。(当然,也可以报考司法部直属的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但要报它提前批招生的专业)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在浙江省的招生人数非常少,最近几年,每年只有20人;这个数字不要说跟浙江警察学院相比,甚至远远低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浙江警察学院呢,2021年在浙江省内的招生计划是900人!45倍!
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在相同或者相似级别的高校里,招生人数越少,录取分数往往会越高。
于2020年、2021年的实际录取情况来看,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录取成绩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几乎持平,高于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和浙江警察学院。
从实际的就业情况来看,由于两所高校近几年招生的全部都属于公安专业,入警率都超过97%;也就是说只要你能够毕业,个人有愿意当警察的话,高校两所都不存在就业问题。
从就业方向上看,浙江警察学院的毕业生,几乎都是面向地方公安机关就业;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近些年的招生有两个就业方向:面向地方公安机关就业、面向铁路公安机关就业;但问题在于,面向铁路公安机关就业的,它在浙江根本没有招生计划!
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两所高校,它们招生的专业几乎相同,和浙江警察学院相比,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多招收了一个专业:警犬技术。
另外比较特殊的一点是,浙江警察学院的涉外警务专业,除了在浙江省内招生,还在湖南、云南等几个省份,有招生计划。类似情况的还有云南警官学院的禁毒学专业,新疆警察学院的反恐专业。这也充分说明了,三所高校在这三个专业方面的实力。
相同的就业率和就业方向,更高的录取成绩,如何选择,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可能有同学会说,我的成绩足够好,个人认为如果成绩足够好的话,应该选择的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竟它是公安院校中唯一的双一流。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理性探讨。
最后,祝福2022年的每一位考生,都能够考入心仪的高校。
2022年平均工资出来了?
我能轻松达标,但是依然生活得不容易
假设你给出的数据是真实的,我还是可以轻松达标的。我的月薪是18000元,换算成年薪是21.6万元。
就算按照城镇单位的平均值(106837,10.68万)来计算,我基本刚好是翻倍,轻松达标。
我生活在广东省广州市,按照广东的平均值(118133,11.81万)来计算,我也能轻松达标。
平均工资按照城市来计算比较合理,广州市2022年的平均工资是11710元,换算成年薪是14.05万元。我基本还是可以达标的。
然而就算达标了又怎样呢?还不是生活艰难。18000元,扣除乱七八糟的费用,到手也就14000元上下。每月还房贷5000多元,孩子教育支出平均每月2000元,家庭生活开支每月7000元(物业费、水电气费、柴米油盐、电话网络电视费、汽车保险保养加油停车费),还没算我的衣服、包包和化妆品,工资余额已经不足了。
首先,2022年平均工资还没有出来,请不要拿2021年的旧数据来欺骗网友了。一般而言,2022年的准确数据需要等到2023年的年中左右才能出来。下图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的平均工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21年的数据为106837元,与你给出的数据一模一样,一个数字都不差。
其次,平均数是要远大于中位数的因为平均工资是平均值,而平均值远远大于工资中位数,加上全国有一半左右的人是没有收入的,所以即便你拿着全国最低的工资,你也会比全国50%的人收入要高。假如你的工资水平能够达到中位数,那么你妥妥的战胜了全国75%的人。而当你的收入达到全国平均值的时候,你的收入将战胜全国85%的人。下图是2021年收入中位数前5的城市,你可以跟平均值对比一下,发现少了不少吧?
第三,告诉你2022年全国一些主要城市的平均工资这些基本都是高收入的城市,所以他们的平均工资特别高,这38个城市的平均工资在10000元+。如果你想知道你的工资有没有达标,你可以参考下图,找出你所在的城市,然后拿这个平均值与你的工资对比。其实拿自己的工资和所在城市的平均工资对比,这样更有参考价值。
总结一下:不要羡慕别人的高工资,也不要看低自己的低工资。努力生活,争取自己想要的幸福才是真的。也不要怀疑统计局统计的那些平均工资,其实真实的平均工资只会比统计局的高,而不是低。因为有很多高收入会拉高平均值的,还有很多人的收入不一定能统计进来。
浙江省考公务员2023报名时间?
浙江2023省考报名时间还没出,岗位表也还没有。据以往年份推算,报名时间大概在2022年11月份,考试时间在12月份。预计快出公告了,近期可做好关注。2023省考临近,考生还请早做准备,争取早日上岸。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