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主党党员人数,希拉里会不会当选美国下一任总统?
岁月不饶人,精力实在太有限,希拉里自己在去年就放弃了角逐2020年大选的机会。
其实,只要她愿意站出来,现在被民主党推出的总统候选人必然是希拉里,没拜登什么事儿。
不过希拉里应该是疲倦了,当年2016年大选最后几个月里,川普往往一天能垮州坐飞机赶好几个集会活动,而希拉里一天只能赶一两个就不错了。
今年希拉里都74了,今年反正没机会了,你让她再去角逐2024年大选的机会?那时都78了,那时会老到什么程度就更不好说了。
总之,希拉里是不可能再出任总统了,不过她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影响力去“帮助自己的政党”,并“继续工作、捍卫自己的信念。”
这一次,她就是全力站队拜登,为她摇旗呐喊,包括奥巴马等等前政客们,也纷纷为拜登站台。
其实,本来民主党大概率是放弃了2020年大选的,因为民主党内实在没什么人可以出来挑担子,准备也就放放水拉倒了,不过今年连续出现了疫情、暴乱等等幺蛾子、黑天鹅的事情,把美国折腾的一地鸡毛,目前的局面是几十年所未有过,民主党也重新收拾信心,准备和川普大干一场。
另外,坊间纷纷把川普家的大公主—伊万卡,作为未来的美国女总统的人选之一,而且,呼声还挺高。
虽然她有个不靠谱的总统老爹,但是伊万卡凭借其学霸、颜值、能力、谈吐等等,还是颇让舆论产生好感度的。
虽然现在很多美国媒体和舆论对伊万卡不算友好,但完全是因为她老爹的因素,她背了锅而已。
而川普也从来没有掩饰他对伊万卡的喜爱以及想扶她上大位的野心。
川普2017年上位之初,就任命伊万卡和库什纳担任白宫高级顾问,为这对小夫妻积累了很多资源和人才,积累了很多实力,川普也会不遗余力地尽全力把自己的资源转移给长公主。
伊万卡确实是个牛人,从小就是个学霸,虽然老爹家大业大,但她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力量创出一番事业,能力很强,所以不仅在老爹的特朗普集团担任核心决策人之一,也拥有自己的服装品牌等事业,家庭事业双丰收。当然,虽然她在川普集团担任副总裁,但她也是拼了命的工作,有时一天只睡4个小时,因为只要稍微干的不好,川普是随时都要让她滚蛋的。
这2年,虽然跟着父亲从政一路跌跌撞撞,但总体还算顺利,特朗普带着她几乎走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与世界各大国的领袖们高谈阔论,与全球的政商界名流举杯同欢,应该说积累了很多的政治经验和人脉,这些都是她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伊万卡的路还很长,她的政治生命也可能随着老爹总统任期的结束而结束,也有可能继续深入发展,她会不会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总统,这个还得拭目以待。
当然,伊万卡结婚的时候,按照犹太人的习俗改信了犹太教,而犹太教是个非常严格的宗教,她这辈子基本不太可能脱离犹太教。而美国立国以来的45名总统,有44个新教教徒,只有一个肯尼迪信的是天主教,这一点对伊万卡来说也是特麻烦的。
你们怎么看待美国总统特郎普在此次疫情的表现?
我是@畅谈乱炖 ,一起讨论。
首先,我的看法是欧美大部分的领导人和特朗普其实是一样的态度。
只不过,特朗普更加大胆,极端了一点。
当韩国,日本爆发疫情的时候,欧美各国的领导人察觉到疫情会波及到欧美各国,但是谁也想不到本国的疫情会爆发。
特朗普的想法就更加大胆,更加极端了。
他是这样说的:没有人比我更懂病毒,也没有人比我更懂美国,相比较于其他国家来说,病毒攻击不了美国,因为美国更有韧性,它们——新型冠状病毒攻击不了美国人。
几乎所有的欧美领导人都和特朗普一样的,被疫情攻击了,本国疫情爆发了,才知道防控。
特朗普也努力了,也绞尽脑汁的想过很多办法。
只不过这些办法,把美国的经济放到了第一位,面对股市熔断,市值大跌,他出台几万亿美元刺激计划,打开印钞机疯狂印钱。
但是,他错了,他本末倒置了。
如果疫情不被防控,持续爆发,砸再多的钱,也只是飘起的肥皂泡,刚开始绚丽多彩,可是,疫情来了,风一吹,就破了。
特朗普也努力过。
特朗普也头疼过。
特朗普也曾绞尽脑汁想过。
只不过有些事,并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
特朗普的小商人思维,利益至上在他心里已经根深蒂固,在商场上,他或许能利用合理的规则对他人坑蒙拐骗,但是,身为美国的大总统,他或许还没有觉悟。
他或许真的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
竞选时,特朗普迎合时代的浪潮,走向了万人之上的总统宝座。
可是当真正的危难出现时,他却不能像支持者所期待的那样力挽狂澜,反而只是频频出错,而后又不认错,最后还是频频出错。
——
谢谢看完,留下你的想法。
关注@畅谈乱炖 ,获取更多。
得到纽约时报环球时报等媒体的支持?
哪个选举人没有几份报纸等媒体的支持?这和民主党能否取胜有多大关系?美国两党轮流执政是必然的,除非某一任总统特别能干,国内经济搞得很好,民生得以改善,或许下一任总统仍然在该党内胜出。本届美国大选,虽然特朗普行事独特,在国际上怼天怼地怼盟友,不断的退出国际组织,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美国的形象及地位的。但是短期来看,特朗普的政策对美国国内的经济是有好处的,百姓是得了实惠的。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美国政府不停的印钱发给普通民众,虽然美国的经济因为疫情大幅度萎缩,但普通民众还感受不到。因此,虽然目前民调显示,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已经领先于特朗普,但11月份的选举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实质性群体免疫?
新冠肺炎本身是一个自限性的疾病,至少80%的人是可以自愈的,重症比例一般在10%~20%之间。所以无论国家大小,人口多少,都不可能因此而种族灭绝,都一定是能够挺过去的。
问题只在于需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把这场疫情拖过去,实现病毒和人类共存,同时需要付出多少人的生命作为代价。只要疫苗能够及时出现,也可以帮助人类及早的结束这场疫情。
虽然美国的累计确认人数已经达到了82万人以上,累计死亡人数已经达到了45,000多人,但是和美国3.4亿的人口相比,这还只是毛毛雨。
如果美国铁了心走群体免疫的道路,那么至少需要60%的人口都感染过,也就是说美国至少需要2亿人感染过之后,才能达到真正的群体免疫。而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死亡的人口,比较保守的估计是150万人。
虽然美国从3月初以来,看上去一直在积极的检测,确诊人数一直在不断增加,但因为检测之后的重症才会被收治,轻症仍然要回家居家隔离。而且重症是否能够得到及时救治,也要看自己是否能够负担得起高昂的治疗成本。
如果负担不起,也同样只好回家居家隔离,其实也就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能扛过去就扛过去,扛不过去就只好去见上帝了。所以这场疫情,受影响最严重的就是老人和穷人。在美国,如果既是老人又是穷人,就很难活下来了。
实际上美国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像中国一样将病毒围堵起来,彻底消灭疫情。美国的策略一直都是通过收治重症,轻症居家隔离,减少大型活动,来延缓疫情扩散的速度。但现在看来,这个策略是完全失败的。
因为美国始终没有将轻症患者集中隔离,虽然政府也发布了居家令,要求人们不要上班,不要上学,待在家里,不要出门,但实际上这种措施是完全没有能力彻底阻断疫情传播链条的。所以美国疫情现在仍然深不见底,看不到好转的希望。
更加严重的问题是,因为美国人没有储蓄的习惯,而且服务业在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中占比太高,所以绝大多数人实际上无法承担经济停摆时间太长的代价。停摆时间越长,倒闭的企业越多,世界的人口也就会越多。
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经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的累计失业人数已经达到了2200万人以上,而且还在以每周新增600万人的速度持续增加。所以美国如果经济停摆的政策继续下去,由此带来的次生灾害将会更加严重。
从3月下旬开始,特朗普就一直在不断的声称要重启经济,一开始说要从复活节之后开始复工,因为遭到太多人的反对,才有把居家令延续到了4月底。上周末,特朗普不顾民主党和他的医学顾问福奇的反对,已经决定从5月份开始重启经济。
美国所采取的防控措措施,本来就没有多大效果,现在又要彻底放弃,也就意味着美国已经下定决心走群体免疫的道路。接下来的一到两年时间,如果疫苗无法及时推出,疫情都不会结束,死亡的人数也就会不断的持续增加。
美国是这样,欧洲也是这样。欧洲的主要国家,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虽然疫情爆发也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了,情况似乎有所好转,正在进入尾声。但无论情况是否好转,5月份欧洲都会和美国一样重启经济,也就是一起走群体免疫的道路。
美国和欧洲一样,原本的防空策略有两个目标,一个目标是尽可能延缓疫情扩散的速度,另一个目标则是尽可能的保护医疗体系不遭到挤兑。现在欧洲和美国都已经决心复工,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放弃了第一个目标,以牺牲一部分人的生命为代价来保经济,保就业。
这当然会是一个非常残酷而且漫长的过程。如果美国要达到2亿人口以上的感染比例,这可能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按照美国目前5%的死亡率来推算,死亡的人数就要达到400万人。而按照美国专家的估计,最保守也需要死亡150万人。
最为糟糕的是,因为欧美已经放弃了抵抗,走上了群体免疫的道路,那么像中国和韩国这样已经成功地遏制住了疫情的国家,将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变得非常被动。除非能够尽快加快疫苗的研发,否则也不敢过快的打开国门,恢复正常的经济往来。
为什么没看到其他党派参选呢?
其实提问者的这个提问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美国总统的选举方法,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基本上看不到除了两大政党候选人以外的其他政党或者无党派人士参加总统选举。对于第一个问题,个人已经在其他问题的回答里回答了,具体见(1)美国的总统候选人是怎样选出来的(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68680434211750152/)?;(2)美国大选是怎样的过程(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15007144822046980/)?这两个问题的回答,这里就不赘述了。而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就是,美国的政治制度的设计造成的结果就是小党根本没法赢得总统选举。但并不是说美国没有其他政党,也不是没有其他政党候选人或者独立候选人参加总统竞选,只不过是他们有可能赢得国会某个或者某些席位,但却不能赢得总统大选而已,某种意义上小党或者无党派的总统候选人只是两大党的候选人的陪跑。
美国目前的国会众议院选区(来源:维基百科,下同)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美国就会发现美国是一个多元社会,存在着众多利益集团,但美国如此众多的利益集团,却没有形成多党制,而是形成两党制。美国总统这一职务,也从未落入当时两党以外任何其他党派手中,这与美国的选举制度、政府制度、社会力量的分野等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1912年大选结果首先,美国形成两党制,美国总统除了华盛顿之外,几乎都是当时两党制下的两大政党的候选人赢得,其首要原因在于美国的选区制度。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单名选区制。所谓单名选区又叫小选区或者单数选区制,即每个选区选出一名国会众议员或者州议会议员。选举时不需要绝对多数,惹事相对多数,只要某个候选人获得相对多数票,不论是否过半数,即可当选。单名选区制度相对应的选区制度叫做多名选区制度或者复数选区制度。相对于复数选区制度,单名选区制度天然有利于大党,其原因在于:(1)单名选区制度实行胜者通吃,失败者则一无所有。因此为了获胜,各党派就有意愿愿意结成较大的政党联盟,政党规模越大,政党数目越少,最终必然形成两党争雄的局面;(2)单名选区制度抑制了小党的形成。小党如果要参选,在面对大党的候选人所拥有的政治资源时,很难获得多数选票,即使能够获得一定选票,最终还是失败。儿选民也不愿意把选票投给小党而打水漂,因此只能投给两个大党其中之一。这在美国总统选举中表现的最为明显,独立候选人或者第三党候选人在总统大选时,不是没有参选,但甚至连赢得某一州的胜利,都比较吃力,就别说赢得全国过半选举人票了。在美国历史上,老罗斯福为了争取不连续的第三次总统任期,自组第三党进步党参加总统大选,但最终的结果只是分走了共和党的部分选票,最终老罗斯福获得了27%的选票,共和党的候选人塔夫脱获得了23%的选票,而民主党的威尔逊以42%的选票获胜。这大概是第三党获得最多普选票的一次。
1912年大选地图(蓝色为威尔逊获胜,绿色为第三党进步党的老罗斯福获胜,红色为塔夫脱获胜)
其次,美国联邦和各州实行单一行政首脑制度也对两党制的形成与长期存在起到了重要作用。单一行政首脑,即总统的选举办法,也就是所谓的选举人团制度可以说是建立和维持两党制的最大动力了。总统这一职位是两党必争的职位,总统选举可以说是美国一切政治生活的焦点所在。而我们知道虽然我们经常说美国每四年一次大选,公民选举总统,但事实上,美国总统的选举并非是直接选举,而是选举人选举。在制宪会议上,总统如何选举,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制宪者们提出了至少四个方案,即国会选举、人民普选、各州州长选举、各州选举人选举等。其中州长选举这一方案,基本上没有进入正式考虑范畴;而人民直选的方案也被很多代表所反对。因此,争论的焦点是国会选举和选举人选举这两个方案。事实上在制宪会议初期,选举人选举的方案已经被否决,由国会选举总统已经确定了。但在会议过半后,关于总统选举方式的问题又重新被提出来了,经过反复争论,制宪者们达成两点共识:一是由于国家幅员辽阔,人民不了解情况,没有选择最高行政长官的判断力,容易被少数阴谋家操纵,因此让人民直选就像
让瞎子分辨颜色一样不合理。二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不仅分开,还要相互独立,总统不应该受国会控制,不应由国会选举产生,而应该由其他途径产生。最后,制宪会议采纳了选举人团的方案,一个政党的候选人,只有在获得过半数总统选举人票才能当选。因此政党就必须使得其纲领对各类选民都有吸引力,已建立支持其候选人的尽可能广泛的选民联盟,并尽力避免本党分裂。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政治力量和选民的两极分化。应该说,制宪会议在确定采纳选举人团制度时,并没有考虑到党派政治问题,但是制宪会议确立的这种选举人团制度,某种意义上,并不利于小党、地方政党。尽管时至今日,两党的区别越来越小,但多数选民还是不会投第三党的票的,因为投这种票基本上只有表示“抗议”、“不满”的作用,根本没有实质意义。
特朗普就曾经参加过第三党改革党的总统候选人初选其三,美国社会中始终存在两种鲜明对立的利益,这是促成美国两党制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美国一直是两党制的原因。美国社会从殖民地时期开始,就围绕着各种重大问题分为两派。例如围绕是否脱离英国独立,就形成了独立派和效忠派;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就形成了支持宪法的联邦党和反对宪法的反联邦党;早期东部工商业利益集团和西部农业利益集团的对立,构建了美国早期两党制;而南北方在奴隶制问题上的冲突,导致了南北战争以及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分野;而今天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的分立又重新定义了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分立。因此,美国历史上这一系列两大社会观念的对立,在政治上自然而言就形成两党制。而在这种两党制下,虽然存在其他小党,但其他小党的政治纲领,并不能像两党的政治纲领这样,分别获得社会几乎一半的力量的支持。换句话说,美国两大政党已经基本上将选民瓜分殆尽,其他小党只能在两党的夹缝中生存,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小党虽然能够推举出自己的总统候选人,但无论如何也比不过两大政党的候选人的曝光率,也得不到像两大政党候选人那样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支持,其竞选总统的难度,远远高于两大政党的候选人,我们在观察美国大选的时候,也基本上不会注意这样的连搅局者都算不上的陪跑候选人,自然就觉得美国除了两大政党之外,就没有其他政党的存在了。